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
认识灵子,正是因为此书中的一篇访谈。
三年前,看到许多网站都转载的热帖,周有光长达上万字的访谈《大同是理想,小康才是现实》。对于年过百岁的老人,特别像周先生这样的大家,在现实中国,真是摊开双手都数得过来的稀缺,这样的受访者,真到了采访一次少一次的光景。因此,我注意到了这个采访人。
三年前的灵子,是一家周刊的文化记者。那时除了职务要求的选题之外,业余时间她就与几个年轻学者做一个叫《独立阅读》的电子读书刊物。他们业余读书写作,意在交流读书心得,激励自己,也影响他人。灵子是其中的小字辈,这个“八〇后”的本科女生,却也成为了撰稿人和轮职编辑。
灵子的不简单在于,她居然采访到了这么多人物——从百岁老人周有光,到九十岁的历史学者何兆武;从台湾《巨流河》的作者齐邦媛,到香港《盛世2013》的作者陈冠中;从大陆最具实力的小说家莫言,到台湾的才女朱天心……灵子还独占了一个“最后”——她最后一个采访了历史学者高华。2011年春天,当我得知她早有采访高华的心愿时,便与本书的受访者之一、香港中文大学的熊景明帮她实现了这个计划。她在南京分两次采访病中的高华,在稿子发表两个月之后,便传来高华辞世的消息。
对于受访者的选择,透露出灵子的态度:不管是史学家还是哲学家,不管是学者还是作家,她所选的受访者,总是既有历史视角下的人文关怀,又有现实视角下的社会关照。
做访谈并不是一件容易干的活儿。对一些作家来说,文事访谈之所以吸引他们,原因不止在于其间可以公示一些作品中末涉及到的信息,更在于谈话的对手善于以想象力激发出行云流水般的对话。访者的贡献正在于,善于将作者与作品放在文化、心理、社会政治的水流之中,而不是使访谈变成一幕不受约束的单口独白。这就需要访者自身有足够的鉴赏力和领悟力,并且能够把握受访者性格及心理特点。
一篇好的访谈要有谈话的力度。作家访谈时往往划出一道界线,不让自己的生活或写作事业上的隐私受到触犯,这便是访谈最大的风险所在。如果访者的功夫不到,便可能内容空泛。但如果访者懂得问题要具有一种公共性、公开性,不让受谈者感觉到受了冒犯,让对方信任你、尊重你,觉得值得与你谈,便可以诞生一篇好的访谈。否则,一如苏格拉底之会见门诺,话不设机,难以收场。
在这本访谈录中,灵子与许章润讨论民国,与周有光讨论“两头真”,与高华讨论“革命话语”,与徐友渔讨论“文革”,与马勇讨论晚清……面对如雷贯耳、学富五车的受访者,灵子的话题非常广泛,问题也提得非常尖锐。我是想说,这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实力。可以想象,灵子得做多少功课!没有足够的视野与大量的阅读,没有每一次采访之前的精心准备,要完成这些重量级人物的访谈几乎是不可能的。
访谈之为一种文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新闻采访,并不是当事双方片刻倾谈之际“有闻必录”的纪实。将唇舌之间细碎的言外意、弦外音梳理成文,才算功德圆满。访者取舍的功夫,决定一篇访谈的质量与力量;访者的思路与文脉,亦决定一篇访谈是否能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由此可见,做好访谈,并不完全取绝于是否有可以见到名人大师的人脉,更在于访者对受访者的整体把握,以及对于社会、文化的整体认知。正因为访谈有如此多的讲究与门道,我更认为,如此年轻的灵子,几年下来,能做出如此阵容的访谈,并成就了这本书,足够让我钦佩。
由此,更让人感叹,年轻人要想成熟起来,哪怕只是为了积累足够资本与人脉,都应该踏实下来,像灵子这样下苦功夫。更何况,在阅读浩繁资料的过程中,在与受访者面对面的谈话中,将得到多少平时与常人求之不得的营养与阅历?依然年轻、依然单纯的灵子,正是在这一过中成长起来,内向中添了些许稳重,拘谨脱变为从容。
因为一篇访谈,两年以前,灵子成为我在财新传媒的同事,《新世纪》周刊文化版的搭档。本书中灰娃、高华、熊景明、徐友渔、潘鸣啸的访谈便发表于财新《中国改革》月刊上。
在此,我向我忘年的朋友平生第一本书的出版表示由衷的祝贺。
2013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