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医生参照书
6401500000027

第27章 常见病防治(五)(1)

副鼻窦炎

副鼻窦炎亦称鼻窦炎,分急性、慢性两类。急性鼻窦炎多发生在一个鼻窦,而慢性鼻窦炎常累及几个或所有鼻窦,其中以上颌窦炎的发病率最高,其次分别为筛窦炎、额窦炎、蝶窦炎。鼻窦炎的部位虽然下同,但它们的病因、病理、症状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都是大同小异的。一般地说,慢性鼻窦炎大多因急性鼻窦炎时治疗不当或未能彻底治愈所致,因此,早期而有效地对急性鼻窦炎的治疗是很重要的。

首先,对急性鼻窦炎要有一定的警惕性,当急性鼻炎基本痊愈后,如果病人又感鼻涕增多,且有全身发热和持续头痛,此时应想到鼻窦炎的可能。应尽早去医疗单位进一步检查,以便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总的治疗原则一般是积极地消除炎症,促进鼻窦的通气引流。通常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多选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或口服四环素、头孢霉素等。用药时间与剂量应足够,无特殊情况,不能轻易中途停药。力争彻底控制炎症。还可用些镇痛药,如索密痛、撒烈痛等减轻头痛的症状,还可应用一些安定、利眠宁等镇静药帮助改善症状。通常在全身症状消退、上颌窦炎的化脓病变已趋局限化时,可在专科医疗单位行上颌窦穿刺冲洗。

其次,鼻窦炎的局部用药多用一些等渗滴鼻药水滴鼻,用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复方安息香酊蒸气吸入,对改善鼻腔通气、引流均有一定的好处。条件许可时,选用局部热敷法、电透热法、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疗法,都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急性期还可应用针灸,取百会、印堂、太阳、迎香、足三里,亦有用局部针灸加脉冲式直流电(1~15微安)治疗,耳针取头区,可使头痛症状减轻。祖国医学常用清热利湿的方剂治疗,如方用:白术、泽泻、茯苓、猪苓、银花、连翘、皂角刺、黄芩、车前草、甘草。有人用验方:覆香研粉,以猪胆汁为丸,每服1丸(6克),每日2次,连服1~2个月。可以试用。

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是因位于咽部两侧的扁桃体反复发炎,致使细菌长期停留于扁桃体内,每遇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即可引发。患儿多表现为扁桃体肿大。慢性扁桃体炎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临床表现有:

(1)反复发作咽痛。每遇感冒、受凉、劳累、烟酒刺激后咽痛发作,并伴有咽部不适及堵塞感。

(2)口臭。由于扁桃体内细菌的繁殖生长及残留于扁桃体内的脓性栓塞物,常可致口臭。

(3)扁桃体肿大。多见于儿童,可使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呼吸不畅或睡眠时打鼾等。

(4)全身表现。扁桃体内的细菌,脓栓常随吞咽进入消化道,从而引起消化不良。如细菌毒素进入体内,可引起头痛、四肢乏力、容易疲劳或低烧等表现。

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是长期的,故需坚持治疗。平日应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睡前刷牙,饭后漱口,以减少口腔内细菌感染的机会。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随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去除室内潮湿的空气,都是重要的。对于患病儿童,应养成不挑食、不过食的饮食习惯。坚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不过度操劳,若劳累后应及时调整休息。戒除烟酒。患扁桃体急性炎症应彻底治愈,以免留下后患。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含漱法:可选用含碘片,每次1~2片,每日3~4次含化。用淡盐水漱口,简单又方便,可于饭后及睡前,取温开水1杯,加少许食盐,口感有咸味即可,反复漱口,每次5分钟左右。

②药物治疗:可长期服用维生素C,每次1片,每日3次。非急性发作时,不要滥用消炎药。

③有下例情况之一者,可选择手术治疗:

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呼吸、吞咽者;反复急性发作,每年4~5次以上,或有扁桃体周围脓肿病史者;长期低热,全身检查除扁桃体炎外无其它病变者;由于扁桃体炎而导致的肾炎、风湿等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择期手术。

至于慢性扁桃体炎的病人具体何时手术为宜,应由医生决定。

(2)中医药治疗。

中医认为慢性扁桃体炎与体质虚弱,脏腑虚损有关,主要与肺、肾阴虚有关,治疗上多用滋补肺肾、生津利咽的方法。

常用方药:玄参、生地各12克,知母、麦冬、桔梗各10克,黄檗、生甘草各6克。

有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者加砂仁6克、焦三仙、陈皮各10克。四肢乏力,精神疲倦,大便溏泄者,则应改服中成药参苓白术丸,每次6克,每日2次。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为一常见多发病,为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腭扁桃体急性炎症。

本病多发生于青少年,春、秋时气温变化大的季节容易发病且有一定的流行性。轻症患者全身症状不明显,扁桃体充血肿胀;重症时全身症状明显,扁桃体红肿并有化脓及渗出。

本病常发生于劳累和受凉之后,起病急,突然发冷发热,幼儿可产生抽搐。咽痛明显,吞咽时疼痛加重并可放射到耳部。扁桃体及其周围黏膜充血肿胀、扁桃体上有脓点或脓性渗出。下颌角淋巴结常有肿大及压痛。

患者宜卧床休息,多喝水,进食有营养而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抗炎治疗:青霉素首选,一般用80万u肌肉注射,每日2次,重症者可静脉点滴大剂量青霉素,连续用5~10日;口服复方新诺明,每日2次,每次2片。

以上药物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及其它广谱高效抗菌素。

②局部治疗:复方硼砂液或淡盐水含漱,以保持咽部清洁;多贝尔氏液含漱,每4小时1次。

(2)中医药治疗。

①银翘散加减:连翘、菊花、荆芥、桔梗、射干、大青叶、蒲公英各10克,金银花、牛蒡子、玄参各15克。

②清咽利膈汤加减:连翘、荆芥、防风、玄参、栀子、大青叶、蒲公英各10克,牛蒡子、黄芩、射干各15克,大黄8克(后下)。

③取成熟大黄瓜1条,切开顶端,剜去瓜瓤及种子,填入明矾令满,盖上顶盖,用竹签钉牢,将瓜装入网线袋中,挂在阴凉通风处,数天后瓜皮下不断冒出白霜,用干净鹅毛将霜扫下,装瓶中。用此霜吹喉,每日数次。

十三、口腔科

龋齿

龋齿俗称虫牙,是牙齿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造成牙组织脱矿缺损的一种疾病。病变发展严重时,可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并发病。

病变初起时,牙釉质呈白垩状或浅褐色,表面粗糙。病变进一步发展,可见病牙的硬组织有大小不一、边缘不整的洞形缺损,多呈黑色。当病变发展到牙本质深层时,患牙遇冷、热、酸、甜等刺激会感到酸痛难忍;当病变进一步发展至接近牙髓腔时,细菌进入引起牙髓炎,此时除了外界刺激引起疼痛外,还可自发性疼痛。病变进一步发展,牙冠可全部损坏。

当龋齿未发生牙髓炎以前,应去除腐败组织,用适当的材料充填龋洞;如已引起牙髓炎或牙周炎,先应进行消炎治疗,待炎症消失后再行填补。治疗期间,忌食过冷、过热、过酸、过甜之物。

丧失咀嚼功能,无保留价值的牙齿;牙冠缺失过多或残根,均应拔除。

治疗除上述方法外,还可选用下列中医验方:

(1)白僵蚕(炒),蚕蜕纸(烧)各等分。共研细末,擦龋齿患处,良久,盐汤漱口。

(2)雄黄末、枣肉各5克,冰片2克,香油少许。上药共为丸,塞牙缝内。

(3)露蜂房、白芷、细辛各等量。煎水含漱。

(4)黄芩45克,紫花地丁30克,玄参15克。煎水含漱。

(5)擦牙。取细辛、生半夏、生草乌、生南星各5克,薄荷、樟脑各4克。共研细末,置入100毫升75%酒精中浸泡3天,取浸泡液擦患处。

急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又称牙神经病,多由龋齿发展到牙本质深层,细菌通过牙本质小管,或由串通的龋洞进入髓腔所致。

本病的主要症状为剧烈的牙痛,牙痛性质为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尤甚。开始时疼痛时间短,但随着病程的进展,疼痛时间逐渐加长,间歇时间随之缩短,最后演变为持续性牙痛。疼痛常为放射性或牵引性痛,放射至同侧上、下牙及头面部。急性牙髓炎时,冷热刺激均可激发患牙引起剧痛。

发生本病时用牙钻就龋洞最深处钻穿髓腔,常可达到立即止痛和防止炎症扩散的目的,或清洁并揩干龋洞,以蘸丁香油的小棉球填塞。

急性炎症严重时可全身应用磺胺类药及抗菌素,待炎症控制后,进行牙髓治疗。因龋齿而引起的牙痛须用适当的材料充填龋洞。

治疗除上述方法外,还可选用下列中医验方:

(1)金银花、黄芪、白芨各30克,乳香、没药、连翘各20克,黄连15克,1%地卡因液5毫升,蜂蜜适量。先将前7味中药捣研,过7号筛取细末,后与地卡因液、蜂蜜混合,消毒备用。用法:取米粒大小紧贴髓顶。

(2)巴豆1个去皮,斑蝥1个去翅,研为细末,加冰片3克配制而成。用小棉球蘸药末置龋洞处,或以绢包药沫放患牙处咬紧,不可吞入,不痛后以冷水漱口。

(3)外敷。肿连腮颊者,用如意金黄散调水局部外敷。

牙周炎

牙周炎是牙周较深层组织的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多发生在中年以上患者。

患者可有牙齿咀嚼无力、动摇、牙龈缝隙里有脓液溢出和口臭等。牙龈常易出血、浮肿,有时成为牙龈脓肿。疼痛的程度轻重不等。可见牙龈红肿,挤压牙龈时有脓液自牙龈缝隙溢出,牙龈下有褐色坚硬的结石,不易剔除。

本病根除治疗比较困难,但对局部有关的病因可以改正,如注意口腔卫生,除去牙结石,消除菌斑和修改或重新调整不适合的假牙。固定松动的牙齿,调整各个牙齿的咬合关系等。如与全身性疾病有关者,应积极治疗全身疾病。此外,还可选用下列中医药验方:

(1)六味地黄丸加减:枸杞、杜仲、山药、丹皮、泽泻、山茱萸、穿山甲、皂角刺、白芷各10克,熟地黄、龟板各30克。

(2)八珍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当归、赤芍、血余炭、茜草、枸杞、杜仲、陈皮各10克,熟地黄、阿胶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生地黄、山药、玄参、牛膝各12克,泽泻、茯苓、赤芍、白芍、茜草各10克,山萸肉、丹皮各6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

牙龈炎

牙龈炎多因口腔不洁,牙面上有结石(牙垢)堆积,经常刺激牙龈,同时细菌容易孳生繁殖而使牙龈发生炎症。牙齿排列不整齐、食物嵌塞在牙缝内、镶补不良的假牙压迫刺激牙龈等原因,都可导致牙龈炎的产生。

当牙龈发炎时,一般不很疼痛,只是在刷牙或吃硬的饮食刺激牙龈时容易出血。患有牙龈炎的牙龈出现红肿,表面失去坚韧光滑的外观。炎症的范围主要限于牙龈,没有牙槽骨的破坏,故牙齿不松动。挤压牙龈时牙龈缝隙无脓液流出,有时可有自发性出血现象。

单纯因牙龈炎而发生的牙龈出血,只要注意口腔卫生,勤于刷牙漱口,除去牙结石和不良的假牙嵌补物的刺激后就可治愈。如果还有全身其他的疾病如贫血、白血病、维生素C缺乏等病引起的牙龈炎,必须对这些疾病给予适当治疗才能有效地治愈牙龈炎。牙龈如有增生肥大伴有炎症,若为局部原因所引起,应采取手术治疗,将增生的牙龈切除。

牙痛

牙齿由于外伤或炎症侵犯了软组织或牙髓及支配局部组织的神经引起的疼痛称牙痛,疼痛呈刀割样或闪电样等表现。

牙痛程度有强有弱,急性炎症时疼痛剧烈,急性牙髓炎时疼痛呈闪电样或刀割样;骨膜下脓肿时感局部跳痛、胀痛、咬嚼食物疼痛更甚。

牙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

(1)急性牙髓炎。(见本节)。

(2)急性根尖周围炎。有不自主的持续性的疼痛,对冷、热刺激无反应,自觉患牙伸长、浮起感,进食时疼痛不能咬东西,但紧紧咬住患牙时疼痛减轻,能明确指出患牙,疼痛较局限,叩齿时疼痛,牙龈有红肿,用手指按压牙龈疼痛明显,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及发热等全身症状。主要是牙髓炎没有及时得到治疗,使牙髓的感染扩散到根尖周围而致,也可因外伤及治疗患牙过程中药物刺激而造成。

(3)急性牙槽脓肿。为持续性剧烈疼痛,患牙活动且有伸长感觉,下颌淋巴结、耳后淋巴结肿大,不能咬东西,饮食困难,牙龈明显肿胀,触之剧痛,2~3天后疼痛减轻,牙龈变软,有带咸臭味的脓血物流出,若脓液穿破骨膜形成黏膜下脓肿时疼痛随之减轻;若脓液穿破黏膜或从牙龈周围得以排出,疼痛和伸长感就基本消失,牙齿活动度减轻。这主要是因为脓液在骨膜下时局部内压力大而造成的压力痛,随脓液排出压力减低,疼痛减轻或消失。病人伴有发冷、发热、周身不适等。主要原因是牙根尖周膜骨组织发炎。

(4)智齿冠周炎。一般在18~30岁第三磨牙萌出,智齿人们常称为尽头牙或第三大牙,也就是从门齿数第八颗牙,由于人类的进化,智齿生长常常位置不正,牙齿部分被骨组织和软组织覆盖,使智齿和第二磨牙之间或部分覆盖智齿的牙龈组织下的盲袋中容易塞入食物残渣而不易清除,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如:口腔卫生差、感冒、女性月经期、疲劳过度、睡眠不足时易发生牙冠周围组织炎症,简称智齿冠周炎。好发于下颌智齿,开始时只是不适感,而后疼痛向耳部放射,局部红肿、咽红、咽痛、患侧嗓子周围疼痛,张口受限,重者进食吞咽困难,患侧面颊部肿胀,下颌淋巴结肿大,脓血物流出,口臭、发热等全身症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