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竞选
6670100000003

第3章

第二天早上,我和许可证又不期而遇了。

报栏里已经公示了参加各部门主任竞选者的名单。按照报名顺序排列,一共十三名编辑记者竞争七个业务部门主任的岗位,这十三人也包括原来的七名主任。许可证的名字排在到数第二位(按报名顺序)。名字都上墙了,许可证不用再遮遮掩掩了,他可以拉开架势施展他的竞选纲领了。

走廊里的许可证一脸的笑容,他的腰,明显地直了起来(他本来就不驼背),他依然戴着他那顶标志性的黑色棒球帽,长发披肩(有人对他这种装束提出质疑,认为长发不宜戴帽子,他不以为然,说这才叫个性),眼镜好像换一副黑框子的,镜片后的眼睛闪闪发亮。他一见到我就大声说,看没看到,我报名竞选主任了,你小子怎么不报?

我含糊其词不知怎么回答。

他继续轰轰地说,我害官瘾病了!我他妈现在就想当官!哈哈哈哈……

他说完,在我肩窝里捣一拳,又说,幽默一下。

他说他是幽默一下,可我一点也不觉得他幽默。相反,我一听他这话,知道坏了,他这样一副心态,对他竞选很可能不利,他把主任当成“官”了,而且口气里还那样的志在必得。我说,我看到你在名单上了,很好。

许可证提了提胸,说,很好吧?

我说,很好。

许可证说,我看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非常很好。

这倒是幽默。我想,四个字他偏说是两个字。

许可证说,通知我来开会,我操,主任还没当,就开会啦,真是当官的会议多哈哈哈!

许可证声音很大,很响。许可证从前说话声音也不小,但没有现在这么响亮。我又觉得,这可能是一种心虚的表现吧。

我们说话间,不停有人从我们身边走过,许可证都不失时机地跟他们打招呼,向他们问好(从前的许可证不是这样的,从前的许可证瞧不上各部门的小编小记)。我觉得现在的许可证精神非常亢奋,这对他的竞选,又说不定是好事。

我们一前一后到了办公室,坐下后,许可证从包里拿出一篇稿子给我,说,你今天编什么版?

我说,今天是“食林品味”。

许可证说,好,我正好有一篇稿子,是写吃龙虾的,你给发一下,位置排好点,好处少不了你的,明晚上我请你吃龙虾!

我不爱吃龙虾,但这时候,我怎么能拂他的面子呢。

许可证得意洋洋地炫耀说,我刚刚开发一家饭店,虽然小,菜还不错,特别是五味小龙虾,又鲜又麻,个头又大,不小心都能咽了舌头!

我想告诉他,稿子都齐了。但在这种节骨眼上,不爱吃龙虾不能说,稿子齐了更不能说,否则,他肯定会有想法的。好在他稿子不长,也就七八百字,我决定换下一张照片,再调整一下版面,给他上版,免得他说在关键时刻我不帮他。

我趴在电脑前正在调整版面的时候,我们文艺部的其他人也陆续进来了,许可证一反常态地跟他们打招呼。

王峰峰在接受许可证的招呼后,紧紧握住许可证的手,祝贺他参加竞选。

大家都有所反应,只有吕小责旁若无人地自顾自工作。

许可证忍不住了,说,小吕你没看到我名单公示啦?

看到啦,怎么啦?吕小责一副轻描淡写的口气。

许可证说,好像你不欢迎我参加竞选似的。

吕小责笑笑,继续无所谓地说,没有这话,你当主任,我干我工作,你不当主任,我还干我工作,没什么欢迎不欢迎的,一个样。

这就是吕小责的个性。不过我发现吕小责的微笑很特别,有些清远,也有些淡漠,就像在天边外,全没了昨天晚上吃饭时的睿智。我一想,吕小责的表现是对的,现在是非常时期,她要保持绝对的中立。

帅哥编辑陈列是个九〇后,直来直去地说,许老师要当主任啦,到时候不会不要我吧?

许可证可能在吕小责那儿没得到好言语,说话也别别扭扭的,你小子,怎么这样跟老师说话?我能不要谁啊?老师肯定要你!

老主任钱正秋最后一个来到办公室——竞选期间,仍由他负责文艺部的工作。

许可证也跟钱正秋打招呼,他用调侃的口气说,钱主任看没看到,我也参加竞争了。

钱正秋脸上有些挂不住,甚至是尴尬,他不咸不淡地说,好啊,你争上你干,正好我歇两年。

许可证还想解释什么,钱正秋就跟王峰峰说,等会总编要通知开会,你去帮我听一下,我到昆山去办一个事。

王峰峰是副主任,他还没来得及答应。钱正秋就走了。

接下来,大家都没有话,气氛有点凝固。我觉得事情有点怪,现在这个会议,肯定是关于竞选的。这么关键的会议,钱正秋不参加,只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钱正秋想放弃主任竞选,二是他对竞选已经是十拿九稳了。

过了一会,办公室主任来到文艺部,环视一眼,问,钱主任呢?

王峰峰说,他有点事,上午不来了。

主任说,不是通知他开会的吗?参加竞选的人都要开会的,你想办法通知他一下。

王峰峰说,钱主任让我去替他听听,行吧?

行,没什么大事,就是竞选前的动员会——程序他也懂,和以前一样。主任又转脸对许可证说,你也去。

许可证发牢骚道,竞选就竞选,还开什么动员会啊,谁要动员啊,太耽误时间了。

主任说,你是大作家,心中有数,别人哪能像你啊。

许可证喜欢听这话,他很轻松地笑着,又拿主任开涮了,你小子厉害啊,自己跟自己竞争,这叫吃独食。

主任也笑着在许可证肩上拍一下,又去别的部门下通知了。

在他们开会期间,报栏里又贴出公告了,也是关于竞选的。公告上公告了竞选办法,对参加竞选者提出四点要求和得分比例,一是竞选演说,占百分之三十;二是群众测评,占百分之四十;三是专家测评,占百分之二十;四是业务考试,只占百分之十;最后是报社党委根据上述分数累加,再进行平衡来决定主任归宿。竞选演说在后天进行。

对于这次竞选,除了办公室主任只有原主任一人参加外,其他部门都是两人参加。两人参加实际上就是争锋相对,你死我活,其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也许知道今天不平常吧,记者编辑们来得齐刷刷的齐。我知道,大家基本上都是一个心态,来看看热闹,瞧瞧笑话的。

陈列是个性急的青年人,他看吕小责在电脑上聚精会神闷头改稿,就走到我跟前,小声说,巴乔老师你看到没有?

我说,什么事?

陈列声音更小了,除了办公室是一个人竞选外,别的部都是两个人。

废话,谁看不到啊,怎么啦?

嘻嘻……没什么,我就说说啊。

吕小责在我对面笑了,她哧哧地笑着,有些鬼祟。

其实我知道陈列的话和吕小责的笑是什么意思,只有一个人参加竞选的部门是办公室,竞选者是老主任,他是瓦罐摸螺螺,十拿九稳。其他六个部门各有两人竞选,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之一都是老主任,而另外一人都是新人。看点在哪里呢?看点在于,六个新人,除了我们文艺部的许可证和老主任来自同一个部门,其他五个新人和原主任都不在同一个部门。那么,问题来了,新人们如果竞争不上,还可以选择回原部门继续做编辑记者,和原部门老主任并不伤和气。而我们文艺部的许可证和钱正秋来自同一个部门,无论是老主任钱正秋当选,还是新人许可证当选,都面临着要不要对方的难题(这就是双向选择的妙处)。就是说,如果钱正秋继续当主任,接下来的双向选择,钱正秋还要不要许可证呢?假设钱正秋不要许可证的话,那么许可证又能到哪个部门呢?新闻采访和新闻编辑,可以说他是一窍不通,根据我对许可证的了解,他还愿意选择在文艺部。他选择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如果钱正秋不选择他,他就面临待岗。反之,如果许可证当主任了,钱正秋就面临待岗。

问题就出在这里。其实到了这时候,《海湾晨报》双向选择的最大看点就在我们部,也即是陈列和吕小责诡异说笑的真实内容。

公平地说,在许可证和钱正秋的PK过程中,我觉得,钱正秋是处于上风的。

钱正秋是老主任,四十多岁,有工作经验,又没犯过明显错误(所犯错误也是因为许可证的工作失误)。另外他还是一个画家,而且在本市甚至全省都小有名气,还是市美协的副主席,他的写意山水画参加过三次国家级大展,在韩国和东南亚一带也做过多次展览。最出风头的一次是在新加坡,他的两张四尺整张的大写意山水画和六张泼墨小品,卖了两千美金。另外,他还擅长杂文写作,自费出版过一本杂文集。我的意思是说,如果钱正秋当不上主任(可能性很小),最理想的去处还是原部门,因为他也一天没干过新闻采编工作。再者说了,让这样一个艺术上有成就的艺术家去搞采编,报社会这样安排吗?问题是,他愿意在许可证手下做一名编辑吗?

综上所述,这次能让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只有我们文艺部才能担当得起。这都是因为许可证违反了游戏规则造成的——如前所述,本部门的人是不能(忌讳)和现任主任竞争的,如果他真想竞争主任的话,可以竞争别的部门主任。这样才能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动员会很快就结束了。

走廊里响起杂踏的脚步声。

王峰峰和许可证一前一后走进了办公室。

王峰峰是事不关己,一声不吭就到自己的电脑前工作了。

许可证没有版面,一身轻松,他拿捏一下嗓子,说,弟兄们,今晚我就不请弟兄们吃饭了,我要回去写演讲稿。

陈列说,写演讲稿这点小事还难得住许老师您大手笔,一挥而就的事,吃一顿,喝二两更有感觉。

许可证说,你小子,想喝明天紧你喝。哈哈,这回可不能马虎,要认真对待啊。不过老子也不是吹的,简单写写,也没人敢跟我比,我不是笑话他们,谁文采赶得上我?我还要借机展示一下……好了,不吹牛逼了,弟兄们就等我电话,明天晚上我请大家吃大盆龙虾!

吕小责说,我从今天始不吃饭了,留着肚子。

大家都发出善意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