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克制自我贪念的伟大教义在最初被提出并传播的时候,并没有多大影响力,甚至在他死去后的若干年中,也没有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及奉行。可是,这种教义却在后来成功得到了一位世界上最伟大帝王的认可。
之前我们说过,亚历山大曾经到达印度边境,并与印度人进行了战争。在这之后,希腊历史学家们开始流传一种说法:当时有一个叫作旃陀罗笈多的人,他向亚历山大提出,从恒河入境印度,从而征服这个国家。不过,亚历山大与他的将领们因为对印度缺乏足够的了解,所以断然回绝了这个建议。公元前321年,旃陀罗笈多在一些山地部落的拥护下,在印度的北部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至公元前303年,他带人马向旁庶普发兵,希腊人就此被驱逐出印度领地。随后,在旃陀罗笈多以及其儿子的努力下,自己的小国家逐渐得到扩展。至公元前264年,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继承王位,国家的领土已经由阿富汗扩展到了马德拉斯边界。
最初,阿育王也想像自己的父辈、祖辈一样,通过武力来取得印度半岛,为自己的国家开疆拓土。于是,他在公元前255年,第一次带军队对羯陵伽进行攻打。虽然他的部队最终打了胜仗,可是他亲自经历了战争带给人类的杀戮和悲惨,所以他没有再继续其他统治者的征服式战争,而且决定从此不再进行武力征服。因此,他认可了佛教有关和平的教义,对所有人说:以后的征服将不再是对领土的占有,而是对人心的获取。
阿育王掌权28年,而这28年时间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祥和、繁荣的时段。在印度,他不但注重树木的保护,还种树、挖井,同时建立医院、种植草药、修建公园,并专门为印度土著居民和其他隶属民族成立了政府保护机构。在他的领导下,国家开展女性教育制度,大力发展佛教布道。当时流传于民间的很多教义,后来被别有用心的人加入了不实、迷信甚至荒唐的内容,所以阿育王拨专款鼓励传道者对经书进行整理、收集、研究甚至是批判。不仅如此,他还特别派传教士去往别国传播佛教教义,比如波斯、喀什米尔、亚历山大等地都曾有他派出的传教士。
这就是与众不同的阿育王,他的进步思想已经完全超越了当时所处的年代。不过,可惜的是,阿育王没有儿子,而当时的印度现状,也没有谁或者哪个团体能继承这一伟大的繁荣盛世。所以,阿育王死后100年左右,印度开始衰退,并逐渐分裂开来。
种姓制度是印度的传统制度,而在这些种姓中,婆罗门又是势力最大,身份最高的一个阶层。但他们一直对佛教教义有所抵触,完全不能接受佛教提倡的公平、正直。所以,阿育王死后,婆罗门开始用尽方法减弱佛教对于人们的影响。如此一来,那些曾经被摒弃的旧有教别又死灰复燃。这让印度国内阶层分化变得更加明显,而且情形微妙。很长一段时间里,婆罗门与佛教势力相当,且都发展得不错。但随着各种婆罗门教的兴起,佛教明显被弱化。虽然佛教不断被弱化,但传播并没有停止脚步,它被印度边疆以及其他国家所接受,比如中国、缅甸、日本、泰国等。直到今天,佛教在这些国家的地位依旧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