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632500000015

第15章

郭泰祠

傅山

侯不得友,王不得臣,自是神仙人物;

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合称有道先生。

傅山(1607~1684),字竹青,一字青主,明末清初山西阳曲人(今太原)人。诸生。入清后隐居不仕。《对联话》载此联。郭泰祠,在山西沁源。祀郭泰。郭泰(128~169),字林宗,东汉太原介休(今山西介休东南)人。史载郭泰博通古籍,名震京师。有道:汉代选举科目之一。郭泰尝以有道征,不就。时人因称郭有道。合称:应当称为,正该称为。

上联写郭泰不求仕进。“侯不得友,王不得臣”,乃据官府征召,郭泰不就而言。侯,古爵位名,此指当朝显贵。友,交好。王,君王。臣,作为臣子。“不得”,不肯,二字反映郭泰不图仕进。《后汉书·郭泰传》:“(郭泰)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辆。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从宾望之,以为神仙焉。”“神仙人物”本此,足见郭泰神采清朗洒脱,气概不凡。下联赞郭泰高尚人品。“隐不违亲,贞不绝俗”,谓郭泰隐居不避开亲友,守正而不遗弃世事,不愧为贞士。“合称”,谓德才兼备的郭泰称有道先生名副其实。此联是郭泰其人写照。

自对

金圣叹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金圣叹(1608~1661),本名采,字若采,明末清初江苏吴县人。诸生。明亡,更名人瑞,字圣叹。顺治帝死,以哭庙案被杀。临刑,其子送之,哀极。圣叹出句令其子属之,子方悲号,未答。圣叹代为对之。联见《巧对续录》。

联中,莲,谐音“怜”。莲心,即莲子芯,亦指内心。味苦。上联以谐音创新,“心中苦”,谓其子内心悲苦哀痛。下联,“梨”,谐音为“离”。腹内,既指梨核,亦指其子内心。酸,言“梨”味,亦指心中酸楚。此联谐音双关,旨在言外,以情感人。

自题

金圣叹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水归器内,各显方圆。

此联见《古今百家名联墨迹欣赏》。

上联意谓雨水沁入花心,花露以其原味或甜或苦。甘苦,又喻美好和艰苦的处境。联语寓不为穷达易节,坚守节操之意。下联意谓水被注入器皿,则依器皿之形而或方或圆,寓随遇而安之意。此联托物创意,关涉人情事理,耐人品评。

简寂观

李渔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间好话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自先师。

简寂观,在庐山香炉峰南,今已不存。《笠翁对联》载此联。李渔(1611~1680),字笠鸿,号笠翁,明末清初浙江兰溪人。能为小说,尤精谱曲,世称李十郎。李渔当年游庐山时,但见“遍庐山而扼胜者,皆佛寺也”,仅于庐山绝顶见到规模极小的简寂观。李渔感慨世人对佛道两教的厚此薄彼,因题此联以鸣不平。五千妙论:《史记?老子列传》:“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先师:此指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道家思想创始人。

此联与佛教徒说理,为道友呼吁。上联摆明佛道所占“名山”、“奇峰”多寡的事实,比较之中见情理。引俗谚“天下名山僧占多”入联,更具说服力。下联比较佛道经典,极力推崇《道德经》。“谁识”,反诘,抒发不平之气。联语直言不讳,谐趣雅谑。

赠程文宗

李渔世

间桃李尽出公门,何须腊尽始芳菲,满眼无非春色;

天下鱼龙都归学海,不待时来方变化,启口即是雷音。

《笠翁对联》载此联。文宗:明清对学政的称谓。程汝璞:字蕉鹿,江南合肥(今属安徽)人。顺治进士。历官贵州学政,浙江提学道。桃李出公门:《资治通鉴·唐纪》:“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雷音:《维摩经》:“演法无畏,犹狮子吼,其所说讲,乃如雷震。”

上联赞颂程汝璞育人之多。联中以“桃李”喻门生。又以自然界“腊尽始芳菲”,托出“桃李”所给予人的“满眼春色”,盛赞程汝璞桃李满天下。下联赞颂程汝璞成才率高。“鱼龙”,喻各类人才。一个“归”字,反映天下学子对程汝璞的仰慕。鱼龙需待时才能变化,而程汝璞的弟子“不待时来方变化”,表明成才快,成才率高。联语以“雷音”谓程公弟子谈吐不凡,又皆真知灼见。此联紧扣程汝璞职业及成就生发,以“桃李”、“鱼龙”设喻,贴切称题。烘云托月,突出联旨。

赠张半庵暨郭孺人双寿

李渔

月圆人共圆,看双影今宵,清光并照;

客满樽俱满,羡齐眉此日,秋色平分。

《笠翁对联》载此联。张半庵,名之鼐,字仲谋、超微,仁和(今杭州市)人。齐眉:《后汉书·梁鸿传》:“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上联借“月”比兴。中秋之夜,天边“月圆”,引出“人共圆”,借景比兴并传祝福之意。“双影”,指张半庵夫妇。“清光”,既指皓月清亮的光辉,又喻张氏夫妇清隽人品。下联借“酒”比兴。一个“满”字,既反映宾客众多,亦表现张氏夫妇好客盛情。联语用“齐眉”典形容张氏夫妇相敬如宾,恩爱美满。“秋色平分”,张氏夫妇同于中秋之日初度,正好平分这秋天的美好风光。“秋色”亦象征幸福晚年。黄无傲评此联曰:“佳偶人间无二,非此佳联,不能写照。”

戏题金陵闸旧居

李渔

二柳当门,家计逊陶潜之半;

双桃钥户,人谋虑方朔之三。

金陵闸旧居,在南京。李渔移家居此。联序曰:“门外二柳,门内二桃,桃熟时人多窃取,故书此以谑文人。”《笠翁文集》载此联。家计:家产。逊:差,不如。陶潜之半:陶潜(365~427),字渊明,一字元亮。陶潜《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之半:据“二柳”而言。钥:锁。方朔之三:神话传说,西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结果,东方朔曾三过而偷食,事见《汉武故事》。

上联自嘲家境困窘。借“二柳”指代家产,不及五柳“之半”,自嘲困穷屈匮,语含辛酸。然而李渔于戏曲、传奇却屡有佳作问世,一时为之纸贵,却是穷而后工。下联忧虑生计无着。用“双桃”代锁,以“锁”的假有而见谐趣。“人谋”句,借戏文人而实自谑,所“虑”者不在乎“人谋”,而是自家生计无着。此联用典自嘲自谑,寓庄于谐,表现李渔面对生活困境的坚韧个性,以及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关庙

周亮工

拜斯人便思学斯人,莫混帐磕了头去;

入此山须要出此山,当仔细扪着心来。

关庙,在闽浙交界的仙霞岭。祀关羽。《楹联丛话》载此联。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号栎园,明末清初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崇祯进士。官浙江道试御史。入清,官至户、吏部侍郎。

联语劝诫香客要真诚。“入庙”“拜斯人”的愿望是“学斯人”。“斯人”,指关帝,世人视为“忠义”化身。联语以“忠义”美德勖勉世人。“扪着心来”,强调反省自问,是否与“忠义”相悖。“入庙”企图蒙混过关的不忠不义之徒,即使“磕了头”,亦出不了此庙,必当遭到报应。“当要出此庙”的忠告极具威慑力。礼佛者或真诚或伪善,于“出”、“入”、“去”、“来”中自见分晓。

春联

归庄

一枪戳出穷鬼去;

双钩搭进富神来。

归庄(1613~1673),又名祚明,字尔礼,又字玄恭,号悟轩,明末清初昆山(今属江苏)人。明诸生。复社成员。

《柳南随笔》载,某年除夕,归庄题此联。联语是与命运抗争的呼喊。“一枪”、“双钩”,活画出改变命运的战斗姿态。联语谐趣,痛快淋漓。横额“结绳而治。”据传庄家甚贫,门户破败,桌椅歪斜,勉强以绳捆扎方能使用。此横额足见其生活窘迫。

熙春山

龚正谦

放开眼界,看晓日才上,夜月正圆,山雨欲来,溪云初起;

洗净耳根,听林鸟争鸣,寺钟响答,渔歌远唱,牛笛横吹。

熙春山,在福建邵武。《楹联三话》载此联。龚正谦(1615?~?),清福建邵武人。山雨二句:化自唐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上联言所见。“放开眼界”,登亭而视野开阔。“晓日”的壮观,“夜月”的皎洁,“山雨”的声势,“溪云”的涌动,变幻着气象万千的画面,展示熙春山昼夜及四季自然风光之美,令人心往神驰。下联言所闻。“洗净耳根”,细心倾听,渲染所闻富于诱人魅力。鸟鸣的清脆,钟声的宏亮,渔歌、牧笛的各自独特韵律,既有天籁之声“鸟鸣”,亦有渔夫、牧童的歌吹,汇成熙春山韵律和谐的乐章,令人忘情。此联绘声绘色,发掘熙春山大自然文化的底蕴。联句洗炼自如,且具形式美。

自题

魏象枢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魏象枢(1617~1678),字环极,号庸斋,清山西蔚州(今河北蔚县)人。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楹联丛话》载魏题此联乃为自警。欺人如欺天:出自《论语?子罕》。毋自欺也:出自《礼记?大学》。

上联自勉以诚待人。联语以“欺天”强调“欺人”的严重性,以“自欺”点明“欺人”的结果。下联自励爱国爱民。联语以“负国”说明“负民”的实质,“何忍”反诘,强调爱国爱民。此联以重言强化题旨,质朴警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