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30年代初欧美,正值经济危机。卓别林看到一些令人深思的情形:
霉烂变臭的食物在食品厂的墙外堆成小山,码头上成箱成箱的货物没有人动,而那些饿得皮包骨头的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资本家们把它们放得变质霉(méi)烂,而得不到一丁点儿来填饱自己的肚子。
一次聚餐时,一个记者问卓别林:
“卓别林先生,您是否认为我们当前的经济危机已经无可挽救了呢?我觉得除非发现更多的黄金,否则人们得被迫拿体力与自动装置竞争。”
卓别林说:“事情并非如此,自动化是好的,至于减少就业机会,也许是一个阶段性问题。”
还有一个记者对他说:“好多农村的青年被大工业吸引到工厂里去,只要机器转着,工人就不能停下来。只四五年时间,再回到家里,那副可怕的样子,连妻儿都不敢认了。其中还有好多患精神病的呢!机器害人啊!……”
于是,根据以往的记忆资料加上大胆的想象,以及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卓别林用了3年时间完成了巨片《摩登时代》。
夏天里,卓别林第一次破例在制片厂举行了记者招待会:
“今天,我邀请各位到此,为的是告知大家,历经3年时间创作、拍摄的无声影片《摩登时代》已经完成了。……”
记者们来到卓别林的制片厂都觉得是回到了从前。在大型摄影棚遍布的好莱坞,惟有卓别林仍保留着17年前的,手工业式的矮小厂房,全世界也只有他一个人在拍无声片。
这世界上最后一部无声电影到底如何?美国各大报刊的记者在1936年2月5日,从纽约向全世界传递了这样的信息:
“大批警察努力把埋伏在电影院入口前的人群消除掉,因为上万的影迷把百老汇大道拥塞住了……”
随后,报道说,公映的第一周观众人数打破了记录,再以后它风靡(mí)了全美,广大观众很喜爱这部片子和卓别林的新形象,他在片中挑了个摩登的职业:大企业的机械工人。
影片诅咒了大资本家为榨取高额利润,不断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影片表现了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正如影片片头字幕所写:
“《摩登时代》是有关工业和个人奋斗的故事——人类为追求幸福而战斗。”
各界人士评说,卓别林以极其高明的艺术技巧和极其荒诞(荒诞(dàn):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的艺术形式,揭露了大机器时代的荒谬与反常。具有很强的思想深度和认识价值。有的评论家说,可以从这部影片中,学习到“比听哲学家的的演讲更多的东西”,是艺术形式的《资本论》。
1933年,***头子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后,对内迫害进步人士、犹太人,对外加紧扩军备战。
卓别林收到一位记者寄来的印有希特勒照片的明信片。上面全是希特勒演说的情景。
一张是希特勒在向人们大声疾呼,手掌弯曲得像两个爪子。
另一张,双手在胸前紧握,像在抓举哑铃一样。
还有一张,他在敬礼,右手向斜上方挥起。卓别林真想放一只脏兮兮的盘子在上面。
更叫卓别林惊异的是,希特勒的模样怪怪的:鼻子下留着一小撮牙刷似的胡子,脑袋上竖起几绺(liǔ)乱发。看上去简直是在拙劣地模仿“夏尔洛”,甚是滑稽可笑。
待到好友爱因斯坦夫妇受到希特勒的迫害流亡美国时,卓别林便不再觉得他可笑,而认为他是一个疯子!
随着战争阴云的逼近,卓别林决定写一个反对战争,讽刺希特勒的剧本《大独裁者》。这是一部有声影片,他可以在戏中扮演两个角色,一个是以希特勒为原型的独裁者兴格尔,他可以当着观众胡说八道,另一个是依旧不开口的流浪汉犹太理发匠。
一些报刊发表了《大独裁者》的初稿,德国为如此露骨地反对希特勒**主义的内容大为恼火,对这个卓别林恨之入骨。
一天,卓别林正在拍摄《大独裁者》,一个脸色发白的工作人员,气喘吁吁地冲进摄影棚,递给卓别林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
“查理,这是刚才在大门口捡到的。”
**分子在这封信中,用赤裸裸的语气叫嚣(xiāo):
如果你不停止拍摄这部电影的话,将来无论在哪个城市,哪座影院放映它,我们就要在哪里放臭气弹,向银幕开枪!”
正当盛年的卓别林压下满腔怒火,把那些恫吓(恫吓(dònɡ):威吓)的信轻轻扔到废纸篓里。他嘴角边浮起一丝轻蔑的微笑,耸耸肩说:“没什么了不起,那就让他们开枪吧。我非要嘲笑希特勒不可!这就是我的回答,来,各部门准备,开拍!”……
影片要放映了,卓别林却又担心起观众们的安全来。他找到一个工会会长,想请几十位工人到时帮忙维持秩序。会长一听哈哈大笑:
“我不相信事情会闹成那样,查理,你有的是你自己的观众去对付那些坏蛋,只要有他们维持影院的秩序就够了,何况**分子在美国是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出现的!”
卓别林勇气大增,1940年影片正式上映。其轰动效应持续了几年。先是纽约人如痴如狂地争看,两家影院一起连续放映了三个多月。然后,影片运到英国,尽管是在战时,但观看影片的盛况空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结束之后,它陆续在世界各地上映,受到了空前的欢迎和好评,给全世界人民增强了战胜***的信心与力量。
银幕下的艺术大师
1916年,在卓别林赴纽约之前,一位他所敬佩的著名演员忠告他:
“你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将来的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知道怎样待人接物……有许多成名的演员都犯了这个错,那就是:他们喜欢出头露面,好听人家称赞,这只会毁了他们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
动身之前,卓别林给雪尼拍了一个电报,告诉他自己动身和抵达的时间,然后上了开往纽约的火车。这是一列慢车,要经过几个州、市,5天才能到达终点。
火车到达某站时,卓别林脸上抹着肥皂正在刮脸。一群人在车停稳后,冲进车厢大喊大叫:“他在哪儿?”
“查理·卓别林在哪儿?”
“我就是,有什么事吗?”他应声答道,这一下麻烦可就来了。
“我们代表这儿的市长和所有崇拜您的观众,请您下去和我们一起喝点冷饮,吃点点心。”
卓别林面对殷勤的影迷们,不知如何是好:
“瞧我这样了,……怎么下得去啊!”
“没关系,没关系,查理,只要穿一件晨衣就行了。走,这就去跟大家见见面吧!”
他赶快擦了脸,他不再刮剩了一半的胡子,一面扣衣扣一面下车去。
站台上旗帜飘舞,彩带飞扬,人声鼎沸,市长尽量提高嗓门致词:
“卓别林先生,我谨代表全市所有崇拜您的人……”
欢呼声一再打断了他的开场白,人群甚至把卓别林与市长挤到了火车旁边!现场的警察赶快过来“营救”,“快退,退后点!”
好不容易他们两人才回到原地,市长用一个汤匙敲着桌子,示意大家安静,然后继续发表演说:
“卓别林先生,您的德克萨斯州的朋友们,为了表示对您的电影的感谢,请您跟我们一块吃点蛋糕,喝点可口可乐!”
桌子周围已被挤得水泄不通了,大家都想看看现实生活中的“夏尔洛”。卓别林只好站在桌子上,对拥挤着的影迷们表示感谢,还用可口可乐与市长干杯……
原来,他发往纽约的电报要经过几个地区的中转才能到达。各地邮电局的电报生把这消息透露给了各地的报馆,各报馆又把消息公开了。
这样,卓别林经历了一系列夹道欢迎的场面,才抵达纽约站。可谁知刚一到,就收到一份吓人的电报,是纽约警察局拍来的。仔细一看,原来是警察局长请他不要从中央火车站口出站,那里已经人满为患(huàn),提示他在第125号街车站口出站。
1921年9月初,卓别林乘坐当年来美的“奥林匹克号轮船返回英国休假。
他没想到,船上有跟踪报道他的记者!于是各类电报像成群结队的飞鸟一般从这漂行的轮船上飞往各地:
“卓别林衣锦还乡!沿途将有欢迎盛况!”
“客轮每天沿途发布的新闻和查理在船上的活动,均由本社每小时从船上发出简报,并在街头出售号外,介绍这位大名鼎鼎、小矮个子、撇着一双怪脚的演员。”
“《查理,我亲爱的》这首在英国广为传唱的歌曲,具体表现了一周以来,整个英国对卓别林的狂热,这种狂热随着这艘“奥林匹克”号的逐渐驶近,而不断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