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香中别有韵
6544600000010

第10章 胜日寻芳翰墨中——悦读悦写(9)

同学点评:人生不可能一片坦途,苏轼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行云流水的文章,更教给我们一种生活哲理:要在生活的无穷烦恼之间寻找快乐,享受生活。

(崔明明)

品黄州诗文,论人生态度

刘嘉雯

被贬黄州是苏轼人生中遭受到的第一次挫折,这曾使他“魂飞汤火命如鸡”。从苏轼的一首初到黄州的词中,我们也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他这种孤寂的心境。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被贬黄州的孤寂处境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也暗示出词人当时处境的凄凉。这一时期,苏轼政治上陷入绝境,心理饱受摧残,生活困窘不堪。

在到黄州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苏轼从思想上却有了质的飞跃。儒家思想使苏轼陷入困境,他开始将佛家思想作为自己在逆境中的救命稻草,在困境中的不断省思使他终于解脱出来,他开始以旷达的情怀去面对生活,表现出了乐观豁达、随缘自适、顺其自然、不执着、不强求的自在状态。

苏轼这一时期所作的前《赤壁赋》,一开始就描绘出一幅秋江月夜泛舟图:“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然而,“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不可见,报国无门的苦闷情绪深深地印在苏轼心中,纵有清风明月的美景良辰相伴,也挥之不去。“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客人箫声之悲,正是苏轼本人之悲,“客”不过是苏轼借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一个载体。借客之箫音,倾诉自己的一腔不平之气。“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里的“吾生”已不仅仅指作者自己,而是每一个具体的生命。吾生渺小而天地无穷,吾生须臾而宇宙永恒,这是谁都必须面对的事实,同样也是谁都无法克服的矛盾。

通过体会苏轼在黄州时期的思想变化,我懂得了没有艰辛,便没有收获,人的一生不可能总走在平坦的阳关大道上,总会遭遇挫折和不幸。不幸会使人一蹶不振,但也会锤炼人,使人更快地成熟起来。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明白,人生如行船,有顺风顺水的时候,自然也有逆风大浪的时候。是否能安然度过,就要看掌舵人能否像苏轼那样在逆境中觉悟、成熟、超然,有一种化解苦难、转悲为喜、乐观洒脱、随遇而安的个性了。

苏轼在黄州期间的情感变化

唐亦圆

1082年,他谪居黄州期间,在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前《赤壁赋》。同年,也是在赤壁,他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他就是苏轼。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由景生情,引发对古代英雄的怀念。然后写水势激荡,撞击江岸,声若惊雷,势若奔马,再写浪花,由远而近,层层叠叠,如玉似雪,奔涌而来,凸显出作者豪放的情感。“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与江月同饮,成功失败皆付笑谈,体现苏轼苦闷忧郁、无奈的心情。

在前《赤壁赋》中,苏轼的情感变化是先由江山风月、饮酒的快乐到“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哀吾生之须臾”,“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凉,再到“喜而笑”、“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喜悦。箫声起,悲意生,哀怨、思慕、哭泣、倾诉等六个比喻,渲染箫声的悲凉。主客问答,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灰飞烟灭,风吹云散,写出客人感叹人生苦短的悲观情绪。最后写客人转悲为喜,反映出苏轼超然旷达的心境,表现了他豁达乐观的精神。

伟大的灵魂在艰苦地跋涉,无声地探索,无歌无喜,无风无雨。在苏轼的《定风波》中,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让我明白人生有顺逆,有成败,但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我们都要坦然对待,胜不骄,败不馁。只要你坚定前进的方向,无论晴天雨天,都会微笑度过。

同学点评:一句句诗词之中包含着苏轼心中无限的情感,作者通过对诗句的分析鉴赏为我们展现出了苏轼的内心世界——有愤懑也有豁达。并且联系自身,总结出一种生活态度:胜不骄,败不馁。

(崔明明)

涓生悔恨的是什么

汪晓宇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这是《伤逝》的开篇。“为子君”很明显是涓生意识到是自己辜负了子君,但“为自己”又作何解释呢?

同居前,他总是在破屋里等待着鞋跟敲地的清响,满心的期盼,仿佛它就是世界的生机。可见,此时的涓生生活境况是多么窘迫,希望是多么渺茫。在他的心里,子君就是他对社会美好向往的寄托,他需要她。新叶来,紫藤花开。

每一次子君到来,屋子里都充斥着他的声音,满是一腔热血地谈论着自由平等。他的高谈阔论引燃了沉默的她的勇气,于是他们为了爱情要冲破一切。在他心里,他是要冲破这封建的牢笼;而在她,则更多的是为爱情。他最终只是给了她可以这样做的勇气,而没有从根里转变她的思想。他的理想太高,而现实的社会只能如此,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思想与社会的悬殊,最后只能使他失去子君,失去自己。他的悔恨必定是终生的,游离在清醒后无路可走的彷徨,在自己的孤独苦闷中将子君推下毁灭的深渊,悔恨地面对这些苦难,他能做的只有悔恨。

涓生对子君的爱在随着他的境况而改变。同居前,独自生活,境遇还好,爱情也便是甜蜜的;同居后,自己的工薪要养活两口人,生活拮据了,爱情也便到了尽头。或许,从始至终,改变的人不是子君,而是涓生。既是如此,他便要真的独啜悔恨了。

曾经的涓生,是有斗志的,然而他的斗志却是一片混沌中的一点星光。这黑夜里独自点燃的光焰,终究抵不过茫茫黑暗。这就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悲哀,真正觉醒的人实在太少,因此便是鲁迅也只能彷徨了。

彷徨里的爱情既盲目,也脆弱。涓生最终定会是为自己悔恨、悲哀的,因为他早已融入了这混沌,他用遗忘来麻痹自己,用谎言作为前导,他唯一能做的只有写下来,写下来而已。他恨他败得如此迅速,如此彻底,败在了时代的脚下,也败在了自己的手中;悔他是在借爱情欺骗自己,用生命祭奠曾活着的自己,用血淋淋的双手为自己挖下坟墓。这是刻入灵魂深处的悔恨!

伤逝,愿这样的伤痛可以真正逝去。

同学点评:这篇文章,作者是从涓生的角度来写。当大多数人选择子君的角度时,这篇写涓生角度的文章便难能可贵了。以涓生的角度写,别开生面,又是不同于子君的另一个层面。尤其是分析了涓生与子君同居前后的变化,从而总结出涓生是败在了时代的脚下,分析得很到位。

(刘晓晓)

子君不走会怎样

安荻

一个夜晚,一缕月光,两个人……

子君就这样随她的父亲走了,只言片语也没有留下,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这是鲁迅作品《伤逝》中所写的情况。但是,读到此处我便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子君不随她的父亲回家,最后故事又将如何发展?

但是很快,这种想法在我再读一遍文章后,立刻打消了,我得出一个结论——不论她走还是不走,都是死。心死了,生命结束了。而她,是必须要走的。

不过,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子君不走呢?她仍然伴在涓生左右,过那时“传统”的生活,做一个平凡的女人,没有之前的一切,依旧忙于生活琐事,依旧为那些小事斤斤计较,也无不可。

她既然不想让父亲干涉她,那她为什么要回去,换个活法,他们也许也会幸福,不是吗?

他们幸福的唯一方法则是顺从,这不同于随遇而安。顺从当时的封建礼教,向父权与夫权低头,做一个只为生活而忙碌的女人,听从父亲与丈夫的一切,不再想反抗什么,慢慢让自己麻木,做一个“傻子”。但是,这也不可以。

涓生的较为超前的思想,与子君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把他们和他们的爱情带到了崩溃的边缘。她与涓生同居之时,便开始一点点走入绝境。

她在同居后只是涓生的一个倾听者,没有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这让她在这个小家里毫无地位,与他们最初追求的平等也是背道而驰的,也不再有当年的伉俪情深了。

她把家里的狗取名为“阿随”,也颇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意思吧。可见,封建观念已在她心中根深蒂固了,那种寻求归属感的心理,让之前构筑的一切美好的幻想灰飞烟灭了。

或许,她是非走不可了,即使之前仍残存在脑海中的一丝反抗愿望,也是抵不住生活和现实的重压的。

子君的悲哀,是她根本没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独立。其实,她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也就是说她从一开始与涓生便不是一个平等的关系。至于涓生,他只是想用子君来填补他的寂寞与空虚,消除生活中的苦闷、压力甚至是恐惧。

没有了爱情和经济来源的子君,她,是不得不走了。

其实,他们的爱情生活只不过是一碰即碎的泡沫,他们的构想,没有任何的支撑。而子君,便是这个想象生活中的一个牺牲品。她没能达到涓生所期待的,便被他“理所应当”地抛弃了。涓生所构想的完美爱情生活,最后尸骨全无,而这牺牲的,是子君的全部。或许,她的离开,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如此看来,子君,是必须要离开的了。而我最后的“挽留”,都显得多余。

她,最终走了,没过多久,便躺在了黄土之下。其实,我认为,她的心,早就死了,从涓生对她爱答不理开始,她就在一点点绝望了。心死之人,留有身躯又有何用,所以,不久之后,她便永远离开了这个让她又爱又恨的世界。

她,其实是当时那个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封建礼教对于女性的摧残在文中暴露无遗,子君若是不走,她的心里,可能更不好过吧,因为当时社会的一团乌黑已然让她陷入了困顿与迷茫之中。

或许,干干净净地离开涓生,离开这个世界,于她来说,便是最好的结果了吧……

同学点评:其实很不喜欢看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因为太过悲哀。一个是思想先进的进步青年,一个是传统礼教下的封建女子,两个人本来就不在一个层次上,又怎能“门当户对”呢?不管子君走不走,她的结局早已注定。不怨涓生,不怨子君,怪只怪那个时代太过黑暗。这也是笔者要告诉我们的吧。

(刘晓晓)

小议《伤逝》中子君悲剧结局的原因

杨蕙宁

鲁迅笔下的女性很少有欢喜的结局,她们身上有着封建社会的影子,举手投足间,亦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特点……

我印象最深的是《伤逝》中的子君,下面,我小议一下子君和她悲惨结局的原因。

首先,造成子君悲剧的第一凶手——经济问题。子君是个性格刚强的女子,在她和涓生租房时,“还卖掉了她唯一的金戒指和耳环”,此后,她在经济上完全依附于涓生,涓生是这个“幸福”的小家庭中唯一的支柱,以至于涓生丢掉工作后,整个家庭处在悬崖的边缘,岌岌可危。在获悉事件的那一刻,“那么一个无畏的子君也变了色,尤其使我痛心;她近来似乎也较为怯弱了”。看啊!原先那个大无畏的她,竟这样被击溃了,由此可见,子君未来的发展,和经济条件是密不可分的。

其次,第二凶手,也是最可恶的凶手——那个年代的环境。起初,她是个思想进步的女子,读书时仿佛她那刚毅坚定的心情跃然纸上,那股脱俗的气质,袭入了我的心,这是个世间难得的女子。“我是我自己的,你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种坚决,比涓生还要透彻得多。但,那只名叫“阿随”的狗,代表着那一时代根深蒂固的思想:女,从人者也,少时从父,中时从夫,夫死从子!女子,一直是时代的顺从者。子君,就是这一思想的被迫害者,她葬送的不仅是青春,还是一条宝贵的生命。同居后的她,“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都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那个清丽脱俗的她放弃了最耀眼的特性;再后来,“子君又没有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贴了,屋子里总是散乱着碗碟,弥漫着煤烟”。这时的她,已全然改变,那份爱也早已变质,后来的后来,分开是必然的结局……

最后的凶手——对爱情错误的认知。子君和涓生的自由恋爱被无数人唾骂,但他们挺了过来。而我认为,他们的爱情本身就是有问题的。那份如火如荼的爱,只是虚幻的泡影,涓生追求的是摆脱空虚和寂寞,而子君追求的是稳定的依靠,他们虽然也有纯真的爱情,但这份爱情缺少了更新和保鲜。子君经常夜晚在灯下静静地温习着功课,一直靠过去的记忆维系现在,真是天方夜谭!也许,子君的改变让涓生对她失去了兴趣,加上子君越来越小的心眼,被涓生认作了累赘。这份难以保鲜的爱情,那位纯真似梦的女子,被时代、被环境,无情地泯灭。

我认为,子君的离去,是偶然也是必然,没有经济的保障,没有亲朋好友的祝福,没有经久不灭的爱火,分离,是个最合理的结局。

那个时代早已过去,现在的女性获得了自己的权利,所以,我用这篇文章祭奠那时的女子,那个年代,是我们永远也忘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