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到原点。好的思考者一定善于从原点开始思考。例如: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是否基于对现实的客观观察?它隐含了哪些前提假设?放到一个更大的背景下看,它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它和其他问题的关联是什么?差异是什么?为什么它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它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2.重构问题。《你的灯亮着吗》一书指出:大多数人在试图解决问题前,都没有好好地定义问题;而正确地定义问题,就相当于完成了50%的问题解决的工作。回到原点思考的效果之一,也就是让思考者重新思考问题的本质,重新(正确地)界定问题。
3.自顶向下。从最高层次的问题逐步向下分解,可以保证问题分析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并且,现实中的问题往往存在多种分解方式,常见的有按维度分解、按层次分解和按流程分解。更重要的是,富有经验的思考者不会满足于一种问题分解方式,而是会尝试多种可能性,从不同的角度来分解问题。
4.抓住主线。1933年哈利·贝克设计了一张伦敦地铁交通图,这张图与以往的地铁图都不同,图中的车站间距与实际间距不成比例,路线也大多以水平、垂直和45度角来表示,并且用不同颜色来区分线路。这种设计虽然没有准确地映射现实情况,但是由于凸显了最主要的因素——路线、车站等的拓扑关系,而使乘客一目了然,这张图后来成了世界各地地铁路线图的样本。贝克的成功说明了抓住主线的重要性。优秀的思考者会对问题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梳理,识别出最重要的因素,并将那些次要的因素故意“视而不见”,这种问题简化技巧方便思考者更清晰地分析主线的前因后果,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5.因果推论。分析问题的一个主要工作是进行因果推论:找到当前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者推测当前现象引发的后果。但是人们在因果推论中经常会犯一些错误:例如颠倒因果关系、将次序先后发生的事物武断地认定为因果关系、把相关关系当作因果关系等等。优秀的思考者除了能避免以上失误之外,还能清醒地意识到:通常一个现象的发生并不一定只有一个原因,而是多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一个现象发生后并不只有产生一种结果的可能,而是有多种可能,并且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一旦做出了正确的因果推论,对于一个问题的基本解释就算完成了,而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可能基于这个推论而顺利构筑。
6.发现关联。除了那些显而易见的问题要素之间的关联之外,还有一些关联是隐藏的,这在现实世界中非常普遍,比如风水学就是发现和总结地理环境与建筑的隐性关联的经验领域。有些时候,问题解决的最大瓶颈就在于无法发现某些隐性关联。作为优秀的思考者,首先不会仅满足于已知的关联,而是会以很大的好奇心去探寻隐性关联,其次他们会以深刻的洞察力、甚至敏锐的直觉去发现这些关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提出试探性的假设然后加以反复测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7.情景预演。情景预演就是思考者假想一些当某条件成立时引发的还未发生的场景,并推演出彼时会出现的情况,包括思考者之外的其他某个角色在该场景中的反应。比如头脑风暴的主持人在设计活动方法时需要设想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或问题,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方法来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这种思维技巧在问题分析时有时会出奇效,牛顿第一定律、图灵测试、薛定谔猫等也是类似方法的产物。情景预演的意义在于,由于思考者不只是立足于分析自我、当下、现实的场景,而且还立足于他者、未来、未发生的场景,所以思考者的思路会更加全面、缜密和有预见性,从而得到超越一般的思考结果。
8.向后推理。向后推理的英文是:Think forward,reason backward,属于一种重要的策略思维方法。原指双方连续博弈(如下棋)的过程中,博弈者从最后设想的结局开始一步步倒推,得出最佳博弈策略。这种思路在更广泛的思维过程也非常有效。当我们在原点思考但由于必要信息太少而迟迟没有斩获时,不如一下子跳到问题的终点,设想最终我们要达成的结果,然后倒推要达到这一结果所必须实施的步骤,然后继续倒推……向后推理的好处非常明显,它既能帮助思考者启发思路,又能保证思考的聚焦性,使思考更有实效。
9.横向激发。思维大师爱德华·博诺是横向思维的提出者,他认为人们苦苦求索而不得解的要因是固有思维模式的禁锢并且没有从其他横向领域中获得足够的激发。这一观点有充分的心理学根据。人的大脑中存储了大量的解决常见问题的经验模板,它帮助人们非常快速地解决大多数可见的问题。但是其弊端是,随着模板使用次数的增加,人们的思维模式就会一步步固化在这些模板中。当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第一次出现时,人们就很难构建出新的模板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从其他领域获得激发的好处就是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从而得以创造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解决难题时特别重要。
10.迭代探索。思考者最大的痛苦是面临大量的未知和不确定,思考的过程就像在无穷尽的、异常厚重的迷雾中摸索穿行,甚至于,缺少足够光线的引领来迈出正确的第一步。正因为如此,迭代式的思考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思考者不必期望一蹴而就解决复杂的问题,或者按着既定的“框架”来求解问题。更可行的方式是:先想尽办法,依凭某一条细微的线索来获得第一缕光线,然后在它的指引下发现第二缕,然后第三缕……这个过程中,思考者掌握的有价值信息越来越多,问题的自由度逐渐降低,分析的思路随之渐渐浮出水面。这让我联想起《植物大战僵尸》中的火树桩,当你种下一棵时,敌方的迷雾就散去一片,然后你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布置你的火力,然后再种下一棵……直至迷雾完全散去。
深度与宽度
什么是“人的格局”?
一个人“格局”的养成,和下面两件东西有关,如果你经常往这两方面上去思考问题,格局自然而然就会大起来:
一曰“历史的深度”。就是我们看一件事情的时候,是只看它短期的成败、得失和荣辱,还是能放在一个更大的时间尺度之下,去思考它的价值和意义。可能知乎上某些朋友,会为今天抖了个机灵并且半天刷上200票而沾沾自喜,但是你是否想过,十年前的自己,在遥想十年后时,理想中的你是现在这个为200票而沾沾自喜的样子吗?或者设想等到十年以后,那时的你再来看今天所做的这件事情,它在你的人生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发挥了什么样的意义?(当然,我不是说写答案攒票在“历史的深度”的审视下没有意义,我早就说过,关键是你要努力去写“长半衰期的答案”)
二曰“世界的宽度”。也许我们会为自己的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比如在一次辩论中说得对方哑口无言,或者在一次考试中拔得头筹,或者被某位师长夸赞为天资聪颖、前途无量。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仅仅因此就觉得自己天下无敌那格局就太小了。你要想想此时此刻,世界的某个角落,也许在北京的一个地下室,也许在波士顿的一间公寓,也许在日内瓦的一间实验室,或者,甚至在深山中一栋隐居的木屋中,有一个和你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正在构思一件伟大的作品,或是在探索最前沿的思想,或是正在酝酿一个伟大的发现。而你对此全然无知。你只是生活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并臆想自己是这个小王国的君主,全宇宙的中心。
对“历史的深度”和“世界的宽度”的发现和思考,可以指引我们获得一个更宽广和开放的心智,养成更大的格局。但是,“格局”这个东西,也与你的天赋有关,与你的际遇有关,与你的命运有关,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它又是可遇不可求的,因为你无法安排和设计你的天赋和命运。
事实上,说到“格局为何”,电影《一代宗师》已经做了很好的回答,即所谓“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我想在此基础上稍做发挥,提出四个层次的格局来,并从“目标”、“眼界”、“信念”这三个维度来阐释这四个格局——
零度格局:“盲众”。(即“看不见”)
目标:无目标或只是追随当下的潮流。
眼界:主要为流行文化,以及身边亲友的观点。
信念: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等流行文化所潜移默化传递的价值观为典型。实际上这类人并无稳定的信念,很容易被他人诱导和说服,故经常大呼“毁三观”。
一度格局:“逐利者”(即“看自己”)
目标:作为精致或粗放的利己主义者,旨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眼界:与逐利相关联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对利益机会的洞察,同时兼具比较完整的常识体系。
信念:笃信丛林法则,认为每个人都是逐利性动物,且能力越强的人能获得越大的利益。
二度格局:“理念人”(即看“天地”)
目标:“理念人”(man of ideas)的概念源自刘易斯·科塞的著作《理念人》,即指为理念而生的人,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
眼界: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的钻研,并常常能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
信念:真理是美的,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追寻真理之美,与此相应的,必须保持内心的诚实。人类历史上这样的人物灿若星辰,这里我列举三位代表:维特根斯坦、哥德尔和爱多士。
维特根斯坦,年轻时一天到晚想着自杀,倒不是因为什么生活不顺(他是个超级富二代),而是一直怀疑他的才华不够以至于他的生命无法为人类文明作出什么贡献,直到他遇到罗素,罗素肯定了他的哲学天赋后,他自杀的心才收了起来。后来他父亲病逝,他和几个兄弟姐妹每个人都得到一份丰厚的遗产,他第一时间想到去拿出一笔去资助艺术家,又过了几年,他嫌打理钱麻烦,把他的钱全部给了他的兄弟姐妹,自己什么都没留下,导致之后他自己的哲学著作没人读得懂只能自费出版的时候连出版的钱都拿不出来,只能四处去借。
哥德尔,从纳粹那里好不容易逃到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安顿了几年,准备入美国籍了,按照要求必须要学习美国的宪法,因为入籍仪式的时候还要考试,可惜这人太一根筋了,竟然发现了美国宪法里面的一个逻辑漏洞,证明在某种情况下,一旦这个漏洞被利用,美国会一下子变成独裁国家,于是跟法官当场争论了起来,好在爱因斯坦在一边急得拼命打圆场,不然这美国籍可就泡汤了!
爱多士,一代数学大师,一辈子发表了两千多篇数学论文,跟世界各地的无数数学家合作碰撞灵感,有些年轻数学家窃取了他们的合作成果,独自发表论文,没署他的名,他一笑了之。拿了沃尔夫奖,5万美元,立马捐给教育基金,自己只留720。一生中到处寻找数学神童,鼓励、引导、资助他们,救济穷学生、流浪汉、拉玛努金的遗孀,只留极少的生活费用。一生未婚,没有遗产,思考数学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即“看众生”)
目标: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的目标。
眼界:往往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认识,部分人可能同时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兼具“理念人”的特性。
信念:个人对整个社会负有责任,应该努力地去改善世界,减少世界的苦难和不公,部分人可能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典型的人物如音乐家、哲学家、医生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史怀哲。
如果我们从人群中随机抽取1111个人,那么有可能,其中1000个人是盲众,100个人是逐利者,10个人是理念人,而还有1位是至善之人。当然,并没有必要倡导人们都往理念人或者至善之人的格局上去发展。因为不管是什么格局,都应该是从你自己内心出发的选择。
如果说在零度格局下,盲众看到的是幻象和噪声,一度格局下,逐利者看到的是自己的能力和欲望,那么理念人看到的是这个世界深处的真和美,而至善之人看到的是自我与世界、自我与整个人类之间的纽带。
正如伟大的史怀哲所说:
“人不能只为他自己而活。我们必须认知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而我们和所有的生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认知指引了我们心灵和宇宙的关系。”
这就是格局。
解读人心不简单
人的日常行为是否能反映出他的性格或心理状态?
美剧Lie to Me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讲的是一组能够识读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和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的专家通过观察人的各种行为细节推测出其内在想法从而轻松破案的故事。看了这部美剧的观众,肯定有不少人会对片中神乎其神的识人破案术跃跃欲试。可是小心,解读人心没这么简单。在此我要重申一个心理学科学研究中的基本逻辑,几乎可以说这个逻辑是隐含在所有的心理学研究之中的:
人的任何行为表现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