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群雄争霸:中国历史演义春秋战国篇
6613700000018

第18章 赵国将相和(1)

秦国一直觊觎(jìyú)着赵国的国土,只是慑于赵武灵王的威势,才迟迟没有发动进攻。公元前295年,退位后的赵武灵王被困沙丘宫,活活饿死。秦国又开始蠢蠢欲动,想把进攻的矛头对准赵国。

找个什么样的借口出兵呢?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听人说赵国得到了“和氏璧”(一种非常珍贵的玉),不禁垂涎三尺。他想:我正巧可以借换玉为名,使赵国理亏,然后趁机出兵。到那时,甭说这“和氏璧”,就连赵国也会是我的了。于是,他亲自写了一封国书,派专人送给赵惠文王,说秦国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得这块无价之宝。

赵王感到左右为难。他想,如果不给秦国这块璧,恐怕秦国会借此机会发兵,前来攻打;如果把璧给他,秦王素来奸诈,一旦他出尔反尔,璧到手后,却得不到十五座城池,岂不是鸡飞蛋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于是,又召集廉颇、虞卿等几位大臣商量。大家商量来商量去,总想不出一个好计策。大臣李克说:“要是能派一个人去秦国探探秦王的真正心思就好了。”可是,派谁去呢?商议了半天,也找不出合适的人选。赵王为此十分焦急。

正在赵惠文王摇头叹气、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叫缪贤的宦官头目说:“我有个门客叫蔺相如,有勇有谋,胆识过人,而且能言善辩,被其他门客戏称为三寸不烂之舌。我看要让他去倒很合适。”

于是,赵惠文王就把蔺相如召来,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问他:“秦昭襄王想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我的和氏璧,我是不是可以答应?”蔺相如说:“现在秦国强,赵国弱,若不答应,秦国定会以此为借口攻伐我国。因此,大王不可不答应。”赵王说:“要是秦国拿了我的玉璧,却不肯把十五座城给我,我不是上当受骗了吗?”蔺相如说:“秦王知道和氏璧是我国的无价之宝,不会轻易转让给别人。因此他出了一个大价码——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如果大王不答应,秦王定会借机对各国说赵国不讲仁义,理直气壮地出兵攻打我国。这样一来,抢去和氏璧还在其次,恐怕我们的国土也会遭到掳掠。如果大王把宝璧送给秦国,而秦国却翻脸不认账,大王可以把秦王之信——白纸黑字上写着的交换条件公布于各国,这便是秦国理亏了。因此,我建议大王还是先把璧送去。”

赵王见蔺相如句句在理,就故意试探地说:“现在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啊。”蔺相如说:“如果大王不嫌弃我蔺相如年轻卑微,我愿带着和氏璧,前去秦国。假如秦王真心诚意想交换和氏璧,我就把十五座城的地图给你带回来,把璧留下;假如秦王背信弃义,我绝不会让他的阴谋得逞,定当完璧归赵。”

赵王听蔺相如一字一顿,掷地有声,绝无巧言令色之意,就决定派他带着玉璧前去秦国。

秦昭襄王听说赵国已派人前来送玉,非常得意。他想,赵国毕竟不是秦国的对手,这不,乖乖地把璧送来了。为了炫耀一下自己的威力,他就派大将王翦、蒙敖率领军队到秦赵边界去迎接。蔺相如一见秦军那趾高气扬的阵势,就看透了秦王的心思。他装作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的样子,理也没理秦军,径直朝王官方向走去。

秦昭襄王在宫里召见蔺相如。蔺相如按照礼节、不卑不亢地将和氏璧捧了上去。

秦王见璧已到手,欣喜若狂。打开包装一看,不由得满眼生辉。他连连叹道:“果然名不虚传!真是宝物,宝物啊。”他连忙召呼左右大臣也过来看一看,大臣们久闻和氏璧美名,自然都急不可待地想一睹为快。只见一轮圆圆的明月静静地卧在秦王的手上,从上面还依稀可见秦王那托着玉璧的手指。一时间,他们还以为看花了眼:怎么月亮跑到秦王手上去了?猛然间又醒悟过来:这不是什么月亮,而是稀世之宝——和氏璧!众人见此奇景,不禁大为赞叹,纷纷为秦王能得此宝物道贺、欢呼。

蔺相如站在堂下,见秦王只顾在朝上把玩玉璧,全然不提交割城池的事,就想:秦王果然毫无信义。既然我蔺相如还在此,你就休想霸占这块和氏璧。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紧走两步,上前对秦王说:“大王有所不知,这和氏璧千好万好,却有一点瑕疵,请让我给大王指明。”秦王不知是计,就把玉璧还给蔺相如,让他指给自己看。

蔺相如接过璧来,倒退几步,靠到宫中的一根大柱子上,义正词严地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这块璧,就派人给赵国送去书信,说要以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我们赵王召集满朝文武大臣郑重商量此事,许多大臣都说:‘秦国是个贪得无厌的国家,明知道和氏璧是我国的镇国之宝,却还要霸占去。恐怕秦国换璧是假,仗着势力强大,想用几句空话骗得和氏璧是真。’因而一致反对把璧送到秦国来。我想:一般的老百姓互相来往、交个朋友,还都以‘信’字当前,绝不会相互欺骗,堂堂强秦怎么会不守信义呢?为了一块璧丢掉国家的信誉,恐怕不值得吧。况且我们赵国也不能因区区小事和秦国伤了和气。我们大王采纳了我的意见,斋戒了五天,把国宝亲手递给我,派我把玉璧送来。这是赵王尊重贵国的威望,特别表示恭敬啊!可是,我今天到了秦国,大王不在朝廷上而在普通的宫室里接见我,礼节非常简单,态度很傲慢,拿到玉璧以后到处传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跟我们交换的意思,所以我只能施此计策把璧要回来。”

秦王一听这番话,十分窝火,他冷冷地笑了两声,厉声说:“蔺相如,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这是我的王宫,周围是我的士兵,我只要喊一声,立刻就会有人上来把你砍成肉泥。来人呀,先把和氏璧给我夺下来!”

两旁的侍卫刚要动手,只见蔺相如大喝一声:“慢!只要你们有一个人敢向前一步,我就情愿把自己的头颅和玉璧一起在柱子上撞个粉碎!”说完,他怒发冲冠,双目圆睁,举起手里的玉璧就要往柱子上砸去。

秦王没有想到蔺相如如此忠烈,顿时被吓住了。他恐怕眼看到手的宝璧被碰碎,就马上换了一副笑脸,说:“蔺使节息怒。你只要肯把和氏璧给我,我立即割城十五座,把地图交给你带回去。”说着,他皮笑肉不笑地又要过来拿璧。

蔺相如见状,知道秦王心怀鬼胎,绝不会真的把城池割给赵国,为了延缓时间,找个脱身之计,他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的至宝。赵王虽舍不得,但害怕秦国强大,不敢不送过来。送璧时,赵王斋戒了五天,举行了隆重的仪式。现在大王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隆重的接收仪式才可。”

秦王知道不能强夺,心想,你人既已在此,难道还能跑出我的手心不成?就一口答应下来。

蔺相如回到休息的地方,心想:秦王一定会违背协约。今天我以死相拼,保住了这块璧,可过几天怎么办呢?我个人生死倒在其次,万一我抵抗不住,让他们把璧抢走,这不是辜负了赵王和各位大臣的一番期望吗?想来想去,他决定还是先将璧送走最为保险。没有玉璧,秦王又能怎样?于是,当天夜里,他就派同来的一个随员,穿着麻布短衫,化装成老百姓,绕小道偷偷把玉璧送回赵国去了。

过了五天,秦王斋戒完毕,在朝廷举行隆重的仪式,得意洋洋地等着蔺相如献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