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所讲天命,是就个人的禀赋而言。人的禀赋是自然形成的,也就是含有道德内容的“性”。人人遵循各自的性,在日常生活中,就知道当做什么,不当做什么,进而就有了常规,也就是“道”。从道入手,修饰品节,这就是“教化”。
“道”与“人”是完全一体的,不可片刻分离,而引入“慎其独”的话题,要求人们加强道德自觉,谨慎地修养自己,并特别提出了“中和”这一范畴。“中和”是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出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的,不偏不倚的,所以叫作“中”。喜、怒、哀、乐总是要发露出来的,但发出来要有节制,无过无不及,这就叫作“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都心平气和,社会和自然界才能很和谐,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这里讲的中和,实际就是中庸。
【原文】
天命之谓性[1],率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3]。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4],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5]。莫见乎隐,莫显乎微[6]。故君子慎其独也[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8];发而皆中节,谓之和[9]。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10]。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1]。
【注释】
[1]天命:天赋,指人的自然禀赋。也指天理,命运。性:人的本性,是人之初由先天赋予的本真的善性,也可理解为人的天性。[2]率性:遵循人的自然本性。率:遵循、依照、顺从。道:本指路,即道路。又可理解为规律、方法、道理。[3]修道:修养道德,探求事物的本源,研究世界发展变化的规律。道:道德。教:教育,教化。[4]须臾:片刻。[5]不睹:看不见的地方。不闻:听不到的事情。[6]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àn):同“现”,显现。乎:于。[7]独:独处或独知时。[8]中:指不偏不倚的状态。[9]中(zhòng)节:符合法度。和:和谐,指多种事物的协调统一。[10]达道:指人们共同遵行的原则。[11]致:达到。位:安于所处的位置。育:成长发育。
【译文】
人与生俱来的自然禀赋称作“天性”,遵循天性而行叫作“道”,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于民众叫作“教”。道是人们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在别人听不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秘的时候越容易表现出本色,越是细微的事情越容易显现真情。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独知的时候总会更加谨慎。喜、怒、哀、乐各种感情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作“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作“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一切事物最普遍的规律。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便能各随其性而生生不息了。
【历代论引】
郑玄说:天命,即上天所赋予人的自然生命。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知。按照天性而行,就是“道”。治而广之,人仿效之,就是“教”。又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也。君子则不然,虽视之无人,听之无声,犹戒慎恐惧自修正,是其不须臾离道。又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小人于隐者,动作言语,自以为不见睹,不见闻,则必肆尽其情也。若有占听之者,是为显见,甚于众人之中为之。又说:中为大本者,以其含喜怒哀乐,礼之所由生,政教自此出也。
孔颖达说:天本无体,亦无言语之命,但人感自然而生,有贤愚吉凶,若天之付命遣使之然,故云“天命”。老子云:“道本无名,强名之曰道。”人自然感生,有刚柔好恶,或仁、或义、或礼、或知、或信,是天性自然,故“谓之性”。感仁行仁,感义行义之属,不失其常,合于道理,使得通达。
孔颖达说:圣人修行仁、义、礼、智、信以为教化。道者,开通性命,犹如道路开通于人,人行于道路,不可须臾离也。若离道则碍难不通,犹善道须臾离弃则身有患害而生也。又说:君子行道,先虑其微。若微能先虑,则必合于道,故君子恒常戒于其所不睹之处。人虽目不睹之处犹戒慎,况其恶事睹见而肯犯乎?故君子恒常戒慎之。又说:凡在众人之中,犹知所畏,及至幽隐之处,谓人不见,便即恣情,人皆占听,察见罪状,甚于众人之中,所以恒须慎惧如此。以罪过愆失无见于幽隐之处,无显露于细微之所也。以其隐微之处,恐其罪恶彰显,故君子之人恒慎其独居。谨慎守道也。
孔颖达说:喜怒哀乐缘事而生,未发之时,澹然虚静,心无所虑而当于理,故“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者,不能寂静而有喜怒哀乐之情,虽复动发,皆中节限,犹如盐梅相得,性行和谐,故云“谓之和”。情欲未发,是人性初本。情欲虽发而能和合,道理可通达流行,故曰“天下之达道也”。又说:孔颖达说:人君所能至极中和,使阴阳不错,则天地得其正位焉。生成得理,故万物其养育焉。
朱子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又说: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德,所谓性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是也。盖人之所以为人,道之所以为道,圣人之所以为教,原其所自,无一不本于天而备于我。又说: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皆性之德而具于心,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所以不可须臾离也。若其可离,则为外物而非道矣。是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离于须臾之顷也。
朱子说: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着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又说:性情之德,以明道不可离之意。又说: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无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则极其中而天地位矣。自谨独而精之,以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谬,而无适不然,则极其和而万物育矣。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故其效验至于如此。此学问之极功、圣人之能事,初非有待于外,而修道之教亦在其中矣。是其一体一用虽有动静之殊,然必其体立而后用有以行,则其实亦非有两事也。
智慧运用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典句札记】
这句话可以说是《中庸》中开宗明义之句。它明确向我们展示了人生哲学修养逐次递进的三重境界:基于我们天生的善性,通过修养具有高尚的道德,以我们的德行影响、感化、劝化周围的人们,抵达教化的至高境界,实现中庸和谐的大同世界。
我们的生命从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秉承了上天的赋予,带着生命的本真之义:纯净、透明、和谐。这种命运的形式来自于上天注定的意旨,我们没有自己选择的自由与权利,就连我们的乳名都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是由冥冥之中的某种昭示,借助于我们母亲的思想所赋予的。
当我们初解人情,受到了家庭的熏陶与教养,同时也受到来自社会的影响与既定形式的教育,又经由社会心态的影响与砥砺,最终铸成了我们自己的性格,并以此确定我们的言行,形成了我们的人格,进而我们知悉了人情世故,学会了待人处世的礼仪,寻找适合自己的处世方法。我们行走在命运给我们规定的人生道路上,面对着人生中的得与失,承受着自己的痛苦和快乐。我们所获得的经历,又都与社会有关,与人们有关,与这二者无法割裂。而在社会中我们往往所奉行的,是几千年来人们约定俗成的,称之为道德的东西,并且以自己的行为为这个社会的共同行为规范作出微小的贡献,强化着既成的律条。于是,我们众多的社会中的人,组成特定的社会关系,共同恪守着这个“道”。
做事情要合乎“道”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为人处世之法。也许有人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比如说人们有欲望的本性,那么是不是做事情就应该遵从这种欲望呢?这不也是自然规律吗?诚然,我们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自然本性,但实际上,我们人的这种自然的欲望只不过是宇宙万物中的一点尘埃,而我们做事情要遵从的是最大的“道”,我们生存更要遵循大的自然规律。因此我们自私与贪婪的欲望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正确引导,最终将导致同类之间的相互争斗、尔虞我诈,结果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悲哀,这就是不遵循“道”的结果,而这样的事例是数不胜数的。所以,真正地遵从“道”来行事,是要我们获得生存的智慧,返璞归真,而非是依照那些小的欲望的本性来行事。
学习和推广回归本性,遵从规律的做事方法,这就是“教”。诚然,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一时一刻也离不开“道”,因为它是最根本的规律,如影随形地统率着人的“本性”,然而“道”却又是不同寻常的,它常常说也说不清,道也道不明。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见“道”的神秘、深邃与难以捉摸。所以,“教”的过程其实是靠我们自己去体悟,然后再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有人认为做事情要“随性而为”,这其实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用我们的智慧做到“率性而为”,也就是引导人的本性去行动,这才是一个能成就大事的人所应具备的德操!
经历了历史及人生的种种磨砺,无数人共同建设,形成了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产生了我们共同的信仰及价值体系,我们约定以这种信仰和价值体系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修养我们的品性,又以我们的品性影响更多的人,从而形成教化。这就是一个人自我完善的历程,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天命、本性、修道、教化,这四点是万世不移的法则,是人与社会发展进化的哲学。
上天之大德,在于宽厚,在于包容,于是有“厚德载物”的赞颂。无论是杂草还是禾苗,也无论是好人还是歹徒,更不论是真理还是谬误,它们都同样生存在这天地之间,而天地又都给予万物公平的机会,公平的阳光与雨露,同样的空气和时间,至于是否长成,只在于它们自己,天地只是无言地注视,默默地供给。因此,中庸就是博大与包容。
中,就是囊括,就是含蕴,就是包容。我们说“把东西放在什么中”,就是如此。也就是说,万物都放置在天地之中,无论其属性如何,都有其生存的位置和依据。“中”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境界;不苛求,不厌弃,不厚此,也不薄彼。庸,就是自在,就是和,就是认同,就是接受;不否定,也不干扰,不偏好东,也不溺爱西,只是展示出同样的背景。比如一粒蒲公英的种子,任其随意地漂泊,无论它流落到何处,只要它能够发芽,自然就都提供给它生长的机缘,即使在钢筋水泥的城市,种子也会在某个缝隙的瘠薄泥土中,生根,开花。
【史例解读】
仁爱明德之帝——虞舜
司马迁赞誉虞舜说:“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帝始。”虞舜20岁以孝闻名天下,30岁为尧所知并娶其两女,50岁代行天子之政,在位39年,其间华夏民族疆域扩大,政治清明,百姓安康。虞舜所处的时代,成为历代政治家最为向往的。
舜的父亲名叫瞽叟,因为他有眼不识贤愚,于是有这样一个诨号。相传瞽叟的妻子一次对着一道美丽的彩虹发呆,忽然觉得心动而怀孕,后来在姚墟生下一个儿子,这孩子就是舜。舜每只眼睛都有两个瞳仁,因而名叫重华。后来,他被封于虞,所以叫虞舜。
舜生下来不久,母亲就死了,然而幼小的舜也从未得到过父亲的疼爱。瞽叟不久又娶了一个年轻美丽的妻子,生下一个叫象的儿子,舜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舜虽得不到一点家庭的温暖,性格却非常笃厚善良。他时常遭到父亲的毒打,总是默默地流泪,实在忍受不了时,就独自跑到荒野大哭一场。尽管这样,舜仍然对他的父亲、后母和弟弟充满仁爱之心。
后来,舜终于长大成人。他孝敬父母、友爱弟弟的贤名已传遍华夏各部。然而,狠心的父母待他依然如故,舜只好离家出走,来到他早就向往的东方。
舜先是在历山开荒种地,没过多久,历山的农民受他的感化,都争着让起田界来。舜又到雷泽去打鱼,过了不长时间,雷泽的渔夫也都争着让起渔场来。舜后来又到寿丘制造各种家具器物,人们听说后纷纷迁来居住,仅一年时间,这地方就成为村庄,再过一年就成了一个较大的集镇,又过一年竟成为很大的城市了。舜的名声由此更加显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