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十二宫五官说
十二宫五官说是古代相面术重要的一种区域划分方式。
十二宫原为天文术语,用以标明太阳与月亮沿黄道运行一周,每年会合十二次的有规律的位置。而相学家套用这一术语,指颜面的十二个部位,即命宫(即印堂,位于两眉之间、山根之上)、财帛宫(即鼻子)、兄弟宫(位于两眉)、田宅宫(在两眼)、男女宫(位居两眼下,又名泪堂)、奴仆宫(位居地阁,即两嘴角下,下巴附近)、妻妾宫(位居鱼尾)、疾厄宫(居印堂之下,即山根)、迁移宫(位居眉角,又名天仓)、官禄宫(位于印堂之上,相当于额部正中部位)、福德宫(在眉尾的上方)、相貌(指整个面相骨法,包括面上五岳和三停之位)。
并把人生经历的主要内容及关涉命运的主要因素也分成十二个项目,分别赋予十二个部位,以此来测断一个人的吉凶祸福,命运前途。以相貌宫为例,如果此部位生得盈满,则其人富贵多荣;如果三停长得匀称齐等,则永保平生显达;如果五岳朝拱丰耸,则宫禄荣迁,行坐有威严之势,为人尊重,额头主早年的气运,鼻管中年的命运,地阁水星则为晚年之命相;如果有克陷,或者暗惨而薄的,可断为凶恶之相。
6.四学堂八学堂说
相术家认为,面部上有的部位是与人的聪明程度密切相关的,他们将这几处部位称为学堂。一般又可分为四学堂和八学堂。
四学堂,指的是面相中四个可断人贤愚福祸的部位,即眼为官学堂,额为禄学堂,当门两齿为内学堂,耳门之前为外学堂。相术家认为,四学堂关系到人生命运的四个不同方面,各学堂形相佳,则富贵双全,福寿兼得,且学有所成,声名远播;若有部位形相残缺,也就难免艰辛劳碌,命途蹇滞。四学堂之中,眼睛要生得长而清秀,主官职之位;额宜阔而长,主官禄和寿命;两颗门牙为内学堂,如生得周正而密,主其人忠信孝敬,如疏缺而小,主其人多狂妄;耳门之前部位为外学堂,如丰满光润,主其人聪明,但如色泽昏暗,则主其人愚鲁。
八学堂,指的是相学家据以测断人之吉凶贵贱的八个部位。它们分布于头面各部,分别为:高明学堂,指头;高广学堂,指额;光大学堂,指印堂;明秀学堂,指目;聪明学堂,指耳;忠信学堂,指牙;广德学堂,指舌;班笋学堂,指眉。对各部位的相形要求,相术家认为,头宜圆,或有异骨昂起;额宜圆润骨方;印堂宜平明而无伤痕;眼睛宜眼珠漆黑,眼神含藏不露;耳朵宜有轮廓,颜色红白黄为佳;牙齿宜齐整周密,色白如霜;舌头宜舌至准头,红纹长;眉上宜横纹,中节停合双。如果八位学堂有如此形相,主其人富贵吉祥,反之则不佳。
7.九州八卦干支说
相术家用九州和八卦来指称面部的几个部位,并根据这几个部位的丰瘠、气色的不同,以推断人的吉凶休咎。
具体来说,“九州”指的是冀、豫、雍、扬、充、徐、梁、青、荆。“八卦”包括乾、坤、震、巽、离、坎、艮、兑。九州之中,雍州在乾位,左笑靥下方。乾位起于西北角,又称为天门。冀州在坎中,下唇正北。兖州在艮位,右笑靥下方东北处。青州在震位,右颧骨上正东处。徐州在巽位,右眼尾东边。扬州在离位,印堂上方正南处。荆州在坤位,左眼尾下西南处。梁州在兑位,左颧骨上正西处。豫州在中央,位于鼻梁上。
九州八卦干支说主要就气色的不同而冠以吉凶主属。一般来说,分布在面上的九州如果长得丰满且呈现出好的气色,其定是食禄亨通。除了观察气色外,古代相术家还认为,面部的九州各处应以生得丰满为佳,最好不要有缺陷,因为两种情况的命运好坏差别很大。
特殊相法
特殊相法主要有结穴相法、太素脉相法、三世相法、听声嗅物相法以及相心相德之法诸种。
1.结穴相法
结穴,原为堪舆学用语,指地中气脉在适当位置停蓄聚结。结穴相法,又称“铁关刀”,是取看风水的原理来看相的方法。
相学认为人法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的性情,形相以及贵贱祸福都有重要关系。于是有人将堪舆之法用于看相,便形成结穴看相之相学术数。堪舆学认为土地禀五行之气而生,故有“生”、“死”之别,气运之异;人死之后葬于“生地”,其所散发出来的“气”会使整个家族受到荫庇,以致累世门丁兴旺,子荣孙贵;反之,葬于“死地”,整个家庭则会衰败,甚至遭灭族之灾。
此术在古代主要流行民间,相学典籍中仅列名目,并无具体记载。当今民间已不见有人采用此术,故对此术的源流及操作方法已难知其详。
2.太素脉相法
太素脉相法是以中医的切脉之道来阐释人的命相。其诀认为,人的脉象变化与五行八卦、河图洛书之理相通,故由此不仅可断人之症结所在,而且还能体察人之穷通祸福、贵贱寿夭。如诊人心脉,其诀即云:“心脉分明秀洪,此人必定是三公。专寻三按俱无绝,到老须持国柄雄。”即是说,凡心脉紧秀而洪大者,必为至贵之人,可居三公之位。又须详细指按,调理不绝。若人有此脉,则至老必为将相。相传太素脉法还可通过诊断父母的脉象来预言子女的命运。
此法所本《太素脉秘诀》上、下二卷,不著撰者名氏,原序称其为仙人所遗。此书来源说法颇多,难以确考。一说明青城山人张太素从隐者董威等人密传而得;一说唐一樵夫于崆峒山得此书;一说宋隋州僧人智缘身怀此技,于嘉裕年间被召至京,对人传授,后由其徒整理成书。另据《张扩传》载:张扩年少时好医术,一日听说有名王朴者善切脉,并能以切脉来预测人之吉凶祸福,便拜其为师,从学一年,尽得其诀。王朴与智缘皆北宋时人,故一般认为太素脉法初行于北宋年间。
3.听声嗅物相法
听声嗅物相法,即不察形貌,据人之语声或所用器物来判断其贵贱吉凶。
初时为盲眼术士所用,后推而广之。有以听声为先者,有以嗅物见长者,亦有两法兼用者。相书所载,皆言颇验。如《三国事典略》载,后魏末,有吴市盲目而善听声,其至北方,渤海王高澄使试之。吴士闻刘桃枝之声曰:“当代贵王侯将相死于其手,然譬如鹰犬,为人所使耳。”闻赵道德之声,曰:“亦贵人也。”闻太原公高洋之声,曰:“当为人主。”后各人所为皆如其言。
4.相心相德之法
相心相德之法是通过考察人的心术善恶、品性优劣来断其祸福。
《麻衣相术·相心》云:“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这句话说明:一个人的相貌是会随着他的心念善恶而改变的。纵使他现在已经有了凶恶的面相,可是他却经常起慈悲心,那凶相不久便会转化为吉相。反之,纵使他现在满脸福相,如果他不知行善积德,经常起贪爱和憎恨的念头,那福相便会逐渐消失。
史料就曾记载过相由心生之实例:温汝适,别号坡,是广东省顺德县龙山乡人,乾隆四十九年,考取了进士。曾有相师说他这一生只能做到四品官。
乾隆五十九年,广东的至大堤围崩决,温汝适因为丁忧返乡,目睹百姓流离失所。他知道修筑堤防不是一件易事,依照旧例都依据田地大小征税,可是他不完全依照以前的方法,他劝顺德县的富豪,捐资完成堤防的修筑。除此之外,他又设立义学,乐于行善助人。
后来,他回到京城,那位相师看了他的面相,很惊讶地说:“你回乡一定种了许多福德,不然面相和骨格怎么改变许多呢?你可以升上两品官了!”
温汝适把经过告诉相师,相师笑着说:“相由心生,你的前程不可限量啊!”
后来,他历任广西、四川和山东的主考,又主持陕西甘肃学院,升到兵部侍郎。他的儿子温承悌,道光六年考取进士,进入翰林院,做了刑部主事官。
此外,相学中还有所谓的“九德”、“八善”、“十德”、“二十八善”之分。但总的来说大同小异,无非是说人们只要保有行善之心,必会有好报。
除了以上相法,依据门户学派,相法还可以分为麻衣相法、柳庄相法、水镜相法等多种类型。其中以麻衣相法流传最广。相传此法为宋初僧人麻衣道者所创,有《麻衣神相》一书传世。时下民间术士多以此法为本。
三世相法
所谓三世,即前世、今世、来世。三世相法,指通过人的现世情景来推测前世,预言后世的看相法。
其行业方式极为特殊,相士手持若干图册,各册画有不同家庭结构的种种情况:或画一夫一妇;或上有父母、下有子女;或父存母亡、有女无子;或母健父逝、有子无女。凡此种种,各不相同。相士据问命者相貌,翻开图册,照图所示,断言其家庭人口,生活情景,但凡六亲,一一论之。现世若言中,再看前世,或论未来之事。有问必答,不问则不主动测算。《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星命纪事》引《可谈》云:“余幼时从母氏在常州时见钱秀才开图书知人三世姓,男子知妇姓,女子知夫姓,无不验。吾家三姊,长适吴氏,次适沈氏,钱阅书皆言夫姓吴,当时怪其差谬,后数年沈姊离婚,归宗嫁吴宽夫。”其言钱秀才所本之术,即为三世相法。
此法不知从何而来,古籍中无明确解释。相传其源出福建一带,福建人通此法者甚多。但一般不以此法为本地人看相,而是作为一种游食外乡的谋生手段。直至近代,此法仍在江南农村流传。
【相术之皈依——天人合一】
随着不断承传和发展,相术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技艺存在,更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思维、信仰、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的不可剥离的一部分,成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相术和其他易术一样,它虽然发根于人们对自然和宇宙的观察和探究,却繁荣于人们对自身幸福,美好生活和社会进步的向往,它同样能够引起人们对自然和人性,生活和社会的思考,它认为,人与自然、社会同时形成一种对应同构的关系。这也正是相术有强大生命力,得以流传至今的根本原因。相术也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这一天人合一的思想。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命本体的“形”“气”统一。
在传统文化中,“形”和“气”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基本概念,一个事物或事件的特性,有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表现,外在的表现为“形”,内在的表现为“气”。“形”和“气”的统一,即外在和内在的统一,即“形”和“神”的统一,也是“相”和“性”的统一。这里的“形”,不仅仅是现代意义上的“形状、形态”,还包括颜色、声音、动作和速度等等,即一切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事物和事实。“气”,就是事物事件的内在特性,例如我们常言的“力气”、“运气”、“意气”、“胆气”、“正气”、“邪气”、“生气”与“气象”。“形”是相对静止的,而“气”是相对运动的,气的运动实现了各个形之间的生扶和克制。
在中国相术中,通过看个体的表面的“骨肉血”,探究其肌体和精神蕴藏的“精气神”,也是相术的基本途径。可以说,“骨肉血”是“形”,“精气神”是“气”。在相术中,五脏六腑依其特性分属五行,并通过经络血脉与头面五官联系对应,以五行生克制化而论吉凶。如《史记》中记载:项羽谋士范增曾经令人望刘邦之气,“类龙虎,呈五彩”,范增认为“此天子气也”,要项羽赶快进攻刘邦。我们常说的男子的“阳刚之美”,女子的“阴柔之美”就是典型的形和气的统一。
第二,生命本体的身心统一。
身心统一,即个人行为与社会公共道德的统一,这主要体现在相术中的心相论。心相论讲求心相统一,心重于相,认为有心无相,相由心生,有相无心,相由心灭,这并不是唯心之说,而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强调人的德量、气量的影响,重视社会公共道德的作用和力量。即使一般的江湖术士,也讲究“察相先察心”。实际上,相术在承传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合了中国的传统美德,尤其强调“积德”,强调善恶的因果循环报应。这是中国相术的一大精神境界,它坚持上乘相法应从社会人情中深求,方得大道,不然,就会生搬硬套,多无应验。这与我们今天讲究以人为本,讲究个人行为管理,加强精神修养,推崇涵养社会正气,追求人性之真、善、美,是不矛盾的。当前社会上有一些一心想升官发财的人,靠不法手段升了官发了财,迷信命运,以为富贵荣华有天定,不顾群众利益,惟利是图,违法乱纪,还认为有神佛保佑,最终身败名裂,甚至身陷囹圄,反过来又认为命运不灵了,其实,“命”者,“性”也,故有“性命”一说。
第三,人与自然同理同源。
中国古代相术通常采用的飞禽走兽相法,以自然界的飞禽走兽比类取象,将人的相貌分成许多类型,同时分别赋予相应的命理内涵,看相时观察被相者的形貌特征,然后根据所类同的动物类型来测断其命运前程,其所依据的也是人与自然同源同理,对应同构的“天人合一”观念。
飞禽走兽动物象征是根据动物的形状来比附人的形态,从而展示一种形象的命运现象,可以说是形状象征法。这种象征法较通俗易懂,内容亦十分广泛。如飞禽类有凤形、鹤形、鹰形、燕形、鸽形、鹅形、孔雀形、鸳鸯形、鹊形、鸡形、鸭形等,走兽类有龙形、狮形、虎形、象形、猴形、龟形、蛇形、马形、牛形、羊形、熊形、狗形、狐形、猫形、蟹形等。远古时代的先人对动物有特别的关注,因此才会有这种后世的形而上的比附。在殷朝文物中就有不少虎、豹、羊、龙、犀和象的造型,而且惟妙惟肖,各具神态,但是有关人的容貌和身躯的文物却极少见。这种现象是值得深思的,相术的形状象征法与此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