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马云全传
6176200000014

第14章 不当英雄,不做皇帝——马云内部管理心得(4)

2005年,Google为了招聘优秀人才,打出了招聘50个李开复“关门弟子”的大招牌。对于,Google的做法,马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这些人每人违约金5万,即使阿里巴巴全挖过来也不过250万。但阿里巴巴绝对不会这样做。马云不但绝对不允许自己公司挖竞争对手的人,同时也不允许阿里巴巴的猎头挖。马云曾经多次强烈地鄙视、排斥和谴责竞争对手挖阿里巴巴的人才。

但是事情反过来了,如果其他公司的人才主动找上门来,马云会接受吗?尽管不是马云主动挖别人的墙脚,但对那家公司来说,本质上就是马云挖走了自己的人。马云说,如果有这样的情况,他基本上不会接受。

而且,与大部分企业用高薪吸引人才不同,阿里巴巴不仅不会用高薪来诱惑人才,还会用委屈来恐吓他们。在阿里巴巴马云只承诺委屈,不承诺金钱,马云很多时候会让那些眼里只看到金钱的人离开阿里巴巴公司。

其实,关于不挖人的做法,马云除了出于遵守“江湖规矩”的侠客风范,他更有自己的独特的“马氏”用人理论。马云认为,从竞争对手那边挖来的人,如果让他说原来公司的机密,他就对自己的旧主“不忠”;如果不说,他就对现在的新公司“不孝”;即使不让他说原来公司的机密,他在工作中也会无意识地用到,这样他就“不义”了。所以,他觉得,“挖人”不符合阿里巴巴的价值观,他不希望挖过来的员工有某种心理上的负担和道义的压力。

对于用人的标准,马云说,什么才是“最合适”的具体标准,这要根据企业而定,但一些最基本的要求则是必需的。因为马云对用人有着严格的要求,在他心里这是一条不可更改的法则。马云的用人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条:

(1)注重人品

选择人品好的合作伙伴可以使企业少走很多弯路。

(2)互补性强

进行团队选择的时候,必须要看清楚每个人的长处,而对于一些小的缺陷要学会包容。选择互补性强的团队并非只是说性格上的互补,而是每个人的长处的互补,因为这涉及分工的问题。

(3)善于沟通

企业是个利益共同体,因而双方都有责任主动去沟通。有效的沟通是强大的执行力的前提。只有把每个人的想法理解到位了,才会获得好的执行效果。而理解的前提则是有效的沟通。

(4)能共同承担责任

创业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一个不断犯错误、不断学习改正的过程。总结错误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每个人都要为错误承担责任,而不是互相指责。“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马云永远把自己的员工当作是阿里巴巴公司最值钱的财富,他每当面对自己员工的时候就有这样的一种心情:“我第一次走进他们办公室的时候,员工们用各种眼神注视着我,焦虑,怀疑,气愤,平静。我很理解他们的心情。自己的命运被不同的人掌握,确实会心里打鼓。所以,我希望他们可以给我一个机会。现在我没有裁人计划。我十分希望他们都可以留下来,给我马云和阿里巴巴一个机会,共同把事业继续做下去。”据说,自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业务后,马云尚未接到一封辞职信。

8.自断其臂,极其痛苦的全球大裁员

“虽然人少了,但我们的成本控制住了。现在公司的成本处于一个稳定的阶段,几乎每个月都可以做到低于预算15%左右,控制成本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做到花每一分钱都很小心。我们公关部门,公关预算几乎为零,请别人吃饭是自己掏钱。我自己应该是网络公司里最寒酸的CEO了,出差住酒店只住三星级的。我们不是用钱去做事,而是用脑子去做事。”

——马云

在市场竞争中,虽说壮上断腕,痛彻肺腑,但不进行割舍,又会影响全局,因此忍得一时之痛,果断放弃,就成了无奈之中的英明选择。谁都知道,放弃某一部分,就如同从自己身上割去一块肉一般,是痛彻肺腑的。但如果不进行割舍,又会影响全局的正常经营,因此忍得一时之痛,做出壮士断腕的壮举,就是无奈之中的英明选择。

2000年底互联网泡沫破灭,投资人本来答应给更多的钱不给了,不给钱,阿里巴巴许多项目都停下来。2001年1月,阿里巴巴的账面上只剩能维持半年多的700万美元,更可怕的是,当时的阿里巴巴并没有找到赚钱的办法。在阿里巴巴的资金链即将崩断时,所有的风险投资商都不愿再掏一分钱了。正如马云介绍的那样,投资者虽然给予啦马云极大的希望,但是当他们在没有看到实实在在的市场启动时,他们决不会再投入。马云的幸运之处在于,在选择投资者的第一天马云就和投资者讲好,倒霉的时候自己是需要投资者的,要是倒霉时投资者比马云跑得还快,那可不行。

约定只能是约定,当马云网站的钱快烧完时,当马云的网站找不到盈利模式时,几乎所有的投资商都本能地捂住了自己的口袋。

砍掉成本,是马云急需解决,也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活着,为了活得长一点,阿里巴巴的当务之急是开源节流。首先是节流,是控制成本。于是撤站裁员,全面收缩就是必然的选择。然而作出这样的决定不是件容易事。

马云后来回忆说:“冬天的时候,我们当时犯了很大的错误。一有钱,我们跟任何人一样,我们得请高管,我们得请洋人,请世界500强的副总裁。我们请了一大堆人。可最关键的时刻又要做决定请他们离开。我们裁掉了很多高管,这是最大的痛苦。就像一个波音747的引擎装在拖拉机上面,结果拖拉机没飞起来,反而四分五裂。我们如果当时不做这样的手术,可能阿里巴巴就没了。”可见这是个极其痛苦的大裁员,也是阿里巴巴一个生死攸关的决定。如果马云当时不能当机立断,阿里巴巴就会成为无数倒闭网站中的一个!

于是,在2000年1月召开的阿里巴巴的“遵义会议”上,马云和决策层作出了三个“B TO C”的战略决定:Back TO China(回到中国),Back TO Coast(回到沿海),Back TO Center(回到中心)。所谓回到沿海是指将业务重心放在沿海六省。回到中心是指回到杭州,正是这次会上,第一次确认杭州为阿里巴巴总部。然而决定是困难的,执行更加困难。在这个关键时刻,第二个关键人物来到了阿里巴巴,他就是关明生。也许阿里巴巴就是运气好,在关键时刻总是贵人出现。阿里巴巴第一次弹尽粮绝时,来了蔡崇庆;阿里巴巴第二次弹尽粮绝时,来了关明生。于是,关明生挑起了这个重任。

2000年1月6日,关明生到达杭州,两天后开始裁员举措。当时在杭州英文网站有一个30来岁的比利时员工,工作很好,工资很高,年薪是6位数美元,这个工资对于杭州本土员工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当时杭州本土员工的月薪多数是一二千,好的三五千人民币。关明生去和他谈,说阿里巴巴已经付不起他的工资了,他如果同意把薪水减一半,把股权升三倍,可以留下来。这个年轻人想了想,没有接受,于是关明生就把他裁掉了。这个年轻人走时哭了。3年以后,这个比利时年轻人突然打电话给关明生,说他在自己母校伦敦商学院读书,现在毕业了,他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阿里巴巴。

2000年1月29日,这一年是大年初一,关明生和蔡崇庆到美国裁员。出发前,关明生的妻子帮关明生整理行李,问他要不要带防弹衣?妻子说加州解雇了一个金融员工,结果那个人拿着机关枪把老板都打死了。你这样做会不会有危险?当时阿里巴巴在美国硅谷有30个工程师,每一个工程师的年薪都在十万美元以上。关明生和蔡崇庆几乎把美国整个办事处的人都解雇了,只剩下三个人:吴炯、Tonny和一个前台。

第二天,关明生和蔡崇庆乘飞机来到香港。阿里巴巴的香港办事处已经被蔡崇庆裁掉了一批,关明生到达之后就做这些人的安抚工作。这些人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有名校的MBA,有的在投行工作过,有大公司的副总裁和高级顾问,他们抛弃稳定的工作来到阿里巴巴,都希望阿里巴巴上市能拿到股票。结果关明生和蔡崇庆商量了一下,基本都解雇了。香港办事处有30人,裁得只剩下8人。有一个员工回上海和家人过春节,关明生用电话就把他解雇了。蔡崇庆也用电话解雇了一个工资很高的欧洲同事。

然后,关明生和蔡崇庆又飞到韩国。阿里巴巴在韩国的网站是个合资公司,钱拿不回来。于是关明生宣布:“钱再烧下去,几个月就光。因此员工有人要裁,有人要减薪,每月只能烧12000美元。我们每月看你们的报表,钱烧光前三个月还没达到收支平衡,我和蔡把你们全部开掉。”结果三个月到了,关明生和蔡飞过去,把剩下的十几个人全部裁掉。这些人都哭了。阿里巴巴给这些人付了三个月的遣散费。

裁完国外关明生等人又回到国内,把昆明办事处关了,把很大的上海办事处调整到不到10人,把办公房间分租了出去。北京办事处也从中国大饭店搬到了泛利大厦。

对于裁员,马云说:“2000年我们在美国硅谷、伦敦、香港发展很快,我自己觉得管理起来力不从心。硅谷同事觉得技术是最注重的,当时硅谷发展是互联网顶峰,硅谷说的一定是对的。美国跨国公司500强企业的副总裁坐在香港,他们认为应该向资本市场发展,当时我们在中国听着也不知道谁对。大家乱的时候我就突然想,公司大了如何管理?当人才多的时候怎么管理?第一届西湖论剑之后我们提出了阿里巴巴处于高度危机状态,我就问我们当时美国公司的副总裁:我们一年不到就成为跨国公司了,员工来自13个国家我们该怎么管理?他说马云你放心,有一天我们会好起来的。我心里不踏实,不能说有一天会好起来我们现在就不动了。2000年底我第一次裁员。我们裁员的原因是因为发现我们在策略上有错误。当时我们有个很幼稚的想法,觉得英文网站应该放到美国,美国人英文比中国人好。结果在美国建站后发现犯了大错误:美国硅谷都是技术人才,我们需要的贸易人才要从纽约、旧金山空降到硅谷上班,成本越来越高。这个策略是一个美国MBA提出来的,人很聪明,当时提出来时想想真是有道理,到了一个半月我们才发现这是个错误,怎么可能从全世界空降贸易人才到硅谷上班?然后赶快关闭办事处。这是阿里巴巴第一次裁员,也是唯一一次大裁员。我们说如果想留在阿里巴巴工作,回到杭州来,同样的待遇,如果离开,我们分给多少现金、股票,这是公司决策的错误,与他们无关。从美国回来我们制定了统一的目标。”

不仅仅是封杀别人,马云、蔡崇庆等也把自己的工资减了一半,并且在公司中提出零预算:广告一分钱不花,出差只能住三星宾馆。事后马云说:“虽然人少了,但我们的成本控制住了。现在公司的成本处于一个稳定的阶段,几乎每个月都可以做到低于预算15%左右,控制成本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做到花每一分钱都很小心。我们公关部门,公关预算几乎为零,请别人吃饭是自己掏钱。我自己应该是网络公司里最寒酸的CEO了,出差住酒店只住三星级的。我们不是用钱去做事,而是用脑子去做事。”

大封杀的效果立竿见影。每月的成本立刻从100万降到了5077美元?阿里巴巴赢得了宝贵的一年喘息时间!但收缩和封杀也使阿里巴巴的决策层陷入郁闷之中。尤其是性情中人的马云,所受伤害最大。事情过去了很久,马云都不能释怀。

对公司动外科手术,只能由没有包袱的人去做。时间很短,一个月就过去了。有感情的人去做很困难。公司高层让马云不跟这些人接触,完全避开,事后再以朋友的身份,让他们在他肩膀上哭一番,让其他人去干得罪人的事情。但马云老是耿耿于怀,感情化而不是理性化。这不是对不起人的事,公司要成长这是必然的,没有不散的宴席。对此,马云说,作为一个领导者,永远知道向团队说什么,不说什么。在低潮的时候,阿里巴巴不容易,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马云心里煎熬,别人不知道。

有一次马云打电话给Porter:“Porter,你觉得我是个不好的人吗?”

Porter说:“为什么说这个?”

马云说:“这些人离开公司,心里很难过。这些人愿意留在公司,现在因为我的决策失误,这些人要离开,这不是我想做的事。”

Porter记得,马云在电话上好像哭了。

裁员的过程虽然是极其痛苦的,但是马云的策略是非常英明的。俗话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马云懂得如何决断,懂得如何取舍,使得阿里巴巴在下一步的发展中牢牢地把握住了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