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阵子,一则关于“废墟涂鸦”的微信在上海市民中广为传播——多位涂鸦艺术家在上海静安区康定路一处动迁基地的拆迁废墟上创作了十余幅涂鸦作品,其充满童真的人物形象和怀旧情怀,让人兴味盎然,吸引了众多市民探寻欣赏。看到该则微信的当天晚上,笔者晚上散步去废墟寻觅,影影绰绰中,竟发现如我者还为数不少。他们大部分是带着专业相机的摄影爱好者,有的还用上了照明。脚下是斑驳的瓦砾,墙上是明亮的画面,那种鲜明的反差,别有一番情趣。据说这两天前去观赏者络绎不绝,废墟竟然成了名胜。不过,就在昨天,微信朋友圈又疯传了一组该处涂鸦正在被有关部门清理的现场照片,并且把清理前后的画面对比刊出。于是,引来如潮的热议。就连一些政协委员也加入了热议行列,见仁见智,煞是热闹。
为何清理?大抵不外乎这两个问号:一、是否有碍观瞻?二、是否有碍安全?关于第一个问号,似无争论,正如有的政协委员所说,“有些是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有些则是漂亮的风景画,构筑起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什么会火,是因为艺术家画出了市民的心声,它使人想起了过去的温馨画面,还有对老房子的留恋”。我想就连“有关部门”也不会拿画面内容说事吧?于是只关心下一个问号:有碍安全。这个理由是说得通的。不过让人疑惑的是,既然尚未进入“推墙造屋”的进程,你费神费力地去铲除和覆盖又何必?你那么一清理,原来的画面若隐若现,反而会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保不定会吸引更多的市民前去一探究竟。不如等到全面开工的时候再让它轰然倒塌,现在留下一个短暂的时期让人前来遣发怀旧情怀,一阵新鲜劲过去,也就复归宁静了。不必高估目前瓦砾遍布的废墟现场的危险性,人们远远近近地观赏画面,不是抢购什么紧俏商品,只是稍微的驻足流连而已。何况人流是陆陆续续的,不必夸张的紧张。一有风吹草动就应激过度,表面看很“勤政”,骨子里却是“懒政”——草率“清理”是最容易的。
如何科学艺术地处理“堵”与“疏”的矛盾,一直是城市管理者的软肋。处理得不好,有的“好事”,就会被“好心”地处理成“坏事”。就涂鸦一事而论,人们对“废墟涂鸦”的热情关注,既有利于对城市怀旧情结的凝聚,也有利于对艺术功能的认识,如果趁势推波助澜,检视城市功能的不足之处,挖掘艺术涂鸦的创造能效,把“废墟文化”上升到城市文化建设的高度“一揽子统观”,或许会是极有价值的契机。就有政协委员建议,能否邀请民间涂鸦高手,在工地围墙这幅“白纸”上一展身手,让大家可以尽情地、安全地欣赏。这就是高明的“疏招”,而非“堵招”——既然“康定路废墟”已成人文景观,那么好,推倒重来的工地实在容不下涂鸦,就请欣赏围墙上的其他艺术涂鸦吧!免得你们远道而来失望而归。甚至,废墟里的原作都不妨适度迁移过来,以慰众心。
不要小看了这些看似简单易行的“疏招”,由于其间蕴含着人文关怀,透露出城市管理者的善意和暖意,就会变成一石多鸟的“绝招”。对懒政者而言,用铲除和覆盖作清理,也是一种管理,但引发如潮的吐槽和诟病,就说明显然不是什么“绝招”,而很可能是“昏招”。有政协委员就设身处地地为管理者着想并支招:“拆迁区域人去得太多,确实有安全隐患,给有关部门增加了工作量,也带来压力,可以理解;但不应该持简单的‘人多了,就怕了’的态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直接进行铲除。完全可以加强管理和疏导,比如增派志愿者,划定安全区域,进入的市民可以佩戴安全帽,对人员进行限流等方式。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应该有这样的包容精神。等到拆迁全部完成,再与市民告别也不迟。”当然,按照这样的思路,管理者就得“勤政”了,会忙乎起来。选择“懒政”还是“勤政”,既关乎思维方式,也关乎行动能力。
以“就事论事”的角度看待此事,似乎此乃小事。但从城市文化建设和人文关怀的角度看待此事,小事似乎不小。有一位著名画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涂鸦墙是城市的活力,从专业角度来说,涂鸦是一种当代艺术,代表了年轻群体对社会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从心里出来的,而当今有的艺术作品为什么感动不了人,就是因为没有真诚的感情。“康定路拆了后,有很多人用涂鸦的形式表达对老城的记忆,我觉得这种感情是很纯真的,我觉得这是很可爱的。”他认为,从正面的角度讲,一座城市当然需要艺术家们对他最感动的东西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正能量的表达,只要它在一个规范内进行,不触犯底线,那就应该得到宽容的对待。这次涂鸦墙的内容真实可爱,是一种情怀的体现。应该把这个现象通过媒体,通过政府部门引导,变成一个正能量的东西。而涂鸦墙,只不过是艺术家在特定的时间段里的一种情感表达,留个记忆,墙拆了后就自然没了,顺其自然便可以。
是的,顺其自然便可以,费心清理则不必,煞费苦心的效果,很可能是南辕北辙。如果更高明一点,上上下下(尤其是城市管理者)都能看到涂鸦艺术对于城市形象的有效功用,并对它的存在作出科学艺术的制度安排,让它作用于美化城市的系列运筹之中,那就更高瞻远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