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632500000039

第39章

多景楼

王之春

未忘陈迹在京江,浮湘汉而来,到此登楼,岂但胸中小云梦;

却喜善缘结甘露,叹孙权以往,自公作古,何曾眼底有金焦。

多景楼,在镇江市东侧北固山甘露寺内。游人登楼,有“诗情无限景无穷”之感。米芾称此为“天下江山第一楼”。《对联话》载此联。王之春(1840~?),字爵堂,清湖南清泉(今衡阳)人。官至广西巡抚。京江:长江下游之称。湘汉:湘江和汉水。云梦:指云梦泽。甘露:指甘露寺。为刘备招亲处。公:指孙权。金焦:金山和焦山。

上联登楼赏景。首句抒发对多景楼向往之情。“未忘”,反映印象深刻。王之春是湖南人,“浮湘汉而来”,交代行踪。结句用疑问显出北固山高峻。“小云梦”,以观感见胸次之高,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慨。下联怀古发感。首句以多景楼所在地甘露寺引发幽思感慨。“叹孙权已往”,世易时移,人事沧桑。结句感叹孙权死后,谁曾将金焦二山视为江防要塞,以强调镇江地重。此联吊古抒怀,胸次高旷,语气殊不凡。

人境庐

黄遵宪

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

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

人境庐,在梅州。黄遵宪别墅。取陶潜“结庐在人境”诗意名庐。《对联话》载此题联。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号人境庐主,清广东嘉应(今梅州)人。光绪举人。历任驻日、美、英、新加坡参赞、总领事等,后任湖南按察使,是变法维新活动的重要人物之一。

上联写庐内园景设置比例。联语以水、竹、月所占比例,显景物疏朗有致,环境清幽、恬静。一个“添”字,展现天然景物与人造景物融合的妙境,联语意在以环境显现心境。下联写登楼远眺以寄寓情怀。“五步”、“十步”,用数表现楼阁小巧玲珑。“望百步长江”,流露虽困于一隅,仍关切国家命运的心情。作者此以“长江”称“梅江”,旨意即在此。此联虚实相间,内景与外景交融,且寓情于景。“添”、“望”二字,蕴含豪气,不愧为“诗界先驱”手笔。

新加坡琼州会馆

黄遵宪

入耳尽方言,听海客瀛谈,越人乡语;

缠腰数豪富,有大秦金楼,拂菻珠尘。

新加坡琼州会馆,乃琼州籍华侨寄寓、宴集之所。黄遵宪任清驻新加坡总领事时题此联。越人:泛指我国南方各族。缠腰:《殷芸小说》:“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欲兼三者。”此喻富有。大秦:古代中国对海西罗马帝国的称呼。拂菻:古西域地名,指东罗马帝国及西亚地中海沿岸地区。珠尘:传说中轻细如尘的珠子。

上联说乡情。意谓在琼州会馆听到的尽是方言,寓居国外的侨胞叙谈海外情景,多是南方口音。在海外闻“方言”、“乡语”,使人倍觉亲切。下联说商贸。意谓数琼州商界富豪,他们拥有东、西罗马帝国的金丝和轻细如尘的珠子。“大秦”、“拂菻”,以地名足显海外华侨商人贸易往来地域之广。“金缕”、“珠尘”,以昂贵之物托出贸易额之巨。此联以见闻从侧面表现海外华侨热爱故国之情,流露祝海外贸易繁荣的美好心愿。联语典雅工切。

清驻日本使馆

黄遵宪

放眼楼头,看海水南流,夕阳西下;

寄怀天末,咏京华北望,零雨东归。

清驻日使馆,在日本东京。黄遵宪尝任驻日使馆参赞、总领事。天末:天边,指极远的地方。零雨东归:化自《诗经?豳风?东山》:“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零雨,细雨,断续不止之雨。

上联描绘登楼遥望祖国情景。“放”字,极目远眺,身虽远离祖国,心却贴近祖国。“海水南流,夕阳西下”,从祖国的地理位置生发,流露一片爱国深情。下联抒发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曼声吟咏“京华北望”,“零雨其濛”、“我东曰归”这些诗篇,借以抒发眷念祖国之情。联中巧嵌方位词“东西南北”,工巧而见匠意。“看”、“咏”一字领,使联语气势奔放。

东坡亭

徐琪

我久往西湖,晴好雨奇,曾向春堤吟柳色;

公连渡东海,朱崖儋耳,何如此地近梅花。

东坡亭,在惠州西湖。祀苏轼。联见《对联话》。徐琪(1849~1918),字玉可,号花农,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光绪进士。官内阁学士,署兵部侍郎。晴好雨奇:化自苏轼《饮湖上初睛雨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公:指苏轼。东海:苏轼曾渡海到海南岛。“东海”当为“南海”。朱崖儋耳:朱崖,指崖州(今海南崖县)。儋耳,指儋州(今海南儋县)。

上联赞美惠州西湖景色。首句交待惠州西湖乃自身宦迹所至,徐琪尝任广东学政。“晴好雨奇”,以杭州西湖景色的“好”、“奇”衬托惠州西湖的风致。苏轼谪惠州期间,曾于西湖修堤蓄水,仿杭州西湖景物,在堤旁夹植桃柳。结句既纪实苏轼在惠州政绩,亦赞惠州西湖景色秀美,语意双关。下联据苏轼谪居地发感。宋绍圣元年(1094),苏轼因以诗讥讪先朝,贬宁远军节度副使,谪居惠州三年,后又迁至崖州、儋州。“公连渡”二句,反映苏轼仕途坎坷。“朱崖儋耳”,切谪居地。结句发问,蕴含惠州西湖由于是苏轼谪居地而地因人重之意。梅花象征高洁,亦表达对苏轼的景仰之情。此联咏景赞人,情赏西湖,格调高雅。

桃花源

余良栋

绝景此何来,版图原非刘氏土;

避秦意休问,世家本属晋时人。

桃花源,在湖南桃源县。《对联话》载此联。余良栋(1849?~?),字庆堂,清四川万县人。曾任桃源知县。刘氏:指南朝宋武帝刘裕。避秦:陶潜《桃花源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世家:世族。

上联说“土”的归属。“绝景”句以问引答,绝景,指桃源县桃花山周围景物。“版图”句,以“原非”指斥刘裕篡晋史实。陶潜作《桃花源记》,假托于秦,而实为发泄对刘裕篡晋的不满,上联即与陶潜同调。下联说“人”的归属。避秦句,以《桃花源记》时代背景切入。“世家”句,锋芒直指刘裕篡晋。此联借景评史,雄辩有力。只不过,以现代思想看,社会历史本来就是发展变化的。

陈白沙先生祠

梁肇晋

良知心学,主静心学,并为理学真传,怅今兹逝水悠悠,不见古人来者;

富春钓台,江门钓台,都道楼台胜处,想当日新竿籊籊,依然霁月光风。

祠在广东新会江门,祀陈献章。朱应镐《楹联新话》载此联。梁肇晋(1849?~?),字少亭,清广东番禺(今广州)人。同治进士。良知:王守仁所创学说。心学:即所谓良知之学,以人心为宇宙的本体,它是宋明理学的一个流派。逝水:指流去的光阴。不见句:化自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富春钓台:在浙江富阳。东汉严子陵垂钓处。江门钓台:陈献章垂钓处。新竿句:化自《诗·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籊籊,长而尖削貌。霁月光风:雨过天晴后的明月,天朗气晴时的和风。

上联称道陈献章学说。一个“并”字,将陈献章“主静心学”与王守仁“良知心学”并论,认定同属朱熹理学体系。“怅今兹”二句,叹惋陈献章学说后继无人。下联称道陈献章道德。“都道”,将“富春钓台”与“江门钓台”并提,以严子陵烘托陈白沙不慕名位的德行。“想当日”二句,既称美钓台风光,亦借景设譬,喻陈献章心地坦率,胸襟开朗。此联融情入景,以类比拓出题旨。

大观楼

赵藩滇

池非即昆明池,误认战习楼船,元人殊陋矣;

汉县原为谷昌县,上溯疆开筚路,楚跷实先之。

大观楼,见孙髯题《大观楼联》注。赵藩(1850~1927),字樾邨,清云南剑川人,白族。光绪举人。清末任酉阳县令、川南道按察使、四川茶盐道使。所撰《介庵楹句正续合钞》录此联。元人:指元世祖忽必烈。筚路:用荆竹编的车,亦称柴车。此处指架柴车。

上联为滇池正误。首句谓汉武帝所指的滇池不是昆明池,以否定判断正误。《史记?平淮书》载,汉武帝遣使通印度,为昆明族所阻,欲伐之,而昆明族有滇池,方三百里。故在长安西南开昆明池以象征滇池,造楼船以习水战。汉武帝所指滇池为今之洱海,并非今昆明市滇池。“误认”二句,进攻大理的忽必烈误认为汉武帝是在昆明滇池操练水军,故谓忽必烈见识浅陋。下联说云南开发史。首句从置县沿革切入。《华阳国志》载,汉武帝遣将军郭昌平滇中,因名县为郭昌,以威土人。孝章时始改曰“谷昌”,后为汉县。“疆开筚路”,足见开发云南的艰苦。《史记?西南夷传》载,战国时,庄跷起义失败,经夜郎进入滇池地区,被推举为滇王。结句故谓庄跷开发云南在郭昌之先。此联追溯远史,亦见大观。

武侯祠

赵藩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武侯祠,见蒋攸铦题《武侯祠联》注。《介庵楹句正续合钞》录此联。攻心:战争中从精神或思想上瓦解敌方斗志,使之心服。反侧:反复无常。知兵:精通兵法。审势:审时度势。

光绪二十七年(1901),岑春煊出任四川总督,大肆镇压红灯教起义。赵藩时任四川茶盐道使,见岑春煊不审时度势,于是撰此联悬于武侯祠以讽谏。上联称颂诸葛亮攻心为上的治蜀策略。“能攻心”,强调在心理上征服敌方。“反侧自消”,说明攻心的效用。此隐用七擒孟获事。“好战”,对诸葛亮六出祁山强行伐魏而得不偿失有批评之意。“攻心”与“好战”,隐切诸葛亮的成功与失误,一褒一贬,旨在以史为鉴。下联针砭四川时政,表现作者对四川局势的关注。“不审势”,此切新任四川总督岑春煊无视民怨沸腾,一味残酷镇压红灯教起义。而诸葛亮治蜀,则审时度势,因人、因地、因事制宜。否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指新任四川总督岑春煊,规劝对象明确,颇见胆识。要深思,语重心长,不同凡响。此联从“攻心”、“审势”两方面立论,观点明确,借古讽今,言之有据。据传,“文革”中某领导调任四川,周恩来总理让他到成都要好好读懂这副对联。此联很快流传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