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教练(全集)
6174600000005

第5章 爸爸是女孩最大的靠山(4)

讲到这里,很多家长也许会问了:对于一些女孩不能确定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善意的谎言”来改变她的某些想法,但对于女孩已经根深蒂固的一些美丑观念,我们又该如何改变呢?例如,女儿身材很矮,她对此很自卑;女儿脸上有很多雀斑,她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对于这个问题,有这样一个好的建议:为女孩的相貌赋予一种非凡的意义!针对这样的问题,一位父亲是这样做的:“我女儿个子确实有些矮,已经步入青春期的她还不到150cm。对此,她总是感觉很自卑,认为这会影响到她将来上大学、就业,甚至是婚姻。为了让女儿正视自己的身高问题,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一次,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我和女儿一起翻看家族照片。当看到孩子姑姑照片的时候,我这样对她说道:‘我们家每一代人都会出现一个矮个子,你姑姑是这样的,你姑姑的姑姑也是这样。但是,你看,通过不懈的努力,现在你姑姑是个知名的教育家,你姑姑的姑姑是个成功的商人。‘矮个子’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家族中成功的一种标志呢。’”

当女孩对自己的某方面缺陷不满意时,爸爸完全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方法,赋予这些缺陷一些特殊意义,让女孩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如上面的例子中,父亲通过为女儿展示家族图谱,向她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一,她的某些缺陷是家族遗传,但通过自身努力,这个缺点完全不会影响到自身发展;二,这个家族中每个人的缺点,恰恰是成功的一种标志!可以想像,这时候的女孩自然会把姑姑的成功与自己的矮个子之间建立联系,甚至会产生某种自豪的情愫。自然而然地,矮个子也就不会成为她走向自卑、放弃努力的理由了!

6.爸爸给女孩的最大财富

很多女孩都偷偷地穿过妈妈的高跟鞋和长裙子,她们看着镜子里那个小不点,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妈妈那样风姿绰约的女人。然而,也许女孩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她们洗手的姿势、哈哈大笑的样子更像爸爸,甚至在她们的内心也一直在向着父亲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每位爸爸对女孩一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他们在自觉不自觉中影响着女孩的择偶标准、影响着女孩的性格、影响着女孩的气质。

首先,我们先谈谈爸爸是如何影响女孩择偶标准的。爸爸是女儿遇到的第一位男性,因为处于这个重要的位置,爸爸能为女儿树立起一种男性的标准,而这个标准比从其他任何人那儿得来的都具有权威性。女孩常常希望别的男孩像父亲那样来对待她。在父女相处的过程中,爸爸使女儿懂得了男人的深沉和广博、荣誉与正义、价值与意义。当爸爸真诚地面对女儿,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男子汉气质时,女孩将学会尊重男性,平等对待男性。与此同时,她们也将学会青睐那些尊重她、平等对待她的男性,而避开那些有恐吓、暴力和虐待倾向的男性。或许这正如那句老话所说的:“女儿长大,嫁夫如父。”

对于女孩来说,爸爸的影响是巨大的,但这种影响究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往往取决于爸爸本身。另外,爸爸在与女儿相处的过程中,也教会了女儿如何与人相处,更确切地说,是如何与异性相处。一位妈妈发现6岁的女儿正在跟爸爸讨论《孙子兵法》,她不由得想到女儿的未来:将来女儿带回家的小伙子一定也会对古代文化津津乐道。这位妈妈的想法并非没有道理。调查表明,5个女孩中有两个会显示出和异性交往的能力与爸爸有关。如果说母女的亲密关系带给女孩满足的体验和情感的支持,那么父女的亲密关系,则使女孩初步懂得了怎样与异性相处,以及如何维持与异性间的关系。

然后我们再讨论一下爸爸对女儿性格的影响。心理学家指出,尽管妈妈在生活层面上更多地影响着女儿,但爸爸却会对女儿的性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妈妈表达爱的机会更多,妈妈给予女儿的是一种无条件的爱。而爸爸则不同,他只有在女儿取得成绩的时候才把爱作为一种奖励给她。然而女孩的心灵是细腻敏锐的,爸爸的这种不善于表达会被女儿看作是爸爸不爱自己,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女孩会变得自卑、悲观,甚至对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感兴趣。相反,如果女孩有一位关注她、并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爸爸,那她在爸爸的关注和鼓励下,就会变得自信、乐观,做任何事情都充满积极向上的动力。

最后,我们谈谈爸爸对女儿女性气质的影响。女性气质虽然是在人的一生中不断塑造的,但女孩早期与爸爸的交往却会促进或阻碍这种气质的发展。如果爸爸欣赏女儿的女性气质,比如当女儿注视爸爸的时候,爸爸能够以微笑的眼神回应;如果女儿的新发型、新衣服或者新鞋子被爸爸赞赏,那么,她的女性特质都会备受鼓舞。女儿对性别的自我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爸爸对她如何反应的影响。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妈妈无法像爸爸那样给予女孩的。同时,这三个方面也是影响女孩获得成功和幸福的重要因素:第一是她的自信,第二,是她对自己女性特质的认识和认同。

爸爸对于女孩的一生幸福会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如何成为女孩的好爸爸呢?

第一,爸爸要尽可能多地陪在女孩身边。

爸爸往往是家庭中最忙碌的角色,但爸爸必须有这样一种思想:与事业相比,女儿的成长更重要。因此,无论爸爸多忙,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陪在女儿身边。爸爸更容易给女儿带来安全感,这在她的成长中是非常需要的。女儿如果从小缺乏这种安全感,在她将来的人际关系中就会不断地去寻找“爸爸”,早恋、易轻信他人都是其明显弊端。

很多爸爸会说,女儿与儿子不同,与儿子在一起,我可以和他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可以玩打枪的游戏。但与女儿在一起,我不可能跟她玩“过家家”、玩跳皮筋吧!其实,爸爸没有必要与女儿玩“过家家”之类的游戏,女孩希望爸爸能陪在她身边,并不是希望爸爸能陪自己做游戏,她只是希望爸爸关注她,这样她就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

第二,爸爸需要寻找一些“情感词汇”。

有些爸爸常常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是面对女儿时,他们更是不善于表达自己。在这一点上,美国的爸爸做得就很好,他们常常会对女儿说:“我爱你!我为你感到骄傲!”作为女孩的爸爸,确实应该向美国爸爸学习。当然,由于两国的文化背景是不一样的,有的爸爸说“我爱你”之类的话往往说不出口,但夸奖女儿的话,如“你真棒”、“爸爸为你感到骄傲”应该能说出口吧!所以,作为女孩的爸爸,你应该在对女孩多些关注的前提下,多找一些这样的“情感词汇”来增进与女儿之间的感情。

7.爸爸是女孩最大的靠山

爸爸是什么?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称谓;是一个家长,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是一棵大树,也是一座山峰……其实,爸爸的责任担了几分,义务又尽了几何呢?如果您稍微留意一点,就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书店里,家庭教育图书专柜前,在专心挑选书籍的,大多是妈妈;家庭教育报告会场上,在专心听报告的,也多是妈妈;学校家长会上,围着老师询问孩子学习状况的,也多是妈妈;学校大门口,放学时候来接孩子的,也多是妈妈。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国是一个以母亲教育为主的国家。母亲教育是指主要施教者是女性,在家里是妈妈、奶奶、姥姥,在学校是女性教师。在这种大环境影响下,爸爸只有靠边站,由此导致“父亲教育”在中国的进一步缺失。由于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淡出,导致了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的现象。由此,妈妈大包大揽,一味地对孩子娇惯溺爱。结果越来越多的孩子自私自利、娇柔脆弱、害羞胆怯、自暴自弃、沉默寡言、缺乏自信、过分内向、感情冷漠、急躁冲动、害怕失败……而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骁勇精神,却正在日渐丧失。

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爸爸带大的女孩智商更高,她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这项调查是她们持续了15年,从婴儿到十几岁的女孩各个年龄段,进行跟踪调查所得出的结果。男性的坚韧、大胆、果断、自信、豪爽、独立,这些特点往往是女性所不具备的,这就显示出了男性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女性形象思维比较好,男性逻辑思维比较强,这也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在女孩的心目中,妈妈是水,爸爸就是山,山水相依缺一不可。妈妈是一片绿草地,爸爸就是一棵大树。两者如空气和水一样,合力为女孩创造一片和谐的成长空间。这样,女孩体验到的是两份力量,两种方式的爱,体验到的是和谐的张弛有度、刚柔相济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