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山神圣母守则
6522800000092

第92章

村民们每天风雨无阻,都会来山神庙拜拜,对着倪大夫的神像念叨几句琐碎,见着窝在她脚边的小石像时,乡亲们也会把几个小家伙们捎上,碎碎念几句。别看只是几只小动物,可倪大夫养得好呢,又懂事又机灵乖巧的紧,颇得大伙儿的欢喜。

太婆细心的观察着,想看看,香火对几个小家伙们会不会有所帮忙,整个冬天过去,一无所获。倒也不见失落,甭管有没有想,想念是真的,没用也好有用也罢,总归都会惦记牵挂着。

除几个小家伙外,最让她挂心的,还有熊崽崽和大熊,不知是何原因,它俩一直没有出现,是不是伤得重些?她懂得少,也不知怎么来想,没个头绪,能做的就是静静等待着,有事没事就到大殿里对着倪大夫的神像念叨些零零碎碎。

大抵是听她念叨的多,小梨树果真没有开花,一片片的小叶子,嫩嫩的绿色,相当的好看,透着股淡淡的草木香,太婆心里欢喜,甚至好几夜好几夜都激动的睡不着觉,醒来就往大殿里跑。

她在想啊,小梨树能听懂她的念叨,证明它是活着的,且灵性仍在。旧年几个村子沤了特别多的肥,大半施在了山里头,今年春上又施了肥,山里的花草树木有了点小模样,相信,再过一两年,这座光秃秃的山就能恢复成以前的模样。

以前的悠南山啊,不仅是她的想念,也是众人的想念。

悠南山回来了,倪大夫还会远麽?

时间缓缓悠悠的走进初夏,又是一年初夏,悠南山不见郁郁葱葱,却也有抹淡绿,瞅着挺心旷神怡。

小梨树长得挺好,枝繁叶茂,跟以前没甚两样,太婆每天看着,都乐乐呵呵的,少数村民有了个新的习惯,从大殿里出来后,还会到小梨树跟前站站,说说话儿。

太婆是支持这种行为的,想起倪大夫曾说过。有村民对着小梨树许愿时,愿力是落在她身上的。

积少成多,俱是好事哩。

自开春起,太婆就见了点精神劲头,偶尔会进厨房张罗点吃的,小饼子蛋糕点心,村民们来山神庙祭拜,走时,她就会给每个都分上点。

药房里的药丸药粉等,都已经用光了。

她挺害怕,村民们会渐渐忘了倪大夫,怎么办呢,她就想了这么个法子。这些小吃食,只有倪大夫会做,她过去经常帮着搭把手,看得多也会点皮毛,就是味道可能没倪大夫做的那么好。

平素村民们来茅屋里看病就医,或是闲话家常时,倪大夫都会拿出点自个做的吃物摆着。

说是吃物,不如说它就是个念想,太婆想用这些小吃物勾住乡亲们对倪大夫的想念,一日日的,不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忘她。

这么做的效果还是挺明显的,开春进初夏到深秋,又是一年春去秋来,山神庙却依旧香火鼎盛,人来人往不见冷清。

深秋时节,山里光秃秃的,草木凋零树叶枯黄,风轻轻一刮,就打着旋儿飘啊飘,落在不远处的地上,来年啊,都是上好的肥。小梨树一身绿绿的衣裳也落了个干净,太婆瞅着它略略见粗壮了些的枝桠,眉角眼梢都是笑。

往年便是大雪落个三天三夜,山里的树木也难得掉片叶子,这是不正常的,现在的山,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着,这才是正常的普通的一座山。

“太婆,小梨树长得挺快啊,瞧瞧这小枝桠,又粗了圈呢。”过来的老妇,很是熟稔的说着话,还捏了把枝桠。“挺有力的,这小模样,越来越像咱山里以前的老梨树。”

老梨树外面看着不显,内里早已经枯透,春去秋来,它都是一个模样,没有丝毫变化,因为它死了。旧年夏天,落了场很大的暴风雨,老梨树就倒了。梨树屋的村民们,也没拿着它当柴烧,而是搬进了山里,用它搭了个小房子,就在小梨树的旁边。余下些边边角角的木料,大伙就各自留了块拿回家里搁着,这是几百年的老树啊,透着股淡淡的青木香,很好闻,放在枕头旁,能睡个好觉。

太婆从原先的屋里搬出来住进了小木房里,小木房的隔壁就是葡萄架,几株野葡萄也长了些叶子,没有开花没有结果,挺好的,来年应该会更好些。

山里早已没有茅屋,随着倪大夫的沉睡,茅屋也不见了。现在的山里只有山神庙,太婆其实住不惯石头屋子,她更喜欢茅屋,现在住着小木房,就显得很亲近喜爱,心口暖洋洋的,透着股舒畅。

“还早着哩,还得使劲的长长。”太婆说话的口吻,宛如在说自家的孩子,眉宇间透着股说不出的自豪感。“你家媳妇快生了吧?”

老妇乐呵呵的应着。“对呢,肚皮儿尖尖,准又是个男娃儿,也就是这两三天的事儿,今个我想着就早点来庙里拜拜的,跟倪大夫叨些琐碎。”

“别抱太大的希望,还是早早的把接生婆请好,更妥当些。”太婆说得委婉。倪大夫这会是什么情况,没人知道,把希望寄在倪大夫身上,万一真出了事……这人呐,就容易斗米恩,担米仇。

太婆一直忧心着这岔儿,总会跟老江头说说这方面,众村长也会时常提醒着,倪大夫的情况特殊,到山神庙里祭拜,别总求东求西的,多想想往日的情分的,这会儿,是该他们出力的时候。

一年两年的没什么,三年四年呢,唉。

“咦。太婆,昨儿又有人送石像过来了,这是熊崽崽和大熊吧,雕得可真像呢!”老妇燃香时,发现了立在倪大夫两旁的石像,一个小小的熊,一个小小的人儿,熊憨头憨脑,傻呼呼的,小人儿特好看,眼神清澈透着几分神采,活灵活现啊,跟真的似的。

沉浸在思绪里的太婆,听到这话儿,猛得抬头望去,瞪圆了眼睛,忽得又想到了什么,颇为艰难的把情绪都收敛了起来,抿紧着嘴唇,过了会,才开口说话,语气还算平静。“是大熊跟熊崽崽呢。”

说着话呢,眼眶迅速泛红,情不自禁的走过去,轻轻的抚着大熊和熊崽崽的头顶。喔,现在得喊小熊了,小小的个头,跟熊崽崽的一般大,丁点儿大的孩童模样。

“太婆,你瞅瞅,有点儿金童玉女的意思呢。”老妇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倪大夫这会儿啊,可真像菩萨喽。”

太婆怕冲撞了天上的神佛,就道。“别瞎说,咱们倪大夫是山神,不是菩萨呢。”让菩萨听着了,怕是得不高兴了吧。

“也对也对,咱们倪大夫是山神。”老妇轻拍了两下自己的嘴巴,把香插进香炉里。

在她祭拜时,太婆先缓缓地走出了大殿,来到小梨树跟前,忍不住又开始碎碎念着。“大熊和熊崽崽也回来了,就剩下倪大夫和白白,不知他们是怎么个情况,什么时候会回来,咱们这悠南山呐,是越来越好。还有贺侠士呢,他在忙着白白交给他的任务,也不知情况如何,这都快两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呢,一年又一年。”

“太婆,我先家去勒,得看着点我那儿媳。”老妇高高兴兴的自大殿里走出来,嚷了句,没停脚,直接出了山神庙。

太婆站在庙前目送着她离开,待不见了人影,才转身回去。

“听说山神庙里又多了两个石像,是大熊和熊崽崽呢,如果大勇夫妻俩在,定得高兴坏了,太婆啊,这到底是谁的手艺,这石像雕得可真好啊。”

“你问我,我哪里知道。我整天就呆在山里头,可没踏出过。”太婆和和气气的说着话。

太阳升起来后,来山里的人就多了些,今个更热闹,都过来看新来的两个石像,老江头特意缓了会,到了饭点,人少时,他才往山里来,老泪纵横的摸着大熊和熊崽崽,言语哽咽。“倪大夫,倪大夫这是快回来了吧?”

“应该是的吧,我也不知呢。贺侠士那边还没消息呢?”太婆问着话。

老江头摇摇头,有点落寞。“没有呢,我让老李跟李老爷子说声的,多注意点外面来着,结果却是什么都没有发现。也不知道他们是去干什么,现在外头乱着呢。”

“外面乱也没事,贺侠士本身大着呢,一般般的人奈何不了他。”这方面太婆倒是不担心。

俩人说了会子话,走时,老江头满脸欣慰的道。“来年啊,咱们再接再励,山里的情况一年好过一年,能帮着倪大夫,太婆,我这心里头啊,委实高兴呐!”

“咱们几个村都是惜福的,倪大夫有咱们是福气,咱们有倪大夫也得难得的福气。情分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儿,有来有往相互惦记牵挂着,这情呐,才能跟酒似的,时间越久味越香。”

老江头很赞同,笑得眼角全是褶子。“是这么个理儿。”

才出山神庙,太婆停下脚步,目送他离开,却见不久前才走的老妇又踉跄的往这边跑来,神情透着狼狈,周身尽显悲伤和绝望。太婆看着,心里咯噔一声响,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柳家婆子怎滴了?”老江头温声问着。

柳婆子不说话,埋头往大殿里冲,紧接着,就听着一阵哭嚎声。“倪大夫啊,求您救救我那可怜的儿媳和小孙孙,求您救救他们母子俩啊……”

果然是这样。太婆看了眼大殿的方向,又把目光落在了老江头的身上,满眼的忧心忡忡。这事,要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