这三个字如同醍醐灌顶一般,让唐卫轩立刻明白过来为何此人会指着自己,如同见了鬼一般。想必他也是当时长庆门的守军之一,原来坐得远,还看不清楚,如今上前来敬酒,一定是当场认出了唐卫轩,正是那日勇夺长庆门之人!
当日唐卫轩等人力战长庆门的情形一定还让他记忆深刻,本以为唐卫轩已经葬身长庆门外、忽然却又坐在自己的面前,任谁都会吓一大跳。
不好!一旦暴露了自己那日的夺门“壮举”,不知倭军众将会有什么反应,眼见已经大功告成的“议和”之事,也不知又会因此出现什么变数。
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那个朝鲜降将终于缓过些神来,又用倭语语无伦次地和周围的众多倭将解释了半天,这才让大家明白过来,原来眼前这个看似平白无奇的小小侍卫,居然就是那日长庆门被破的“罪魁祸首”!
终于明白过来的倭将们立刻本能地纷纷站起身来、还有不少人甚至把手按住了腰间的刀柄,亭内的侍卫也是个个如临大敌。还有个侍女被亭内突如其来的紧张气氛吓了一大跳,不慎直接把托盘上的菜碟脱手,啪啦一声,碎了一地,本以为马上就会引来呵斥,谁知竟没有一个人来理会自己。因为此时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射向了另外一个人--唐卫轩。
坐在唐卫轩上首的沈惟敬此时倒是有些疑惑了,自己的这个锦衣卫侍卫到底是什么来头?原来只是韩千户举荐,反正也是没人愿来冒险送死的差事,有个侍卫撑撑门面也不错,谁能想到,关键时刻竟然会捅出这么大个篓子来!沈大人的心里真是把肠子都悔青了……
面对众人射来的警惕目光,唐卫轩也是一副“受宠若惊”的诧异表情。至于吗……这么大阵势?自己的佩刀都被收走了,能耐各位如何呢?
其实,唐卫轩并不知晓,那日被几百明军残部硬生生突围出了长庆门,小西行长大怒。事后追究责任,倭军将领大多也就都把罪责一并推到了长庆门的朝鲜守将身上。说来这也没有冤枉他,不过死到临头,那朝鲜守将自然是竭力吹嘘唐卫轩几人的诡计多端和凶猛非凡,甚至将其比成了天神下凡一般,好为自己的守卫不力开脱罪责。加上之后史儒所部的奋战大家有目共睹,更是为此番辩词添了佐证。
虽然这位守将最后也没有躲过自己被斩首示众的下场,但是他和手下们的这番言辞,加上史儒所部最后时刻的拼死一击,的的确确让众倭将们印象及其深刻,甚至为没有机会和勇夺长庆门的大明勇士进行一对一的决斗颇感遗憾。
同时,平壤城内的众多朝鲜百姓也在时刻盼着大明王师早日卷土重来,光复平壤,因此私下里议论此事时也不免将自己的希望融入其中,带上了些夸张的成分。倭军对于城内的这种流言也是头疼不已,试图强行禁绝,但又显得欲盖弥彰,弄巧成拙,反而更加印证了朝鲜百姓的猜想。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在这传颂的过程中,唐卫轩等人的形象也在不断地被夸大。
所谓众口铄金,传来传去,待唐卫轩随着沈惟敬再次回到平壤时,最后的版本居然已经变成了那几位智勇双全的大明武士在勇夺长庆门后,不仅没有战死在长庆门外,而是再次突围而出,不日将带回更多的天兵天将,手持霹雳,脚踩雷电,来拯救大家于水火之中……
对此本就十分头疼的众倭将,如今见传说中的大明武士不仅生龙活虎地还健在人世,而且居然还敢镇定自若地坐在自己的面前,畅饮美酒,谈笑风生!那日长庆门外明军的确是全军覆没了啊!他若真的是勇夺长庆门的大明军士,怎么可能那日还会逃出升天?!莫不是此人真的有神鬼莫测的本领吧……
因此,唐卫轩的现身,使得在场的大多数倭将对于那神乎其神、原本不着边际的流言也开始变得坚信无疑了。
传言本不可怕,可怕的是那根本不切实际的内容中,忽然有一句变成眼前活生生的事实后,其他那些同样看似荒谬不堪的内容,也随之让人觉得无比真实了。
就这样,众人看过来的目光直看得唐卫轩发毛,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这些人是在警惕他是否真的可以像传说中那样手中劈出闪电,眼中喷出雷火……
练光亭内,霎时变得鸦雀无声。众人都有些不知所措了。沈惟敬想出言问询一下,但是自己根本不知唐卫轩的底细,言多必失,还是先静观其变吧,因此只是坐在一旁,一言未发。
到底还是小西行长有一军主将的风度,先挥手示意大家镇定下来,然后站起身,朝着唐卫轩和孙世禄举起了酒杯,“二位陪同沈大人前来,此行也是十分的辛苦。来,我敬二位一杯!”
唐卫轩和孙世禄自然也是立刻起身举杯,“谢小西大人!”同时一饮而尽。
气氛稍稍缓和了下来,见唐卫轩言谈举止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异之处,方才颇为紧张的众人终于又稍稍回复了些理智。跌坐在地的那个朝鲜降将也被拉起身,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尽管大家的手也都从刀柄上渐渐松开了,但是目光却还是一刻不停地集中在唐卫轩的身上。
小西行长又看了眼唐卫轩:“这位壮士,看起来有些眼熟,难道曾来过这平壤城吗?敢问尊姓大名?”
唐卫轩心想自己已被认出,又听小西行长这么问,再搪塞掩饰,反而坠了我大明的国威,索性坦然承认:“在下唐卫轩,两个月前随我大明军队拜访过平壤城。临走之时,曾借长庆门一用。”
见唐卫轩主动提到了长庆门一事,倒是出乎小西行长的意料。不过,看这唐卫轩其貌不扬,实在让人难以相信此人不仅可以夺下长庆门,还能于长庆门外的重重包围中突围而出。
所以,小西行长只是微微一笑:“敢问那日勇夺长庆门的大明勇士,可是唐将军?”
“不错,有在下的一份。”唐卫轩挺胸朗声道。
小西行长摆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唐将军可否告知一下那日长庆门外的战况?”
看来这小西行长还不相信自己的话,唐卫轩吸了口气,略一沉思,开口道:“那日我大明辽东游击将军史儒所部,仍余将士二百五十余人,骑兵八十、步卒一百七十,近半带伤。面对重围,史将军背大同江于江畔缓坡列阵,骑兵在先、步卒在后,中举大明军旗,慨然冲锋,高歌不止,直至全军尽殁,为大明天子尽忠,为大明社稷殉国。忠勇可嘉,实为我大明千万将士之楷模!”
这下小西行长瞪大了眼睛,实在是不能不信了。
唐卫轩说得如此准确具体、若非亲临现场,怎么可能连细节都毫无偏误?忍不住用倭语自言自语道:“难道他那日真的最终突围而出了?”
这句话话音刚落,一旁的黑甲倭将忍不住拍案而起,用倭语大吼:“绝不可能!那日是属下亲自率队冲锋,属下愿用性命担保,绝无一人漏网!”
小西行长不屑地看了黑甲倭将一眼,心中也在沉思,当日史儒所部背后的大同江水的确暴涨不少,但是如果此人水性极好,也并非没有逃生的机会。算了,反正走了一两个明军也于战局大势无关,自己又何必如此在意呢?
见小西行长默不作声,对自己似乎不屑一顾,黑甲倭将不禁更加怒火中烧。此时此刻,唐卫轩的出现,已经让当日长庆门外究竟有没有明军漏网这个问题变得毫无意义,自己的争论更是显得无比苍白。干脆……黑甲倭将又大吼一声,涨红了脸,来到小西行长的面前,恶狠狠地瞪了唐卫轩一眼,然后向小西行长要求,自己要与唐卫轩比武,为名誉一决生死!
小西行长吃了一惊,没想到黑甲倭将会如此冲动。正犹豫间,一旁的唐卫轩,居然也在拱手示意沈惟敬可否接受这次比武,脸上还隐约透出求之不得的笑容。
虽然不懂倭语,但是对方的动作和表情已经明明白白地表达了决斗的意味,想到那日在百花楼自己许下的誓言,唐卫轩也是一腔热血涌入头顶,借此机会不仅可以堂堂正正地为那些丧命于黑甲倭将刀下的同袍们复仇,也可以顺带着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可能破坏“议和”的隐患。岂不是一举两得?!所以,唐卫轩也希望借此机会,和黑甲倭将一决雌雄!
见此情景,亭内的众多倭将也是群情激奋,好啊,这大明武士当日能够突围,想必身手一定了得,与我们第一军团的第一勇士较量一下,一定是精彩非凡!
因此,本就尚武好斗的倭国众将也是带着期待的目光,看向坐在正中的小西行长,希望可以应允这场决斗。
群情激昂下,一场大明锦衣卫与倭国武士的决斗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