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神秘文化:占梦文化
6685500000010

第10章 释梦——无数奥妙尽其中(4)

张载的释梦观

张载是北宋时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颐的表叔,理学支脉“关学”的创始人,且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张载早年曾经研究老释,三十八岁后逐渐开始和老释划清了界线,并肯定了唯物主义。在他的晚年,曾经用了六年左右的时间,写成了其主要著作《正蒙》,此书主要是讨论哲学的理论问题,在这本书之中,张载也对梦进行了分析,后人普遍认为,其在书中论梦的思想水平已超过很多在他之前的唯物哲学家。

相传,张载写作《正蒙》的动机,是出于一则奇异之梦的启示,在《张载集·行状》之中记载:

“西归,居于横渠故居,遂移疾不起……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叟息,亦未尚须叟忘也。学者有问,多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闻者莫不动心有进……熙宁九年秋,先生感异梦,忽以书属门人,乃集所立言,谓之《正蒙》,出示门人曰:‘此书予历年致思之所得,其言殆于前圣合,大要发端示人而已,其触类广之,则吾将有待于学者,正如老木之株,枝别固多,所少者润泽华叶尔’。”

在《正蒙》之中,张载从唯物观出发,在总结和归纳前人关于梦的思想和资料的基础之上,运用简洁的语言,对梦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分析。他在《正蒙·动物篇》之中说道:“寤,形开而志交诸外也;梦,形闭而气专乎内也。寤所以知新于耳目,梦所以缘旧于习心。医谓饥梦取,饱梦与,凡寤(梦)所感,专语气于五藏之变,容有取焉尔。”

从其文章中,我们能看出他在释梦思想之中的很多闪光点:

1.张载认识到了生理基础对于梦的产生所发挥的作用。

他认为:“寤,形开而志交诸外也;梦,形闭而气专乎内也。”文中的“形开”和“形闭”则分别说明了醒觉的意识状态和睡梦的潜意识状态所产生的生理原因。当人从睡眠的状态中苏醒过来,人的各种器官也随之启动和开放,并且同外物相交接,就是“交诸外”。而当人类在做梦之时,人体就会关闭自身的某些器官,且暂停理智活动,所以称其曰“形闭而气专乎内也”。从现代神经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张载所提到的“形闭”和“形开”类似于现代经常提到的大脑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两种状态,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在《说文解字》之中解释道:“寤觉而有信(伸)曰寤。”而“寤”指的就是处于清醒状态之下的知觉,表现出的生理特征就是“形开”;而梦表现出的生理特征则是“形闭”。明代哲学家王夫之在其著作《张子正蒙注》中说:“开者,伸也”,“闭者,屈也”。其中的“伸也”指的是肉体上的器官可以接触到外界的事物,因此人具有较为清醒的意识;“屈也”指的则是身体器官对外界事物基本上不作出反应,所以视听上呈现无知无觉的状态。

2.张载已经开始认识到了人的觉醒(寤)与睡眠是两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张载在《正蒙·动物篇》中说:“寤,形开而志交诸外。”论梦则不言“志”。这个“志”就是“意志”,即人的自觉性。由此可见,他认为人在醒时是有“志”自主的,而在梦中则相反。

我们可以看出,张载在其著作之中,他用人处在觉醒之时“有志”,而处在睡眠“志隐”来说明了觉醒和睡眠这两种状态的不同。他将代表清醒的“寤”和“形开”相联系,说明了其“志交诸外”的特点。而其中的“志”者所强调的,就是醒觉后意识呈现出来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志交诸外”也就说明了意识能够自觉地接触到外物。而张载也提到了,在做梦时由于“形闭而气专乎内”的原因,人的意识不能自觉顺畅地与外界的事物打交道,这时期表现出的特点为无“志”。

3.张载还指出了梦象与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

张载在《正蒙·动物篇》之中说道:“寤所以知新于耳目,梦所以缘旧于习心。”意思是说,由于“形开”的缘故,人的感官就会源源不断地接触外界的事物,这时自然也会有新的信息进入到大脑之中,这时人的意识就会随之不断增加新的内容。而当“形闭”之时,人的也就感官随之中止了与外界事物的接触,所以就没有新的信息进入大脑,当然只能是“缘旧”。简单说,文中提到的所谓“缘旧于习心”,也就是说,人在过去的经验和体验往往会通过梦所反映出来,即指梦一般是凭借旧有的印象以及过去储藏的各种信息所产生的,是人在大脑之中进行联想的结果。张载还认为无“习心”可“缘”,即表明,在人的经验中完全没有存在的东西,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梦中的。

从张载对梦的解释中可以看出,他释梦的出发点是唯物的一元论,这在我国古代是较为科学的观点。与此同时,张载还非常反对占梦迷信活动,他认为人们思想观念之中的那些神、鬼和魂都不是什么独立存在着的精神实体,而且人世间也没有一种可以脱离开人的肉体并且独立存在的精神力量,可见张载是反对灵魂不灭说的。早在科学技术和认识手段并未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一千多年前,张载就能清楚地分析梦,并提出如此科学和完备的释梦观,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件事。

儒家与释梦

《周礼》自古以来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由于其中记载了“三梦之法”和“占梦之官”,因此历代的儒者很少有人对占梦进行断然否定。《周礼》东汉术数家郑玄《注》曰:“梦者,人精神所痞可占者。”唐人贾公彦《疏》曰:“谓人之寐,形魄不动,精神痞见,觉而占之。”“精神痞见”表达出了这种体验的多样性,但是这种体验为什么是“可占”的,其中则并没有被很好地说明。不过,从中可见,郑、贾对梦“可占”的态度都是相当明确和肯定的。宋代学者王昭禹在《周礼详解》之中则讲述得比较详细,他说道:“梦者,精神之运也。人之精神往来,常与天地流通。而祸福吉凶皆运于天地,应于物类,则由其梦以占之,固无逃矣。”

事实上,王昭禹所说的个人观点,也是宋代理学家们所普遍持有的一种解释。发展到了明代,儒者们还提出了“夫子自道”的论梦观点,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人们的心境清静得好似山中的寺庙,那么即便外界有干扰心灵的因素,人也是淡定的、精神也是自由的,因此无所谓梦表现出什么样的吉凶预兆。

中华文明符号释梦:五行、八卦中的梦秘密

中国古人对阴阳八卦,有着很深入的研究。在我国古代,阴阳八卦和五行对我国的各种术数理论和预测文化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占梦术作为预测文化之中的一种,自然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利用阴阳、八卦、五行等观念对梦象进行符号转换,以五行、八卦的取象类物原理解释梦兆也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特有的占梦方式之一。

运用五行进行解梦

早在夏、商时期,中国就诞生了五行的观念,在《尚书》之中就已经出现了对五行的具体描述。作为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的古代中国的一种物质观,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的物质。其主要思想认为:宇宙自然都是由这五种要素所构成的,而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转变,大自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五行的变化不仅会影响人的命运,同时也让宇宙之间的万物循环不已。五行学说强调的是一种整体的概念,并且描绘出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五行可以说是中国古人探索出来的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而五行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被引用到占卜之中,而占梦也不可避免地与五行产生了联系。在东汉思想家王充的《论衡》当中就提到了有关利用五行进行解梦的事例。在《论衡·言毒篇》之中举了一个用五行来进行符号转换进行解梦的例子,其中说道:“人梦见火,占为口舌。”关于梦见火,就能确定梦者将有口舌,且“口舌”和“火”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其中解为:“五行二日火,五事二日言,言与火直(值)”,因此“火为口舌之象”。在我国古代,五行的排列次序,是“木、火、土、金、水”,从“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看出,火排在其中的第二位。而在“貌、言、视、听、思”所指的“五事”之中,言在其中也居在第二位。由于“火”与“言”的位置相同,因此可以互相转换用来解梦。

运用八卦文化进行解梦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它源于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阴阳)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八卦最迟在周代就已经成熟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八卦的取象系统也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备了。八卦符号利用“-”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即乾、坤、坎、离、震、兑、巽、艮,叫做八卦。

后来八卦经过了互相搭配又得到了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八卦自从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以后,就与占卜之术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凝聚了八卦文化精髓的经典古籍——《周易》,还被很多人当做了占卜之书,而在我国历史上利用八卦来占梦的事例更是屡见不鲜。

在《三国志·魏书·邓艾传》之中就有一则利用八卦符号转换进行占梦的事例。相传,邓艾在要率大军伐蜀之前,梦到自己坐在山上,他的旁边有一条缓缓流过的小溪。等到他醒来以后,就把当时精通八卦、五行占梦之术的爰邵请来为自己解梦。爰邵对他说:“按照《易经》之中的卦象来分析,山上有水为《骞》卦,其卦辞为‘骞利西南,不利东北’。孔子说‘骞利西南’。这句话的意思是,前往西南方向乏蜀必成,能够建功立业;不利东北之意是,东北方会陷入困境,而现在蜀国在我们的西南方,而回师的方向是在东北方,恐怕您很难回来了。”后来,邓艾果然平定了巴蜀,迫使刘禅请降,但他好大喜功得罪了钟会等人,因此钟会等人诬告邓艾要谋反,司马昭则听信了谣言,派人诛杀在蜀地绵竹之西,邓艾也终不能回到洛阳了。

在三国时期的著名的术数家——陈抟,他也对占梦有着独到的见解,并且还试图将八卦文化与占梦作出联系。根据《魏志·管辂传》之中的记载,一天,吏部尚书何晏对管辂说:“我一连几天的晚上都梦见了有几十只青色的苍蝇叮在我的鼻头之上,我费力的去驱赶这些苍蝇,但是毫无用处。请问,这个梦有什么预兆么?”管辂回答道:“鼻子在《易经》之中位艮卦,是高山的象征,高而不危,因此能够长期的守住尊位。现在有很多的苍蝇聚集于此,由于苍蝇是臭恶的东西,所以其凝集于山里实属不祥之兆。”最后聪明的管辂劝导何晏道:“位高容易颠倒,轻豪之人容易消亡。您是个有智慧的人呢。您应该懂得苍天害盈益谦的道理。在《周易》之中,山在地中为谦,雷在天上为壮,谦则损多益寡,壮则非礼不履。自古以来从未有损己不光大、行非而不伤贬的事。希望您谨慎思考。”但遗憾的是,何晏不仅没有听进陈抟的话,还讥笑他老生常谈,最后何晏即被司马氏诛杀了。

利用八卦符号的转换进行解梦,不得不提西晋时期的索,索学识渊博,特别是对阴阳、天文、术数颇为精通。早在晋武帝时,他就预测中原要发生内乱,便离开中原回到敦煌故里。索留下了很多利用八卦文化进行解梦的例子。相传,敦煌郡主簿张宅来找索为其占梦。他说梦见了自己骑着马上山了,山上有一间房屋。他纵马绕了三周,可是只看见苍松翠柏,却没有看到门在何处。索给他解梦说道:“马为离,离为火,火者乃祸也。人上山,为凶字。只见松柏,墓门象也。找不到门,无门也。三周为三期也。你在三年以后,必定身遭大祸。”张宅觉得索的结论非常荒谬,于是起身告辞了,也没有把索的占断放在心上。结果在三年以后,他果然以谋反罪被处死刑了。

索生前非常善于运用八卦进行占梦,在他死后,敦煌一带的换码占梦术也逐渐盛行起来。后来,在西北地区先后出现许多少数民族政权,史称“五胡十九国”,其中的赵、秦等统治者都十分迷信五行、八卦的符号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