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阴楼诡雾
6481500000002

第2章 一封邮件

将要入夜的时候,雨就开始下了,淅淅沥沥,不大不小,玻璃窗上满是雾气,凝成水珠一行行的流下去,痕印反倒让人觉得屋子里格外温暖。

我看着桌上的台历,又抬头看了看时间,还差几分钟到零点。从我接到第一份署名叫做“周家人”的奇怪邮件开始,算到最后一封,刚好三十六天。

吁,关上笔记本,我从柔软的沙发上站起来,揉了揉脸,我伸手抹去窗上的一片水雾,唉,这雨似乎又大了一些。

我皱了皱眉,忽然开始厌恶起这天气来了。虽然我喜欢冬天,也喜欢下雨天,但是我实在不喜欢风冷雨冷的冬夜,尤其是当这个时候我还必须要外出。

裹上大衣,我在心里暗骂一句,就拿起雨伞开门走了出去。走出楼道的一瞬间,冷意立刻把我从头到脚裹挟了起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忽然之间,我就觉得自己平时有点轻视这间近郊廉价出租屋的价值了,如果不是非去不可,我真想现在就回房间缩到被窝里去。

四下看了看,我站到了楼道左手边一家书屋的门檐下,这是一间平时只有我一个读者的小书屋,此刻当然早已关门,但是门口的拐角显然能够维持一部分象征性的暖意,这就足够了。

这个点儿,这个地方,出租车是不可能来了。我拿出手机,准备网上叫台私车。足足一分钟,才有人接了单,上面显示要等三分钟,白色的别克。

抽支烟的功夫或许就到了吧,雨下的又紧了一些。我从大衣口袋里摸出烟来,刚想点上,忽然意识到不对。

三分钟?虽然我这里不是很偏僻,但是往常白天叫车至少也要五六分钟。三分钟是不是有点儿太快了?

我把烟放回去,又往角落里缩了缩。

从这里绕过附近的几道小巷,一出城中村就是大道。我在附近虽然没有什么朋友,也不常走动,但好歹住了许久,说起熟悉程度来,不输给大部分老住户的。再说了,电子监控这么多,手里又有手机,钥匙链上还有一把防身的刀子,虽小但足以壮胆,太平时期,除了电视剧里,哪有那么多危险事。

我放下心来,点上烟就开始回想这整件事情了。

前段时间,我因为经常在网上发博客、逛论坛,慢慢的就有了一些笔友。收到第一封署名为“周家人”的邮件时,我以为又是新的朋友发来的,当时只是想这厮还挺能装逼的,心说你怎么不叫周树人呢。

那封邮件很平常,里面用极其笨拙的手法写了几句现代诗,我因为层次不够,就不太能够读懂,大抵是情啊苦啊愁啊一类的吧。

后来这厮天天发,有时一天好几封,却不再是高雅的现代诗了,而是讲一些他求学生涯的事情。我正好也闲,觉得他说的有些事还算有趣,就你来我往的慢慢熟络了起来。

那厮说由于他大学生涯过于孤僻,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激愤青年,我这种的网友,现在已经算是他的深交了。

我也没多想,平时会经常和他上网聊个天、来往发个邮件,要么就是互通一下近况。

至于现在做什么工作,他却从来没有提过,我这人又比较懒散,经常对生活、奋斗、拼搏、上进一类的提不起兴趣,也就没有仔细问他。

只是偶尔说起过一次,他好像说是野外观察。

我当时只是奇怪,现在还有这种工作吗?难道出去玩玩还能净赚?回头想想我自己最伟大的荒野征程,不过是十来岁时,到村外七八里的林子里放羊,偶尔和二狗、铁锤家的几个孽子到远近十里掏鸟捉鱼而已,自然不值一提。

刚好,当时他也没有解释下去的意思。

直到最近一次和他联系,也就是收到他最后一封邮件之后,“这家伙到底在做什么”这个问题才逐渐让我有点难以释怀。当然,如果我当时就能够发觉其中的不寻常之处,或者再多主动问问他,那么事情后来就不至于发展到足以改变我整个人生轨迹的地步。

那天应该是周末,打开邮箱,我就又看到了一封未读邮件,是他发的。我漫不经心的点开,以为是这小子从哪里得来了不可描述之物,要来给我共享。

邮件是无主题的,但是点开之后的看到东西却让我满头雾水,甚至一度没有办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