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千年养生智慧:身边的《黄帝内经》
6339500000008

第8章 《黄帝内经》对疾病的认识(1)

一、《黄帝内经》对咳嗽的认识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这是众所周知的,其实,在中医中,“咳嗽”两字是分开解释的,有声无痰为之咳,有痰无声为之嗽,一般都是痰声同时出现的。咳嗽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黄帝内经》中对此有着详细的论述。

(一)咳为肺之变动。

《素问·宣明五气》中说“五气所病……肺为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咳嗽是因于肺之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其气上逆而作。咳嗽是肺病疾病的重要症状之一,至于引起咳嗽的原因,《黄帝内经》中说“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可见,外邪伤肺是咳嗽的主因,但这并不是引发咳嗽的唯一原因。

(二)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素问·咳论篇》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各在一定的时令受病而影响到肺脏,也可引发咳嗽,如:“乘春肝先受邪,乘夏心先受邪,乘秋肺先受邪,乘至阴脾先受邪,乘冬肾先受邪”。

这说明咳虽为肺之病变,但其他脏腑病变,也可影响肺而发生咳嗽,并且症状也是不同的,在《黄帝内经》中有详细的解释。如:“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胁下满”;“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并且“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意思是说,各脏咳又传胃、大肠、胆、小肠、膀肤、三焦。而六腑又可传五脏,以及脏象间横传,皆可导致咳。

中医在治疗时,讲究辨证施治,同是咳嗽,但是症状不同,往往在治疗方法上也是不同的。除此之外,古人在治疗咳嗽时,还通常将其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一般而言,外感咳嗽其病尚浅且容易治疗,内伤咳嗽多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其病较深,治疗上较为困难。外感之咳以治肺为主,内伤之咳以治脏腑为主。大家知道,肺是通过气道与外界相通的,当人体感受外邪时,首先受害的就是肺脏,这种外感咳嗽属于邪实用,应采用祛邪利肺的治疗方法,而内伤咳嗽,多是因为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累及于肺所致,应采用去邪止咳、扶正补虚的治疗方法。

(三)秋伤于燥,上逆而咳。

大家都有这样的常识,通常秋冬季节是咳嗽的高发季节,这与《黄帝内经》中所说:“乘秋则肺先受邪”是相符合的。这是为什么呢?大家知道,肺脏本来就是很娇气的,到了秋季,燥邪当令,燥邪袭肺,肺气壅遏不宣,清肃之令不行,气道不利,肺气失宣,上逆而咳。

对于身体较弱,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到了秋季就要格外小心,注意防寒保暖、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有效预防秋燥咳嗽。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饮食,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饮食上应以清淡滋润为主,少食葱、姜、辣椒、韭菜、羊肉、狗肉等辛燥食物,以防燥伤肺津,诱发或加重咳嗽。多吃些梨、橘、柑、柿子、石榴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食物。

二、《黄帝内经》对胃病的认识

《黄帝内经》在胃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上,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为祖国医学在胃病学说的发展,开拓了先河,是后世胃病学说的鼻祖。在了解《黄帝内经》对胃病的认识之前,我们首先来看看它是如何认识胃的。

(一)胃为五脏、六腑、水谷之海。

《灵枢·五味篇》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素问·太阴阳明篇》中曰:“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也就是说,胃是五脏六腑的营养来源,只有胃、肠功能正常,吃进去的食物才能转变成血液,源源不断地供给每一个器官,机体才能健康,而当胃肠功能下降,食物转化成血液的能力就会下降,人体各脏器因能源供应的减少而变得“动力”不足,这时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失调、各种疾病就会轻易上身,正所谓“胃为后天之本”。

(二)胃病的病因。

1.胃寒。

《灵枢·举痛论篇》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灵枢·口问》“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上下散,复出于胃,故为噫。”《素问·风论篇》“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隔寒不通,腹善满,欠衣则腹胀,食寒则泄,形瘦而腹大。”这些都说明了寒邪袭胃,就会造成胃痛,呃逆,呕吐,腹泄。

胃寒是引起胃痛的常见原因,比如有些人受风着凉或是吃了生冷食物,胃痛就会发生就是这个原因,通常风寒引起的胃部疼痛较剧烈,发作较突然。针对这种胃痛,应该注意防寒保暖,多吃性温的食物。

2.胃热。

《灵枢·五癃津液别》“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素问·调经论》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素问·瘘论篇》“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瘘。”《素问·平人气象论》“己食如饥者,胃疸。”这几条经文,都说明胃热可消谷善饥,引起胃痛。

有些人喜欢吃辛辣食物,比如辣椒、烈酒,那么,湿热之邪就会蕴结于脾胃,气机不通畅而致胃病,甚至助热动火导致呕血、便血。因此,患有胃病的人,要注意饮食,有所节制,不可由着性子来。

3.胃虚。

《灵枢·海论》“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灵枢·口问篇》“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素问·脉要精微论》“食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这三条经文,都是胃阳虚所表现的症状。

由胃虚引发的胃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保养,因为这类患者一旦感受了寒邪、或者食用对胃有刺激的食物、或精神紧张,就更容易引起胃病或使胃病复发。

4.胃实。

《素问·痹证篇》“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逆调论》“胃不和则卧不安。”这些都是由胃实引发的胃病。平时在饮食时,要注意不要过量,七分饱即可,切勿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是说饮食过量,肠胃就会受到损伤,是胃实的病变。后世多用保和丸等消导方剂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也是一种胃实所引起的不寐症,后世多用温胆汤等方治疗。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对:胃为五脏、六腑、水谷之海;其盛衰、寒热、有余、不足、皆可致病等都进行了论述,为后世对胃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椐。

三、《黄帝内经》对腰痛的认识

腰痛仅是一种症状,像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这些疾病在中医中都归为腰痛的范畴。腰痛的发病率非常高,在人的一生中,大概有70%—80%的人遭受过腰痛的困扰,《黄帝内经》中对腰痛的病因、治疗方法有较详细的论述。

《黄帝内经》认为感受外邪,劳伤,或由肾虚而引起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腰府失养等都可引起腰痛,关于治疗腰痛,《黄帝内经》从脏腑经络指出其病位、症状及治疗方法,这一点在《素问·刺腰痛》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在《素问·刺腰痛》中说:“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棵上二痏。”认为腰痛主要属于足六经之病,并分别阐述了足三阳、足三阴及奇经八脉经络病变时发生腰痛的特征和相应的针灸治疗。

《黄帝内经》中这些对腰痛的认识,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呢?先给大家举个非常熟悉的例子吧,在电视、杂志,甚至是在街边散发的小广告中,人们经常会被眼花缭乱的补肾广告充斥着,说什么“你是否经常腰膝酸软、浑身无力、性生活力不从心呢?那是肾虚,赶紧补肾吧。”这些补肾壮阳的广告铺天盖地而来,危言耸听,欺骗消费者。

首先,我们要知道腰痛不一定是肾虚,在《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肾虚只是引起腰痛的原因之一,肾虚腰痛大多是因房事过度,或是先天不足。如果你身体强壮、性生活不过于频繁,则大可不必惊慌。

如果确实是肾虚引起的腰痛,还要分清肾阳虚和肾阴虚,从而加以施治。阳虚通常为手足不温,腰背少腹冷痛,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在治疗上,可针刺任脉上的关元、气海穴;阴虚通常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健忘耳鸣,舌嫩红脉弦细数,在治疗上,可针刺足少阳胆经上的悬钟穴、足少阴肾经上的照海穴。

《黄帝内经》中有“久坐伤肉”之说,意思是说,坐久了会感到腰酸、腰痛及颈项背痛,久坐后因腰肌血液不流畅而产生酸痛。目前,有很多年轻的“久坐一族”患上了慢性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这些都是“久坐伤肉”造成的,“久坐一族”从不在意自己的坐姿,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坐姿,肌肉没有机会伸缩,长久下来都会腰酸背痛。司机、电脑族等成了腰痛的多发人群。这类人群除了在平时要注意多活动之外,还可以采取推拿治疗或是针灸治疗,如在痛点(阿是穴)周围作揉、摩、按、压、弹、拨、拿、捏,每日1—2次,或是针刺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志室、命门、腰阳关等穴,每日1次,或隔日1次,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寒冷也是导致腰痛的病因之一,尤其是到了冬天,有些爱美的美眉,常常穿超短的上衣,使腰部受寒,引起腰痛,因此,注意保暖也是预防腰痛的措施之一。

四、《黄帝内经》对消渴病的认识

看了这个题目,也许有些人不太清楚什么是消渴病,消渴病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糖尿病,你也许会惊叹,2000多年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对糖尿病的论述。这就是我们祖先的伟大之处,我国医学对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理论基础就是来自《黄帝内经》。

消渴之名首先出现在《素问·奇病论》中,《黄帝内经》中关于消渴病的病因、病症以及治疗等都有相关的论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黄帝内经》不同的篇章中关于消渴病有不同的名字,如“消瘅”、“肺消”、“鬲消”、“脾瘅”、“肾热病”、“漏风”、“风消”、“消中”、“食亦”等10个名称。

(一)病因。

1.外感六淫。

《黄帝内经》认为外感六淫,寒热失调,是导致消渴的一大诱因。针对这一点,《黄帝内经》中对此论述的较多,如《灵枢·五变》云:“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为消瘅”,指出了消渴的产生可因风雨寒暑所致。《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其热也则消肌肉”,又曰:“饮酒中风,则为漏风,……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素问·痹论》中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