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直到1978年秋季,我到武汉与书法家、诗人及学者吴丈蜀兄相聚把晤,谈话间才听他说:“东汉三国时,当阳属荆州南郡。关羽败走麦城,麦城在今天当阳之东,沮、漳二水之间,关羽父子被斩于临沮。湖北省当阳市城西,有三国蜀汉大将关羽的陵墓,人称为关冢,即是吴国袭取荆州杀死关羽后所葬的那个关羽被斩首级遗体的地方……《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中的玉泉寺也离当阳不远,在当阳西南……”
这引发了我强烈的兴趣。见我有游兴,丈蜀为人豪爽,决定陪我前去当阳看看关羽的墓冢。他设法弄了辆轿车。社科院文研所的所长张啸虎是我复旦同窗好友,陪我们从汉阳出发。由公路去往当阳,路较远,但三人游兴皆浓,终于到了当阳看到了关羽的这个比较冷落残破的墓冢。
这是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春天,关羽被下葬在这里的地方。起初就是一个大土冢,看来是吴国草草埋葬的。当地一位老人说:宋朝以后,历代增修,才形成了一个陵园。关墓也像个小山包,高约七米,冢周长有七八十米。明代在这里建了一个关帝庙,比起洛阳的关林就显得寒碜了!植的柏树也少。虽然有牌坊、正殿等建筑,也有剥落破损的红门,看得出新建时的光彩,但经过“文革”,也有损坏,正殿锁着门,贴着封条,无法进入。据看门的老人说:极少有游客光顾,一派凄凉景色。
值得注意的是庙上有副对联,也不知是何时何人写的,并不出色但颇不一般,我曾经录下来,在此作为结束:
生蒲州长冀州取徐州守荆州万古威灵第一;
兄玄德弟翼德擒庞德释孟德千秋忠义无双。
关羽是河东解人,河东解县后来改为蒲州临猗,故称他“生蒲州”;关羽曾由本乡出亡,投奔刘备,活动范围相当于汉的冀州一带,故云“长冀州”;关羽曾杀徐州刺史车胄守下邳,故说“取徐州”。
(本文改定于2013年10月,刊于2014年第2期《海外文摘》)
注释:
[1]河东解(县)人,今山西临猗西南人,当地人称关羽是解州常平村人。
武后皇泽寺和蜀道“张飞柏”
——日记两篇
2003年11月26日星期三晴
四川广元市作协曾两次邀请我去广元,均因忙未能成行。自两年前应聘为四川广元市作协名誉主席后,一直想了此心愿,去广元同那里的作家见面。加之,抗战时我十八岁,由上海万里迢迢到大后方,当时经陕西过秦岭入川时,途经广元,留下深刻印象。几十年来,总想旧地重游。今天这两个愿望得以实现。上午九点半,广元作协童臣贤副主席带车来迎接,我与起凤为互相照顾,遂结伴上车北行。驾驶员小袁在北京当过十几年武警,开车技术高超,让我们感到安全、舒适。
广元是川北名城,古称利州,位于川陕甘三省接合部。北连秦岭,扼嘉陵江上游,境内山陡水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遗下的名胜古迹甚多,属于“古蜀道旅游区”。蜀道之难,古时候首推广元那一段,古栈道等均在广元境内。从成都至广元的高速公路今年春天开通,原来火车要六个多小时的行程,高速路仅三个小时就可到达,途经广汉、德阳、绵阳,绕过剑门关等天险,通过三个大隧道,直达广元。路修得极好,唯一“缺点”是看不到山环路绕的风光,两边景色平庸,不似旧川陕路盘山公路之危险奇特。但时至今日,谁又不想要这“缺点”呢?车行快速,作打油诗一首:“北上飞绕剑门关,潇洒逍遥到广元。疾驰高速六百里,‘憾叹’未见蜀道难。”我这“憾叹”是开玩笑。
抵达广元,住南河湖心岛上唐式宫廷建筑风格的“凤台宾馆”,取“凤台”为名当同武则天有关。宾馆占地五十余亩,绿草如茵,树木高耸,四面临水,据云是川北最好的宾馆。广元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市作协主席白天培早早在此迎接。下午,童臣贤陪同游皇泽寺。
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在唐武德七年(624)生于广元(当时是古城利州),其父武士,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当时为利州都督。正因广元是武则天的出生地,皇泽寺即是祭祀武则天的寺庙。筑寺年代难以考证,此地背靠乌龙山,面对嘉陵水,历经千载,虽然原来的巍峨寺庙因为开路等已大半毁去,但尚存的倚山建寺部分犹可看出当年古老而森严的气象。相邻的千佛岩尚存佛像七千余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大佛,有摩崖石刻。
我在大殿中平生第一次看到了武则天的坐像,像高两米多,仿照菩萨庄严端坐,浑身金塑,据说是武则天六十二岁时的模样,面部及身体均显得有些肥胖,神情也显得有些老态。如此珍贵塑像,经历“文革”还能保存,颇不容易。我猜也许因为这里是武则天的出生地,所以得到呵护;抑或因为“文革”中“四人帮”推崇“女皇”,所以此像无恙?
大殿玻璃橱内展出的有关武则天生平的资料中,令我感兴趣的是武则天的“文字改革”。
有一张改字对照表,列出武则天改了不少字,例如“國”字改为“圐”;“臣”字改为“”,均有其要改的寓意。又如武则天本名“照”,做皇帝后,有人对她的名字评头论足,她遂造出一个“曌”字,音仍读“照”,意谓“日月行空”,自己虽是女人,照样可以统治天下。看来,她思想解放,认为古人能造字,自己也可造字,只是她改的字大都囿于政治,不属真正便民利民的文字改革,不少字都是由简变繁,也无必改的理由,于是并未通行畅用。
我到过西安,游过乾陵,武则天与唐高宗合葬墓,巍然一座高山,墓前有“无字碑”。乾陵被盗过,但因墓巨大,盗墓者未得逞。郭沫若在时,曾希望看到乾陵发掘,认为国宝必然无数。曾有某外国提出:愿提供资金与技术开挖乾陵,报酬是将其拍摄一部纪录片,但经研究认为不急于开挖,此事遂搁置。西安及乾陵,都没有武则天像,广元皇泽寺的武则天像就更珍贵了!
2003年11月27日星期四晴
十八岁时到过广元,八十岁将临之际又旧地重游,广元变美了,我已老了!颇多感慨。
如今的广元,是一座漂亮、现代化的城市,市区扩大,被白龙江和嘉陵江隔成五个区,高楼大厦林立,市容整洁繁荣,夜晚灯火辉煌,同抗日战争时那个破破烂烂、贫穷落后、夜晚点着小油灯的小城相比,早已改天换地完全不同。这里陕、甘两省的人仍多,居然有个四川省豫剧团,说明河南人也不少。上午坐车观览广元市区时,童臣贤告诉我:“温州人来广元投资创业的不少。”浙江温州人如今在外国也到处有他们的踪迹,被称为“中国犹太人”,居然也来川北广元经商,创业精神之强由此可见。春天“非典”猖獗时,广元有六人染病,但及时隔离医治,未扩大也无人死亡,说明广元的医疗条件也是好的。
看了新开发区和商业区的市容,小袁开车,我们由童臣贤陪同至剑门关游览。《剑门报》总编杨仕甫也是广元市作协副主席,他刚完成一部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和剑阁旅游局梁局长驱车赶来见面,并一路介绍,如数家珍。
剑门关是“蜀北屏障,秦川咽喉”,离广元五十余公里,到达后,只见大剑山壁立千仞。两山之间,是一道奇险的关口,宛如一剑劈开将山分为两半。那形势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门天下险”,到此体会更深。
历代剑门都有关隘、关楼,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我们今天见到的剑门关是1993年重建的,楼体主建筑为两层一底,楼高近二十米,大块青石构成墙体四周,正中开拱形门洞,南北贯通,门洞上方有“剑阁”二字,墙上为旅游需要插有“汉”字大旗。山风猎猎,旗帜飘飞,望四壁云山,如闻古战场厮杀声,令人想起《三国演义》中姜维守关,钟会率魏兵攻剑门关不下,邓艾偷渡阴平直捣成都,蜀主刘禅花天酒地终于投降被俘等故事。剑门关易守难攻,但川陕红军当年曾在此攻克过剑门关,歼灭大批守关白军,说明红军那时士气之旺盛。我们夫妇年岁大了,只拾级到关上看看,不愿再往高处去爬山登险,遂走下去又上车,绕山路直到山顶高处原始森林公园。这里平坦,可以下瞰水库及梁武帝的藏经洞,并可远眺剑门群山,如排垒,如笔架,如插向青天的利刃。时令已是初冬,满山林木色彩缤纷,饱览胜景,顺口戏拈五绝一首:“天险剑门关,排垒皆青山。怀古思姜维,不肖数刘禅。”无诗味,也无新见解,录下记趣而已。
离开森林公园后,驱车去游翠云廊,这是古蜀道上从剑门关到剑阁县城一段的美称,有七千余株千姿百态的古柏分列两边。其中十几株据说是三国时代张飞令人栽种的,故名“张飞柏”。其余均是历朝历代陆续植下的。古柏粗壮,一般要三四个人用双手才可合围,最粗的可容五六人合抱。古柏根部暴露,盘根错节,粗大的枝干参天,浓荫蔽日,郁郁苍苍。树下道路应是古时驿道。有一棵苍虬的古柏,形状古怪,如一巨大鹿角。主干根部残缺,已成空洞,有砍伐及焚烧痕迹,但两根从主干中长出的粗大树干依然鲜活。柏树旁立有一牌子,上写“阿斗柏”三字。据传后主刘禅降魏后,邓艾派兵押他去洛阳,到此地时遇到大雨,刘禅曾在这巨柏下躲雨。此事被当地百姓传开后,因怨刘阿斗的昏庸,痛恨这棵柏树给阿斗遮了雨,就撕皮砍伐,用火烧树,将此树称为“阿斗柏”。
漫步在翠云廊中,空气新鲜,古意苍茫,目不暇接,使人不愿离开,想沿巨柏古道一直走下去……这批古柏真是国宝。像这么粗大古老的柏树,有一棵已很珍贵,如有十棵八棵,就是一个旅游景点。如今从剑阁到梓潼,有七千多棵这么高大蓊郁的古柏,真可以算是一项“世界之最”吉尼斯纪录的景观了!只是这里还没有引起外界足够的注意,国内游客来得太少,国外游客基本没有。如将景区道路修得更宽更好,景区文化色彩弄得更浓更丰富,更有吸引力,旅游设施更完备,安全、卫生等问题解决得更好,就凭三国文化、红军文化,确实是大可招徕全球游客的!现在旅游对外国旅行社开放,也可吸引外资,对广元来说,正是发展旅游事业的良机。
中午,在剑门关镇的剑门关宾馆进餐。这个古镇颇有商业气氛,有趣的是到处是以豆腐佳肴为特色的馆店,店名不同但均带有“豆腐”二字。本地人说“中国豆腐甲天下,四川豆腐甲中华,剑门豆腐甲四川”。传说三国时,蜀汉大将军姜维用豆腐营养三军,用豆渣饱喂战马,以利攻守。又传说魏将钟会用剑门关豆腐制成豆腐干作为士兵干粮。还传说唐明皇避“安史之乱”逃至四川,一路茶饭不思,途经剑门关食用豆腐后胃口大开,赐名做豆腐的“黄豆”为“皇豆”。杨仕甫请我们吃了豆腐宴,满桌一盘盘豆腐制成的菜肴色香味均好。据说当地用炒、炸、熘、熬、煎、蒸、煮、炖等方法可以做出一百多种豆腐菜肴来,这的确形成了一种剑门品牌与特色,但万变不离其宗,全是豆腐,吃时似乎又觉得太单调了。
(本文刊于2004年第2期《四川省情》)
海南读史杂记
1996年2月到海南参加笔会,曾到各处游览,深深为海南的椰风绿韵、碧海蓝天及高楼大厦的特区景色所吸引,也访问了一些名胜古迹,如读史书,颇有感触,爰写杂记数则作为纪念。
苏公祠里想苏轼
可能由于我是从四川来的,到海南后总想起宋朝绍圣四年(1097)被从惠州再贬儋州的苏轼。因此,在海口游五公祠时,发现与此紧紧相连的还有苏公祠,就不禁兴致勃勃了。相传苏轼被贬来海南后,曾在此寄宿并诵读诗书,且指导居民开凿双泉,命名为“浮粟泉”,题泉上亭名“泂酌亭”。此处南宋时就留下了“东坡读书处”的遗迹,后来元代改为“东坡书院”,院内修祠,供东坡画像,陈列东坡在海南事迹,名苏公祠。《琼台记事录》中说:“宋苏文忠公之谪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苏轼在海南最大贡献是文化传播,可见一个人做了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
“泂酌亭”的“泂”字,生僻,平时少用,音“窘”,谓远处取水。《诗经·大雅·泂酌》:“酌彼行潦,挹彼注兹。”《诗序》以为该诗是“召康公戒成王”之诗。大意谓“君子”应使“民”归附自己。被一贬再贬远谪海南的苏轼,起这亭名,是否含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