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碧云(全集)
6373400000011

第11章 拜师(2)

提到师父,韩姣顿时醒了一半,手忙脚乱地换了衣服,洗脸梳发,匆匆赶到练武场时,两位师兄和百里宁都已经站在那里了。齐泰文负手而立,她老老实实地去行了礼。他看了她一眼,表情肃穆得像二月寒峭的风。

韩姣剩下的一点睡意全没了,走到百里宁身边时低低喊了一声“师姐”。

百里宁露出一个极灿烂的笑容,从腰里挂着的小锦囊中掏出一把梳子,轻轻拍了拍韩姣的肩膀,示意她背过身去,然后手脚利落地拆了那个歪歪扭扭的辫子,为她重新梳了个双环。

韩姣感激地笑笑。

孟纪这时才跑了过来,他的样子比昨天可憔悴多了,头发松散,衣服也没有穿戴齐整,气焰明显比昨天低迷,走路也蔫头耷脑的。

齐泰文冷哼一声,似乎极为不满,训了一句:“修道虽说不在乎外物,但也该注意仪容整洁,别叫同门笑话。”众弟子唯唯称是。

今日是三个新弟子入道初学,齐泰文特意教导他们吐纳养气之术,领着众弟子出院子,然后顺着山路直攀山顶。

飞羽峰虽然不像碧云峰那般一半飘浮在空中,可是山高路陡,山顶耸入云间,沉沉浮浮的云雾缠绕着山头。

爬到山顶时,草木葱荣,花叶葳蕤。草地上已有上百弟子面朝东方盘膝而坐,个个闭目凝神,纹丝不动。

远处可眺望到连绵不绝的峰峦,山岳潜行,起伏如同波涛,云霭渺渺,从没有尽头的天际铺泻而来,如瀚海一片。上百弟子静坐修炼,在天地间也只显得寥若星点,而天地辽阔,横无际涯。

韩姣累得喘息不止,却也被眼前景色震撼,一时几乎生出不知身在何方的感触。

齐泰文慢慢诵了一篇经文,指点他们吐纳练气。弟子们规矩地照做。

飞羽峰上寒风凛凛,但是众人刚才一路爬来,身上犹热,盘坐地上倒没有不适。

齐泰文虽然严厉,教导时却很用心,一一纠正弟子的姿势,并耐心讲解要点,直到每个人都记住为止。他声音沉稳地说道:“修道第一步,就是与天地沟通,要知人的寿命只有短短数十载,而天地永寿,要学道法,就要感应天地之间的灵气,并能引入体内供己使用,才是真正学会修道。日后每日这个时辰,你们要在此处吐纳养息一个时辰,不可懈怠。”

弟子们早已信服,不敢违命。他又守了一会儿,见没有差错,便一人如踏风一般飞快离去。

这日清晨,韩姣目睹了红日初升的美景。云层吞吐,一轮红日从天际升起,浮光跃金,万峰竞翠,上下天光初开,苍穹一碧万顷。她油然而生的就是万物皆是虚妄,只有面前的天地间勃勃生机,才真实存在着。

一个时辰转瞬而逝,韩姣并没有体会到师父所授的灵气,但是心里也异常满足。

事实上,她也是刚刚才对学道产生了一丝虔诚的信念。

两个师兄吐纳毕,带着三人去用饭。早饭是两碗白粥和一个灵桃。说是灵桃,就是在灵气充沛的山谷里结出的一种类似桃子的果子,能助长些微灵气,对初学道者最有用,但味道就比名字差多了,只清脆水嫩,却没有半点滋味。

孟纪饿了一晚上,今日学乖了,不敢再挑剔,和众人一样,老老实实吃了个饱。

饭后他们就要去广明殿学习。广明殿内分成三进,初入门的弟子在内殿学习写字和一些基本常识,外两殿则给其他弟子学习更高深的道法。

上午认字学识要用近两个时辰。午时过后,要学习药、医、术、武、星、相、卜。新弟子是笼统地学习,等灵气积累到有一定基础后,午时后的课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灵根的属性选择。

等学完之后,刚好日落。

这还并没有结束,回院后不但要练字背书,还要到师父那里聆听教诲。这个时候就显出师父间的区别来。有的师父放任自流,只给予稍许点拨。偏偏齐泰文对教化道心尤其有耐性,通常等韩姣三人从广明殿回来,他一边捋着雪白的胡须,一边滔滔不绝地讲述道理,直到天色黑透,在众弟子离开时还不忘嘱咐晚间要吐纳打坐。

韩姣每日从寅半起床到亥末入睡,其间几乎没有什么空暇。日复一日在飞羽峰上来回奔波。幸而碧云宗内灵气充沛,虽然睡的少,吃的素,倒也没有什么疲惫,反而身体一日好过一日,在山间来回也跑得更快了。

过了一个月后,身具极品灵根的百里宁终于在体内会聚了第一缕灵气。又过了大半个月,中上品灵根的孟纪也感受到了灵气。只有韩姣还毫无动静,她虽然面上不说,心里却开始焦急起来。

十几天后,百里宁开始练习第一个法术“去尘术”。

齐泰文大为赞赏,在晚间教导时,单留下百里宁,又叮嘱了孟纪关于炼气凝气的一些法门。当他目光看过来时,韩姣的心扑通扑通地急跳了两下,心里有些期待,但齐泰文什么都没有说,挥手让他们离开。

走出师父的房门,孟纪幸灾乐祸地对韩姣道:“蠢丫头。”

韩姣瞪了他一眼。

他笑嘻嘻的,以为她要反唇相讥时,韩姣转身就走了。孟纪愣了一下,脸上的笑挂不住了,有些讪讪地喊了一声“哎”,人已经走远了。

韩姣穿过小庭院,时于戎站在池塘边喂鱼食,笑得温和,招手让她过去。

“小师妹,”他笑得和孟纪截然不同,叫人无法反感,“修道最是要心平气和,不能心急。你也听过一句话,欲速则不达,迟来的不一定就是坏的。”

韩姣心里酸酸的,点头道:“是,我知道。”

回房闩上门,她才觉得心里那一点委屈涌了上来,拿过一本图鉴坐在榻上。这本图鉴是她自己做的,前面是一幅幅灵草灵花的图案,后面是她用初学的小篆写的名称、功效和忌讳,不认识的地方都用小字注明。平时背书都靠这个,此刻她却半点看不进去。

图鉴在她手里哗啦啦地翻动,像是在发泄什么怒气。

“这齐老道的教法墨守成规,你若想在他那里学成大道只是妄想。”襄悠然道。

韩姣手上一停,道:“我不修魔。”

襄笑了笑:“也有不修魔的方法。”

韩姣沉吟了片刻,又道:“如果代价高于收获,也不要。”

“到了这地步还有讨价还价的心思,”襄“哼”了一声,继续说道,“区区这点难题,不修魔也能解决。”

“什么办法?”

襄道:“只要你答应我一个要求,下山游历时再去一次离恨天的天堑,这个不为难吧?不需要多大付出,只需要去一次就行。”

韩姣把目光从图鉴上移开,转头去看床头那颗定魂珠,踌躇半晌,低声道:“让我再想想吧。”

襄讥诮地笑了一声。

这天夜里,韩姣打坐吐纳时感觉皮肤上有一种莫名的暖意,腹部渐渐会聚起一股暖流,正是齐泰文教导的灵动的征兆,她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

夜里能与她分享的只有定魂珠。于是她扑倒在床头,喜滋滋地说:“你看我成功了吧?”

襄淡淡道:“只要身具灵根,感应灵气是迟早的事。用了两个多月才灵动,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韩姣顿时觉得高兴的热度凉了一半,可到底还是憋不住,说道:“这是我自己努力得来的,还是值得高兴。”

“若是我帮你,你得到的灵气会更多更快。”他平静如水地说道。

韩姣道:“可是我欠你的越多,日后要还的就越多。”

“不要你还,”襄轻笑,“只要你日后下山历练时去一次天堑,方便至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