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观阴明道:一本不一样的道德经
6629600000003

第3章 道原篇

道原一词出自《文子》和《黄帝四经》。在这两部道家著作中,均把“道”的最基础的理论算作“道原”。所以“道原”是最基础的理论部分。

第一篇(原文第二十五篇)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1]。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2]。吾未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3]。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4]。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6]。

[1]有物昆成,先天地生。

物:《说文解字》作“物,万物也。”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先天而生的都是“物”,后天经人为形成的是“器”。所以“道”也是物。可见老子是唯物主义者,他只不过把“道”看成是看不见、听不着、摸不到的物。

昆:通“混”,喻之无形。

成:释义为形成。例:吴均《与朱元思书》“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寂:《说文解字》中释义为“寂,无人声。”此处释义为无声。

寥:《说文解字》中释义为“寥,空虚也。”释义为无形。

独:《说文解字》“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释义为单独。

改:《说文解字》“改,更也。”释义为改变。

周:释义为环绕。例: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垣墙周庭。”

行:《说文解字》“行,人之步趋也。”本义是走路,这里释义为运行。

殆:假借为“怠”,释义为懈怠。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下》)

[3]吾未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

知:《玉篇》“知,识也。”释义为知道。

强:这里释义为勉强。

字:别名,用于主要称呼。例:《后汉书·张衡传》“张衡字平子。”

[4]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大:《说文解字》“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像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像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这里释义为广博。

逝:《广雅》“逝,行也。”释义为运行。

远:《说文解字》“远,辽也。”释义为深远。

反:通返,释义为返回。例:《论语·微子》“使子路反见之。”

[5]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域:《说文解字》“域,邦也。”域与宇同音,“宇”是所有空间的总和。《道德经》中的“域”包含了“道、天、地、人”,以现在人的理解完全可以释义为地球。

居:释义为处于。例:明代魏学洢《核舟记》“佛印居右”。

[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以动用法,释义为以……为法则。

自然:自然而然,自己成为的结果。有人把“然”释义为正确,我认为正确这个词,人的主观性太强,人只会把对自己有利的认为是正确的。但是道不一定会向人认为正确的方向运行。所以我认为释义“结果”更好。

译文:

生于混沌无形之中,先天地而生。无形啊!无声啊!独立运行而不改变,围绕自己的规律运行而不懈怠。可以为天地母。我不知道其名,强给它起字叫“道”。我勉强给它起名曰“大”,因为它广博。又曰“逝”,因为它在运行。又曰“远”,因为它向深远中运行。又曰“返”,因为它运行到一定程度就会返回。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地球上有四大,而人处于其中之一。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的法则就是自然。

读后语:

1.这篇应该是《道德经》的开篇,介绍了老子对“道”的认知。无形,无声,独立运行,周行不殆,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这些是老子认知到的“道”的特性。可见老子有着非常宏大的世界观,而且在老子的世界观中以“道”为主导。在《文子》中把这篇用作“道原”的开篇,也算是不谋而合了。

2.“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段我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做的释义,个人色彩太多,只是希望给大家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大、逝、远、反”应该说的是道的规律,就是前边所说的“周行”。

第二篇(原文第四篇)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1]。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2]。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3]。

[1]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

冲:通盅,器物虚空,释义为空虚。

用:《说文解字》“用,可施行也。”释义为作用。

盈:《广雅》“盈,满也。”弗盈,不能满,释义为无穷无尽。

[2]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渊:《小尔雅》“渊,深也。”释义为深远。

似:《说文解字》“似,象也。”

宗:《说文解字》“宗,尊祖庙也。”宗有两层意思,一是万物祖先,二是受万物尊敬。后边有“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挫:《说文解字》“挫,摧也。”

锐:《广雅》“锐,利也。”释义为锐利。

解:《广雅》“解,散也。”释义为解决。

纷:《说文解字》“纷,马尾韬也。”本意是扎束马尾的丝麻织物,这里释义为繁杂的纷扰。

和:使动用法,使……变得和顺。

同:释义为相同。例:《论语·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

尘:《庄子·逍遥游》“尘埃也。”释义为尘埃。

[3]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湛:《说文解字》:“湛,没也。”释义为广博。

存:《尔雅》“存,存在也。”

帝:众神之主。一国之主称王,秦始皇统一七国后才称皇。

译文:

道盅,而它作用无穷无无尽。其深远呀!好像万物的祖宗。挫万物的锐利,解决万物的纷扰,使万物的光芒和顺,如同尘埃一样存在。其广博呀!似乎是存在的。我不知道它是如何诞生的,像在天帝之前。

第三篇(原文第三十五篇部分)

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兮!其无味也[1]。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2]。

[1]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兮!其无味也。

淡:《说文解字》“淡,薄味也。”

味:《说文解字》“味,滋味也。”

[2]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

视:《说文解字》“视,瞻也。”释义为看。

见:《说文解字》“见,视也。”释义为看见。

闻:《说文解字》“闻,知声也。”释义为听见。

用:《说文解字》“用,可施行也。”释义为使用。

既:《广雅 释诂》:“既,尽也。”释义为竭尽。

译文:

故道之出言,曰:淡薄呀!其没有味道。看过去,却看见不见。听过去,却听不见。用起来,却没有穷尽。

第四篇(原文第六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1]。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2]。绵绵若存,用之不勤[3]。

[1]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谷神:谷读为毂,《尔雅·释言》“生也。”《广雅·释诂》:“养也。”谷神。生养之神。

死:《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玄:《说文解字》“玄,幽远也。象幽而入覆之也。”

牝:《说文解字》“牝,畜母也。”释义为雌性的动物。

[2]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玄牝之门:牝,泛指雌性动物的产门,这里引申为生育万物的产门。

根:《说文解字》“根,木株也。”释义为根本。

[3]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绵绵:释义为连绵不绝的样子。

勤:通尽,释义为竭尽。例:《淮南子·主术》“力勤则匮。”

译文:

生养之神不死,称为玄牝。玄牝之门,可以称为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的好像是存在,用之没有竭尽。

读后语:

我在前边写过,这篇应该是《黄帝书》中的,是非常古老的道家的思想。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从“道”中托生的,我认为就是说世间万物都是顺应自然规律而产生、消灭的。

第五篇(原文第一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1]。此两者同出,异名同谓[2]。玄之又玄,众妙之门[3]。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5]。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6]。

[1]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道:第一个“道”是名词。原意是路,引申为规则,古思想中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现在称客观规律。第二个“道”是动词,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明道”,也就是先要认知“道”。第二层是“为道”,也就是顺道而为。

名:第一个“名”是名词,名称。名其实是记录事物最本质的特征。第二个“名”是动词,命名。

[2]此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同:释义为共同。例:唐代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是宦游人。”

出:《说文解字》“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释义为出现。

异:释义为不同。例:《礼记·王制》“事为异别。”

谓:释义为称为。例:《论语》“谓之文也。”

[3]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说文解字》“玄,幽远也。”

妙:这里释义为奥妙。

[4]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始:《说文解字》“始,女之初也。”释义为初始。

母:这里表示一种脱生出的开始状态。

[5]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始:《说文解字》“始,女之初也。”释义为起始。此处说的是物的起始。

制:《说文解字》“制,裁也。”制本身就有起始的意思,不过制说的是器的起始。

既:释义为已经。例:《论语·季氏》“既来之,则安之。”

[6]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

徼:这里释义为边界。例:钱谦益《徐霞客传》“复寻金沙江;极于牦徼外。”

译文:

道是可以被认知的,但是不是恒久道。名是可以命名的,但是不是恒久名。此两者是一起出现的,称呼的名字不同,但是称呼的是同一事物。十分玄妙,是开启所有奥妙的大门。无名,是万物最原始的状态。有名,就是人们对事物认知的开始。万物起始就有名,名也就已经有了。故恒无欲,在其保持蒙昧的状态下去观察它的奥妙。恒有欲,通过各种途径测试它的边界。

读后语:

1.我认为老子之所以用并列的句式来写“道”和“名”是因为“道”和“名”原本就是并列的。可以说是同一事物的外在表现和内在规律,所以《道德经》原文“道恒无名”。“道”是固有的,“名”是相对人的认知需要出现的,如果没有人,自然就不需要“名”。或者说“名”是相对认知主体出现的。由于“道”的运行规则“大、逝、远、反”,所以“道”是随时变化的。随着人们对“道”的认知,将各种外力加于“道”上,也就是“道”逐渐改变的过程。因此当“道”变化后,“名”有时也会相应变化。所以才有了“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举个例子:以前的铜钱,古称法币,俗称大子儿,用于交易。但是现在已经失去其交易的功能,而转变成为人们收藏之用。所以其“道”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所以“名”就改称古币。

2.“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是说通过“恒无欲和恒有欲”来认知事物的“道”。语出云:大道至简,小道至繁。大道的规律很简单,就是“大、逝、远、反”,但是分解到万千的小道中就会十分繁杂,需要人们耐心地去认知。

第六篇(原文第四十一篇、四十二篇部分)

反也者,道之动;弱也者,道之用[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3]。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4]。

[1]反也者,道之动;弱也者,道之用。

反:通“返”,释义为返回。例:《论语·微子》“使子路反见之。”

也:《说文解字》“也,女阴。”好像有点本源的意思。

动:《说文解字》“动,作也。”释义为行动、运动。

弱:这里是使动用法。释义为使……变弱。

用:释义为作用。例:《史记·魏公子列传》“小礼无所用。”

[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这里释义存在的、有形的。

无:这里释义为虚无。在这里可以算是“道”的代称。

[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道中托生一个物。这里的“一”不是“道纪”,关于“道纪”以后章节自有说明。这里的一对应后边的万物,就是一个物的本体。前边写过道家思想认为世间万物托生于道,所以道生一。

二:二就是阴、阳。阳就是处于事物容易被发现、认知的部分,阴就是处于事物不易被发现、认知的部分。任何一个物都包含阴、阳两部分,所以一生二。

三:三就是物、名、道。物就是事物的本体。“物”和“名”同处于事物的阳属性面,“道”处于事物的阴属性面,所以就是二生三。

[4]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负:通“背”,释义为背负。例:《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和:这里释义为融合。语出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是一体,只有中和,没有中间。

译文:

第一句太精辟,只可意会。天下万物都是从有形的东西托生的,有形的是从无形中托生出来的。道中托生了一物,这一物包含阴、阳两面属性,阴、阳又分为物、道、名三个部分。万物背负着阴怀抱着阳,中气融合在一起。

读后语:

1.这篇是对前边“道”的一些总结,所以写在这里。此篇中的“无”应该是对应第四篇的“玄牝之门”,在《道德经》中讨论关于“生”的只有第四篇和这里。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可是《道德经》的精髓之一。弄懂“二”和“三”的关系,对于认知事物益处极大。首先“二”就是阴、阳,“三”就是物、道、名。

首先从“物”的层面上说。阳就是“物”和“名”,也就是物的本体和名称。阴就是“道”,也就是内在的客观规律。这就是“物之阴阳”。

在《道德经》中有“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所以《道德经》认为先天而生的是“物”,后天人力加工的是“器”。如果是“事”,主体就是行为。“事的阳”就是行为和名,“事的阴”就是道。

其次从“名”的层面上说。阳就是“名”。《道德经》说“道恒无名”,但是从没有“名恒无道”。按说“道”和“名”是并列的,道恒无名,自然也可以名恒无道。但是不然,“名”也是有“道”的。因为“道”是固有的,客观存在的,而“名”是认知主体附加的。所以“道”恒无名,但是“名”有道。所以万物都会有“阴阳”,都会有“道”。不过“名”不是先天而成的“物”,是认知主体附加的,所以应该算是“器”。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古人有“名”、“字”、“号”三种称谓?我认为这也正是由于古人对于“名”和“道”的理解比较透彻,以及人的可塑性强而造成的。

首先说“名”,“名”是记录人最本质的东西。古人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这个就好像我们现在给孩子取的小名。据说孔子刚出生的时候额头像小山,所以名“丘”。老子名“耳”,一定是出生时耳朵就与人有异,“聃”的意思就是大耳朵。

“字”是道的体现,而且多是“名”的延伸。《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就是说在幼年的时候起“名”,二十岁戴冠的时候起“字”。这个就好像我们现在的名字,包含了对本人今后发展的期望,也就是本人的“道”。如果一个人“道”变了,“字”就可以改了。我查到老子有三个“字”,伯阳、重耳、老聃。伯阳应该就是最早的“字”:应该是按照当时的习惯取的,就好像孔子的“仲尼”。“重耳”和“老聃”的意思差不多,都是说耳朵。但我想“重耳”、“老聃”,都不可能只是说耳朵比别人大。难道“重耳”是为了要听见“希”?

“号”是根据本人的为道的结果而送给本人的。如果本人按自己的“字”为道,达到了别人认同的成就,就会被冠以一个“号”。“孔子”、“老子”都是号。《黄帝四经》道原篇中有“一者,其号也”,说的就是“一”是“道”的号,也就是说为道到一定程度才能算“一”。

所以“道”恒无名,字之为“道”,其号为“一”。

最后从“道”的层面上说,阴阳的性质有了一点变化。他们都是说的“道”,但是反应的是事物的兴衰、成败。“道的阳”属性就是表示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的道,“道的阴”属性就表示事物向坏的方向发展的道。或者说事物向兴衰、成败方向运行的道,也就是所说的“一阴一阳谓之道”。像“否极泰来”、“盛极而衰”,都是古人对“道之阴阳”的认知的最有力的说明。

“道之阴阳”有三个特点:同生、相克、相生。

同生:道的阴阳是一体,同时产生的,事物出现的时候,“道的阴阳”同时产生。

相克:道的阴阳此消彼长,相互克制。阳长阴弱,阴长阳消。

相生:道的阴阳也是相生的。阴、阳弱到一定时候就会像平衡状态转换,所以阳盛极就会出现阴衰,也就是盛极而衰。

太极图是一个关于“道的阴阳”的完美诠释。“道阳”、“道阴”相互克制,此消彼长。如果“道阳”盛极的时候就会由内至边,产生“道阴”,反之“道阴”亦然。

《道德经》后边有“不敢为天下先”,这里和我们现在说的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思想是相悖的。我们认为只有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能比别人更快地获得成功。但是道家思想中“道的阴阳”是相生的,当“道阳”发展壮大的时候,“道阴”也在发展壮大。就好像现在很多的科技、制度,并不像当初看起来那么美好。所以道家“不敢为天下先”。

《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这里是《金人铭》的出处之一,比较有影响力。“缄”就是“封条”的意思,“三缄”就是“三个封条”。在《金人铭》中“三缄”对应文中的“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何残,其祸将然”。意思就是说:不说有什么伤,其祸将长;不说有什么害,其祸将大;不说有什么残次,其祸将到来。“三缄”就是泛指“道阴”,即事物向衰败运行的道,也就是事物的“伤、害、残”。

如果从“道”的层面看“三”,那就是阴、阳、和。也就是“道阴”、“道阳”和“道”,因为“道”和“物”是一体,所以也可以说是“道阴”、“道阳”和“物”。

按照思维习惯,阴阳的思想应该来自于“道之阴阳”,或者说是来自于“一”的思想。老子提取了阴阳这种观念用于完善了“物”层面的哲学认知,形成了“物之阴阳”。“物之阴阳”是一种稳态,“道之阴阳”是一种变态。认知事物应该主要认知到事物的“道之阴阳”。

★阴阳:“阴阳”的思想博大精深,可以说是我们祖先对宇宙间最根本的真理的认知。有人会说“阴阳”的思想就是对立统一,就是事物的两面性。其实这样说是很对的。“阴阳”思想可以表述,事物显性的一面和事物隐性一面的关系,也可以表述事物对人有利的一面和事物对人有害的一面的关系。但这些还不是“阴阳”思想的全部,“阴阳”思想还有更加重要的部分。

“阴阳”的思想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阴阳相生”的思想。“阴阳相生”的思想,可以说是道家“阴阳”思想的精髓了。如果从物的层面看“阴阳相生”的思想,就是一个事物一旦产生,他的道也随之产生。物的实体恰恰是证明了道的存在,而道的存在也是证明了物存在的意义。不过从物的层面看“阴阳相生”的思想,应用上的实际意义不是很大。

而从道的层面看“阴阳相生”的思想就十分有用了。如果说道的阴就是事物的伤、害、残,就是事物弊端的属性,就是导致事物破败的属性。道的阳就是事物有益的属性,就是导致事物壮大的属相。道的阴阳是会相生的,就像《道德经》中所写“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们知道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度的,一旦过了这个度,事物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就是道的阳盛极到一定程度,就会向道阴转化。

就像生物一旦成长到最强壮的时候,就会逐渐走向衰弱。事物显性的属性接触多了,就会逐渐了解他隐性的属性。事情的益端被人应用,其弊端也就会逐渐显现。当然反之亦然,只是人们会更先接触事物显性的属性,会先考虑应用事物益端的一面。只是这个益端是针对自己,还是针对别人,不会有人先使用事物弊端的一面。不过话说回来,对自己的益端有时候就是对别人的弊端,对别人的弊端就是对自己的益端。

这就好像买卖,如果物超所值,那么实际卖家就会受损。如果要是物非所值,那么实际就是买家受损。能有多少次的交易是绝对等值的呢?这个应该很少。不过卖家要是受损,以后的交易就会加价,而卖家受损的买家也会还想跟卖家交易。这样的结果反而致使交易关系长期延续下去,使卖家获得长久的利益。这也就是道的阴阳相生的结果。

★观阴:前边是道家“阴阳”的思想,所以从事物的层面看,“阴”也就是事物的“道”。从道的层面看,“阴”也就是事物的“伤、害、残”。所以明理事物的“道”重在“观阴”,这也就是本书名字《观阴明道》的出处。

第七篇(原文第二十九篇、四十二篇部分)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剉;或培或堕[1]。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2]。

[1]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剉;或培或堕。

行:《说文解字》“行,人之步趋也。”释义为运行。

随:《说文解字》“随,从也”释义为跟随。

嘘:《说文解字》“嘘,吹也。”《声类》“出气缓曰嘘。”嘘和吹的区别就是嘘表示的力度小,吹表示的力度大。

剉:《说文解字》“剉,折伤也。”释义为挫折。

培:《玉篇》“培,益也。”释义为受益。

堕:《说文解字》“堕,败城阜曰堕。”释义为败坏。

[2]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损:《说文解字》“损,减也。”释义为损失。

译文:

故物,或运行于道,或跟随于道;有时受到的影响小,有时受到的影响大;有时受到道的正面影响,有时受到道的负面影响;有时因为道而受益,有时因为道而败坏。物或因为损而逐渐受益,或因为受益而逐渐损失。

读后语:

1.这篇应该是跟前一篇连着的,说明“物”和“道”之间的关系。行和随应该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的。如万物随道自然生长就是行,物被人为加工成器,就是被动的,就是随。

2.“或强或剉”和“或培或堕”看似一样,但“或强或剉”表示的是过程,“或培或堕”表示的是结果。

第八篇(原文第十四篇)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1]。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2]。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3]。此三者不可致计,故混而为一[4]。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5]。绳绳兮!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6]。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7]。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8]。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9]。

[1]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

视:《说文解字》“视,瞻也。”释义为看。

见:《说文解字》“见,视也。”释义为看见。

微:视之不见,看不见的物。

[2]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

闻:《说文解字》“闻,知声也。”释义为听见。

希:听之不闻,听不见的物。

[3]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

捪:音同“民”,《说文解字》“扶也,摩也。”抚摸。

得:这里释义为摸到。

夷:摸之而不得,摸不着的物。

[4]此三者不可致计,故混而为一。

致:通“至”,释义为到达。例:《庄子·外物》“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

计:《说文解字》“计,会算也。”释义为计算。

混:释义为混合。例:《淮南子·览冥》“天下混而为一。”

[5]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皦:《广韵》“皦,皎也,明也。”释义为明亮。

昧:《广雅 释诂》“昧,冥也。”释义为昏暗。

[6]绳绳兮!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

绳绳:“一”拉长了就像绳子了,所以像绳子一样连绵不断。

复:释义为再。例:《管子·牧民》“不行不可复者。”

[7]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状:《说文解字》“状,犬形也。”释义为形状。

惚恍:名词,无状、无物之象。

[8]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迎:《说文解字》“迎,逢也。”

首:释义为开头。例:《资治通鉴》“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

随:《说文解字》“随,从也。”释义为跟随。

后:释义为后面。例:《聊斋志异·狼三则》“后狼止。”

[9]道纪:一的称谓。老子《道德经》中对“一”的理解。

译文:

视之不见的物,名曰微。听之不闻的物,名曰希。摸之不得的物,名曰夷。此三者(微、希、夷)不能计算,所以混合成一。一者,其上也不显得明亮,其下也不显得昏暗。像一条长长的绳子一样,连绵不绝。不能命名,又复归于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的物。所以把这种没有形状的形状,看不见事物的象,称为恍惚。你迎着它却也看不见它的开头,你随着它却也看不见它的后面。执古时候认知的道,来驾驭现在存在的事物。能知古时候事物的规律,可以称谓“道纪”。

读后语:

1.首先从整体上看,这段是一个解释,是一个关于“一”的解释。老子认为“一”就是道纪,也就是“道”的纪律。按道的规律,运行一定的时间才能称为“一”。“一”好像是最早的思想,与“易”同音,也许应该说“易”是与“一”同音。好像每一个真正悟道有成就者,都会诠释自己对“一”的认知。

《黄帝四经》中的道原篇,“恒无之初,迵同大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悔。神微周盈,精靜不熙。故未有以,万物莫以。故无有形,大迵无名。天弗能覆,地弗能载。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內,又包其外。”可以算是从另一个角度对“一”的描述,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迵”字应该是道的古写,从文义上可以看出是“道”的意思。可能当时的认知不像“道”是一条笔直的,而是一个洞又深入另一个洞的感觉。我不能说“道”字表现就更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大家可以想想“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为什么老子在这里要用一个“后”,而不是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尾?

第九篇(原文第三十九篇、四十二篇部分)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1]。其致之也,谓天毋以清,将恐裂;地毋以宁,将恐发;神毋以灵,将恐歇;谷毋以盈,将恐竭;万物毋以生,将恐灭;侯王毋以贵、以高,将恐蹶[2]。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而以下为基[3]。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4]。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此其贱之本与?非也[5]。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琭琭若玉,珞珞若石[6]。

[1]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

昔:假借为“昨”,释义为从前。例:《易·说卦传》“昔者,圣王之作易也。”

一:道纪。得一,顺道纪运行。

清:释义为清明。例:《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宁:《说文解字》“宁,安也。”释义为安宁。

灵:《说文解字》“灵,灵巫也。”释义为灵验。

盈:《说文解字》“盈,满器也。”释义为充盈。

正:释义为端正。例:《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2]其致之也,谓天毋以清,将恐裂;地毋以宁,将恐发;神毋以灵,将恐歇;谷毋以盈,将恐竭;万物毋以生,将恐灭;侯王毋以贵、以高,将恐蹶。

致:《说文解字》“致,送诣也。”,这里释义为宗旨。

裂:释义为分裂、崩裂。例:《淮南子》“四极废,九州裂。”

发:同“废”,释义为荒废。例:——宋·姜夔《扬州慢》“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歇:《说文解字》“歇,息也。”释义为停息。

灭:《说文解字》“灭,尽也。”《尔雅·释诂》“灭,绝也。”释义为绝灭。

蹶(音同绝):《说文解字》“蹶,僵也。”本义是跌倒,这里引申为垮台。

[3]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而以下为基。

贵:《说文解字》“贵,物不贱也。”原意价格高,这里与后边的贱相对。

贱:《说文解字》“贱,买少也。”原意价格便宜,这里与前边的贵相对。

本:《说文解字》“本,木下为本。”这里释义为根本。

基:释义为基础。例:《诗·小雅·南山有台》“邦家之基。”

[4]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

孤:《说文解字》“孤,无父也”。

寡:《说文解字》“寡,少也”。

谷:谷读毂,《尔雅 释言》“毂,生也”。《广雅 释诂》“毂,养也。”不谷,释义为不生养。

[5]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此其贱之本与?非也。

恶:释义为厌恶。例:《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非:释义为不是。例:《孟子·梁惠王上》“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6]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琭琭若玉,珞珞若石。

与:同“誉”,释义为荣誉。《庄子 至乐篇》“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琭琭:通“绿”,这里形容玉石的颜色。

珞珞:通“咯”,形容岩石坚硬的声音。

译文:

从前按照道纪运行者:天按照道纪运行是以清明;地按照道纪运行是以安宁;神按照道纪运行是以灵验;谷物按照道纪运行是以充盈;万物按照道纪运行是以生长;王侯按照道纪运行是以天下归正。按道纪的宗旨来说,天不能清明,将恐怕要崩裂;地不能安宁,将恐怕要坍塌、荒废;神不能灵验,将恐怕要停息;谷物不能充盈,将恐怕要耗竭;万物不能生长,将恐怕要灭绝;王侯不能高贵,将恐怕要垮台。故贵必须以贱作为根本,高必须以下作为基础。所以候王自称孤家、寡人、不生养。天下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而王侯以它们为自己称名。这是他们认为自己贱的根本吗?不是的。所以要求过多荣誉的人,没有荣誉。是故不要像绿绿的美玉一样,而是要像坚硬的基石。

读后语:

什么才是真正的高?什么才是真正的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