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与离娄
6329700000007

第7章 离娄章句上(5)

《书经》记载的尧

《书经》描写的尧是:“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我们再回过来,看《书经》上对尧这一段的记载,这是提起你们诸位同学注意,研究中国文化应该注意的地方。我们看《书经》第一篇,“曰:若稽古”,这一篇文章开始就这样。

我先告诉你们一个笑话,我小的时候读《书经》,大概十三岁,就念:“曰:若稽古帝尧……”,那么乱叫一顿,心里很讨厌,因为父亲逼我读,老师圈了点了,叫我那样背,我怎么样都开不了窍,问老师这是什么意思啊?我那个老师也是前清的秀才,有时候他替人家作文也是“曰若…”,我说这是《书经》的体裁,老师说是啊,这是很深的,你将来会懂,不过后来我也没有问他,我早懂了。

你们看这一篇文章,上古的历史很难考证,中国写史不是乱写的,“曰”,只能够说是据说,或听人家说。“若”,这个若是不定之词,实在不敢肯定,只好用这个若。至于这个“稽”,是考证它。“稽古”就是考据了古代“帝尧”那个皇帝,我们的老祖宗,他的资料,就是这样说的。“曰放勋”,帝尧的名字叫放勋。他的人呢?“钦,明,文,思,安安”,读古书真难,这讲些什么东西啊?这就是《书经》第一段,是我们当年的历史,叫做帝尧的研究。这个问题就大了。

所以读古书必须先从学问来,我们简单地讲,每一个字研究起来问题很多,古代是在竹片上刻字,很辛苦啊,一个字包括很多意义,越简单越好。我们现在为了赚稿费,多一个字多一毛钱,那跟古代不同。

他说这个人“钦,明”,什么叫钦?代表了慎重,非常谨慎,非常小心,非常规矩,好的意义很多。所以后来皇帝下命令,最后一句“钦此”,就是慎重,小心,谨慎,规规矩矩去做。于是这个“钦此”就变成公文老套了。

“明”,绝顶的聪明,智慧第一,不但文化哲学,连思想都是透顶的。思想透顶聪明的人多得很啊,但聪明人不老实、不安分,越聪明越不安分,对不对?我看在座的年轻人很多是聪明人,你们诸位每人相貌堂堂,都聪明绝顶,千万注意,聪明要安分啊!这个安字就要研究《大学》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都是从这个地方来的哦;非常安祥,也等于我们看电视上演戏,“皇上吉祥”,大吉大利的那个安。这就是讲他的人品,我们由这几个字了解他的人品,不然读起来,“曰若稽古,帝尧,放勋,钦,明,文,思,安安……”不晓得讲些什么,读起来是很讨厌的。

总而言之,每一个字几乎都是相对的,“钦,明”,谨慎小心,这样的人,对人往往很老实,老实有时候不太聪明,很聪明的人不一定小心谨慎,尧是两样综合兼备。“文,思”,也是相对的,这个“文”不是说会写文章,会作诗;古代这个文代表一切的知识具备,所以天地都是大文章。“思”是真正的正思想,在古代解释这个思,包括的意义很大,等于后世讲高度的智慧,上古的时候只用一个思字代表。“安安”,刚才已经说过了。

“允恭克让”,这个允字在这里只能大概作解释,我们若要真实研究国文,研究自己文化,允的本字解释起来很复杂的。这里我们大概地说,“允恭”是绝对的恭敬,这个人的态度绝对的恭敬;“克让”,绝对的谦虚,真谦虚,一个高明的人,对任何事情,对任何人,都是绝对的恭敬,绝对的谦虚。这几句话塑造出来那么完整的一个人格,做领导的人,乃至当父母的、当家长的,有这样的人品,才够得上做一个大家长。

顺治与洪承畴的问答

至于他这个人的表现,“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关于这两句话,有人说满族入关以后,顺治皇帝十二三岁时,他读《书经》;当皇帝的不能不读《书经》,因为要学尧舜啊。这八个字顺治问一个人,他说《书经》这八个字用得很怪,为什么不写“光被四海,格于天下”,多好呢?这也讲得对,说他的声光照耀四海,很伟大;照我们现在讲,他的伟大像太阳一样照遍了整个地球,多好啊!这位大臣答复他说,不好,尧之德是他的道德伟大,“光被四表”,这个表是无边际的;“格于上下”,上下是无穷尽的。现在拿佛学来讲,“光被四海”就是太着相了。

这个的确答复得好,我还是最近才看到这一本书,谁答复的呢?就是洪承畴答复的,那个投降的贰臣。洪承畴的学问很好哦,在这一本书上又看到一个秘密,就是满族入关之后,洪承畴给清朝定的国策:“南不封王,北不断姻”。北方对蒙古永远要和亲,南边不要封王,不然你的政权靠不住。这八个字我认为就是套《三国演义》诸葛亮告诉关公的策略:“东和孙权,北拒曹操”,都是同样的一个国策,大的国策。老实讲,洪承畴回答顺治这两句话,答得真好,看了以后拍案叫绝,真是聪明。从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念来讲,洪承畴是不忠之人,但是他的头脑绝不是我们一般豆腐渣子的头脑,太聪明了。

“克明俊德”,这四个字可以分开来讲。“克明”,人高明到极点,聪明到极点,回复到平实,他能够把自己的高明拉到像平常一样。“俊德”,他的厚德,厚道,做人没有哪一点不对,处处对人好,非常伟大,非常崇高,这些就是“克明俊德”。

然后下面,“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在上古宗法世族的社会,他与各族和平相处,九族都和睦了。“平章百姓”,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老百姓,百姓代表很多宗族,宗法社会都被他统一起来了,不是统治,是道德的感化。也就是平等地都把百姓安下来了。“章”就是文化社会都进步了,大家都很平安,得到了福利。“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天下太平了。下面一句,“黎民于变时雍”,因此全世界、全国的人民“于变”,于是个虚字,都跟着变了,变好了,风气被他转变了。“时雍”,整个的时代太平了。这是讲尧,《书经》中这一段,就是描写他的德性。

尧如何磨炼舜

再看《尧典》下面这一篇文章,如果把它演成话剧啊,尧这个老兄大概每天只是在那里打打坐,弄个香板坐在那里。下面办事谁办呢?通通是舜去办,当然尧懂得下命令。但是你要知道,在尧的时候,天下洪水为灾,所以古人那些怀疑尧舜的说:既然圣人那么好,中国怎么都是大水啊?那么大的灾难,全国都是大水,长江黄河都没有开出河道来。这是一个天灾,虽是圣人也没办法了;同时还有人祸,有四凶,四大凶族,尧也解决不了;虽然平章百姓,协和万邦,也没有办法。结果下手整治的是谁啊?是舜,把四凶抓起来放逐到边疆去了。如果把尧舜两个研究起来,那是很有味道的。

所以大家看《孟子》这一段,真要做研究,必须把《尧典》、《舜典》研究清楚。尧舜下来就是夏商周三代,尧舜这两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中国社会经过这两代变好了;当然最后一个最大的功臣是大禹。大禹治水以后,这个民族正式建立以农业立国,到现在已三千多年,他们功劳太大了。

究竟好到什么程度呢?问题很多,不过《孟子》指出来,要想当领袖的人,必须要效法尧,要以爱护部下、爱护老百姓那个精神来做。换句话说,我们当一个家长,当任何一个小团体的领袖,也应该是这个精神。

至于臣道,做人家的部下,要效法舜的精神。舜当年跟着尧做事的时候,如果拿现代人尖刻的眼光来看,尧对舜是十分严厉的,那是教育的严厉。尧一下把舜从很高的位子降到低位,一下又把最艰难的任务交给他,一下又把他提升到最高的职位,最后提拔他当了宰相,还把两个女儿嫁给他。然后自己年纪大了,考察他可以接任,你来吧,我要退了,这样才交给舜的。所以中国文化君道是有一个标准的,臣道也有标准,所以必须要读,并且研究《书经》中的《尧典》和《舜典》这两篇。

对人民社会不好的果报

这个提出来以后,孟子引用孔子的话,“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他说,人世间的道路、法则只有两个。换句话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相对的,或者仁,或者不仁,不可能站在中间,既仁又不仁。等于我们左右、前后清清楚楚,不要含糊,含糊是不对的。所以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善就是善,恶就是恶,你说我不善又不恶对不对呢?那只是一个理念,理论上有,事实上没有,不可能。

所以他说“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什么叫暴呢?意思就是把老百姓整得活不下去,在历史的法则上,最后必然到达“身弑国亡”。“不甚”,假使没有那么过分,稍稍好一点呢?也会“身危国削”。他说在历史上的榜样,是周朝两个坏皇帝,周幽王、周厉王,“名之曰幽厉”。他说当一个领袖帝王,做不好的话,“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在历史上永远留下来恶名,后世的子孙想帮他洗刷都没有办法,因为历史的是非是无法改变的。譬如说秦始皇也有好的一面,但他怎么改都改不了恶名,没有办法,错误就是错误,所以孟子引用《诗经》的话,“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诗经》上说,殷商那个纣王亡国了,为什么会亡国呢?是他胡作非为的原故,历史的事并不太远,就摆在这里。

研究《孟子》这一段话,究竟是何时何地所讲?应该说,可能是在魏国讲的,也可能是在齐宣王那边讲的,很难确定。但是,与《梁惠王》及《公孙丑》里所讲的,在他与齐宣王相处时的经过,非常相近。梁惠王跟齐宣王在战国时,都是第一流聪明的帝王;但只有聪明没有道德,尤其缺乏政治的道德。由于他们也不重视政治的哲学,当然不会行仁政,所以孟子为他们感叹而讲。

说到聪明的帝王,譬如隋炀帝,历史上说他四个字,“敏捷善悟”。大家注意哦,看历史不能只看他坏的一面,他本人非常可爱啊;如果拿学禅宗来讲,他会大彻大悟,因为他善悟嘛,说了马上懂。他文学又好,但是妒忌心非常重,有人作了一首好诗,“空梁落燕泥”,他当然作不出来,就吃醋了,你比我作得好,杀掉你。因为太聪明了,所以后来运河修成功到南方玩的时候,自己看看镜子,说:“好头颅,谁当砍之”,这么好的头脑,不晓得会被谁砍掉。知道自己没有好结果,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