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猎明
6125800000571

第571章 惊变-9

顺天城。。。小西行长。。。?!

一听到小西行长这熟悉的名字,程本举似乎立刻想到了什么似的,不免稍稍歪了下头,不动声色地悄悄看了眼身旁的唐卫轩。毕竟,一直以来唐卫轩和小西行长也算是“结缘”不浅,几年里打了不知多少次交道,甚至当初的诏狱一事,也都和小西行长手下那个冷艳的女忍者有着千丝万缕、说不清道不明的微妙关系。。。

如今,双方再度对垒,程本举也不知是否该用“冤家路窄”来形容,只是禁不住想看一下即将与小西行长等人久别重逢的唐卫轩,会是怎样的反应。

果然,不经意间,唐卫轩那原本平静的表情之中,脸部的肌肉好像稍稍颤动了一下,而旋即又恢复了最初的平淡神态。尽管这转瞬即逝的微妙变化不易被旁人察觉,但看在眼中的程本举,却能隐约有种感觉:似乎,在唐卫轩的心绪之中,刚刚已微微起了一丝波澜。。。

只不过,这越来越让人感觉有些摸不到底的唐卫轩,此刻,心中又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其实,自来到刘綎帐中、大致扫视了一圈帐内诸将之后,唐卫轩便独自陷入了一个人的思考,连刘綎的话也没有太留意去听。尤其是当看清帐内这支西路军诸将的归属之后,唐卫轩心中对于朝廷此番分兵三路的用意,也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

目前朝鲜前线的明军,依然是大体分为辽东军、宣府大同军和南军三大派系。相互之间的隔阂在这段时间里也依旧没有消除。如之前自己上书所言的一样,若无足以服众的统一指挥,不同派系的各部之间恐怕将难以有效协同作战。朝廷这次可能还真的考虑到了自己上书中提到的这一点,因而才想出了兵分三路的折中方案:

麻贵麾下两万余人的东路军,刚好可以以宣府大同的嫡系为主。

南军对北方将领多有不服,便集中于西路军,统一由同样来自南方四川的刘綎统帅,南军各部应当也无话可说。因而在发觉帐内诸将多来自南军各部后,唐卫轩越发肯定自己的这个想法。

同时,兵力最为雄厚的中路军,则以辽东军派系为主,另外也抽调了不少原宣府、大同等地的骑兵编入中路军。而这位中路军的总兵官,看来朝廷也是花了不少的心思。既要能统领辽东军,也要让宣府、大同抽调来的各部信服,算来算去,老将董一元倒的确是个比较合适的人选了。

董一元出身宣府,不仅父兄两人皆是宣大一带的将领,其自己大半辈子也基本都在宣大一带的各个军事重镇统兵卫戍。早在隆庆四年时,董一元便已升任总兵,比麻贵升任副总兵的时间,还早了足足两年。这样算起来,董一元的资格比麻贵还老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就在四年前,董一元又调任辽东总兵,取得过几次不俗的战绩,因而在辽东军中也有一定的威望。

由此人统领五万北军,倒也说得过去。当然,如果李如松还健在的话,或许。。。

一想到这里,唐卫轩只觉心中寒意与悲痛再起,不忍再继续想下去。刚好此时刘綎说到了另外两路军的各自目标,唐卫轩不禁将注意力再次移回到了那副朝鲜南部战局图上——

东路军的目标,依然是蔚山城。不过,唐卫轩这次依然并不怎么看好。前番杨镐带着四万多人都没有拿下仅仅建成了一半的蔚山城,这次蔚山城业已彻底完工,就算加藤清正不靠外援,且明军也没有上回那样多的指挥失误,以麻贵仅率的两万余人,且多为不善攻坚的西北骑兵,恐怕也未必能轻松取胜。。。

如果自己没有猜错的话,相对于吸引敌军的注意力的东路偏师,董一元麾下五万中路军所指向的泗川城,才更像是主攻方向。。。

尤其是在那副地图之上,泗川的战略位置更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那一条狭长的泗川湾,是从外海通往朝鲜王京汉城最便捷的通道,注定其将是兵家必争之地。加上此处敌军兵力并不太多,仅有区区七千余众。若能率先夺取此处,不仅可以挫敌气焰、歼灭一部分倭军,对于巩固汉城防御、防止倭军偷袭,也有极大的保障作用。

而至于西路军的目标。。。

其实,早在刘綎还在慷慨激昂、调动众人情绪之时,唐卫轩便已算到了西路军的目标必定是顺天无疑。

泗川以西,除了一座小小的南海岛外,基本便只有顺天这一座大型倭城了。如此一来,西路军的目标,还能是顺天以外的其他地方吗。。。?!

想到目前驻守顺天的刚好是久违的小西行长所部,纵然此前便考虑到了这种可能性,但当这一刻真正来临时,唐卫轩心中依然是有些百感交集。

恍惚间,除了小西行长以外,眼前还闪过一道若隐若现的紫色身影。。。

曾经在伏见城中生死一线的一幕幕,仿佛又再一次浮现在眼前。。。

直到刘綎正式说出了西路军的确切目标,并且要赶在东路军攻取泗川之前拿下顺天之时,唐卫轩心中才不禁一颤,仿佛微微触动到了什么。

还不够了解顺天城防御的具体情况,便如此急于求战,甚至于开诚布公地要率领众将争抢破敌的首功,望着帐内一派跃跃欲试、兴奋难耐的炽烈气氛,唐卫轩实在是有些担心,事情未必会如刘綎和众将所想象得那样轻而易举、一帆风顺。。。

不远处,那顺天城也许就是又一个新的平壤城。只不过,眼前的主将刘綎,实在是少了份李如松当年的沉稳,反而更像是多了几分祖承训的骄傲。。。

唐卫轩犹在暗自担忧之际,此时,刘綎见众将士气高昂,便趁热打铁地立刻指定了各部进军的时日与集结地点,随即宣布结束军议,任由众将兴冲冲地各自奔回去立即着手进军的事宜。望着众人摩拳擦掌、气势汹汹离去的背影,刘綎不禁嘴角一翘,露出了胜券在握的笑容。

此刻,军议既已结束,锦衣卫作为天子亲军,又身负督战之责,自然是跟随着刘綎所在的中军共同行军,见众将开始告退离席,刘綎也无其他吩咐,唐卫轩与程本举也随即起身,拱一拱手,便准备告辞。

而就在这时。。。

“唐千户,请留步——!”刘綎的声音,忽然从背后传来。

正准备转身的唐卫轩与程本举二人闻声不禁顿了一下,又再度转回了身来。

此时,见帐内也已基本再无他人,刘綎于是作了个请的姿势,微笑着说道:

“二人请坐。刘某初来乍到,还有很多事情并不十分清楚,虽征战半生,但尚未与倭军真正交手过。而在京城之时,便听闻唐千户前不久曾有一封关于前线战局的上书,对目前的形势一一禀明。因此想向唐千户多多请教,还望不吝赐教。。。”

听到刘綎是这么个意思,唐卫轩随即友善地一笑,而后拱手言道:“赐教实在不敢当,刘总兵但讲无妨,我二人必定知无不言。”说罢,便顺势又和程本举一起坐回到了位置上。

“哈哈,多谢!”刘綎抚掌大笑,爽朗地说道:“不如,就请唐千户先从倭军的战力与作战之法上讲起吧。。。”

待刘綎坐定之后,唐卫轩便开始介绍起了倭军防卫的种种战法,期间不时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历次战阵,一一具体解释说明。

刘綎时不时地会问些细节处的问题,尤其对于倭军铁炮之威力,似乎也是颇为惊讶。沉思了半晌后,只听刘綎自顾自沉吟着默默言道:“这样看来,攻城恐非易事。还是应当诱敌出战,尽量在野外寻机歼敌了。。。”

忖思了片刻后,刘綎又转而直接向着唐卫轩问道:

“以唐千户数次与倭军对敌之经验,刘某这个诱敌出战的策略,不知如何?”

“刘总兵高见。”

唐卫轩拱了拱手,称赞道,同时,又似乎面有忧色:

“只是。。。”

“哈哈,唐千户该不会是担心我军会野战失利吧?!”

刘綎见唐卫轩有些为难之色,不禁拍了拍结实的胸脯,神采飞扬地言道:

“这点还请唐千户放心!虽然咱们西路军多以南方步军为主,缺少骑兵。但刘某麾下从四川所带来的人马,精熟车阵,步、骑、火枪等各部协同作战,只要那小西行长但敢出战,定叫其有来无回,死伤惨重!”

谁知,唐卫轩却摇了摇头,道:“刘总兵误会了。卑职觉得为难的,并非野战之中我军能否取胜。依据过往战例,我大明军队为数不多的几次与倭军野战,几乎未曾有过败绩。加上刘总兵刚才所言的车阵,在下虽未亲眼目睹过,但相信此阵贵部既然运用娴熟,必更是稳操胜券。若是守军真的放弃城防、出城前来迎战的话,我军无需攻城,便可拿下顺天,自然是上策。只是。。。”

顿了顿后,唐卫轩微微叹了口气,这才一吐心中的担忧:“在下担心的是,倭军已有坚城屏障,守城更是其铁炮所长。回想平壤之战时,小西行长虽然败退,但其铁炮却也令我军蒙受不小的损失。以卑职之见,经验丰富的小西行长恐怕不会扬短避长、轻易率军出城与我军在野外作战。。。”

“这。。。”

显然,唐卫轩的这番话,让刘綎也颇为头疼。若是敌军死守城池的话,那么攻坚战中,明军所要蒙受的损失恐怕绝不会小,甚至未必能有绝对的把握顶着倭军的铁炮、顺利攻下顺天。。。

这。。。又该如何是好呢。。。?

沉默了半晌,忽然,刘綎又猛地想到了什么似的,转而向着唐卫轩问道:

“对了!前几次与倭军议和,好像都是小西行长这家伙负责的。。。?这家伙,一直是真心议和的吗?”

“嗯。。。几乎每次倭国方面都是小西行长亲自主持议和的没有错。”唐卫轩不知为何刘綎忽然会问起这事,点点头,同时又补充道:“几番议和,在下有幸基本都曾参与。以卑职的观察,小西行长本人希望两国议和的愿望,倒的确是诚心诚意的。。。”

听到这里,刘綎不禁眼前一亮!而后,更是激动地站起身来,一把紧紧地抓住了唐卫轩的双手,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有唐千户你在我西路军中,真乃天助我也!这下,就算无法诱敌出战,刘某也有其他办法轻松破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