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穷养富养不如用爱养
6259300000002

第2章 聪明妈妈智慧爱(1)

高尔基说: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可是扪心自问,我们的爱,是不是理智?我们的爱,不应当仅仅停留于呵护,爱,是一门学问。

爱,是一个老得不能再老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教育中不能缺少爱,就像我们的菜中不能缺少盐一样。没有爱的表扬是奉承,没有爱的批评是恶毒。那么,爱究竟是什么?对我们来说,很复杂,可是对孩子来说,爱又是那么的单纯和简单。

爱的四种语言

“我爸爸不在家!”——爱是陪伴

父亲节快到了,忙着给自己的父亲张罗礼物的同时,也想到了孩子们。

我特意设计了一节美术课《父亲节的礼物》,想让孩子动手给自己的爸爸做节日礼物。

我告诉孩子们,明天就是父亲节了,并且鼓动他们自己动手给自己的爸爸画幅画,或做一件小手工作为父亲节的礼物,孩子们都很兴奋。

很快,孩子们就做好了给爸爸的礼物。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我告诉他们,我可以帮他们每人在礼物上写上一句他们想对爸爸说的话。

“老师,我做完了,你帮我写:爸爸我爱你!”苗苗戴着小眼镜,一本正经地说。我欣然应允。

“老师,我这个写上:节日快乐,请我吃肯德基吧!”,这个祝福可真带劲儿。

“这个写:爸爸,我长大了,给你买大汽车!”乐乐笑呵呵地说。

写完了祝福的小朋友小心翼翼地拿着自己给爸爸准备的礼物放进自己的小柜子。半天了,我突然发现群群坐在那儿,目光很茫然。

“群群,你画完了吗?我给你写上你的祝福。”我招呼着群群。他看了我一眼,没什么反应。

“群群,”我走过去,想看看他画的画儿。他画了一幅苹果树,下面站着两个人,一大一小。“这是你和你爸爸吗?”“嗯。”群群点点头。

“那你准备让我帮你写什么祝福呢?”

“不用写了,老师,我爸爸不在家。”

“不在家?”我愕然。

“我爸爸去很远的地方了,我都好久没见他了。”群群一脸的失落。一听这话,孩子们纷纷凑上来,自豪地你一言我一语:“我爸爸天天都在家!”“我爸爸昨天还带我去大润发了!”“我爸爸上星期带我去公园了……”群群不再说话,可是眼里分明充满了羡慕。

我忙打圆场:“没关系啊,你爸爸一定是工作非常忙,没有时间回家,你可以等爸爸回来以后再给他呀!”

我对围在旁边的孩子们说:“很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工作特别忙,他们没有时间回家,可是他们都是很爱你们的呀,你们如果见不到爸爸妈妈,也可以给他们写信呢!”

听了这话,群群显得释然了一些。他恹恹地拿着油画棒,把最后剩下的树干涂完。“你要和你爸爸说什么?”我拿着彩笔,准备往上面写祝福。“不想说什么。”群群说。

群群情绪不高,我没有勉强,只是告诉他可以把画放进小柜子。

下午接孩子的时候,细心的妈妈发现群群的情绪不高,我便与她聊起这个话题。群群妈妈轻轻叹了一口气说:“群群这孩子,和他爸爸不亲。”

群群妈妈说,群群家庭条件不大好,妈妈在一家小公司做会计,一个月一千多块钱,为了让自己的家庭条件宽裕一些,群群很小的时候,他爸爸就出去打工了,一两个月才回来一次,有时候回来的时候孩子都睡了,早上一早就又走了。所以,群群有时好几个月都见不到爸爸的面,他的心里对“爸爸”这两个字基本都没有什么概念。

送走群群妈妈,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有感动,有酸楚,也有对群群爸爸做法的不认同。群群眼神里的那种茫然和羡慕却打动了我的心。我觉得,我能理解他心里对爸爸在身边的那种渴望。

听到这儿,有的家长会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如果我们不出去打拼,孩子都没有钱上幼儿园了。

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而打拼。他们不分昼夜,辛勤地工作,就是为了孩子将来能够上一所好的学校,受到好的教育,能有一个充裕的物质环境。然而,当他们打拼几年,一身疲惫地回到家中,想要尽享亲情之乐时,他们却发现孩子不像他们想的那样,对他们的付出充满感激,反而是不理不睬,像个陌路人。

于是,我们开始慨叹:现在的孩子真是不知道感恩,自己付出那么多,孩子却一点也不领情。

诚如群群妈妈所说,爸爸出去打拼是一件很无奈的事,可是我要说,亲子关系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不管工作有多忙,不管在外奔波有多么苦,我们都一定要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任何理由都不足以让亲情缺席。

美国的外交家加图,不管工作多忙,每天都会回家陪儿子一起共进晚餐。因为他深知,亲情对孩子的意义。这是一件令人感动的父亲,也是一位值得孩子骄傲的父亲。

有句话说得好:我们不要帮孩子攒钱,要学会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如果我们为了孩子所谓的“未来”,使孩子在“当下”体会不到亲情的快乐,失掉了幸福和谐的童年,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工作之余,留一点时间给孩子。哪怕一天只有十分钟的时间,和孩子聊聊天,让孩子靠在你的肩上给孩子讲个故事,哪怕仅仅一天有五分钟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分享一下一天的快乐生活,那都将是孩子童年里一笔宝贵的财富。

“别人都不想家,就你想家!”——爱是尊重

“哇,我不上幼儿园,我要找妈妈……”飞飞第三天入园,哭得那叫一个荡气回肠。妈妈把他抱到教室门口,可是小家伙揽着妈妈的脖子,抓住妈妈的头发,说什么都不肯下来,“妈妈,我有话要跟你说……”小家伙还会和妈妈谈条件。“好,好,你说吧。”妈妈无奈地说。

“妈妈,你别上班,你上班了我想你。”飞飞说着,使劲搂住妈妈的脖子,双腿紧紧环住妈妈。

“哎呀,你看幼儿园多好啊,有那么多老师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人家小朋友都不想妈妈。这样不乖啦,听话啊,妈妈走了。”

说完这话,妈妈扯开飞飞的手,头也不回走了。

“不啊!我要找妈妈……”飞飞的哭声回荡在教室里。

“飞飞,不哭了,老师这儿有糖!”“飞飞,看,小娃娃脸上有个什么?”“飞飞乖,妈妈下午就来接你回家!”“哎呀,小朋友跳舞了,多有意思!”……吸引,转移注意,老师们使尽浑身解数,都没有止住飞飞的哭闹。

我走过去,轻轻揽住飞飞的肩:“老师知道,飞飞想家了,想妈妈了是不是?”飞飞不说话,依然大声地哭着,可是小身体却靠在了我的怀里。“老师知道,老师什么都知道。其实小朋友刚上幼儿园都会想家的,平时和妈妈在一起的,现在妈妈只有下午来接,就想妈妈了是不是?”听到这儿,飞飞的哭声小了很多,从嗓子眼里挤出了一个“嗯”,他拽住我的衣领,和我靠得更紧了,我揽着他,可以感受到他的呼吸。我知道,他开始接纳和信任我了。飞飞的信任叫我有点受宠若惊,我所做的,仅仅是把他的感受帮他表达出来,然后告诉他这是很正常的。仅此而已。但是飞飞给我的回报却是巨大的。

孩子需要我们认同他内心的感受。“人家小朋友都不想妈妈”,这句话对孩子而言意味着什么?就是“人家都不想,怎么就你想呢?你最没出息。”我们都知道刚入园的孩子情绪会非常焦虑和不安,这种焦虑是正常的,比如有的孩子入园时就抱着妈妈平时的睡衣不肯松手,有的孩子紧紧搂着自己平时喜欢的玩具不放下,更有的孩子直接采取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安。我们在平时往往是用一些“好听”的话来掩盖这种不安,“别哭了,幼儿园可好了。”可是却起不到好的效果。其实细想想,我们的做法有些可笑。怎么来形容孩子这时候的感受呢?就好比你和好朋友去吃饭,吃的菜特别咸,晚上回家告诉你妈妈:“哎呀,今天吃的菜真咸啊。”结果,你的妈妈却说:“那家菜馆可好了。人家都没嫌菜咸,怎么就你嫌咸呢?”个中滋味,请朋友们自己去体味吧。

“老师,你给我改坏了”——尊重孩子的想法

周二下午,上美术课,我们画命题画《医院》。考虑到医院的题材是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东西,我只是在上课之初引导孩子们观察讨论医生的特征,如白大褂,口罩,听诊器,注射器,其他的具体情节让孩子们自己去布置。

孩子们开始画画了,这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们在人物表现方面还不够成熟。大多数孩子画中的人物,如医生,病人,不是少了头发,就是没了耳朵,有的孩子画人的眼睛只点一个小点。当我巡回指导孩子们作画涂色时,我有意识地指导孩子们观察小朋友的眼睛是什么样的,哪里开始长头发。经过我的提醒,孩子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画出的人精神多了,开始有点表情和动态。这时,我来到了范海阳小朋友的面前。他画的医生很像样,手里拿着一个很大的注射器,夸张极了,充满了童趣。美中不足的是,他画的病人每人只长了两根头发,眼睛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黑点。当他把作品拿给我看的时候,我赞许地冲他点了点头:“我好害怕你的医生啊,拿了那么大一个针!病人不怕医生吗,你把他怕的样子画下来好不好啊?”转了一圈下来,海阳的画一动也没动。“海阳,你看老师的眼睛!我高兴的时候是这样,害怕的时候是这样!你试一试!”我夸张地变化我的表情,眼睛眯成一条缝,又使劲瞪大。

我又转了一圈,海阳还在捧着他的画发呆。“一定是不会画吧!”我想。看着他犹豫不决的样子,我顺手拿起手中的画笔,在他的画上做了一下示范,把他的“点点”式的眼睛改成一外面有眼圈,里面有眼珠的眼睛。“看,就这样一改,这样我们的人就活啦!是不是?”我得意地把画笔交给海阳,转身要走。“哇……”一阵哭声从我的身后传来。我吃惊地回过头来。“老师,你为什么要给我改!你给我改错了……”委屈的眼泪顺着海阳的脸流下来,他一边哭一边继续说:“我画的不是人,不是人啊……”海阳的哭声一下子揪起了我的心。我急忙蹲下来,对海阳说:“对不起对不起,老师真的不知道!请你原谅老师!你能告诉老师你画的是什么吗?”

“我画的是蚂蚁,蚂蚁的眼睛就是很小,蚂蚁只有两个触角,没有头发——你给我改成人了,呜……”海阳说到这里,又泣不成声了。也许看到这儿您会觉得很好笑,不就是改错了一点吗?孩子会哭成这样?可是,这哭声却深深地打动着我,那不只是一幅画,更是孩子的心血。我下意识地又向那幅作品看过去,可不是吗?再看看画面上的两个“病人”,就是活脱脱的两只小蚂蚁嘛!再看看那个让我改过的半人半蚁的“怪物”,简直是不伦不类了。这让我自责不已,我站在那儿,有点手足无措,就像是一个犯了错的孩子。是啊,怎么会那么冒失地去改孩子的画呢?我慌忙又拿了一张纸说:“不然,老师再给你一张纸,你再重新画好吗?”海阳懂事地点点头,答应了。他眼里含着眼泪,又拿了一张纸,重新画起来。

下课了,我再次向海阳道歉,海阳很大方地原谅了我。他还饶有兴趣地给我讲他的蚂蚁病人的故事:蚂蚁妈妈要生宝宝了,蚂蚁爸爸陪她来到医院,让医生给她打针……

这件事过后,我在思考,如果不是海阳,换成其他孩子,他们会不会“抗议”老师的“改正”?他们会不会想到了也不愿意去表达?或许,我还会为我的“教育成功”而沾沾自喜,或许我们还认为我们很尊重孩子呢。尊重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的内心。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复杂而敏感的,可是他们的表达能力却受了年龄的限制,因此,要了解孩子并不是那么简单,孩子的想法有时像隐藏在石中的璞玉,需要我们去“探寻”,才能找到结果。

有时,我们会想当然地用自己的心去揣测孩子的心理,“他肯定不会画,希望我帮他”,而这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老师,为什么要拆掉我的被子?”——尊重孩子的劳动

尊重孩子,要求我们拥有一种能力,那就是换位思考:先要真正地把自己放在孩子的立场上,平视而不是俯视。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怎么想?怎么看待?当我们学会了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我们会发现很多东西和我们以前所想的,不一样。我们也会发现,原本我们认为是孩子们小题大做,现在看起来竟然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每天中午,小朋友起床后都是由老师帮助叠被子。放假回来后,孩子们明显比以前懂事了,自理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这两天,丁丁总是主动要求自己叠被子。为了保护他的积极性,我便答应了。丁丁开始自己叠被子了。面对丁丁的进步,我激动不已。然而丁丁的被子叠得非常不整齐,在小朋友的被子中间显得是那么不和谐。为了不让丁丁感到失望,我总是在小朋友离开休息室后把丁丁的被子再叠一遍。

一天中午起床后,丁丁突然对我说:“教师,你看我叠的被子漂亮吗?”我认真地对她说:“丁丁是第一个自己叠被子的小朋友,一定会越叠越漂亮的。”“老师,真的吗?”丁丁抬起头,很认真地问我。“那为什么我叠的被子不是原来那个样子了。你看,我昨天叠的不是这样子。”说完,丁丁眼里含着眼泪,委屈地看着我,好像在说:“为什么要把我辛辛苦苦叠的被子给拆掉?”

看着丁丁明澈的双眸,我心里不禁一动,我问自己:尊重是什么?尊重不只要保护孩子的自尊,而且要时时刻刻站在孩子的位置,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尊重不是包办代替,也不是表面上给孩子找台阶,尊重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