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庸(全集)
6332700000006

第6章 时中(1)

本章提出了“时中”的概念。《论语·先进》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这是对“中”解释的根据之一。然而“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说中是处于变动不居之中,这就需要随时处中,这就是“时中”。“时中”和“在中”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形态,但都是“中”,只是有已发与未发之别罢了。君子有此德行,而又随时处中,戒慎恐惧,所以能体现中庸。小人不知修养,任意妄行,自然会肆无忌惮,好走极端,和中庸相反。

“君子而时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固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就如组织一场音乐会,指挥就是调动各方面的因素,达到“中”与“和”的境界。这个“指挥”就是“中”,是各位演奏者注目的中心。指挥是以演奏内容的节奏与情绪表达为“中”;而对于广大听众来说,能够享受到精美的艺术熏陶则为“中”。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1],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2];小人之【反】中庸也[3],小人而无忌惮也。”

【注释】

[1]中庸:儒家思想中的最高道德境界,即包容与利用。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的事件中,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含有一定的必然意义,就应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做出恰当的抉择,适时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空间条件下,做出适宜的行为。许慎在《说文》中讲:“中,和也。”又曰:“庸,用也。”程颐认为:“庸”就是“常”。庄子在《齐物论》中说“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因此,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朱熹注“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2]时中:时刻符合中庸之道。[3]小人之中庸也:王肃本作“小人之反中庸也”,程、朱皆从之。

【译文】

仲尼说:“君子的言行都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小人的言行却违背中庸的准则。君子的言行之所以能符合中庸之道,是因为君子能随时按照所处的环境做到合度适中。小人的言行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无所顾忌肆意妄为。”

【历代论引】

郑玄说: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反中庸”者,所行非中庸,然亦自以为中庸也。又说:“君子而时中”者,其容貌君子,而又时节其中也。“小人而无忌惮”,其容貌小人,又以无畏难为常行,是其“反中庸”也。

孔颖达说:庸,常也。君子之人用中以为常。小人则不用中为常,是“反中庸”也。又说:君子之为中庸,容貌为君子,心行而时节其中,谓喜怒不过节也,故云君子而时中。小人为中庸,形貌为小人,而心行无所忌惮,小人将此以为常,亦以为中庸。

朱子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唯君子为能体之,小人反是。又说: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有小人之心,而又无所忌惮也。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智慧运用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典句札记】

这一章告诉我们“中庸”这个词的由来,是由孔子这位圣人说出的。中庸,其实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之亦无不及的平常道理。孔子认为,能否做到中庸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中庸就处在君子与小人之间,虽然没有如楚河汉界一样有明确的分界线,使人们一目了然,但是,两者的行为风格,总是截然不同。

君子的行为着眼于维护众多人的利益,君子以中庸作为自己处事的原则,所以,人们受到惠泽而不以为恩;小人则只是看重小团体的好处,行事以培植党羽、罗树私恩为重,以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反而会得到一些人的感激。

中庸的本质,就是包容以为用,因其势而利导之。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注重适度,即历来认同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进而寻求内在的平衡。

君子拥有博大的胸襟,卓越的见识,能够从伦常大道出发包容众长,容纳众意,处事既不极端,也不偏激,既不专擅,也不投机,顺应自然发展之道。而芸芸众生,则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以现时的占有为得,既不能包容他人,又不愿与人共享,忽视他人的存在,结果与“中庸”之道渐行渐远。

谋略无所谓邪正,也无所谓阴谋或正略,在于运用之心。心正则德着,意舛则恶生。同样的计策,由于不同的人使用于不同的时空,君子运筹于帷幄之中,小人设计于阴暗角落,所导致的结果和对事物发展方向的影响则截然不同。

如果是维护天地正义,那么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是符合道义的行为,也就是替天行道。如果只是出于一己的私利或是小部分人的利益,那么不论他的所作所为打着何种光明正大的旗号,都无异于攫取与鲸吞,都是抢掠与窃取。

是做君子还是做小人,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你的行为代表着谁的利益,取决于你获取了什么,拿走了什么。

【史例解读】

智者中庸

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最大学问。

历史上,立下绝世功勋却由于做事忽略“中庸”二字而没能逃脱“狡兔死,走狗烹”厄运的人不胜枚举,然而有一个人却是例外。

清朝末年,重臣曾国藩回湖南组建湘军,先后攻克太平军控制的几个重要城市,最后攻陷金陵,曾国藩也因此而受封一等侯爵。也就是在这时,曾国藩发现他的湘军总数已经达到30万人,并且成为一支只听命于曾国藩本人、除此以外谁也调动不了的私人武装。曾国藩深知顾命大臣功高震主的利害关系,于是开始自削兵权,目的就是要解除朝廷对他的顾虑,使自己依然能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也正因这一举动曾国藩更受皇帝信赖。曾国藩的“好运”就在于,他深知中庸之道,善于把握做事情的尺度与分寸。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的一生不可能一直春风得意,这是自然的规律,所以适可而止是最明智的。历史也有着相似的必然规律,这也是中庸之道,遵循中庸之道为人处世,就等于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在佛教中,也提倡类似中庸之道的智慧。佛经中记载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故事:释迦牟尼有一个弟子名为二十亿耳尊者,有一次释迦牟尼发现这位弟子诵经时表现得十分悲切、激昂,释迦牟尼于是问道:“你诵经如此悲切,心中一定有很多烦恼,你这些烦恼因什么而起的呢?”二十亿耳尊者说道:“世尊,我出家修行很久了,眼看别人行到了三昧,证得了禅定,乃至于成道、证果,而我不但没有成道证果,连三昧都得不到,所以觉得很悲伤,心也静不下来,诵经也诵不下去,请世尊慈悲开示。”释迦牟尼又问:“你没有出家以前是做什么的呢?”二十亿耳尊者回答:“世尊,我没有出家以前是弹琴的。”释迦牟尼便问他说:“好,我现在问你,怎样才能把琴弹得很好?如果琴上的弦太松了,会不会发出声音?”二十亿耳尊者回答说:“世尊,弦太松了就根本没有声音。”“那么,把这根琴弦上得很紧,声音好不好听呢?”尊者回答说:“世尊,弦太紧了弹出来调子不正确,甚至弦还会崩断。”于是释迦牟尼说:“我们修行也是一样,心不能太紧张也不能太懈怠。太紧张容易生无明、起烦恼,反而定不下心来;太松懈了,又容易懈怠散漫。所以我们的心应当保持不松不紧。诵经的时候也应当这样,做到了就自然有证果可以得到。”

能海上师说:“般若无相。”意思就是说,般若智慧没有什么形象,表现在人身上则是如果这个人做事情有条有理,恰到好处,和谐适度,就是般若智慧的表现。

所以说,做事情是否合中庸之道,不仅仅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也是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是智慧与愚蠢的区别。

【现代活用】

君子行中庸之道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公司需要重组。于是公司决定裁员50%,更残酷的是,我和明浩成了竞争对手。多年来,作为公司的技术骨干,我和明浩同在一间办公室,为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我们是一对相互协作的兄弟,所有的设计图稿中都饱含着他的智慧和我的心血。在公司这架庞大的机器中,我和明浩是两个相依互动的齿轮。

那天主任找我们谈话的时候,我们惊呆了。其他部门员工的去留,均按各自的业绩进行量化对比,很容易就可以决定,唯有我和明浩,作为公司的技术骨干,我俩工作合作性很强,难分高低,因此,老总决定亲自考核我们,并安排一次留岗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