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武志红心灵成长系列(全4册)
6406900000009

第9章 为何家会伤人(9)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2)

一些父母发现,他们的孩子有一个问题:喜欢一个老师,就喜欢一门课;讨厌一个老师,就讨厌一门课。但像这个孩子,是不会有这个毛病的,因为他热爱一门课是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老师行使奖励的结果,他不喜欢一门课也是他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老师行使惩罚的结果。所以,热爱一门课是忠于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忠于老师的选择。其他孩子热爱一门课则是对老师表忠心,但若老师令他讨厌,他就对这门课失去兴趣了。

这让我想起自己读小学时的故事。记忆中,我没逃过一次课,也从来都没厌过学,甚至连逃课的想法都没产生过,而且尽管有多个老师令我不大喜欢,但我所有科目都学得不错。那时的具体心境已记不得了,但可以说,驱动我学习的动力决不是父母和老师的奖励,而是掌握知识、满足好奇心所带来的天然快乐。

不过,有趣的是,尽管我的成绩从来都排在前五名(只有一次最差到了第14名),也很少惹事,但我却没成为少先队员,对于像我这种学习成绩的孩子而言,这是绝无仅有的事。现在回想,这就很容易理解了,少先队员是老师们用来奖罚孩子们的工具,但我对获得别人的奖励兴趣很低,所以自己也不努力去表现,而老师们也讨厌我这种人,虽然学习好,虽然不惹事,但却怎么都掌控不了,所以他们不会将这种奖励浪费在我身上。

喜欢使用奖罚手段的父母和老师,都渴望控制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成长变化,那样孩子就是他们意志的结果,就是他们的作品。但依照摩门教的传说,这就是行使撒旦之事。

国内知名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写了《爱和自由》一书,大致的观点是,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爱与自由,缺一不可,而如果他既获得了充分的爱,又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他一开始就会是一个“成为自己的人”,而最终也势必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者。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精神胚胎

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特梭利认为,每个孩子一出生,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

依照这一观点,婴儿不是白纸,不是空瓶子。父母或成人可以扭曲孩子,让孩子成为一棵歪歪扭扭的树,但不能决定孩子是成为一棵杨树还是柳树。家长最多只是将本是杨树的孩子修剪成柳树,但孩子内心总是渴望成为他自己的样子。

精神胚胎的发育,不是别的,就是孩子的感觉。感觉,是孩子碰触任一事物时,在建立关系那一刹那的产物。这份感觉,会滋养他的胚胎发育。

请注意,不是知识,不是教导,而是感觉。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发表演讲时说: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音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为重要的是,要有遵从你的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它们可能已知道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这也是蒙特梭利的观点,精神胚胎“已知道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也就是说,每个孩子天然有他们的使命,而若父母想决定孩子的命运,他们就是破坏了孩子的命运。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分离的一生。呱呱落地的那一瞬间前,一个初生婴儿已遭遇过了第一个无比痛苦的分离——离开了妈妈无比舒服的子宫,从狭窄的阴道里被挤到这个世界上,冰冷的风、嘈杂的声音,还有刚刚体验的痛苦,让他放声痛哭。但婴儿一开始仍以为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饿了,妈妈会给他吃的,冷了,妈妈会把他紧紧抱在怀里……尽职的妈妈无比敏感,真正是感他所感想他所想,他需要什么,妈妈就在第一时间满足他什么。但很快,婴儿意识到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人,这个心理上的分离比分娩过程还要痛苦。幼儿们发现,自己无法指挥这个世界,甚至也无法指挥妈妈,于是不断地哇哇大哭。慢慢地,他们开始接受“妈妈是妈妈我是我”的概念。但是,他们仍然无法接受妈妈会离开自己,去工作、去学习、去……这些事实。与妈妈和其他重要亲人的每一次分离都是痛苦的,每一次都让幼儿们担心自己被抛弃。接下来,他们不得不在没有妈妈和亲人陪伴的情况下独自闯世界了,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幼儿园小班开学时,第一次彻底离开家的孩子们总是哭成一片。哭是因为心疼,因为分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疼。再接下来,还有小学、初中、高中……最后,我们彻底离开家。再以后,我们开始组建自己的家。再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要亲自教他们体验分离、学会分离。无论分离有多疼,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拒绝分离,就等于拒绝成长,”咨询师荣伟玲说,“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是两个人。如果不懂分离,那么,两个关系亲密的人就会黏在一起,而这是很多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Scott Peck(1936~2005),美国心理治疗师、畅销书作家。有《少有人走的路》《邪恶人性:一个心理治疗大师的手记》等多本畅销书代表作。】则称,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因为父母必须主动与孩子分离,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并让他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亲子关系如此,师生关系、情侣关系等亲密关系也莫不如此。如果拒绝分离,爱就是“假爱”。不懂得分离的两个人黏在一起。

你干涉我的空间,我侵占你的空间,两个人都不能很好地成长。“分离是一生的主题,”荣伟玲说,“在人生每个阶段,我们都会遇到重要的分离。”她说,在处理分离上,会出现三种结果:

第一,成熟分离。一边给予爱,一边坚定地告诉孩子或亲人,你是你,我是我。这样一来,关系仍然亲密,但关系中的两个人都拥有独立而健康的人格。第二,拒绝分离。这样的关系不一定亲密,可能还非常恶劣,但关系中的两个人必然会黏在一起,仿佛在演爱与恨的双簧戏。第三,单纯分离。虽然名义上是亲人,但拒绝爱与亲密。如果两人都是成人,这种关系很难维系,如果是亲子关系,那么孩子会遭到难以挽回的伤害。没有分离,孩子不能成人,没有爱,孩子一样不能长大。

第一个分离:分娩

出生,是一个人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的分离。“想象一下吧,”荣伟玲描绘说,“妈妈的子宫多么舒服。它是温暖的摇篮,是营养的摇篮,是什么都不需要担心、没有痛苦的摇篮。但现在,你要被赶出这个完美的摇篮,你相当庞大的身躯被赶进一个狭窄的通道,要有很长时间,这个痛苦的过程才能结束。最后,你还有一个糟糕的结果——你赤裸着来到一个冰冷、嘈杂、陌生而且自己完全无能为力的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糟的结果吗?但是,这却是你生命历程的开始。”分娩,不仅对孩子痛苦,对妈妈也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于是,为了减少这个双重的痛苦,现代人越来越流行剖腹产。一开始,人们以为,剖腹产带来的都是好处,妈妈腹部肌肉的弹力不会遭到破坏,也不必遭受分娩之痛的折磨,而孩子的头部因没有遭受挤压,形状更漂亮,应该也更聪明。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这一非自然的过程。有研究发现,相对于自然分娩的孩子,剖腹产的孩子挫折商明显偏低,难以承受挫折。心理学家则称,自然分娩的疼痛是母子之爱的一种高峰。如果没有经历这个疼痛,妈妈的生命知觉会产生断裂,她会恍惚觉得,孩子像是医生创造出来的。不少采取剖腹产的妈妈在产后会陷入孤独、沮丧的情绪中,甚至怀疑自己做母亲的能力,不情愿甚至拒绝承担做妈妈的责任。这样一来,母子关系在一开始就出现了断裂。当然,在特殊的情况下,如果自然分娩很危险,剖腹产就是一种上上之选。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因为痛苦而拒绝自然分娩,就像不能因为痛苦而拒绝分离一样。”荣伟玲说。

分娩的三种分离

成熟分离:自然分娩的过程,在结束那一瞬间,当妈妈将新生儿拥在怀里时,爱意会达到一种顶峰。虽然这一刻是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但经历痛苦的折磨后,在甜蜜的爱意中,两个人仿佛又变回一个人。并且,因为一开始就遭遇过痛苦,自然分娩的孩子挫折商更高。

拒绝分离:难产是拒绝分离,当然也是没有谁期待的拒绝分离。不过,哪吒在妈妈肚子里待了三年零六个月才出世,这一传说的寓意就好像是,在妈妈完美的子宫里多待上一段时间,会让我们更强大。这个大受欢迎的情节似乎代表了我们的愿望:拒绝与妈妈的子宫分离。

单纯分离:为求一个好日子,一些妈妈甚至会提前采取剖腹产的方式让孩子早点出生,这种分离方式对婴儿会造成伤害。此外,出于种种原因,一些妈妈并不爱肚子里的小生命,而分娩就意味着怀孕这个痛苦过程的结束。

第二个分离:与妈妈“分手”

与妈妈的心理分离,是一生中最关键的分离。这个分离如果处理好了,可以为孩子学会成熟分离——享受亲密,同时享受距离而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每一个惧怕亲密或惧怕距离的成年人,他们的问题几乎百分百地可以回溯到与妈妈心理分离的问题上。著名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Margaret S.Mahler(1897~1985),精神分析学的核心人物之一。起初是奥地利的一位医师,后来搬到纽约,兴趣逐渐转移到儿童心理发展方面,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独立和个体化理论】经过大量细致的观察,将三岁前的新生儿分成了三个阶段:

正常自闭期。从出生到1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儿大部分时间用来睡觉,他需要抚摸和照顾,但仿佛只沉浸在自己的简单世界里。

正常共生期。2个月到6个月大,这个阶段的婴儿将妈妈和自己视为一体。

三、分离期。6个月到36个月大,婴儿逐渐意识到,妈妈是妈妈,自己是自己。

婴儿从自信到矛盾性的依赖

分离期是一个微妙、复杂而多变的心理过程。马勒又将它分为四个亚阶段:身体分化期、实践期、和解期和个性化期。

身体分化期(6~10个月)。婴儿从身体上意识到,妈妈是另一个人。

实践期(10~16个月)。婴儿会走了,他热情地探索周围世界,开始爱上自己,觉得自己非常强大,对妈妈好像不再那么依恋,这像是一个背叛期,婴儿“背叛”了与妈妈的亲密关系。

3.和解期(16~24个月)。实践期最后让幼儿(婴儿一般指不到一岁的孩子,而幼儿指2~4岁的孩子)备受挫折,他明白了自己的弱小,于是重新依恋妈妈,比以前更依恋。相比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胆子更小,以前无所畏惧的他们现在变得什么都怕,怕陌生人、怕探索、怕……而妈妈是他们的偶像,因为妈妈在他们眼里是那么强大。他们越来越明白,妈妈是另外一个人,但同时又发现,没有妈妈他们无法独立,这是最基本的矛盾,马勒称之为“和解期的冲突”。

分离是因为要迎接挑战

因为这种心理冲突,这个阶段幼儿很容易受伤。如果妈妈无条件地爱他,能够分享他的每一个新获得的技能和体验,能够发自内心地理解他、接受他,那么,幼儿在实践期的受挫感会渐渐消失,他会重新变得自信起来。“理想妈妈”的作用就像是一个安全岛,心里有了这个安全岛,幼儿会放心地四处探索,因为他们深信,当自己遭到新的挫折时,强大的妈妈会及时地出现在他身边。

但同时,幼儿的自主感也在成长,他越来越喜欢自己做主,他要通过对妈妈大大小小的反抗,来保护自主性。譬如,他会尾随妈妈,不停地注视着妈妈的行为,但又会突然离开妈妈,希望妈妈来追他,将他再度抱在怀里。这种常见的模式同时体现了爱与分离。

这个阶段,妈妈需要关注并保护孩子,但又不要替他们完成任务。

这种程度的把握是非常微妙的。这个阶段的幼儿知道但又不愿意承认自己还不能独立地应付环境。因为这种矛盾心理,幼儿很容易受伤。

这时,妈妈对幼儿的情感的敏锐捕捉就变得非常重要,这种捕捉是一种理解,它会让幼儿感受到,妈妈既爱自己,又理解自己的自主性。

这样一来,幼儿就会认同并模仿妈妈的行为。不过,即便如此,幼儿也常常冒出一些短暂的分离需要,这意味着他要学习新的内容并在新的领域挑战自己。

幼儿的“我”是对妈妈的内化

在这个阶段,如果妈妈不理会幼儿,而听任其自己探索,那么幼儿势必会遭受太多的打击,并最终形成“我不行,而且没有人爱我”这样一种意识。如果妈妈太害怕幼儿受伤,什么都替他完成,那么幼儿的自主性就会受到伤害,并最终形成种种不良意识,如“什么都会有人替我解决”,“妈妈太能干了,但我什么都做不好”,等等。

4.个体化期(24~36个月)。如果妈妈尊重幼儿自己探索的需要,而且一直保持这个形象,那么,幼儿就会认同妈妈,他心中就会有一个“积极妈妈”。

这时,虽然孩子从心理上已经与妈妈分离,他彻底意识到“妈妈是妈妈,我是我”,妈妈与“我”之间有一个清晰的界限。但实际上,他心中的“我”是对妈妈的内化。

可以这样说,妈妈的爱让幼儿找到自己——自己的内容就是对妈妈的内化。但是,只有分离才能让幼儿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