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与此认识相反,哈蒙得、丹尼尔等则指出,在西北方的入侵者来到之前,迈锡尼世界已经衰落。至公元前13世纪后期,迈锡尼文明的统治已开始动摇。迈锡尼文明时代的居住地有的毁灭,有的荒弃,不少城市加强了城防工事。公元前12世纪的居住地有320个之多,但在公元前11世纪仅有40个左右继续有人居住。总的趋势是迈锡尼文明地区的居地数锐减,人口稀少,但没有哪一地区是完全被放弃的。一切迹象都表明,迈锡尼文明已经走上了末路。
根据考古资料来看,公元前13世纪期间,多利亚人并没有进入希腊世界,直到迈锡尼文明的不少城市已经变成废墟之时的很长一段时间以后,多利亚人才涉足此地。因而,公元前13世纪末以来迈锡尼文明世界各地王宫连遭毁灭之灾,不能归咎于多利亚人。多利亚人面对的是一个已经不可避免要毁灭的世界。
但是,考古资料也没有为当时多利亚人到来的说法提供物证。于是,柴德威克从研究古文字入手,提出大胆假设。他指出,神话传说中关于赫拉克利斯服12年苦役的故事,反映了多利亚人臣属于迈锡尼人的历史事实,多利亚人早就遍布在迈锡尼世界各地,只不过他们是被统治者。赫拉克利斯的子孙返回伯罗奔尼撒,则道出了多利亚人推翻迈锡尼人的真情——不存在所谓多利亚人入侵,只是内部的阶级斗争。
以派罗斯为例,胡科讲到,公元前13世纪中叶,希腊大陆上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内部的阶级与阶级之间,矛盾重重,斗争激烈。派罗斯的经济问题很严重:青铜不足用,青铜加工业已衰落;国家经济组织已疲惫不堪,税收不齐,经济亏空;土地不足分,不能满足经济发展之需。有的人投机致富,国家却只能靠积蓄的产品度日,要么就从地方额外征收黄金。当时,神权也受到挑战。村社不按祭司要求行事;有的人甚至敢于不履行宗教义务。中央的高度集中化也由于其他部门或其他国家的过分压力而受到了破坏。在这种形势下,派罗斯的王宫已是岌岌可危。这一切可能是导致派罗斯毁灭的主因。
还有人认为祸根原是天灾。波伊宗研究认为,那时发生了连年的干旱。天灾造成食物短缺,人口减少,大量小村庄被放弃,王宫经济发生危机。特洛伊战争很可能是迈锡尼世界联合行动寻求经济出路的一次远征。事与愿违,10年海外苦战,耗损了他们自己的巨额财富,激化了国内的各种矛盾,使经济危机加深,也加速了迈锡尼世界走向灭亡的步伐。
还有人提出,迈锡尼文明遗址中有几个是毁于火灾的,但引起大火的原因还未可知。于是,人们又把目光投向了活跃于东地中海的海上民族,并且认为是他们破坏了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各地许多城市,促使赫梯帝国灭亡。而埃及帝国衰弱,当然也影响到迈锡尼世界。米隆那斯等甚至说当时的派罗斯有一支装备着20条船的大舰队,可终于没有抵挡住海上侵略者。但是反驳此说的人指出,海上民族在公元前13世纪时并未进入希腊。从泥版文书中看,在派罗斯陷落之前,国家除了正常的换防之外,并无任何特殊军事行动。虽然曾有划船手集中之事,但可能是去履行某种公务,或是去贸易,而不是去打仗,因为他们是从各地抽调来的。关于舰队之说也查无实据,只是人们的推测罢了。还有令人不解的是,派罗斯王宫没有防御工事。如果说派罗斯的灭亡或许是失之大意,那迈锡尼、太林斯等地不仅有巨石筑就的高墙,而且有保证战时水源的设施,可谓森严壁垒,却也没能免于灭亡。
总之,迈锡尼文明是毁灭了,但其到底因何而毁灭,大家仍各持一词、争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