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亚洲的奥斯威辛:日军侵华集中营揭秘
6654200000050

第50章 后记

在纪念七七事变爆发七十周年之际,这本揭秘日军侵华集中营的拙作问世了。这本书写作时间不长,但调查却用了二十多年。正如附录中所讲,是在完成战俘劳工集中营课题调查后,征集上千万字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基础上完成的。特别是在调查研究中,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党史研究室、政协文史委员会、政府地方志办、档案馆、社科院等有关单位和有关专家学者的支持和援助,得到了中外一些民间团体和友好人士的支持和援助。可以说,没有大家的支持和援助,就不会有这本书。因此在这里列出名单,表示衷心的感谢。

向下列单位和团体表示感谢:

中国社科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中央档案馆、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河北省社科院历史所、河北省政府档案馆、政协河北省文史委、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政协石家庄市文史委、石家庄市地方志办、石家庄市公安局史志科、石家庄市公安局档案室;山东省社科院历史所、中共济南市委党史研究室、政协济南市文史委、济南市幼儿师范学校、政协青岛市文史委、青岛市档案馆、青岛市社科院、淄博市政府地方志办、政协张店区文史委;政协山西省文史委、政协太原市文史委、山西省档案馆、山西省检察院编志办、政协临汾市文史委、政协运城市文史委、运城市政府地方志办、运城市公安局档案室、中共运城市委党史研究室、政协大同市文史委;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档案馆、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党史研究室、政协北京市海淀区文史委;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天津市档案馆、中共天津市塘沽区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河南省公安厅档案处、河南省司法厅监狱管理局史志办、中共郑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开封市委党史研究室、开封市政府地方志办、河南省第一监狱志办、中共洛阳市委党史研究室、洛阳市政府地方志办、洛阳市公安局史志科、政协洛阳市文史委、政协洛阳市西工区文史委、开封监狱史志办;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纪念馆、中共徐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政协徐州文史委、徐州监狱办公室、政协浦口区文史委;(日)中国人被强掳思考会、(日)亚洲太平洋地区殉难者刻骨铭心会、(日)长崎市强掳中国劳工真相调查会、(日)日本普明会教团、(日)宇都宫市日中友好协会、(日)大阪强掳中国人挖掘会、(日)广岛被强掳到日本的中国劳工交流会、(日)花冈事件记录会;旅日华侨中日交流促进会、旅美华侨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旅美华侨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世界抗战史实维护会。

向下列专家学者表示感谢:

解学诗、步 平、荣维木、庄建平、刘建业、吴广义、王 正、卞修跃、左玉河、居之芬、杨圣清、李茂杰、陈景彦、张一波、李秉刚、傅 波、张树枫、吕温泉、周兆利、朱成山、周振国、谢忠厚、孙继民、朱文通、田苏苏、费妙兴、郑风杰、路继舜、安飞麟、赵联增、宋 敏、范文昭、党福民、李震国、屈左军、张献瑞、李 扬、刘宝臣、张友栋、李英麟、王勇则、刘焕新、吴胜利、张全盛、宋虎立、王康泰、安 民、李竹林、王铭三、张开明、吴 旻、吴云侠、赵云清、朱玉湘、张辛丑、马月玲、张汝胜、刘梦成、王留柱、王 倩、王惠萍、徐永伦、王 选、张宏波、吴祖康、朱建信、杨 竞、樊建川、董玉梅、田中宏(日)、林伯耀(侨)、林伯辉(侨)、松冈环(日)、老田裕美(日)、山边悠喜子(日)、高实康稔(日)、平野伸人(日)、倭文唯三郎(日)、上羽修(日)、鹿岛孝夫(日)、刘彩萍(侨)、吴天威(侨)、朱永德(侨)、方志远(侨)、□福辉(侨)、吴章铨(侨)、陈宪中(侨)、邵子平(侨)、汪文慧(侨)、孔强生(侨)、陈嘉定(侨)、列国远(侨)

还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本书在编写中,参考了国内一些有关集中营的书目,特别是共同合作拍摄《日军虐杀中国战俘罪行录》的南京电影制片厂,再次一并表示感谢。二、本书写作是根据历史档案和幸存者的回忆口述完成的,而一些史料或回忆因种种原因可能有不实之处,因而书中有些事件和细节也可能有不确之处,希望有关的当事人、见证人看到后,能给以修正和补充。如能来函赐教,或是提供新的集中营线索,我们将非常感谢。

最后,感谢四川人民出版社三编室主任蒲其元编审和责任编辑章涛先生认真辛勤的工作,使本书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与读者见面。

何天义

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