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投资美国
6269600000009

第9章 投资美国的要点(5)

比如,在房地产投资中,银行就可以作为支点。房地产投资的重要手段就是看你如何利用好银行,通过银行这个支点,用你10%的启动资金,甚至少于10%的资金,去撬动银行那90%的资金,甚至多于90%的资金,来实现投资者小马拉大车的目的。

如果没有银行这个支点,房地产投资者的支点就只能剩下那些拥有巨额资金的毒品大鳄和发了战争财的军火商了。也就是说,要进入房地产投资的投资者如果不会用银行这个支点,那么,你就是一个只会用蛮力而最终走不远的、幼稚而又愚笨的商人而已,不能算是合格的投资人。

同样的道理,有了支点,就有了撬动市场的关键要素。这个时候你能撬动多少、轻重,取决于你的动力臂的长短。在受力的一端,在其长度确定的前提下,其动力臂越长,你所能够产生的能量就越大。表现在房地产投资中,你所拥有的那10%的绝对值越大,那样受力一方的银行就可以被撬动更多的资金,这个比例的结果是有利于投资者的。因为基数越高,投资者所能调动的投资资金就越多,而投资的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看投资者所能控制和运转的资金的量的多少。

我说过,投资不是一变一的游戏,一变一只是交易而不是投资。投资是小变大的游戏,从原理上讲,基数越大,回报才能越多。明白了这一点,掌握了这个支点和杠杆的原理,也就不难理解那些房地产投资商占据富豪排行榜的比例那么高的原因了。

投资不是一个平等交换的过程,平等的交换是交易而不是投资。既然投资不是一个平等的交易过程,而是变化的过程,即在投资中有时会一变三,一变八,一变三十,也可能会一变零点五,一变零点一。更有可能一变成负一、负二,等等。这就说明了投资风险的存在,有风险才有可能有回报,只有敢于承担风险,才有可能得到高额的回报。在投资的过程中,寻找到合适的支点,掌握杠杆的作用和原理,实现资金的增长和倍增,是顺理成章的投资构成和过程。重要的是,作为投资人如何掌握好、运用好这个关键的支点和杠杆。原理是同一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错、成败取决于投资者的在实际中具体灵活的控制和运用。水无形,导水于有形。善于导、善于用,是投资者应具备的基本特质。反复地实践,反复地演练,不要特别在意一时的成败,百折不挠,越战越勇,那么,任何一个良好心理素质的人,都能逐步锤炼成一个合格的投资人。

在实际生活中,通常成功的投资人和富人是可以画等号的,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投资人肯定能够成为一个富人。虽然成为富人有许多渠道和方法,但在现代社会中,在诸多成为富人的途径中,通过投资成为富人是最为有效、最为直接和现实的,尤其是在一个成熟的商业环境中,更是如此。

也因为投资本身的特性,使得由投资人能力来决定投资中的回报量和回报速率,同时,也决定了投资工具的特点。有了投资的平台,有了投资的支点,有了资金这个动力臂,那么,就看投资者使用杠杆的能力了。从理论上讲,只要有合适的支点,任何时候,投资者都可利用杠杆的力量来撬动自己的投资目标,而且,从理论上讲,这个杠杆可发挥得无限大,甚至大到超乎人们的想象,也往往超越投资者本人的想象。至于在投资的具体的操作中,投资人所能具备的杠杆的长短、力的大小,就看投资者本人的基础、使用的技巧和智慧了。

在投资的实践中,投资之所以能够使得投资的本金成倍、甚至是成级数地增长和扩大,投资之所以会有这种以小搏大的功能,就在于投资中杠杆的作用。这个杠杆可以是资金,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时间,还可以是环境,其杠杆的表现形式可以变化多样,但杠杆的原理是一样的。杠杆的目的是明确的,杠杆的作用只有一个,就是利用杠杆的原理,以小搏大,将有限的投资本金产生的投资效果发挥到最高量、最大值。

我们知道,任何物质单一的自身的力都是有自己的极限的,就是说,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团体,若让其单一地孤立地发挥其力量和潜力,总有它的极限值,但是如果使这个单一的物质搭上了应用的平台,充分地利用好社会所能提供的巨大的网络和支点,然后用杠杆的原理来不断地撬动,不断地延长和增大操控者的动力臂,那么,就是再大的目标也会在这个原理和方法的作用下被转动,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甚至是事半功级数倍的效果。

我的好朋友、好伙伴比尔,在投资房地产的过程中,就比较好地利用了资金杠杆和时间杠杆,使得比尔由原本只有一个工厂的厂房主,而后发展成了颇为成功的房地产投资者。

比尔在年龄上,是比我长一辈的人,所以我习惯地称他为老比尔,实际上,老比尔的房地产投资不小,也不少,只是比起他在其他方面的投资,老比尔在房地产方面的投资比例和规模还算是比较小的。

比尔本来是一个制造医疗器械的企业拥有者,他本在自己的企业领域中做得很不错,在他的企业建好后不久,有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得比尔对房地产产生了兴趣。当时,比尔的企业的现金流不错,他也曾是股市里的一把好手,但“9·11事件”发生,使得比尔的损失不小,他的金融财产和其他的美国人一样,大大地缩了水。这使得比尔对股市投资的同时,加大了对房地产的投资。

在过去的那些年中,比尔对房地产的投资不算小,但投资的现金流收益并没使比尔十分满意,因为,在他进场投资房地产的那几年,正是美国房地产如火如荼的上升阶段。房地产的房价和地价被炒得一浪高过一浪,但比尔凭着自己和自己公司的良好的信用,充分地利用了资金流和自己企业所能产生的种子投资资金,并联合银行一起,利用资金和时间的优势不断地吃进各种类型的房地产:独栋、联栋、群栋、商业地产、仓储、办公楼,等等。

多少年过去了,资金和时间这两个杠杆大大帮助了比尔对房地产的投资,随着时间推移,使得他手下投资的房地产由一变二,由二变四,由四变八,房地产的数量越来越多。房地产的品种也由民用延伸到商用,由商业用房延伸到仓储用房,由仓储用房延伸到多种用途的土地,使得比尔的房地产门类由单一变多种。这样一来,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用途上,比尔投资的房地产在杠杆的作用下,在不断地延伸发展和扩大着。

这些年来,同样是在资金的杠杆下,比尔资金的动力臂不断地延长和增强,一天一天地过去,时间这个重要的杠杆也在时时刻刻发挥着作用,使得比尔投资的房地产不断地还清了贷款,不断地增加着租金,房地产本身也在增加着价值和价格,比尔投资的这些物业的债务在减少,价值在增加,收益在不断地提高。

正因为比尔在房地产的各个环节很好地利用了投资的杠杆原理,在不算很长的时间里,就单单房地产投资这一项投资的收益,就足以使比尔加入成功的投资人的行列,他也当之无愧地迈进了富人的行列。也正是比尔的这些房地产的投资,使得比尔早就成了被动的正向收益的受益者。在比尔当年年龄还不算大的时期,他实现了财务自由,单单房地产的投资就足以使比尔慢慢地变成了有钱、也有闲的人。现在的比尔就在他较充裕的时间王国里做他自己所喜欢的事。

寻找投资的平台

投资中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投资中的选择与投机看似都是在挑选,但投资中的选择是基于智慧的判断,是智取。而投机则是基于取巧的心态,就是有所收获也是侥幸的偶尔得之,不能持久。

在投资中,伺机而动,做胜者,不一定非要做先驱。许多案例表明,投资中的许多聪明的抉择也许来自书本,但同时,智慧和成功的投资也来自经验、来自实践、来自生活、来自失败。

有一句谚语说: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意思是:你可以烙出大饼来,但是你烙出的饼再大,它也得受烙它的那口锅的限制。所以寻找更高更大的平台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投资回报的制约就像这张大饼一样,是否能烙出满意的“大饼”,完全取决于烙它的那口“锅”——这就是所谓的格局和平台。

在和比尔的合作中,比尔带我认识了他的好朋友查理,查理也住在山湖镇。他的主要业务是投资艺术品,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收藏家,他在纽约拥有一个拍卖行。查理的拍卖行就在曼哈顿中城的七十八街,离中央公园很近。

我们相处久了,发现查理并不怎么去上班,经常忙于社会上的事务。查理有很多社会兼职,如果不是因为是好朋友知道他的底细,人们很难想象他是一家比较著名的拍卖行的老板。从查理的行程上看,他不是去搞慈善活动,就是帮助某个政治家助选,要不就是参加各种名流的聚会、酒会。查理和我也是在一次活动中经比尔介绍认识的。因为同住在一个镇上,格外容易拉近情感,一来二去竟然成了好朋友,有事无事就会找机会聚聚,交流一下收藏和拍卖的心得。

这天,我有机会和比尔一起邀查理在小镇的饭馆中吃饭,不经意地问起他那些与常人不一样的习惯,查理笑而不答。倒是比尔喝了几杯酒,酒精的作用让他变得很兴奋,抢着替查理回答,对我说:“老弟,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查理那是为自己垫路子,建平台啊!你想想看,查理如果不是名人,不是著名的收藏家,哪有他现在的话语权、定价权?也正因为他搭起的平台,才使得在别人手里一美元的东西,在他这里却标上了十美元。这种水涨船高的游戏,查理可是高手啊。”听到这里,查理还有点不情愿地说:“你说的是,也不全是,不过有一点确实是明确的。你搭起的平台有多高,所呈现给社会、给客户、给消费者的价值的感知和认可就有多高,这可不光是我的做法,你们二位不也是在建自己的平台吗?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听着他们的交谈,我独自想象着,也是啊,同样一颗珍珠,在一个摆地摊的商家手里是不会卖出什么好价格的,可是,同样的珍珠,被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的珠宝店出售时,价格会高出几倍。而且,买到的客户还非常高兴,自己不是也常常在这些地方多花钱嘛。

查理说得对,比尔和我,确实也是如此。这时,我插话进来,对着比尔说:“你寻找不同的投资公司,甄选不同的基金经理,你建起这些公司,你努力地进入新的圈子,就连你读名牌大学,参加不同的社交俱乐部,其实也是在搭建自己不同的平台啊。”

说到这里,自己也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过去曾努力做的那些所谓的“无用功”在今天看来却是很有用地在搭建起一个个平台,没有这些平台,一个孤零零的人怎么能做事?任何一个个人,没有平台,也无能为力。一个人就是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个钉。平台有物质的硬件,有精神的软件。细细想来,哪个人都离不开平台。奥巴马离开了总统的平台,他就只是奥巴马,几乎做不了什么事情。比尔离开了他的平台,就是一个每天遛狗的小老头。查理离开了他的平台,充其量不过是一个邻家的老人。再看看自己,更是如此,离开了自己搭建的平台,就只能去沿河看柳了。

世事弄人,在纽约,我有一个华人朋友。他的父辈来美国时,只是一个穷书生,身上没有多少钱,可在解放军全面解放新中国的时候,他随国民政府许多达官贵人流落到了纽约,虽然自己没有钱,可他有知识,而那些达官贵人从大陆带来了为数不少的中国书画和艺术品。可这些人在中国的时候花天酒地的生活使得他们到了纽约几乎没有生活的技能,只能靠变卖自己从中国带来的书画和艺术品来换钱换食品。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朋友的父亲靠着他自己的知识和勤快,先是帮着这些人出售他们的东西,赚取佣金,然后,又用很低的价格购进价值很高的书画和艺术品。周而复始,日积月累,几十年后的今天,朋友的父亲成为纽约有名的大收藏家,身价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