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肾病基本常识
1.测一测,你的肾脏功能
一般来说,肾虚患者的生活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下降,会导致一些诸如腰酸腿痛、夜尿频多、精神不振等症状,给生活工作带来麻烦,更为严重的是,肾的健康关系到整个脏腑器官的健康。肾虚会导致其他脏腑功能低下,长此以往则会生病。那么,我们该怎样了解我们的肾脏呢?那么,先来自我测试一下吧。
1.一日三餐,进食甚少,排除天气因素,即使口味非常适合自己的菜,也经常味同嚼蜡。
2.工作1小时后,身体怠倦,胸闷气短。
3.记忆力下降,昨天想好的事情,今天怎么也记不起来。
4.早上起床经常有头发丝掉落。
5.体重有明显的增加或下降的趋势,早上起来发现腹部肌肉松弛无力,苍白无血色。
6.皮肤干燥,出现斑纹,脸上出现鱼尾纹、黄褐斑等。
7.月经不调,或阴茎无法正常勃起。
8.晚上经常睡不着觉,即使睡着了,质量也很糟糕。
9.晚上经常起床,白天也有尿频现象。
10.性能力下降,爱人对你明显表示了性要求,但你却经常感到疲惫不堪,没有什么欲望。
11.肌肉松弛,渐渐有发胖的感觉。
12.工作情绪始终无法高涨,最令你不解的是,无名的火很大,但又没精力发作。
如果你有以上情况中的3种情况,说明你很有可能是肾虚了,应该积极的采取一定的措施了,多吃一些补肾的食品,总之,符合你的情况越多,说明你的肾脏功能越令人担忧,应高度重视起来了。
预防肾虚首先要弄清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补药,并且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保养,加强营养,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等。
另外,经常不吃早餐,爱宵夜,会使体质变酸,因为吃夜宵时正处于人的生物睡眠中,各种生理活动都处于最低状态,食物无法消化,留在肠道里发酵,产生毒素;食物吃得过精过细,会影响肠道的功能,容易患便秘,产生酸毒。因此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能迅速排除酸毒,达到体液的酸碱平衡。
TIPS:“熊猫眼”背后的健康隐患
“熊猫眼”是一件令人很讨厌的事情,尤其对女性来说,更是闹心。很多人认为这是熬夜睡眠少了。但是如果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并且用护肤品也无法改善的话,那就可能表明你的健康存在着隐患。
肾虚就是造成黑眼圈的重要原因之一,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为水火之源,阴阳之根。肾主黑色,如果是肾虚,则皮肤的颜色就会发黑。肾虚又有肾阴虚和肾阳虚之分,肾阳虚以腰痛、怕冷、精神不振、眩晕、男子阳痿、妇女不孕等为主要表现;肾阴虚的表现以失眠、腰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妇女经少等为主。
俗话说,肾若好,人生是彩色的。如果你长期眼眶周围发黑,就应该及时去医院诊治,通过中药从身体内部进行调理。
2.什么是肾病
肾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病。要想了解肾病,我们先要了解肾脏的基本知识。肾脏是五脏之一,与膀胱相表里。主藏精,藏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主发育、生长、生殖。《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又称之为后天之本。
肾为水之下源,主水,与肺、脾、三焦、膀胱等脏腑共同调节水液代谢,是水液代谢的重要脏器。《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肾脉上连肺,主纳气。《难经·四难》:“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又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及二阴,外应于腰。《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因开窍二阴而司大小便。又寄藏命门之火,为元阴、元阳之脏,故有“水火之脏”、“阴阳之宅”之称。
肾脏约长10~12厘米、宽5~6厘米、厚3~4厘米、重120~150克;左肾较右肾稍大,肾纵轴上端向内、下端向外,因此两肾上极相距较近,下极较远,肾纵轴与脊柱所成角度为30度左右。
肾的内缘中央有一凹陷,称为肾门。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输尿管均由此进出,这部分结构总称肾蒂。肾外缘为凸面,内缘为凹面,凹面中部为肾门,所有血管、神经、及淋巴管均由此进入肾脏,肾盂则由此走出肾外。肾静脉在前,动脉居中,肾盂在后;若以上下论则肾动脉在上,静脉在下。
肾脏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居腹膜后方。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2腰椎下缘。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左侧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右侧第12肋斜过右肾后面的上部。正常肾脏上下移动均在1~2厘米范围以内。体检时,除右肾下极可以在肋骨下缘扪及外,左肾则不易摸到。
导致肾脏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如六淫、七情、饮食、劳逸、房劳、药毒、意外伤害等。在疾病的发生、演变过程,病因和其病理产物常互相作用,互为因果。如某一阶段的病理产物也可成为另一阶段的致病因素,并导致疾病的发展。如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内生五气,如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以及淤血阻滞,常常成为导致肾脏疾病加重及发展的治病因素。
《医源资料库》:肾病,病名。肾脏的各种病证。由外邪侵袭,或劳欲过度,久病耗伤精气等所致。《素问·脏气法时论》:“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
TIPS:护肾从生活习惯开始
你知道吗?生活中有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行为,往往也会成为伤肾的“元凶”,下面就列出“伤肾”的行为,以便引起大家的注意,从现在起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保护好肾脏!
一、经常憋尿。
有些人因工作忙而长时间憋尿,尿液在膀胱里太久了,就易繁殖细菌,细菌会经输尿管逆行到肾,导致尿路感染。
二、长时间不喝水。
如长时间不喝水,尿量就会减少,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浓度就会增加。常见的疾病,如肾结石、肾积水等都和长时间不喝水密切相关。
三、暴饮暴食。
常吃下过量的“美味食物”,摄入的食物最终都会产生废物——尿酸及尿素氮等。而这些废物大多经肾脏排出,饮食无度就会增加肾脏负担。
四、过度性生活。
每周性生活超过3次以上的人群较易发生肾脏感染。一般说来,每周达4至5次,或每次性生活时间过长,都视为“过度”。过度性生活易造成细菌侵入尿道甚至上行到膀胱,导致尿路感染。
3.肾病的发病人群与因素
随着物质生活和工作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可有的生活方式却是对人体有害的。如某些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进食过多,体力活动过少,同时工作压力加大、精神紧张度过高、睡眠不足,以及酗酒、各种环境污染等,使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以及继发于上述代谢性疾病的慢性肾病率日渐增高。
据专家介绍,有9种人最容易患肾病。这9种人包括:
50岁以上者。
家属中有肾脏病或高血压、糖尿病者。
反复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患者。
患有肾脏和输尿管结石、肾积水和尿路梗阻者。
出生时体重低于2.5千克者。
过去曾有过急性肾炎和急性肾衰竭等肾脏病史者。
从事一些特殊工种,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的人。
长期应用某些抗生素、止痛退热药、女性避孕药、化疗药和某些中药等肾毒性药物的人。
一侧肾脏先天缺失或因病切除者。
这些人必须定期做肾脏检查,注意肾脏保健。
在对肾病发病诱发因素的调查中发现,很多的肾病患者在患病之初都有细菌、病毒性感染,例如感冒、尿路感染、扁桃体炎等。这些因素是易引发肾病的一种常见的诱发因素。
很多人觉得感冒是一个小病,对此都不重视,殊不知小小感冒经常性的不治、复发是导致肾病发生的一大重要因素。其中,儿童因为年龄尚小,免疫能力较低,发生感冒的机会相应的比其他人群几率要高的多。其次,就是成年人中体质较弱的一些。
继发性因素,例如糖尿病、高血压、过敏性紫癜、红斑狼疮等原因都能引发肾病。社会、生活、环境、饮食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导致原发病的发生,久而久之病情恶化,极易导致肾病。此外,调查中发现因为尿路感染引发肾病的病例也不在少数,而且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另外,扁桃体经常性的发炎是产生肾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众多的肾病患者中,发现很多人都有着很长时间的吸烟、饮酒史,不可否认这对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促进的作用。
TIPS:警惕,肾病也可遗传
很多人认为,肾病是后天形成的,与遗传没有多大关系。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完全正确的。部分肾脏病是可遗传的。遗传性肾病是指发病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即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基因或染色体发生畸变,在上、下代之间垂直传递的终身性肾病。
遗传性肾病主要包括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如薄基膜肾病、遗传性肾炎和Fabry病;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如家族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性肾囊肿疾病,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胱氨酸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遗传性肾炎。
4.你知道肾病的早期信号吗
“腰膝酸软、四肢无力,是肾脏做怪”铺天盖地的广告似乎总在提醒大家:“你的肾有毛病!”,肾脏病的表现多种多样,比如劳累后双下肢轻度浮肿、晨起眼睑浮肿、贫血、腰痛、腿软等。
但是很多肾病患者都不在意这些早期信号,根本不知道自己有病,也没进行过健康体检,但是当检查出肾病的时候,就已经到了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了。所以,及时发现肾病的早期信号非常重要。肾病的早期信号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尿量过多或过少。
正常人的尿量为1000~2000毫升/日,每天约4~8次。如果没有发热、大量出汗、大量饮水等,小便量出现骤减或陡然增多时,就应到医院检查,看看是不是肾脏病变。有发热、大量出汗者尿量会减少,若经补充足量水分后仍少尿,亦应及时就诊。
二、夜尿。
正常人在60岁以内,一般不应该有夜尿,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信号。
三、水肿。
晨起眼睑或颜面部水肿,午后多消退,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严重水肿可出现在身体低垂部位,如双脚踝内侧、双下肢、腰骶部等。这些都是肾病的早期信号。
四、乏力腿软。
运动或一般劳动感到特别疲乏无力,休息之后体力有所恢复,但不如以前,提示应该做进一步检查。
五、腰痛。
正常情况下腰部无异常感觉,但肾脏有病变时可能会出现,甚至肾绞痛
六、高血压。
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与其他高血压一样,也会出现头痛、头昏、眼花、耳鸣等症状。但有些患者由于长期血压较高,对高血压症状已经耐受,故可以没有任何不适感觉。所以,单凭有无症状来判断血压是否升高是不可取的,经常测量血压十分必要。
七、贫血。
贫血的原因很复杂,肾衰发展到第二或第三个时期都会出现贫血症状,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贫血一定要做肾功检查。
另外,恶心呕吐,尤其口中有氨气味很有可能是肾衰,应近一步确诊,以免延误病情。不过,肾病看起来可怕,但只要及早发现并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机会就会大大降低。对于肾病要“及早预防,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TIPS:糖友,腿肚子抽筋莫大意
有些老年人患了糖尿病之后,常常会遇到腿肚子抽筋的情况,很多人会认为这是缺钙,其实,这有可能是肾脏出了问题。
肾脏分泌一种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当肾功能出现异常时,这种激素减少可使钙的重吸收发生障碍,使血钙降低,骨量减少,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这种由肾病引起的缺钙一般补钙是没有效果的。
所以,提醒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出现腿抽筋等缺钙症状时,别一味的补钙,应记得查查肾功能。
5.确诊肾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了解了肾病的早期信号,当出现眼睑浮肿、血尿,怀疑自己得了肾病的时候,要先去医院做相关检查,以便确诊,要做以下几个项目的检查:
一、尿常规。
尿液异常是肾炎患者的主要表现之一,所以尿液检查是诊断肾炎,了解肾炎病情的一种首选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故作为首选。通过尿常规检查,基本可以反映以下异常。
1.蛋白尿。产生蛋白尿的原因很多,凡能引起肾内皮和上皮细胞或基膜损害,滤过膜电荷改变,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均能引起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总量若高于150毫克称为蛋白尿。
2.血尿。可分为肉眼血尿和显微镜下血尿。正常人高倍镜下红细胞2~3个,如多次复查超过5个应为异常。其血尿原因可分为三中情况。
(1)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紫癜、出血热等。
(2)尿路邻近器官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盆腔炎。癌肿及其他疾病刺激尿路时均可引起血尿。
(3)肾及尿路疾病:如各型肾炎、肾盂肾炎、结核、泌尿道结石、肿瘤及血管病。
3.管型尿。管型的出现仅表示蛋白质在肾小管内凝集,形成与尿蛋白的性质和浓度,尿液酸碱度及尿量有密切关系,其病理性质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二、X线。
可了解心脏胸膜是否被累及,胸腔是否有积液。肾脏X线片可以了解肾脏大小,还可以了解肾及输尿管有无结石存在。
三、心电图。
肾炎患者大多伴高血压而导致心脏受累,尿毒症往往损害心肌,又可导致心包炎的发生。为了了解心脏受损情况,及时对症治疗,心电图检查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