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生活中不可不知的冷门知识
6583300000008

第8章 身体里的奥秘

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小宇宙,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秘密。虽然你和你的身体朝夕相处,但你又了解多少呢?你可能会说,我的身体我全部了解。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身体里的许多秘密,我们并不了解,只有真正了解了自己的身体,才能拥有更健康的生活和体魄。

人体内并非没有退化器官的“古迹”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还是可以找到早期人类器官退化的“古迹”的。这就是:

1.第三眼睑。如果你细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眼内角有一块淡红色的隆起的肉团,叫作泪阜。在靠近泪阜的外侧,还有一条半月状的黏膜皱襞,弯度向外,叫半月皱襞。这就是动物第三眼睑的遗迹。在动物进化过程中,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动物就有第三眼睑,它是内眼角处黏膜皱襞所形成的半透明的膜,又叫瞬膜,起保护眼球清洁的作用。比较高级的哺乳类动物,瞬膜都退化了,发展到了人类,就只剩下隐藏在眼角里的半月皱襞了。

2.动耳肌。兔子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还有一对引人注目的大耳朵。羊、马、鹿等许多大动物都有这种本领。这里所说的大耳朵,是指外耳的耳郭。由于进化,人类的耳郭显然已经不动了,但动耳肌尚存。我们每个人外耳解剖图上的耳上肌、耳前肌和耳后肌,就是动耳肌退缩的残余。可如今它们已经无力再牵动耳郭,只能和韧带一起固定耳郭罢了。有趣的是,个别人的耳朵至今还能一下一下地抖动。这种不甘消亡的动耳肌的活动,被人们称作返祖现象。

3.好惹事的阑尾。很多人都知道阑尾炎,也知道阑尾就长在右下腹部的腹腔里。人类的盲肠和阑尾在消化吸收功能中已经没有什么直接作用了。在人体内,当抵抗力减弱,细菌侵入阑尾时,就会引起阑尾发炎。如治疗不及时,有时还会有生命危险。可见,阑尾虽用处已经不大,但却好惹是生非。因此,有一些国家的风俗就是当胎儿坠地时,便为婴儿割去阑尾,以根除此患。

4.尾椎骨。如若不小心跌个跤,便有可能引起尾骨骨折。人是没有尾巴的,怎么会有尾骨呢?其实,在人体骶部的末端,便有几节尾椎骨。尾骨是名副其实的人体“古迹”。

古人并不比今人高

在《三国演义》第一回中说刘备身高7尺5寸,张飞身高8尺,关云长身高竟达9尺。《水浒传》中武松身高8尺,他哥哥武大郎是个有名的矮子,身高不足5尺。可是,当人们看到新疆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女尸时,发现与现代普通人身高又不相上下。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只要查对一下《中国度量衡史》,这个问题就好解答了。原来,后汉时的1市尺只相当于现代23.04厘米,照此一算,刘备身高是172.8厘米,张飞身高是184.32厘米,关云长身高是207.36厘米。

宋时1市尺相当于现代的30.72厘米,照此一算,武松身高是245.76厘米,武大郎身高不足153.6厘米。

从这些数字看,虽然作者的描写多少有些夸张,但仍可以看出,古人的身高和今人相比,相差无几。同样,在描写古人所吃食物的数量和重量方面,也存在这个问题。

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度量衡制也有差别。秦汉时1尺约合现代23.65厘米,1斤约合现代258.24克;后汉魏晋时,1尺约合现代23~24厘米,1斤约合现代222.73克;唐以后的长度与重量单位与现代近似。

人吐出来的二氧化碳与氧气哪个多

所谓呼吸,指的就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但是即使如此,也不代表呼出的二氧化碳就和氧气一样多。

空气之中,氧气约占20%,二氧化碳则占0.03%(剩下的几乎都是氮气),那么,当空气进入肺部之后,必要的氧气就会附着在血液里的血红素中,绕行体内各个角落,然后把废弃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吐出的气的成分比例,氧气大概占16%,二氧化碳占4%(剩下的也几乎都是氮气),所以我们由此可知,用掉的氧气只占4%,而且是转换成二氧化碳了。

正因为这样,即使是人们吐出的气体,也还剩下大量的氧气在里面。所以对溺水的人使用的人工呼吸法中,有口对口人工呼吸这一项,就是因为即使把自己吐出来的气吹进对方肺部,也含有相当程度的氧气,所以不必担心对方缺氧。

鼻子是人体的空气净化器吗

人(也包括所有动物)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的第一道关口就是鼻子。鼻子的鼻腔前部长有鼻毛,能阻挡空气里的灰尘。鼻子里还能分泌黏液,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鼻涕。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都有鼻涕,但是这些鼻涕大部分都会变成水汽从鼻孔呼出去了。鼻涕可以使鼻子经常保持湿润,能把空气里的灰尘和细菌拦住,不让它们随着空气被吸进鼻腔。所以说,鼻子是人体的空气净化器。

为什么鼻子能闻出味道

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气味,为什么人的鼻子能闻到气味呢?

鼻子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含有气味的微小物质颗粒挥发到空气中,随着气流进入鼻腔,溶解在嗅腺的分泌液中,气味刺激嗅细胞后,就会产生神经冲动,通过神经把信息传送到大脑的嗅中枢。大脑嗅中枢经过分析判断后,就能辨别出各种气味了。

那么,当我们想要去闻某一气味时,为什么总是习惯先靠近然后作几次短而急促的吸气呢?这是由于嗅细胞存在于鼻腔上端的嗅黏膜中,这里有一个隐窝,平时进入鼻孔的空气很少到达这里,只有急促的吸气或回旋式气流才可到达此处。因此,闻气味时,我们的鼻子总是在做着短而急促的吸气。

阑尾并非无用之物

很多人都认为阑尾是人类已经退化了的器官,对人体已没有任何作用,其实这是不对的。它至少有以下几种功能:

一、能分泌某种肠管蠕动亢进的激素,帮助食物消化。

二、其淋巴组织丰富,对人身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三、能分泌某种消化酶和与生长有关的激素,帮助人体生长发育。

为什么人的手指不一样长

人的手指能做出各种精致的糕点,还能灵活地敲击电脑键盘,无论多么复杂的机器设备,手指都能组装完成。有人问,为什么手指的长度不一样呢,一样长的话会不会更方便呢?其实,正是因为我们的手指长度不同,所以才能胜任不同的工作,如果手指一样长,可能连抓取东西都很困难。

大拇指短且粗,抓东西时能起到一定作用;食指最灵活,打字、写字都离不开它;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具有很强的辅助作用。

人的手指进化到今天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手指长度各不相同才能更灵活方便地活动。而灵活的手指活动得越多,就会使大脑接收到越多的刺激,智力也就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手有哪些奇妙的功能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我们的手非常灵活,可以帮助我们完成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其实手还有其他的一些奇妙的功能呢。

首先,手指的长短可以反映人的大脑结构。比如无名指比食指长的人想象力非常的丰富,而食指比无名指长的人呢,吸收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的能力较强。

其次,手指能暴露人们内心所隐藏的想法。虽然有时候人们可以用声音说假话,但是却无法支配自己的手。因为手直接与大脑的触觉中心连接,几乎不受人体控制。撒谎高手和纸牌赌徒也常因为无法控制自己手的动作而泄露天机。

第三,手有自愈的能力。在切菜时不小心切到手指,经过包扎和休养是可以自愈的。

指甲是从哪里长出来的

指甲由生长于皮肤覆盖的“甲母质”和眼睛看得见的“甲片”组成,两个部分加起来就是整个的指甲了。

另外,包住被皮肤覆盖的甲母质的表皮部分,称为“甲上皮”,表皮细胞会在这里生成并隆起。所生成的表皮细胞会被甲母质吸收,而露出表面的甲片就会慢慢变长。

所以,指甲是由甲上皮的细胞分裂所产生的,然后变成甲片暴露在外面,而指甲生长的速度,一天大概平均为0.1毫米。

手指甲和脚指甲的生长速度一样吗

不论是手指甲还是脚指甲,都是皮肤的附件,都是由一种硬角蛋白组成的,都是从表皮细胞演变出来的。因表皮细胞不断地新陈代谢,所以新的角蛋白不断产生,因此,指甲不断生长。

指甲有保护手脚的功能,使手脚在活动时不致碰伤柔软的尖端。所不同的是,手指甲和脚指甲的生长速度并不均衡,手指甲比脚指甲长得快,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因为手指甲经常被用来接触物体、抓东西,所以长得比较快。我们经常使用右手,右手的指甲就长得快,左撇子左手指甲会长得快;同样道理,每只手的中指使用较多,指甲长得较快,而小拇指使用得少,指甲就长得较慢。

相比之下,脚虽然天天在运动,但脚趾却并不忙碌,产生角蛋白的量也不如手指甲,因而就长得慢(手指甲一天长0.1毫米,脚指甲一天长0.05毫米)。

指甲白天生长的速度比晚上快,夏天比冬天快,这也说明了使用得越多,生长得越快。假如指甲留着不剪,它就不会按照一天长0.1毫米的速度不断生长。因为指甲只有在耗损、修剪的情况下才正常生长,如果一味地保留着不剪,指甲生长的速度就会放慢。

人的舌头为什么能够辨别味道

世上的美味有很多种,然而不管什么味道,只要我们用舌头舔一舔,就能分辨出来味道,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舌头上分布着许许多多像花蕾一样可以感觉味道的结构,叫作“味蕾”。这些味蕾可以分成四类,分别负责感受酸、甜、苦、咸四种味道。

当食物中的味道使某一类味蕾“激动”起来时,它就会传导这种信号给大脑里的味觉中枢。于是我们就知道了,哪些是酸、哪些是苦、哪些是咸……

不过,我们吃未成熟的柿子,会感觉到一种涩味;尝一口四川的麻婆豆腐或是水煮肉,会感觉又麻又辣。这些味觉并非单一的感觉,而是由四种味蕾的感觉按不同比例融合而成的,而且这四种类型的味蕾在舌头上“居住”的地方也不相同。

睡觉打瞌睡时为什么会流口水呢

口水就是唾液,它是由口腔中的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这三对唾液腺所分泌出来的。唾液可以滋润口腔咽喉,让人不会口干舌燥。既然唾液本身会不断被分泌出来,那么为什么它不会自己流出来呢?

这是因为在白天,唾液虽然在分泌,甚至在看到好吃的食物时它的分泌量会更多,可是,我们会有意识地把唾液往肚里吞,而不让它流出来。

但当睡觉打瞌睡时,我们全身肌肉放松,脑子也在休息,又睡得太沉,嘴唇没闭拢,于是要把口水吞咽下肚的动作,也就不能再继续执行了,所以这时,口水就可能从嘴边缝隙流出来了。

住在高原的人为什么不会得高山症

住在高原的人,身体已经适应了稀薄的空气,所以可以高效率地传送少量的氧气。

平时住在平原的人,一旦偶尔来到高山上,很容易会得高山症。那是因为他体内红细胞比较少,而且到了高海拔地带,血红素的活动也会变得迟缓,因此无法为身体供给充分的氧气,呈现出一种细胞窒息的状态,所以才会出现耳鸣、头痛、目眩、呼吸困难、思考迟缓等症状。

其实,住在平原的人,只要慢慢登上高海拔地区,让身体花点时间慢慢适应,增加红细胞,就不会得高山症了。

轻敲后脑可以提高思考能力吗

有人认为,轻敲后脑可以提高思考能力,其实,这种行为会造成反效果。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经常要使用头部的运动员,如拳击手和以头顶球的足球队员做了研究,发现对头部的敲击不仅会造成轻微的脑震荡,还会使头部产生细微的裂痕。因此敲击头部对记忆力、注意力和思考的敏捷度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可以预见的,不过这种不良影响很快就会消失。戴头盔的运动员在做测试时就不会有这种症状出现——即使他们从事的是非常剧烈的运动,如橄榄球。

眼睛疲劳到底是哪里疲劳

如果长时间看书或使用电脑,眼睛就会觉得又酸又涩,我们称之为“眼睛疲劳”,这时候疲劳的,其实是调整眼球水晶体的“睫状肌”而已。

我们在看书或看电脑时,眼睛与书本或电脑的距离只有几十厘米。为了让焦点对在这么近的距离上,就必须收缩睫状肌,也就是借着收缩睫状肌让水晶体变厚,来调整焦距。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话,睫状肌就会一直处于收缩状态。而眼睛之所以觉得又酸又涩,就是因为睫状肌疲劳,需要获得舒缓的缘故。所以,当眼睛疲劳的时候,只要看看远处的绿树或建筑,睫状肌就会自然放松,也就有减轻眼疲劳的效果了。

近视不会导致失明

一般来说,近视会慢慢加深,但是这么一来,近视的人当然会担心这样下去是不是会失明。

各位大可不必担心。近视不管再怎么恶化,都不会失明。原因是近视就是眼球的前后直径变长,焦点对不上所造成的,而失明则是视网膜受到损伤,或是变得脆弱所造成的。所以如果只是一般近视,视网膜没有异常,只要戴上近视眼镜,就能看清楚了。

黑眼圈并非只有熬夜造成的

首先要告诉大家,黑眼圈这个问题很常见,目前医学界并没有确切的定论,并不是只有熬夜才会有黑眼圈的。

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黑眼圈的“黑”其实是眼睑下分布着的血管显示出来的颜色。缺乏睡眠会导致皮肤显得苍白,因此使得血管的颜色看上去加深了。根据生活经验,冷敷一些黄瓜片或者是咖啡因软膏可以缓解睡眠不足引起的黑眼圈。黄瓜或者是咖啡因软膏实际上的作用就是收缩血管,所以这个观点还是比较有科学依据的。

目前,医学上对黑眼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期的或者是由某种病症导致的黑眼圈,因为并不只有熬夜才会引起黑眼圈。黑眼圈本身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遗传、怀孕、脱水、药物、甚至衰老都会产生黑眼圈。由不同原因导致的黑眼圈,其生理机制可能完全不同,所以我们不能一看到别人有黑眼圈就认为别人没有休息好,事实也并非如此。例如缺铁引起的黑眼圈和缺乏睡眠相似,都是因为皮肤苍白而凸显出来的;遗传或怀孕导致的黑眼圈则完全与黑色素的沉淀有关;衰老导致的黑眼圈则跟皮肤松弛、阴影加深有关。

人体为什么会起鸡皮疙瘩

一旦我们由很热的地方进入到很冷的地方的时候,皮肤上会立即感到一阵发紧,紧接着会出现一些密密麻麻的颗粒,就像鸡的皮一样,我们通常称为“起鸡皮疙瘩”。那么,我们的身上为什么会起“鸡皮疙瘩”呢?

其实,我们的皮肤有很多特殊的作用,比如,它可以保护我们的内部器官,并且可以抗压、抗热、抗痛等。

当我们的皮肤突然由热受到冷刺激的时候,皮肤下面的感觉细胞会立刻通过神经向大脑报告,大脑皮质立即就会发出命令,使皮肤上的汗毛收缩,汗毛下面的立毛肌也会接到命令收缩起来,使我们皮肤上的汗毛竖起,皮肤由于毛发竖起而受到拉扯,会像小丘一样突起,便形成了一片密集的小颗粒,很像鸡皮。

皮肤为什么会被冻得“发紫”或撞出瘀青

人们在寒冷的环境下,皮肤会出现颜色的变化,当人体感到特别冷的时候,嘴唇和手背会变成紫色,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在于,在血液中占一半的红细胞,决定着血液的颜色,而红细胞与氧结合后会呈现出鲜红色,与氧离解后会呈现出暗紫色。由此可见,皮肤呈现出紫色是红细胞先与氧结合后再离解形成的,如果继续留在非常寒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出现冻伤了。

说到撞出的瘀青,其实,皮肤的颜色并不是被撞之后就马上出现瘀青,而是先变红,接着转绿,最后才出现瘀青。碰撞会引起皮肤局部组织受损,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外渗,皮肤出现紫红色。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液中的血红素会先分解成绿色的胆囊素,然后分解成黄色的胆红素,这个时候皮肤便会出现瘀青。白细胞会对受伤部位进行修复,最后皮肤的颜色也会恢复到正常。

在100摄氏度的蒸气浴室里为什么不会烫伤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摄氏度,但同样是100摄氏度,为什么做蒸气浴室的时候,却反而会觉得很舒服呢?

首先就是湿度的不同。假设是湿度为100摄氏度的蒸气浴室,那么热传导率就会很高,就会造成严重烫伤。不过实际上的蒸气浴湿度只有10%到15%,所以热传导率很低。另外的原因就是流汗。一进蒸气室后,大概每一分钟就会排出40毫升的汗水,而这些汗水会汽化散热,达到调节体温的效果,所以就算是100摄氏度的蒸气浴室,也不会被烫伤。

深色皮肤是为了适应强烈的太阳光吗

应该要反过来说:淡色的皮肤是稀少日照环境的结果。人类诞生在极温暖的地带,当初人类迁往像欧洲这样的地方时,皮肤中缺少色素细胞,这时就成了演化的优点。因为在温、寒带,淡色皮肤在阳光下可以制造更多的维生素D,所以不用再担心过多的紫外线照射会损害健康。

泡澡之后皮肤会变皱吗

温水会软化皮肤,所以泡澡之后皮肤不是皱在一起,而是松弛开来,这时松弛开的皮肤对它们所包裹的身体来说,似乎是太宽大了点,所以只好变皱了。只要皮肤干了,这种褶皱就不见了。

当然,长时间的热水浴会让皮肤保湿系统中的某些重要成分流失掉,所以在起皱纹的皮肤上涂点滋润性的乳液是明智的做法。

为什么跳水运动员跳水后要马上淋浴

跳水运动员比赛完上岸后,会马上进行淋浴。他们本身都已经是湿漉漉的了,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有的人认为,跳水池中的水含有具有消毒功用的氯,上岸后的运动员要尽快将身上的氯冲洗掉。其实,运动员们之所以马上淋浴,是为了保持体温。

跳水池内的水温大都保持在26℃左右,而室内的温度约为22℃。运动员上岸后,身上的水分蒸发会使他们的体温快速下降,使肌肉变得紧张僵硬,对于其接下来的比赛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运动员在上岸后要马上淋浴或在岸上的浴池里泡一下,这算是一种身体适应活动。

人在冷冻后还能复活吗

有的人得了不治之症,很快就会离开人世,他们想将自己冷冻起来,等到可以治疗自己病症的药物出现了,再将自己“解冻”,从而继续活在这个世上。

1967年,有个叫贝德福德的人在去世后,冷冻公司马上将其放置在冰库内,用最短的时间将其速冻上了,这是世界上的第一个“冰冻人”。从此之后,一些患有不治之症的人陆续开始成为“冰冻人”,但因为冷冻费用很高,普通人是无法承受起这笔花销的。

虽然现在的医学技术可以达到将人体冷冻的要求,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冰冻人”从冰冻状态复活过来。

臀部越大智商越高是事实吗

生活中一些爱美的女性总会因臀部大而烦恼,但科学家有了一个新的发现,那就是臀部越大,智商越高。

研究人员发现,世界上一些智商较高的杰出人才都是臀部较大的人。如拿破仑、美国国父华盛顿、圣女贞德等。由此,研究人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断,人的智商与臀部的大小是成正比的。

研究人员为了证实这一点,找来300名志愿者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智力测试,其中150个臀部较大的人平均得分比臀部较小的人要高出40分。这个结果可以说明,人的臀部越大,智力确实也会越高。知道了这点,臀部大的人以后就不用因为自己的体型而自卑了,反而应该感到庆幸,因为这是你聪明的象征。

臀部大的人不仅智商高,而且其身体的健康程度也会比一般人要好,患冠状动脉疾病的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都要低很多。

人的脸并非左右对称

仔细观察人的脸,应该会发现并不是左右对称的。为什么人的脸左右不对称呢?这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惯用手说法”。例如右撇子的人,右手就会比较长,身体的右半边会比较发达,右半脸的脂肪也会比较多。

另一种说法是“左右脑说法”。因为大脑分为左脑与右脑两个部分,左脑负责逻辑思考,右脑则负责情绪思考。

然而身体却会反映出与大脑相反的倾向。也就是说,人类的右半边脸会表现出左脑的表情,而左半边脸则会表现出右脑的表情。一般来说,脸的右半边表情比较冷酷,而左半边则会表现出较温和的表情,所以左右脸才不对称。

喜极而泣是什么原因

人们在高兴激动的时候往往会哭,这让人很难理解,那么“喜极而泣”到底是为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相关专家也很难给出正确答案。但是他们却认为,不管是欢笑还是哭泣,其实,这都只是我们内心两个类似的心理反应而已。心理学家罗伯特·普罗文说:“在情绪达到高度激动的状态下,兴奋与悲伤这两种情况都会发生流泪现象。”美国迈阿密大学巴斯康帕默眼科医学院的牙科教授李·达夫内说:“痛苦、悲伤,一些情况下的极度高兴等多种情绪都能引发哭泣。它只是我们的一种进化方式。”不管是欢笑还是哭泣,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皮质醇对肾上腺素的影响,能够缓解我们的压力。

所以说,当我们真的喜极而泣的时候,根本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它只是我们正常的生理现象而已。

笑得肚子痛是怎么回事儿

很多人在大笑过度的情况下都会捂着肚子,因为肚子“笑痛了”。这是为什么呢?

要解释这个原因,还得从运动开始说起。例如跑步,会引起我们的侧腹痛,因为跑步的时候会用到横膈膜。其实长时间大笑和跑步是一样的运动。美国的一个专家说:“当你大笑时,肺部会吸入大量空气,产生膨胀,向下推挤横膈膜。与此同时,腹肌缩小,向上挤压横膈膜。”当然,你在大喊大叫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肺部和腹肌反复挤压会导致侧腹部出现肌肉痉挛。有的时候我们大笑不止时,会感到右臂疼痛和侧腹痛。这是因为给横膈膜传达信息的神经也经过我们的右臂所致。在生活中为了避免大笑给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可以尝试缓慢地深呼吸,逐渐使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

人体为什么有时候会感到麻木

当我们蹲得久了,或者头枕着手久了,都会感觉自己的某个器官麻木。那么,人为什么有时候会感觉到麻木呢?

感觉麻木多数是由于我们人体中流向神经的血液流通不畅造成的。如果我们的坐姿不舒服,久坐的那个部位就会受到长时间的压迫,这就造成这个神经与大脑的联系被打乱了,导致了足部麻木。这种情况跟身体局部区域受到伤害或其他的原因发炎造成的麻木是不同的。

在日常的生活中,手足和踝部等末端经常会出现感觉异常的现象,要想使这些麻木消除得快一些,只需稍微活动一下被压迫的部位就可以达到目的。

人为什么要长两个鼻孔

我们的鼻子只有一个,但是为什么要有两个鼻孔呢?我们的两个鼻孔是否也具有类似的功能呢?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虽然有两个鼻孔,但是每次呼吸的时候,都只是用一个鼻孔。这是因为鼻孔的鼻甲黏膜中有很多由血管和结缔组织构成的勃起组织,两个鼻孔的勃起组织会进行一些有节奏的收缩和扩张,让一个鼻孔通畅,一个堵塞,每几个小时就会循环一次。这个周期变化主要由人的下丘脑神经来控制。由于空气在进入两侧鼻腔的总阻力总是维持不变,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呼吸,因此,我们根本无法觉察到。

两个鼻孔的作用是为了让我们人体进行正常的换气,不至于一个鼻孔工作太累。两个鼻孔交替使用,就可以一个呼吸,另一个养精蓄锐,为下一个循环做准备。

同时,由于两个鼻孔在每一次呼吸的时候都会感觉到气味的差别,所以,也会产生立体嗅觉,我们也就更能够感受到气味的世界了。

耳朵一生都在生长吗

当我们拿出小时候的照片时,可以看到自己的脸在变化、眼睛在变化、鼻子在变化,但是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自己的耳朵也在变化。其实,人的耳朵是一直在生长的。

根据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从生下来到死去,外耳确实是在一直生长的,只是生长得比较慢而已。其实,按照比例来说,刚出生的婴儿的耳朵突出来,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特征了。10岁以前,人的外耳生长是非常迅速的,但是到了10岁以后,外耳的生长速度就开始放慢了,每年大约只长长0.22毫米而已。

而且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人的耳垂也是一直在生长的,而且男人的耳垂比女人的耳垂长得要更加长。一直到晚年,人的耳朵才停止生长,因为它们是由骨骼和耳道构成的,会逐渐退化。

晕车难道是耳朵造成的吗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会出现晕车、晕机、晕船的现象,严重的会呕吐不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耳朵是晕车的“罪魁祸首”。我们乘船、乘车或坐飞机时,身体会经历突然变向,耳朵中的前庭器官就会变得不稳定,再加上眼睛所看到的也对大脑产生刺激,耳朵和眼睛就向大脑发出相矛盾的命令,大脑会陷入混乱。大脑发出警报后,人们就会有想呕吐的感觉,人也是昏昏沉沉的。

在乘坐交通工具时,一些别的因素也会加重晕车的反应。如环境不舒适、空气状况差等,前庭接收到频繁的刺激后,“晕”的状况就会加剧。

晕车、晕船的症状可以尝试通过下面的办法来缓解或解除。在乘车或乘船时,尽量不要总是盯着交通工具内部的东西看,在给自己一些好的心理暗示的同时,可以看着交通工具前进的方向或水平线。乘坐交通工具出行时,不要吃得太饱或空腹,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有良好的体力和好心情。

大便、小便为什么多是黄色的

就算是喝一大杯的番茄汁,尿出来的尿液也不会是红色的;就算喝了再多的椰汁,尿液也不会变成乳白色。小便的颜色大多是浅黄或深黄色的,之所以是这个颜色,是因为小便里含有一种黄色的尿素。

同样地,无论我们吃了什么食物,排泄出来的大便也都是黄色的,除非是肉类食物吃得过多,大便才会呈现出褐色或黑色。大便的颜色是由胆囊里的黄色胆汁决定的。食物到了肠子中,胆汁会将食物的残渣染成黄色,因此,排出人体外的大便也是黄色的了。

早上喝酒容易醉是真的吗

同样是一杯啤酒,晚上喝下去一点感觉都没有,但是早上一喝就感觉有点醉了,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动物实验,发现如果在动物活动旺盛的时间段的前半段供给酒精,那么酒精的毒性就会提升。相反地,如果在其休息时间段供给酒精,那么酒精的毒性也会降低。

人类也是一样。同样是酒,白天喝酒的话,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上升速度会比晚上喝酒要高,而且浓度数值也比较高。

哪种人睡觉容易打呼噜

依据日本学者的研究,是否打呼噜的人看脸型就知道了,也就是指所谓鼻翼较厚、鼻子较大、嘴巴微开、厚嘴唇的人。另外还有牙齿咬合不正、齿列不整的人。以下巴来看的话,则是较小的鸽型下巴或双下巴比较容易打呼噜。

为什么这些人容易打呼噜呢?

一般来说,打呼噜的发生原因通常是这样的——人一旦入睡,口中的肌肉就会放松,舌根就会掉进喉咙深处,让气管变窄。这么一来,呼吸的时候空气就很难进入,于是就会打呼噜了。也就是说,有以上所叙述长相的人,睡觉的时候气管相对更容易堵塞。

打哈欠会传染吗

有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当在逛街或乘车的时候,如果周边有人打哈欠,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地打个哈欠。这是怎么回事呢?莫非打哈欠也会传染?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此种现象做过分析和研究,发现打哈欠传染这一现象。

对于打哈欠会传染,专家提出三种理论——厌倦理论、生理理论和进化理论。

厌倦理论认为,如果人们都觉得某事会使人感到厌倦,就会打哈欠,但此种理论并不能解释人为何在感到厌倦时会打哈欠;生理理论认为,打哈欠是人体给大脑补充氧气的一种生理反应。打哈欠之所以有传染力,是因为在某个空间内,有可能几个人同时需要给大脑补充氧气;进化理论认为,人打哈欠是为了向别人展示牙齿,这是从原始祖先那里传下来的,目的是为了向别人示威或发出警告。

有的人焦躁时为什么会抖腿

有的人在焦躁或是紧张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踮起脚尖,抖起腿来。为什么要抖腿呢?

当人抖动身体的一部分时,就会产生一些小小的刺激,通过中枢神经传达到大脑。这种带有一定节奏的小小刺激,便会对脑神经产生作用,具有疏解精神紧张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要抖动身体的原因了。

至于为什么抖动的是腿,理由也很简单。因为腿是最不引人注意的部位了。有人会很直接地用咬嘴唇、皱眉头等动作,来表现出不安和焦虑感,不过对于必须考虑他人眼光的人员,或是对他人评价过分在意的人,就会希望尽量低调地疏解紧张情绪,因此才会选择腿来当作身体抖动的部位了。

小孩子都喜欢鲜艳的颜色吗

小女孩的衣服不是红色的就是粉红色的,小男孩的则是蓝色或绿色的等原色系,而这种配色方式在玩具上也是一样,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要原因,就是因为小孩子本身喜欢鲜艳的颜色。

研究发现,其实人类在一出生时,眼睛就已经能感光了,如刚生下来的小婴儿,眼睛一睁开就知道要往窗户或有照明等明亮的方向看,这似乎是因为婴儿觉得明亮会让心情变得比较好的关系。因为喜欢明亮的地方和颜色,所以说大部分小孩子都喜欢鲜艳的颜色。

人老了就会出现灰白头发吗

当人进入老年的时候,长出来的头发里面所含的色素会越来越少,这些仅有的色素和无色相混的结果就像是灰色的,而原先毛囊中的色素,如今由空气取而代之,但正是这些空气让头发看起来特别光亮、泛白。

人体内的血管有多长

人体中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血管在我们的人体中如同地球上的河流一样,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在这些血管里流淌着维持人生命的鲜血。

在身体皮肤表面能触摸到跳动的血管,就是动脉。它用来将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如氧气、糖、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输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使各种组织细胞生长、繁殖,维持人的生活活动。

在人体表面和四肢上见到的呈青紫色,不能跳动的血管就是静脉。它的作用正好与动脉相反,是把各组织细胞代谢排出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带走,将二氧化碳送到肺中排出体外,将尿素等送到肾脏排出体外。

毛细血管是比头发丝还细得多,用肉眼是看不见它的,直径只有5~20微米。毛细血管中只能通过单个的单细胞。毛细血管就像灌溉的渠道一样,把血液送到人体的各个部位。

血液通过心脏泵出、泵入,在血管内反复循环,周而复始,永不停止。如果把毛细血管也算在内的话,人体内的血管长度至少有9.6万千米以上,这个数字够吓人的吧!9.6万千米,地球的赤道长4万千米,能绕地球两圈多呢。

心脏一天可以输送多少血液

血液是人体的养料供给站,整个人体血液的总量大致为体重的8%。我们以体重为50公斤的人来说,他的血量大致为4升。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大约为5升,也就是说,心脏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就能使人体的血液循环一次。

如果照这个速度算的话,一个正常成年人心脏的血液输出量,一天一夜大概在8吨,约为心脏自身重量的30000倍。

血并不都是红色的

人们形容红色,往往说像血一样,然而,很多动物的血液并不都是红色的。

在海边岩石缝里,生活着一种叫小环虫的动物,有些科学家称它为“绿血虫”,因为它全身血液是鲜绿色的;属于软体动物的海峭和墨鱼,血液也是绿色的,蚯蚓的血是玫瑰色的,田螺的血是白色的,蚌的血是淡蓝色的,虾和蟹的血色与它们的外壳颜色一样,是淡青色的。在北冰洋有一种“白血鱼”,跟人们所熟悉的田螺一样,血液是白色的。海洋深处有一种扇鳃虫,它的血色能一下子变绿,一下子又变红。不同血色的奥妙在于各种动物血液含不同的血色蛋白。

血色蛋白中的含矿物元素不同就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比如:含铜元素的使血液呈现蓝色;含钒元素的呈绿色;含铁元素的血才呈红色。血液中含不含氧气,也会使血液出现不同颜色。比如,人的静脉血因不含氧气而会变成暗紫色了。

输血一定需是血型相同的吗

输血时一定要求献血者的血液与受血者的血液之间不发生凝集反应,否则红细胞就会皱缩、破裂,从而给受血者带来危害。

一般来讲,理论上同型血液可以相互输用。但在临床上,输血之前配血主要看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会发生凝集反应。这是因为献血者的血浆虽然有可能含有与受血者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但当献血者的血液输入受血者体内时,这些凝集素便进入受血者血液循环,并很快被稀释而不至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紧急情况下,一些血型不相同的人之间经过检验配型后也可以输血,但输血量不可过多,而且输血速度要慢。

尽管在临床上一般采取相同ABO血型之间的输血,但并不是所有ABO血型相同的人之间都可以相互输血。这是因为人类的血型系统是由基因决定的,它不但种类多,而且很复杂。例如:Rh血型系统就是与ABO系统完全不同的一个系统。我国绝大多数人为Rh阳性,只有大约1%的Rh阴性,Rh阴性的人在第一次接受Rh阳性的血后,并不会发生凝集反应,但在体内却产生了抗体。以后再接受Rh阳性血后就会发生凝集反应,出现生命危险。另外即使在ABO血型系统中也存在许多亚型,如A型血又分A1亚型及A2亚型,AB型又分A1B及A2B二个亚型。而临床上验血型并不包括亚型,这就可能出现受血者与献血者的血型的亚型不同,如果不进行输血前的配型,在输血时就很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以至造成危害。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不管献血者与受血者血型是否相同,输血前都必须进行交叉配血。只有当献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之间不发生凝集反应时才可以进行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