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6661200000065

第65章 核垃圾的处理

核燃料在反应堆内“燃烧”时,可裂变核素渐渐减少,裂变产物不断增多,其中有好几种核素会强烈地吸收中子。因此,到了一定程度,“核火焰”会逐渐熄灭。只有用新的核燃料组件来替换用过的燃料组件,才能使反应堆继续进行工作。

防放射服用过的核燃料组件与烧过的煤块有很大的不同。煤块烧过后,绝大部分可以燃烧的碳元素已气化变成二氧化碳。而用过的核燃料组件中,仍保存着大部分裂变物质。按其成分来说,96%是没有“烧”过的铀,1%是铀-238吸收中子而形成的钚,另外3%则是铀-238吸收中子而形成的锕系元素,以及铀-235裂变而产生的各种放射性或非放射性核素。

刚替换下来的燃料组件放射性很强,一般都要让它在核电站内贮存半年到一年,使短寿命的核素有相当大一部分衰变掉。在这段时间里,操作人员不能直接搬运这些组件,而必须在足够的辐射防护条件下进行远距离操作。在压水堆核电站中,这种操作是浸在水下进行的,水层有足够的厚度,可以保护操作人员免受辐射的损害。

用过的燃料组件经过半年以上的衰变,可放在装有屏蔽的车上转移到厂外的贮存地点或专门的处理工厂。在处理工厂内,通过一套遥控设备,从燃料组件中回收铀和钚,而留下一种含有大量高放射性核素的废液,叫高放废液。

高放废液有不少有价值的核素,但数量超过今天的需求,因此目前还只能把它们作为废物进行处理。

放射性废物的最终处置,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先要设法尽量减小它的体积。对含有较多可燃成分的废物,可采用焚化的办法,使放射性核素残留在灰烬之中。对含放射性核素的溶液,则采用蒸发浓缩的办法,使体积比原来缩小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体积缩减后的核废物,如果处于分散和可流动的状态,还要用各种办法将其固化,其目的是使放射性核素不再扩散。现在比较成熟的固化剂有水泥、脲醛、塑料、沥青等。当放射性废物浇铸在这些材料内时,就成为固化块。这样就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运输、贮存,直至深埋。对于高放射性的废物,则要采用更为严密的固化材料将其固化。现在研究出一种把放射性物质固化在玻璃内的新工艺,它可以确保核素得到长期的固定。

下一个问题是,这些固化块又该放在什么地方呢?它们是不是还需要有人照看?是否有办法一劳永逸地把它们最终处置掉呢?

通常采用的办法是把核废物埋藏。专家们还寻找到一种更加彻底的办法,就是把它们送往远离尘世的宇宙空间。这是十分昂贵的,因此只能用来处理少量会造成长期麻烦的放射性核素——锕系元素。

把核废物送到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绕地轨道的长期稳定性得不到保证,一旦发生坠落,就会给地球人类带来灾难。把废物送到月球或其他行星上,以邻为壑,似乎并非上策。因此,最彻底的办法是把废物送出太阳系。然而这样做需要有十分强大的运载火箭,且费用极高。

空间处置的方案有好几种。专家们发现,较为理想的方案,是把废物送入以太阳为中心,以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的0.85倍为半径的日心轨道。这个轨道在地球与金星之间穿过。废物被送入轨道后就像一颗小行星似的,可在地球与金星之间绕太阳稳定地运转100万年,而所需的火箭发射功率则与将核废物送入较高的绕地轨道相差无几。

彻底消除放射性核素的另一个方法是使其嬗变。就是用各种粒子去轰击长寿命的放射性核素,使它们很快转变成危险较小的短寿命核素或可裂变核素。

为了使待处置的核素进行嬗变,首先要把它单独分离出来,放在带电粒子加速器、裂变反应堆或聚变反应堆中承受粒子或中子的照射。而用于嬗变处置的最好工具,是快中子堆或热核聚变反应堆。那儿中子“产量”高,有利于嬗变过程的进行。需要处置的核素可做成针状,插在反应堆内,经受中子的轰击。根据计算,锕系元素在快中子堆中放置5~10年,其中90%将嬗变成可裂变核素,然后发生裂变而消失。

裂变产物中,有些核素会强烈地吸收中子。因此,在进行嬗变辐照以前,还要把它们和锕系元素分开。这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因为它们都是一些尺寸大致相同的三价离子,有十分相似的化学性质。

核素的分离和提取,是空间处置和嬗变处置所必须解决的共同课题,科学家们还得花一段时间来研究。

敬而远之

1946年5月,有一批客人来到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他们是7位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专程前来观看加拿大籍科学家路易斯·斯洛廷博士给他们表演原子弹的作用原理。

斯洛廷博士把由裂变物质制成的两个半球放在架子上,每个质量都小于临界值。斯洛廷操纵一套远距离控制装置,使两个半球逐渐接近。中子数量随着半球的移动而不断增加。根据计算,在两个半球相距3毫米处裂变过程就会达到临界点。如果它们再靠近一些,中子增殖系数就会大于1。

放射性标志突然,有一个半球滑下来了,防止发生链式反应的间隙开始闭合。刹那间,房间内出现了眩目的闪光,红色指示灯告诉大家,辐射强度已达到危险值。人们惶恐不安,胆战心惊,只有斯洛廷仍保持镇静。当时半球之间的相对位置还不足以引起爆炸。他立即冲出屏蔽墙,用手把两个半球掰了开来。危险排除了,很多人的生命得到了挽救。与此同时,博士意识到自己受到了强烈的辐照,但当时却没有什么感觉。

9天后,这位为第一颗原子弹作临界试验的科学家,在医院里与世长辞了。这是一次强烈辐射引起的急性死亡事故。

动物试验表明,在遭受大剂量辐照时,首先出现急性效应,这时,躯体受害的严重程度与吸收的辐射剂量有关。开始时会引起白血球的降低,随着剂量的增加,会生产呕吐、脱发、腹泻、感染、出血以及各种并发症,直至死亡。

除了急性损伤以外,辐射的有些效应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表现出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X射线设备作为一种诊断器械,曾广泛地用来检查战争中的伤员。然而在战争结束后的头几年,那些在炮火纷飞中救死扶伤的X射线设备操作人员身上,却开始出现各种恶性肿瘤。实验证实,这是由于经常性地受到辐射而产生的一种晚期效应。而当年X射线设备的设计,没有很好地考虑对辐射的防护。受到慢性辐射损伤后,会患白血病、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白内障、不育症,等等。

除了早期和晚期的躯体效应以外,辐射还能在下一代身上产生遗传效应,使他们出现畸形。慢性效应与遗传效应往往只在少数人身上发生,对个人来说具有偶然性,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得癌症或产生遗传缺陷。而急性辐照损伤则只与吸收剂量有关,任何人只要遭到足够强烈的照射,就会出现症状。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核素。为了防止辐射对核电站工作人员及其附近居民造成伤害,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和各国政府,对允许接受的剂量和辐射防护作了严格规定。

我们已经知道,穿透力最强的射线是γ射线。在核电站中,人们广泛地利用各种屏蔽结构,如铅块、混凝土以及其他高比重的材料来防止γ射线伤害工作人员。在核电站内放置放射性设备的房间之间,都有很厚的屏蔽墙,将它们互相隔开,保证运行人员在操作走廓上工作时安全无恙。每个房间都有一个笨重的铅制屏蔽门,运行人员要用足力气才能使它缓缓地开启。放射性设备室平时很少进人,必要时经过辐射防护人员的监测,采取措施后方能进入,在里面停留的时间也受到严格控制。

为了减少辐照剂量,核电站中还使用各种远距离操作或自动操作工具,如机械手,它能在屏蔽墙的内侧模仿墙外操作人员的动作,把放射性物质装入瓶中,盖上瓶盖等等。

除了γ射线以外,反应堆运行中产生的放射性物质,还会放出Q射线和β射线。这些射线穿透力很弱,在体外照射不会对人体构成重大威胁。如果这些辐射源通过吞咽或呼吸进入人体内部,则会使人体组织受到内照射,造成局部损伤。因此,在核电站各厂房内不能吃食物。核电站内部还设有非常完善的通风系统,保证各厂房有充分洁净的空气供应。检修时,还让工作人员穿上特种材料制成的“气衣”,把人从头到脚都密封起来,由外部供应纯净的空气用于呼吸。

尽管我们的感觉器官不能察觉到放射性的存在,但可以通过比较方便的仪器对它进行监测。每个从事放射性操作的工作人员,都配备个人的剂量仪。在他们工作的环境里,还设有高度灵敏的探测器。每次离开放射性工作现场,他们都要进行淋浴,更换衣服,进行全身的放射性测定,防止把辐射物质带到生活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