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早想明白自己以后做什么
我总是羡慕现在的年轻人,有这么多好公司可以选,拿着这么多Offer可以挑,想想当年我自己,想进入新兴的互联网行业,而找不到门路的窘境,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面霸,大部分应届生面对求职这个门槛还是非常艰辛的,微博上著名的清华计算机博士梁斌,曾搞了一个百司不录的项目,就是从自嘲开始,因为他早年也曾被无数企业拒绝过。
求职的准备不是到你快毕业的时候才开始的,你要尽早想明白自己以后想做什么,并且尽早做出足够的准备和铺垫。有些年轻人一直以我还是学生,我还没毕业为借口逃避了解社会、了解职场,以一直在读书为借口为自己的碌碌无为开脱,真到写简历的时候又不知道自己写什么。
说几点建议。
1.平时上课学到的东西,多思考一下,应用场景在哪里,有些人在大学学了各种算法,各种语言,但是没有明确的场景概念,不知道实际工作中用到哪里。实话说,我当时也一样,工作后最后悔的是大学数据结构这门课如此重要我居然天天翘课。我大学最后两年才有互联网,而且信息极为匮乏,那时候连搜索引擎还都没有,所以想对社会有认知也很难,而现在信息的公开性远远高于我们那个时候,各种公开的数据资料都很多,这时候还不做功课了解社会,就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2.如果你有心往互联网技术或者产品运营领域发展,平时上网站下App的时候,多思考,人家用了什么技术,怎么实现的,自己学到的东西在里面能做什么。如果学了什么高深的推荐算法或者什么东西,想想能否用在这些工具上,能否提出优化和改进的方案。如果是对产品和运营感兴趣,多想想人家成功产品是怎么运营,怎么推广,怎么发展用户的。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多学人家做得好的地方,特别是细节,比如文案、标题抓的用户心理诉求是什么。
3.如果你想从事互联网技术,有时间的时候试着做一个App或网站,用开源软件改也行,做好了发布出去,效果好不好不说,先把整个开发、发布的流程搞清楚,然后体会一下问题和困境在哪里。多看开源软件,多学习人家的开发思路和设计理念,别老觉得人家代码写得不如你,很可能你根本就没理解人家这样写的初衷和目的。有机会把自己的一些代码发布到GitHub,并且在一些技术社区多解答问题,多分享自己的东西,可能对未来工作帮助很大。
4.如果你想从事互联网运营和产品,试着运营一个微博或微信公众号,或者去申请成为百度吧主,运营一个百度贴吧,或者你能在知乎上成为一个有表现力的活跃账户。这些对求职都会有帮助。
5.关于考证,要清楚什么证有用,什么证没用。
如果你想应聘市场、销售、业务等工作,拿个驾照是有用的,难免出差或者接送客户需要开车。
律考特别有用、有价值,当然看你所处的领域。
程序员资格考试有一些用,用处不大但是还是有人懂的,比如你考了国家认证的高级程序员或者系统分析师,我觉得含金量还可以,如果是应届生,这个还是挺不错的一个证明。
雅思有用,长期有用。
六级过了就行,如果能考过雅思,六级成绩就没用了。
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等一系列财经相关证书,有用。
有人会说,其实有这证书后来工资也不怎么高云云。有用的意思是,你在求职以及未来职场,这东西可能会发挥一些作用,让你增加一些被录取的机会,不代表靠这个就有铁饭碗,就衣食无忧了。
简单总结就是,和职场的人一起考的证,多半都有用,只限学生考的证,基本用处都不大。
通过率越低的证,价值越高;通过率越高的证,价值越低。
除了考证,技术达人应该多做一些竞赛挑战,比如Google的Code Jam,百度的开发大赛,ACM大赛,你说这些东西职场都需要吗?真未必,但是你有这个经历,至少很多公司会高看你一眼。在ACM大赛有名次的,基本上去一线互联网公司应聘,录取率是非常高的,而且很多会重点培养。
6.找一些与兴趣相关行业的实习,如果能跟一些“业内大牛”实习,你的提升空间会更大。
7.简历怎么写。
感性描述不重要,说自己多么好学,多么有潜力,多么勤奋,每个人都这么写。用人单位看得最多的还是你做过什么,你有什么能力,你以前表现出怎样的水平了。你说你一直读书没工作经验啊。就如同我上面写的,你读书时对职场一点准备都没有,就想靠一份简历和成绩单打动用人单位?
当然,简历的写法还是有一些讲究的。
首先,不要有错别字!连简历都不认真对待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认真工作的人。
其次,切忌过度包装自己,懂一点皮毛就说精通,面试官不是可以随便忽悠的。
再次,态度要端正,表明自己不挑工作、不好高骛远、不眼高手低。特别是名校成绩好的,用人单位最怕这种学生来了自我感觉良好,不屑做初级工作又无法肩负重任。有时候一些用人单位看到特别出色的反而不敢录取,因为担心来了之后也留不住,辛辛苦苦培养两年也是给别人培养的。
最后,简历的设计,要用最简单的文字和图形,让用人单位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挑战,不存在所谓的正确答案,但必须说明一点,如果没有一些长期的准备和对职场的认识,仅靠最后灵光一现的小聪明,通常是不够的。
不要照本宣科
七八年前的时候,某天上午,有个同事说,有个面试的孩子不错,挺懂互联网的,写的东西不错,发给我看,我一看洋洋洒洒,还真是挺有道理的,他们大学什么比赛里这篇文章还得了奖。到了下午,突然我就问了一句话,那孩子文章写的啥来着?
当然,你可以说我真是记性太差了,但是我想说的是另一点,他写的东西很有道理,很有条理,也很正确,然后,其实并没有任何价值。因为通篇都是正确的废话,没有哪怕一点点,值得我去记住、去思考,给我留下印象。
很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会带来一个坏习惯,我们都知道大学毕业的时候要做毕业设计,要写论文,一般都要凑页数、凑字数、凑内容,很多人把这个习惯带到了职场,很多时候他们做事情,只是为了努力地刷存在感,证明自己知道,证明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真的为了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年轻人不要怕表现,要敢于出来表现,但还是那句话,要有正确的度,你的表现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表现自己读过什么书,学过什么课,懂什么算法。我承认有些大公司的晋升体系,有些评估方式确实不够好,我也遇到过,你做的东西没技术含量可能评级会被压制,这种情况下有些人为了能更好地获得晋升,会绕一些弯路,走一些简单问题复杂化的设计,但一个有正常价值观的公司,最终还是会用你的实际效果说话。
年轻人对社会的了解,对行业的了解,对产品的了解,对企业的了解,往往来自于教科书,来自于媒体,然而这里存在特别大的一些问题。
先说教科书,教科书来自于前人总结,不能说很多东西不对,但是这种总结具有一定的时限性,以及一定的理想主义的前置条件。而在实际工作中,因为背景环境的不同,实际上盲目套用是很有问题的,特别是对于快速发展的领域尤其如此,比如最近几年互联网数据库集群应用,非常流行的反范式设计和非结构化设计,都是早期教科书所无法涵盖的。这些都是在应用场景中,一些技术专家不断摸索整理出来的,但还没有形成一种大范围传承的技术资料,而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还都是在旧有背景下的一些方案总结。
再说某些成功学的书籍,以及各种传记访谈,包装的成分较大,失真的比例高,牵强附会的比例更高。举个例子:这个人好独断专行,成功了,就说他有决断,有主见;失败了,就说他不听劝,不接受意见和批评。这个人耳根子特别软,成功了,就说他善于倾听,从谏如流;失败了,就说他缺乏主见,没有决断。所以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失败的人,你去对比他们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可能90%都是同一个含义的不同表达而已。
一个年轻人,如果真把这些东西当真,那么不论成败,他还真能把这些所谓的多少因素,多少要点套上去,从而觉得自己已经能明断成败。读“鸡汤”的好处就是,你真能把“鸡汤”套到很多领域去,而没意识到其实都是两面均可说的废话。所以真到自己来做的时候,就会奇怪,明明我都是按照人家成功要诀做的,哪里出了问题呢?然后被人总结成失败要诀,还是同一套话术。所以我给大家一个建议,不论什么文章,什么领域,只要出现类似“成功的二十个要诀,失败的十五个原因”等,数字很大、内容很丰富的总结文,基本上,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牵强附会,你不能说他说错了,但是基本都是正确的废话。真正有用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通常不会超过三个,这三个我说出来你会发现,也是废话。第一,有合适的人;第二,找到了合适的方向或产品;第三,遇到了合适的时机。好了,照此创业去吧,三条做到保证你成功。你觉得有用吗?
再说媒体,媒体需要取悦用户。怎么取悦用户?你说人家扎扎实实做产品、做口碑,每天花十个小时更新内容,终于积累了大量用户,然后吸引了投资,别人看这样的新闻稿打哈欠。你说这个创业者上了趟厕所遇到个投资人讲了个故事,然后就拿到了投资,这用户看了还喜欢传播,这多好。所以个别媒体上的东西最不能看,因为都是取悦用户,拿小概率事件来吸引眼球。
人们喜欢聊八卦、聊新闻,把复杂的事情符号化、脸谱化,这样容易传播,容易产生印象,所以年轻人聊天,就容易把师兄师姐们的成功经验或者道听途说的一些成功故事,简化成一些他们所理解的段子、符号。比如,那个师兄认识了一个富婆,然后创业成功了,殊不知那个富婆可能只不过是那个师兄产品发布出去后遇到的一个特别支持的客户而已,而人家产品做得好才是成功的关键。比如,那个师姐男朋友家里特有背景,所以她去了名企当了高管,殊不知可能因为那个师姐能力特别强,晋升特别快,经常跟大领导出席重要会议,才会在一些高端社交场合遇到并吸引到这样的男朋友。但谁在乎呢?所以他们宁可相信这些符号化的八卦。
书读得好,读得多,当然不是坏事,但是面对社会,面对职场,需要有更完整和全面的认识和判断,基于校园一帮朋友的猜测,以及一些鸡汤文和课本里的故事,去认识这个世界,注定是不完整不清晰的。
年轻人进职场,最容易犯的两个错误。
第一是被各种厚黑学和无脑电视剧洗脑,认为企业都是要讲关系,讲背景,要谨小慎微。宫斗戏入戏太深,后遗症发作,看谁都有阴谋,别人随便说句话自己都能体会出阴谋论、背景论等好几层含义出来。然后动辄受一点委屈就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被压榨被剥削被利用的悲惨境界,从此玻璃心天天以泪洗面。
第二是被各种高大上的企业媒体宣传蒙蔽了。什么弹性工作、自主时间、各种丰厚福利和成长机会,然后没干几天就觉得怎么和宣传的不一样呢,这公司大骗子啊。不要说国内的巨头了,问问Google员工,是不是真跟宣传的一样那么自由那样为所欲为?公司请你去是干活给人家赚钱的,不是开游乐场让你去开心的,福利好也是有代价的,你要用能力和工作价值去换的。
最近这些年,我的体会是,这个世界的商业规则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是的,不只是科技进步,不只是新产品和新市场,而是商业规则在发生变化,而这个变化对传统巨头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很多百年企业,几十年的巨头企业,都在最近遭到严重的冲击,但只能说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必须意识到,一些传统的认为正确的、优秀的东西,可能已经不适合新的商业规则。十年前大家还把索尼当作多么了不起的商业案例,但最近这几年索尼都衰落成什么样了。大众汽车遭受如此严重的打击,谁又想得到这可是严谨认真的德国公司?在这样的变局中,书本可以告诉我们一些历史,一些经验,但更需要我们从实践中总结,而且新的东西总是不经意间出现,然后瞬息间,把旧的颠覆。
尽信书不如无书,我支持各位多看书,多读书,有些技术原理、有些基本理论确实没有过时,但是关于商业、关于市场、关于行业的发展方向,我们必须更努力地往前看,而不能迷信于书本。至于“鸡汤”、成功学、媒体报道、企业宣传,你可以看,可以作为参考,但是你要知道,这些很多都是包装出来的、拼凑出来的,真相需要你认真挖掘。最后,切忌玻璃心,特别提醒一点,特别能抗骂抗造的,一般发展都不错。
挑错的逻辑
总有这样的年轻人进入职场,进入巨头公司实习,没多久就发现,为什么巨头的技术也这么烂啊,指出了七八个问题来。然而,你只看到了烂,而背后的逻辑和原因思考过没?大学里学到的所有典型的策略、算法、逻辑,在职场里,只是最基本的一些东西,甚至可能是已经被颠覆的东西,比如数据结构里强调的第三范式在高并发场景中早就被摒弃了,也就是你即便在课程里得到了满分,你来到职场,依然是菜鸟一名。因为你所面临的场景、业务环境、需求变更的频次,和你在学校里学到的完全不同。
那么是不是说你就不能发现职场的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