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这山这水这人
6540000000044

第44章 十元钱的故事

今年“六一”儿童节,彭阳县彭阳乡余沟小学又收到了节日礼物———湖北省孝感华孔制刷有限公司托人把106个崭新的书包送到了同学们的手中。

余沟小学和孝感华孔制刷有限公司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1992年,该公司遭受了严重的水灾,给生产造成暂时困难。余沟村10名少先队员从报纸上得知这一消息后,他们凑了10元钱汇到这个公司,表示愿为公司早日恢复生产献上一份真情。10元钱虽然微不足道,但对贫困的余沟村小学生来说,实属来之不易。这10元钱的精神曾激励过公司的干部职工……去年10月31日,余沟小学收到了一张2000元的汇款单,汇款单位是湖北孝感华孔制刷有限公司。汇款单附言要求将这笔款用于救助这个村的失学儿童。

战胜灾害,很快恢复生产的孝感华孔制刷有限公司深记贫困山区儿童的一片真情,牵挂着这里失学儿童的上学问题。今年2月28日,公司派副经理雷鸣、邵玉波来到彭阳,从县城徒步来到余沟村了解失学儿童情况。当他们看到因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小朋友们,两位副经理动情了,当即决定承担余沟村106名小学生今后5年的全部学杂费。

原载1995年7月《固原报》,与袁继祖合作。

恰似飞燕剪春风

在甘肃、宁夏交界地带的彭阳县城阳乡的麻子沟圈街道上,一群农村姑娘来到这个日趋繁荣的集市上,靠剪刀和缝纫机找到了致富的门路。

来到街面上从事缝纫和学习缝纫的姑娘们在这里无亲无故,他们从自家捎来米面搭伙开灶,常常连夜赶做衣服。她们当中最有名气的,要算陈聪慧。这位年仅24岁的姑娘来自甘肃镇原县,她是1992年6月来这里第一个开缝纫部的。来之前,她曾在镇原县职业技校学过5个月的裁剪缝纫技术,来到沟圈街道后,租了一间房子开张营业。那时候街上还没有通电,衣服缝成后得用炭火煨热土熨斗熨衣服。时间久了,她的缝纫技术得到了广大顾客的认可,月收入从起初的四五十元上升到今年的400元以上。为了让更多的姐妹学习手艺,她广开门户,先后收了10多个徒弟,和姐妹们同在一个锅里吃饭,同在一个屋子睡觉,有的学成出师后,已能独立经营。

再说刘静吧。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姑娘从1993年学做缝纫,一年时间有了扎实的实践经验,去年初又去县城的服装培训班学习了3个月,回来后便在这里开办了她的缝纫部,短短8个月时间收入达2600元。现在,她也开始带徒弟了。

麻子沟圈的姑娘们不怕苦、不怕累,她们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手艺。今年才17岁的韩粉莲一次去县城浪亲戚发现一年轻女人领的小孩衣服漂亮,式样新颖,她便跟着那母子俩走了几条街,回来后凭记忆画出了那小孩衣服的基本式样。

沟圈街道的裁缝姑娘,用她们灵巧的双手和农家妹子特有的勤奋踏实劲儿,为乡里人,也为自己裁剪缝制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原载1995年9月2日《固原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