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探寻逝去已久的远古世界
6661100000073

第73章 “死亡之丘”毁灭之谜

1922年,印度考古学家R·D·班那齐等人在印度的一个荒岛上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古代城市废墟,这就是后来轰动全世界的“死亡之丘”——摩亨佐达罗。经考证,这一遗址与哈拉巴文化同属于一个系统,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500~前1500年。

摩亨佐达罗位于印度河下游,在今巴基斯坦信德省拉尔卡纳县境内。这座古城遗址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地势较高为“卫城”,大概是统治者居住、开会和宗教活动的场所,聚集了许多重要建筑物。东部地势较低且宽,可能是居民区。卫城南北长400米,东西宽200米,四周筑有城墙、塔楼、濠沟,都是用烧制砖右砌成的,城墙地底和高约在10米以上。城内有浴池、谷仓、餐厅等许多建筑物,其中最为壮观的当称“大浴场”。浴场中央有个长12米、宽7米、深2.5米的大型浴池,内有梯子可供上下,并设有注水和排水管道。地面和墙壁上都采用石膏填缝,上面覆以沥青。浴池周围整齐地排列着一些小澡堂,均有狭小的入口和排水沟。浴场东北部有一个长70米、宽24米的大厅,组成较宏传的建筑群,南部是以会议厅为中心的另一组建筑群,西部有座规模较大的粮仓。

摩亨佐达罗复原图令人称奇的是,摩亨佐达罗街市与现代城市有着很大的相似。2条南北向和3条东西向大路纵横交错,把繁华街市分划呈棋盘状似的。宽10米的大路两旁均有完整的下水道设备,能汇集各路雨水和污水。各处还设有孔道。居民住宅临街而建,但临街一面不设门窗,大概是为了避开街市喧闹声。每所住宅由多间居室组成,通常是在住宅中心置庭院,四周设居室。令人惊叹的是几乎每家每户都设有浴室、便所和排水的暗沟,并与大路两旁排水道相连,即便是楼上也有排水管附在墙壁上。当时的文明程度可见一斑。

摩亨佐达罗出土不少精美的文物,有精致的陶器、陶塑、青铜器、铜板以及各种带有文字的方形印章。在青铜器的加工工艺上,表现有锻打、铸造及焊接等方法,显示出相当高的文明程度。

摩亨佐达罗所展示的坚固的城墙、整齐的街道、宏伟的建筑、精湛的技术,但是,究竟是什么人建造了它?长期以来,人们还在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是居住在当地的土著达罗毗荼人创造的;也有人认为是来自北方的雅利安人创造的;还有人认为是从两河流域输入的。

这座神秘古城,由于人们无法正确释读当地远古文字而留下许多令人不解的谜团,其中最令人费解的是,从古城废墟里发掘出来的骷髅分布所见,这座古城的居民奇迹般地几乎死在同一天同一时刻,因而被人称为“死亡之丘”。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座繁华喧闹的古城,在一夜之间变成人迹灭绝的“死亡之丘”呢?对此,许多学者纷纷揣测、推断,提出各种说法,试图解释这座神秘古城毁灭的原因。

有的学者认为,摩亨佐达罗曾发生过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大爆炸,从而造成城毁人亡的悲剧。根据是,人们在城内找到了发生过大爆炸的痕迹。如:在城市中心处有一块轮廓清晰的爆炸中心,而处在中心处的所有建筑物均被夷为平地,破坏程度呈伞状由近及远逐渐减弱。另外,地质学家们曾在爆炸区域内发掘出土过一些由黏土和其他矿特质烧结而成的碎块。据推算形成这些碎块的温度须高达1400℃~1500℃,这只有在大爆炸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达到如此高温。同时在古代印度传说中,也曾流传过远古时期发生过一次大爆炸的说法,而且这种奇特的大爆炸在古代中国、近代前苏联都曾发生过。

也有的学者提出,根据地质学资料记载,距摩亨佐达罗不远的地方是一个地震中心,公元前17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曾发生过一次强烈的大地震。因此认为摩亨佐达罗城民可能在这场大地震中死于非命,城市毁于一旦。

摩亨佐达罗遗址还有的学者提出,根据遗址中发现一些尸骨上有刀砍痕迹,在住宅里发现几具异常的人骨等等现象,认为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时,曾对摩亨佐达罗城民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造成城民全部丧生,文明衰落。

此外,还有的学者猜测,可能是一场可怕的瘟疫夺去全城居民的性命;也有的学者推测,可能是印度河洪水泛滥,淹没城市,造成城民全部丧生,城市毁灭。尽管说法多多,但是,还都缺乏足够的证据来支持。神秘的废墟山城蒂瓦纳科蒂瓦纳科是一座建立在高山上的石城,从残存的遗迹还可看出,那原是一座坚固而庞大的城池,建筑宏伟而又谨严,四面有巨大石块砌成的高高的城墙,宽阔的石阶通向雄伟的城门,每个城门都用整块的巨石凿成。但是在今天,人们只能看到一片废墟而已。但那些每一块都大得惊人的巨石,仍然不能不唤起人们的惊叹与困惑:到底是什么人建造了这座宏伟的石城呢?

印加人对这些他们到来之前就已经消失的蒂瓦纳科居民毫无所知。他们唯一记得的一个古老的传说:蒂瓦纳科是在洪水退去之后,由来历不明的巨人在一夜之间建造起来的。因为这些巨人不听太阳会升起的预言,所以遭到太阳光线的毁灭,连他们的宫殿也被摧毁。

另一个传说则说:很久以前,一场持续了60个昼夜的大洪水,淹没了所有的城市和村庄。洪水过后,安第斯世界的造物主维拉科查来到蒂瓦纳科,他是个长着胡须的白人。人们在蒂瓦纳科找到了造物主维拉科查的石像,他睁着一双大眼睛,嘴唇周围留着浓髭,与下巴尖削的胡须连在一起。然而南美的土著居民都是不留胡须的。因此,这个维拉科查到底是谁,他从哪儿来,也就成为令考古学家们无法解释的难题之一。

从20世纪50年代起,玻利维亚政府在著名考古学家庞塞·桑金斯主持下对蒂瓦纳科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和研究。发掘和研究表明,蒂瓦纳科的建造和发展,大体经过了5个时期,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00~1200年,前后经历了1400年的时间。5座城市的遗迹重叠交错,十分紊乱。经过多年考察和研究,但仍有许多疑问无法解决。

在这些疑问之中,巨石建筑技术最令人不可思议。这种巨石建筑,在史前的南美洲屡屡出现。如马丘比丘、皮沙克和萨克塞胡阿曼,但最突出的还是蒂瓦纳科。这座古城使用的巨型石块每块都重达数万千克以上,切割得非常完美,棱角磨圆,甚至表面都做了抛光。在整个巨石建筑中,没有一处使用过灰浆或水泥之类的粘合剂,石块之间拼接得天衣无缝,给人的印象是这些施工者们切割这些巨石就像切割黄油一样容易。要说古代印加人用简陋的石镐就能完成这一切,实在令人无法相信。

在蒂瓦纳科的西南端,有一处废墟,名叫普玛·普库,它是蒂瓦纳科的最大建筑之一,但已彻底倾颓。今天的人们已不知道它原来是宫殿还是庙宇,但它的废墟仍非常宏伟,其中最大的一个巨石平台,长40米,宽7米,高2米,估计巨石重达1000吨!这些巨石加工得非常精细,全部经过打磨和抛光,如同用最先进的机器、硬钢铣刀和钻机制作出来的一样。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在这里还发现了一些大石块制成的预制建筑构件,这些构件上有多处精确的凹槽、轨道和孔洞,几何形状非常复杂。有人曾做过一个模拟实验,将其中3块预制构件的准确数据输入电脑,很快就可以看到,这些凹槽和轨道相互交合得天衣无缝,不用任何灰浆,就能筑起一道没有缝隙的围墙。

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制作这样的精密产品,也必须使用先进的设备,必须有预先精确设计的图纸和模具,任何细微的误差都会使构件报废。而史前的印加人不懂得任何金属,也没有文字,那么,谁又是这些构件的设计者和施工者呢?

还有,蒂瓦纳科附近并没有采石场。据考古学家检测,这些巨石是从200千米以外运来的。采石场与蒂瓦纳科之间的道路非常简陋,即使是当今最杰出的工程师,使用最现代的科学技术,恐怕也没法搬运这些巨石。何况我们可以肯定,当时的印加人即使有可以负重的家畜,也没有发明车轮。

在西班牙人刚刚到达这里时,一个教士听印加人说:“蒂瓦纳科的巨石,是应着号角的响声,由一些天赋禀异的生物,从空中运到这里来的。”这当然是一个神话传说,但它是否也曲折地反映了某些历史呢?

蒂瓦纳科西北不远就是的的喀喀湖,60年代,潜水员在湖底发现了一些建筑和石块铺成的道路。这些石块琢磨精细,就像一种巨型的智力测验拼图。据印加人的传说,湖底淹没的宫殿是大洪水前的建筑。的的喀喀湖的芦苇岛上住着乌罗人。他们自称,当世界还处于黑暗中时,他们就已存在了。

面对如此神秘的山城蒂瓦纳科,考古学家和史学家们不得不承认,对于它的一切,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