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故事会(2017年12月上)
6696700000004

第4章 新传说

鸡毛蒜皮的事儿

■章华海

老黑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这天,他带着个八岁的儿子,捉了一只大公鸡,拿到集市上卖。到了集市,他找了个摊位,刚把鸡摆好,忽然内急,没办法,他只好留下儿子看摊,急匆匆地去找厕所了。

老黑的儿子正在看摊,来了个和老黑同村的农民,叫麻子。他走了过来,看了看那只大公鸡,便问:“你爹呢?”

小家伙回答道:“屙屎去了。”麻子一听,把脸一板,埋怨说:“你爹这人也真是的,这个时候他怎么能屙屎呢?你赶紧去找他回来,就说我要买鸡。”

“好嘞。”小家伙答应一声,一蹦一跳地找他爹去了。小家伙一走,麻子“嘿嘿”一笑,抓起大公鸡,扬长而去。

麻子前脚走,老黑后脚就回来了,他一看鸡没了,正感到奇怪,忽见前面菜场入口处,麻子正在叫卖那只大公鸡。老黑顿时火冒三丈,他三步并成两步跑到麻子跟前,破口大骂:“麻子,你这个王八蛋,竟敢偷老子的鸡!”

“你不要血口喷人!”麻子把眼一瞪,“你说这鸡是你的,那么,我问你,这鸡平时都喜欢吃啥?”

老黑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粮食、虫、草之类的。”麻子摇摇头:“你要是这样说,这鸡就更不是你的了——我这鸡从来都不吃粮食。”

“你糊弄谁呀!”老黑一撇嘴,“鸡不吃粮食,吃啥?”

“大蒜,”麻子一本正经地说,“这只鸡,我就是用大蒜养大的。这么说吧,现在这只鸡对大蒜的依赖程度,就跟抽大烟的人一样,有瘾了,一天不吃就抽风。”

麻子这话一出口,老黑乐了:虽说鸡没有味觉,但它们对大蒜就像狗不吃草一样,天生就有一种排斥性。麻子说这鸡吃蒜,这不是信口开河吗?说话间,麻子眼珠转了转,说:“老黑,咱俩打个赌,如果这鸡吃蒜,你就承认鸡是你偷的,你是贼,否则,我是贼,咋样?”

老黑一听,一口答应。这时,他们身边早就围满了看热闹的人,有人幸灾乐祸地扔过来一坨蒜,要让麻子试一试,看大公鸡吃不吃。麻子见有了蒜,马上将大公鸡松开,放在地上。大公鸡没有了束缚,立刻精神起来,它摇头晃脑地看了看那坨蒜,突然抬起利爪,左右开弓扒了起来,顿时蒜皮纷飞,一股辛辣味随之弥散开来,有人鼻子一痒,禁不住打起喷嚏来。大公鸡将蒜皮扒光扒净,低头就是一阵猛啄,转眼间,那坨蒜便被吃去大半,嗨,这大公鸡果然吃蒜啦!

大公鸡吃蒜,不仅让围观的人感到意外,老黑更是目瞪口呆,他抓过大公鸡看了又看,确实是自己的鸡呀!可是,这鸡吃蒜,他咋就不知道呢?老黑转身想溜,不想却被麻子一把抓住:“想跑?没那么容易!刚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你说我是贼,害得我丢人现眼,不行,你得给我恢复名誉。”

“你……”老黑气得直哼哼,本来他想借题发挥,好好羞辱羞辱麻子,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可是,愿赌服输,没办法,老黑只得忍气吞声地承认自己偷了鸡,是贼,说完,他逃也似的跑开了。

一连几天,老黑那口气都没有咽下去,他决定找麻子弄个明白。当天傍晚,老黑来到了麻子家,一见面,他就气呼呼地说:“那只大公鸡确实是我的。”麻子“嘿嘿”一乐:“当然是你的,但也是我的。”

老黑问:“啥意思?”

麻子说,去年,他种了几亩蒜,可才种上不久,老黑那只鸡就摸了进去,在里面乱跑乱刨,撵都撵不走。一开始,那鸡只是叨叨草,刨刨虫,确实也不吃蒜,可是,时间一长,那只鸡竟然有意无意地吃上蒜了……讲到这儿,麻子忽然情绪激动起来:“你那只鸡在我的大蒜地里‘刨’了一年多,它不吃大蒜的习性早就改变了……好了,鸡虽说是你的,却是我养大的,这事就算扯平了。”

“这个账不能这样算……”老黑明白过来,顿时勃然大怒,“现在这事儿一出,不管走到哪儿,大伙儿都捣我脊梁骨,骂我是贼!不行,这口气我咽不下去——”说罢,老黑一时情急,顺手捡起一块砖,对着麻子砸了过去……

老黑本来只是想出口气,没想到这一砖砸巧了,竟把麻子的肋骨砸伤了,到医院一检查,砸断了一根肋骨,于是就在医院里住上了。这下可好,麻子讹上了老黑,老黑呢,每天大把大把地花钞票不算,还要给麻子喂水喂饭,端屎端尿,那个“孝顺”劲儿,比对他亲爹还亲。就这样过去了几个月,老黑实在是顶不住了,他嘴一咧,“扑通”,朝麻子面前一跪,号啕大哭:“爷,你出院吧——”

麻子出院后,老黑只要一见到他,就会想起自己所欠的巨额债务,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这天,老黑坐在门口吃饭,他咬一口黑窝窝头,吃一口萝卜条,再喝一口白开水,心里说不出有多窝囊,偏巧在这个时候,麻子走了过来,老黑禁不住怒火中烧,骂了起来:“麻子,你个王八蛋,你看看老子现在过的是啥日子——”

此时,麻子也正在气头上,他的骨伤还没有好,一咳嗽就胸脯痛,他正要跟老黑发火,忽然听到一阵厮打声,他抬头一看,只见前面大槐树下,他儿子正在跟老黑的儿子打架。麻子大吃一惊,赶紧跑了过去。

麻子跑上前去将儿子拉开,小家伙仍不依不饶:“爹,你别拉我,你打不赢老黑,我就打他儿子——我要为你报仇!”

就在这一刹那,麻子犹如醍醐灌顶:咱两家,就为了这么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儿,闹得不可开交,还把儿子也拉扯上了,唉,还是退一步吧!想到这里,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发稿编辑:姚自豪)

扫雷行动

■刘忠山

李硕作为新兵,第一次参加边境扫雷行动,他胆儿小,十分不情愿。当他看到雷区警示牌上那个大大的骷髅标志时,心里更加忐忑和懊悔:倒霉当个扫雷兵,凶多吉少啊!刚嘀咕完,身边“轰隆”一声爆炸,吓得他一下趴在地上。

身边一位战友比较倒霉,刚进雷区,就冒冒失失踩响了一枚地雷,好在是塑料壳的防步兵雷,爆炸威力相对小一些,他穿着防雷鞋,脚只是受了点轻伤,如果没有防护装具,估计一条腿就废了。

爆炸声刚停,李硕就想和另一名战友跑过去救助伤员,被躲在一边的张队长厉声喝止:“都别动!”

张队长手持探雷器,慢慢扫寻到伤员身边,谨慎排查。真险!伤员身边不远,还有两颗地雷,张队长小心地排除后,确认了周围安全,才一挥手,让随队卫生员上来救助。

送走伤员,张队长踢了李硕屁股一脚,说:“你小子真怂包,进场之前我是怎么讲的?你看清楚旁边环境没有就四处乱趴?”

还别说,顺着张队长的手指望过去,就在李硕趴下的地方不到半米,一枚锈迹斑斑的防步兵雷在枯草败叶中露出了狰狞一角,李硕当即吓出一身冷汗,要不是死要面子,他都想咧嘴哭了。

张队长说:“防步兵雷不仅为了炸踩上的人,更为了炸慌里慌张过来救助的人!地雷成窝,三步一枚,五步一颗,谁要大意,保准没活!平时都会说,上战场就忘了?”

李硕发愁地说:“队长,我是第一次扫雷……”

张队长指着自己脸上的伤疤,提高嗓门说:“谁都有第一次!我当初刚排雷时还被吓哭过呢。你们都穿着防护装具,比起我们当年来可是安全多了,关键是遇到危险要冷静,要动脑子!今天先教你们第一招,上火!”

张队长话音刚落,几个老战士小心翼翼地背着火焰喷射器走过来,朝着前面的草丛喷射出了一道道的火焰,随着几条火龙贴地迅疾前进,不一会儿,爆炸声此起彼伏,躲在防护沟里的李硕暗暗称奇,心里嘀咕:嗯,这扫雷还有点意思。

张队长一边抖着落在身上的泥土,一边介绍:“有草丛灌木的地方,用火烧是扫雷的好办法,尤其是陈年旧雷,很多裸露在地表,遇到高温立马爆炸!缺点嘛,就是有些死角烧不到,仍有地雷没爆,所以不可大意,务必小心搜索前进!”

搜索完一块区域原地休息时,张队长指着前面一条狭长的地带说:“这片雷区地势崎岖,到处是石头,像这样的地形,适合埋设诡雷,却不容易排除。”

李硕担心地问:“队长,那有啥好办法呢?”

张队长说:“办法多得是,不过,这些办法可都是战友们用鲜血总结出来的。看,办法来了。”

张队长边说边站了起来。不知什么时候,一个装有假肢的老乡,挑着两个竹笼向他们走来,几个老战士看到了,一边招呼着一边赶紧跑去帮忙,看样子是老熟人了。那老乡把两个竹笼交给战士们,朝着张队长他们摆摆手就走了。

张队长给新兵介绍那个走远的老乡,他曾是当地一位民兵队长,多年前扫雷时被炸伤,但是他对扫雷这件事一直很关心,这两个竹笼就是他给送来的“援兵”。

好奇的李硕打开笼盖,笼子里居然是人工喂养的竹鼠。李硕他们还在疑惑呢,这肥肥的玩意儿除了吃能干啥?就见张队长一边吩咐大家隐蔽,一边指挥着几个战士,将竹笼里的竹鼠尽数撒开,被释放的竹鼠逃跑一般顺着几条崎岖、蜿蜒的小道向雷区跑去。不一会儿,那片狭长的雷区接连响起了爆炸声,爆炸飞起的石块呼啸四散,杀伤力极强。

躲在隐蔽处的张队长对李硕他们说:“这种地形,有很多绊发雷,进去扫雷很容易触发被炸,更可怕的是绊发雷的弦很敏感,只要有一颗爆炸,炸起又落下的石块什么的,很可能又触发另一颗,连环爆炸,防不胜防。竹鼠们在里面四散奔跑,特别适合触发机关,这样就极大地减少了扫雷兵的伤亡!那些竹鼠的价值,可是比上餐桌更有意义,这个好办法,还是那位老民兵队长研究出来的哩!”

太阳快要落山了,他们到了一处密布地雷的山坡地带。

胆子越来越大的李硕朝张队长喊:“队长,这地方草木稀疏肯定不能火烧了,是不是该用排雷弹?”

张队长点点头说:“孺子可教。”

随着一阵密集的排雷弹发射出去,远处的山坡雷区响起了密集的爆炸声,就像发生了一次炮战,整个山体仿佛都在抖动,很多地雷被炸到半空中才爆炸,威力巨大。

早就退到安全区的张队长对李硕他们说:“那些半空中起爆的雷,就是子母雷。排雷弹引爆母雷,母雷爆炸后把子雷抛上半空,子雷才爆炸。遇上这种雷,很让人头疼。”

李硕吐吐舌头:“以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理论上的,这次实地排雷,可算是见识到它们的厉害了。”

爆炸声平息后,张队长领着战士们扫除雷区死角。

李硕耐着性子搜索了十几米,没有发现雷情,有些松懈下来。防护装具穿在身上太沉,李硕顺势就地坐了下去。李硕坐下去后,这才发现自己坐在了地雷上!当他意识到自己坐在一颗地雷上后,脑袋“嗡”的一下,大脑一片空白,他就像一座石雕般僵在了那里。

张队长他们很快发现了险情,好多战士脸色煞白,不知如何是好。

张队长掀开头盔的防爆玻璃,大声喊:“李硕,千万别动,可能是松发雷,只要你不动,就没事!”

李硕当然知道,松发雷就是你踩上去不爆,抬脚时地雷才会引爆,要是压发雷,恐怕刚才一屁股坐上去,自己早就完蛋了。

张队长慢慢地靠近,仔细地勘察了一会儿,然后慢慢站起来,后退了几步,他示意李硕把头盔上防爆玻璃罩掀起来。

张队长表情严肃地说:“李硕,你坐着的是一枚反坦克地雷,如果你牺牲了,你后悔来当兵吗?”

李硕早就吓得六神无主,一听是反坦克雷,那要炸了,怕是渣都不剩啊!他眼泪快下来了,带着哭腔说:“队长,赶紧救命啊!”

别的战友也都围过来朝着张队长喊:“队长,赶紧想办法啊!”

张队长摇摇头,继续问:“李硕,后悔来当排雷兵吗?有什么话需要我们转达给你的父母吗?”

绝望的李硕反倒镇静下来,他摇摇头,擦了一把眼角的泪水,笑笑说:“不后悔,我只后悔没有练好排雷的本事,给大家添麻烦了。请转告我的父母,就说我死的时候没给他们丢脸……”

雷场一片寂静,有的战士已经悄悄地流下了泪水。

张队长没说话,拿起一根竹竿伸到李硕面前说:“腿脚都麻了吧,抓紧竹竿站起来!”

李硕摇摇头,咬着嘴唇说:“没用了,你们都快点退后吧,快点,我身子都蹲坐麻了,快坚持不住了!永别了,战友们!”

张队长突然喊道:“李硕,你个怂包,又人慌无智了吧?你说,反坦克地雷的引爆压力是多少?傻蛋,200到700公斤啊!就你那小身板压不响……”

李硕迟疑了一会儿,抓紧眼前的竹竿,闭着眼睛慢慢站了起来,一秒、两秒、三秒……地雷没爆!

雷场一片欢呼。

后来,成了扫雷英雄的李硕,每次指导新兵,都会讲起自己的第一次扫雷经历。他说那不仅仅是扫除了雷场的地雷,更是扫除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地雷”。

(发稿编辑:陶云韫)

迷路

■潘文军

儿子住在城里,父亲住在乡下,父子之间,似乎是近在咫尺,又好像是远隔千山万水……

李老汉是个农民,儿子李四有在北京工作,平时工作忙,逢年过节只是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已经好几年没回家探亲了,于是老两口儿商量着让老头子到北京看儿子。李四有起初不同意,害怕父亲在路上出差错,后来发现父亲兴致很高,态度坚决,于是勉强答应了。

第一次去北京看儿子和他的女朋友,老两口儿给一件事情难住了:去北京千里迢迢,到底给儿子和未来的儿媳带点什么好?最后还是李老汉点子多,他说儿子不缺钱,缺的是爱,那就蒸上一锅儿子最喜欢的白面馒头,指不定儿子会有多高兴呢。

馒头是用当年新麦头茬面做的,用老酵发的,用大火烧的,蒸出来后雪白雪白的,远远就会闻到一缕淡淡的麦香。老两口儿里里外外忙活了两天,将白面馒头装进一个大塑料袋,李老汉肩扛手提,兴冲冲地朝着车站走去。

李老汉是晚上九点到的北京,儿子李四有到车站接了他。李四有看到父亲十分高兴,他原本打算让父亲住在家里,可是他这个“北漂”,和女朋友勉强买了个一居室,父亲住在家里实在有些不方便,于是提前给父亲在离家不远的酒店预订了房间,想着好好让父亲享受一把,尽尽自己的孝心。

第二天早晨,李四有到酒店接父亲吃饭,敲了大半天门没人答应,找到酒店的服务生打开门,客房里根本就不见父亲。李四有急了,多次拨打父亲的手机,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在酒店附近找了很久,一直到下午也没有找到父亲。

李四有是独子,母亲又没多少文化,再说出了这种事情,李四有也不敢跟母亲说,害怕她又出什么意外。没办法,李四有只好给老家的堂哥打去了电话,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堂哥留意着,如果父亲回去了,告诉他一声。

李四有很纳闷,父亲能去哪儿呢?父亲从老家带来的黑色手提包还在自己家过道里的壁柜内放着,打开包一看,发现父亲从老家带来的钱包、身份证、手机都在,难怪父亲的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父亲住宿的酒店离家也不是很远,即使他自己找,按理说也能够找得回来。

李四有心急火燎,突然,他心头一亮:该去查查公寓大门口的监控录像呀,自己一着急,把这一茬给忘了!没想到一查监控,果然有了线索,监控录像中确实出现了李老汉的身影:李老汉空着手、哼着小曲进了公寓的大门,只是进去之后没过多久就出来了,出来时肩上扛了一个看上去挺沉的塑料袋,脸色很凝重,脚底生风,步幅很大,像是后面有什么人催着似的,很快就从监控视频里消失了。

门卫看着监控视频,突然脱口而出:“我记得这个人昨天来的时候就带着个大塑料袋,怎么又把塑料袋带走了呢?”

门卫的话仿佛针一样扎在李四有的心上,他张口结舌,有话说不出来,回到家就跟女朋友吵了一架。李四有的女朋友早就没了主意,只是催促李四有:“现在啥都别说了,你赶快去找人吧!”李四有将头埋在裤裆里,有气无力地说:“算了,不找了,再等等吧。”女朋友急了,冲着李四有喊:“他是不是你亲爹啊?”

李老汉失踪十天之后,堂哥从家里打来了电话,告诉李四有,他父亲回家了。

李老汉是半夜三更回到家的,老伴看到李老汉的时候吓了一大跳,如果不是听到李老汉那熟悉的声音,她真的以为见到鬼了:李老汉蓬头垢面,眼窝深陷,满脸都是又硬又粗的胡子;两只手黑得仿佛涂了一层漆,裤子上还弄破了两个大洞,看样子是摔的。老伴慌乱地问:“你这是怎么了,明明是去北京看儿子,怎么就弄成了这副样子?”李老汉什么也不说,只是淡淡地吐出了三个字:“迷路了。”说完,李老汉狼吞虎咽地吃完老伴留在锅里的剩饭,倒头就睡,整整睡了一天一夜。

李老汉从睡梦中醒来,看到李四有跪在自己的床前,立马就坐了起来。李四有说:“爸,我们不孝,你原谅儿子吧。”

李老汉叹了口气,看了李四有一眼,说出来的还是那句话:“人老了,出不得门了,北京那么大,弄不好就迷路了。”李四有说:“爸,你别这么说,我们知道自己错了。”李老汉听了李四有的话反而火了,嗓门顿时高了起来:“废什么话,老子说是迷路了就是迷路了,你们胡咧咧个啥!”

李四有走后,李老汉去北京的事成了村子里流传甚广的笑话,有人说李老汉出了门就走错了道,结果儿子的家都没有找到,自己反而成了流浪汉;有人说李老汉在北京上了个厕所,身上的钱、手机和身份证就被小偷顺走了,又找不见儿子家的门,只好一路要饭回了老家。也有人专门跟李老汉核实这件事,李老汉只是“哈哈”一笑:“嗨,你要是去北京可得小心点,那车水马龙大街小巷的,说迷路就迷路了。”

村民不买李老汉的账:“你别胡咧咧了,这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你迷路了,那警察满大街都是,你不会去问问?”李老汉笑着说:“就你聪明?我倒是想问警察,可是身上啥都没有带,就剩下一张嘴。你不知道吧,我儿子在外国公司做事,那名字一长溜,绕来绕去的,压根就记不住,我就是想问个路也没法问啊!”村民说:“你小时候就是个猪脑子,这老了老了,连猪脑子都不如啦!”

其实,只有李四有知道,父亲迷路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四有和女朋友都在一家医学研究所工作,耳濡目染,两人形成了一个生活习惯,那就是从来不吃隔夜食品,而且非常讲究卫生。

李老汉来的那天晚上,李四有的女朋友害怕李老汉给家里带来细菌,于是特意嘱咐李四有将李老汉安排到酒店住宿,李老汉带来的白面馒头也顺手放在了门口。第二天早晨,李四有的女朋友上班的时候,觉得李老汉带来的东西不干净,坐了一路车,没准早长了霉,于是顺便提起李老汉带来的那个塑料袋,想都没想就放到了公寓楼的垃圾箱边。

准儿媳没有料到的是,李老汉也有早起的习惯,他起床后就直奔李四有的公寓,没想到意外地在垃圾箱边看到了自己带给儿子的白面馒头。李老汉是村子里出了名的倔脾气,又非常要面子,是那种把脸面看得比自己的命还要重要的人。那一瞬间,李老汉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一怒之下,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脑门,一股子倔劲说来就来,二话不说,拽起装着白面馒头的塑料袋,转身就离开了儿子的家。他压根就忘了自己的钱包、手机、身份证都不在身边,等到想起,已经跑了一大截子路,也不知道儿子家该怎么走了。

北京离老家数百公里,倔强的李老汉足足走了十天。一路上,李老汉风餐露宿,吃光了带给儿子的一大塑料袋白面馒头,也几乎耗尽了所有的力气。快到家门口的时候,李老汉放慢了脚步,他想,李四有纵然千错万错,也是自己的儿子,他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发生在自己和李四有身上的事,不能让别人戳李四有的脊梁骨。

后来,李老汉再也没有去过北京,李四有在北京结婚,他也没有去,倒是办完婚事后,小夫妻俩回老家住了几天。以后,李四有和老婆每年都要挤出时间回家看看,住上三天五天的,而且,儿媳妇每年都要给李老汉打电话,央求父亲给他们快递一些雪白雪白的白面馒头……

(发稿编辑:姚自豪)

铁公鸡的计划

■于洋

张扣从事金融行业,收入不菲,可他生性小气,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这天,张扣下班后和往常一样,骑了两个半小时的单车,总算回到了家。如果坐地铁,起码能节省一半时间,可车费要十几块钱,这对于张扣来说,就像是被抢了一样。骑车省钱又锻炼身体,唯一的缺点就是会让胃口变大一些。

张扣进门时,老婆杜媛正在厨房做饭。张扣满头大汗,语气急切地问:“刚才门卫交给我一个快递,说是你的,怎么回事?”

杜媛从厨房出来,解下围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那是我从网上买的衣服。”

张扣纳闷道:“今天又不是你的生日,我记得很清楚。”

“你当然清楚,每个节日、生日、纪念日你都记得很清楚,并且总能找到理由巧妙地避开它们。”杜媛边说边打开包裹,那件衣服一看就价格不菲,张扣感到自己的呼吸都困难了,他不明白,老婆今天这是怎么了?

杜媛看了一眼张扣,冷冷地说:“今天我调查了你的账户,调查结果真让我惊讶。我们结婚八年,你竟然骗了我八年,你的存款比你告诉我的多两个零!你有巨额财产,却让我过乞丐一样的生活,从现在开始,我要把失去的青春全都补回来!”

张扣听得冷汗直流,他掏出手帕擦了一下额头,这条手帕已经用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他家的纸巾只有客人来时才能拿出来使用。杜媛说完,就再也不理张扣,径直走到餐桌旁坐下,开始大快朵颐。

今天的晚餐异常丰盛,八菜一汤,外加一瓶高档葡萄酒。张扣感觉自己的心跳停了几秒,他两腿一软,坐在了地板上,半天都没站起来。晚上,杜媛是打着饱嗝睡着的,而张扣一夜无眠。

张扣的噩运就从那天开始了。他每天回家几乎都能看见老婆的快递,购买的东西也慢慢从日用品变成了奢侈品。前几天,老婆还毫无征兆地去了法国旅游。眼看这个败家女人就要回来了,张扣真是寝食不安。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婚,但那意味着自己的财产减半,他思考许久,终于痛下决心:既然不能离异,那就想办法丧偶吧。

想归想,让张扣拿刀杀人他绝对不敢,吝啬的人都惜命。张扣从事金融业,经常做一些打擦边球的业务,因此接触到不少在灰色地带活动的人。于是,张扣找到老熟人梁良,梁良是个黑社会的中介,专门处理一些棘手的事情。

当张扣直言不讳地说出杀老婆的想法后,梁良看着他,来回翻了两次手掌:“好说,杀手的价格是这个数,先付一半作为定金。”张扣松了一口气,面带笑容地掏出钱包,说:“你们的价格真是公道合理。”

“那当然……”等梁良看清楚张扣掏出来的是五百块钱,不由得震惊了:“我要的是十万,你给我五百块钱干吗?”

“什么?你要十万?我的天啊,我的天……”钱包从张扣手里掉在地上,他捂着胸口想,自己太天真了,仔细想想,为一千块钱杀人是不太现实。一边是个无底洞,一边是自己无法接受的佣金,这简直是张扣有生以来遇到的最难解的难题。

看张扣如此痛苦,梁良想了想说:“要不你试试下毒?我有一个朋友,他研究的化学毒素可以让人看起来像是自然猝死。”

张扣试探着问:“这大概需要多少钱?”

“最便宜的价格是两万左右。”

“两万?其实,有一点点药水我就够了,所以……有没有免费试用品?”

“滚!”

从没想过杀人成本这么高,回家的路上,张扣感觉前途黯淡,日月无光,算了,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他回到家打开门,只见沙发上堆满了购物袋,就在这一瞬间,那刚刚消失的杀意又悄然滋长了。

杜媛正在美滋滋地试衣服,新买的衣服有两个扣子在背后,看到张扣回来,她赶忙招呼道:“老公,我去法国的这段时间,你想我吗?快来帮我把扣子扣好,你看这件衣服多漂亮!”

张扣强压怒火,说:“把这些蠢衣服,都给我退回去!”

杜媛不屑道:“神经病,这都是在法国买的,怎么退回去?”

张扣咆哮道:“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把这些衣服都给我处理掉,把钱给我拿回来!”

杜媛冷笑一声:“我为什么要听你的?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那些灰色收入是怎么来的?就算我不报警,单单把你的信息放出去,就有的是人来撕碎你。”

张扣额头上冒出冷汗,却说不出话来。

“给我把扣子扣好,反正你有那么多钱,让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好好享受吧,我的人肉支付宝!”

杜媛的语气是那么不可抗拒,张扣连拒绝的勇气都没有,只好乖乖照做了。

扣好扣子,张扣无意中看到那件衣服的价码牌,当他把那个数字看清楚后,顿时感觉浑身的血都在往上涌。失去了理智的他抓住杜媛的肩膀疯狂摇晃:“你这个贱人,你以为我是比尔·盖茨吗?”说着,狠狠地一把将杜媛推了出去。杜媛猝不及防,头撞在桌角上,倒地不起,顷刻间血流如注。

张扣暗想,一不做二不休,他拿起一个靠枕,正要把靠枕贴到杜媛的脸上,突然又犹豫了。他转身去厨房取了一块破抹布,照着杜媛的脸,狠狠压了下去……

救护车到来时,张扣已经把现场清理好,他一口咬定这是意外,说自己回家时发现妻子已经死亡,到了派出所,他还是这一套说辞。负责他案件的是一位女警官,女警官先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突然话锋一转,单刀直入:“请你说一下,你谋杀死者的动机是什么?”

这当头一棒,打得张扣措手不及,可他还是强自镇定,坚持原来的说法。女警官分析道:“张先生,你说你进门后看到死者倒在血泊里,马上打电话求救,可实际上120接到电话时,你已经回家快一个小时了,你怎么解释?”

张扣深吸一口气,他把编造的谎言迅速在脑中过了一遍,确保无误后说道:“你以为每次开门都会有个死人躺在血泊里等着我?我开门的一瞬间,就被眼前的一幕吓傻了,等回过神来想起叫救护车,这中间究竟过了多少时间,只能去问老天爷了。”

女警官看他的眼神仿佛在看一个三流演员:“那好吧,还有一个问题,监控视频显示,你妻子回家时身上的衣服还很普通,可案发现场,她身上穿着的是一套名牌时装。”

张扣不以为意:“那又怎么样?她回家后试穿新买的衣服,不是很正常吗?”

女警官不紧不慢地说:“张先生,你可能对这套时装不太了解,时装背后的纽扣必须由他人帮忙才能扣好,设计的初衷就是由丈夫来完成,这样设计是为了增进夫妻之间的感情。案发现场,死者背后的扣子扣得很规整,这是死者自己绝不可能做到的,而监控视频显示,你是除死者外唯一进入那栋房子的人,这两枚扣子只能由你代劳,上面已经发现了你的指纹。请问,你为什么会帮死人系扣子?”

张扣感觉脑袋里“嗡”的一声,他最后的防线垮掉了:“我、我坦白,人是我杀的……”

(发稿编辑:吕佳)

最好的小吃

■牧谦

抗战期间,有位叫张青木的营养学教授,因为研究课题的需要,专门去了一趟山城,他听说那里的小吃很有名,特地去寻访。

可一进城,张青木看到的却是破败萧条的景象,街上百姓大都骨瘦如柴,衣服上打满了补丁,脸上也都是很愁苦的样子。是啊,战争打了这么多年,又怎么笑得出来?

张青木来之前做了功课,哪些店有哪些招牌小吃,他都记下来了。虽然这城里的景象不尽如人意,但他此行的目的是寻访小吃,感叹完就径直去找那些小吃店了。

张青木先去了东街的一品丸子店,要了一碗丸子汤。他早前就听说,这里的一品丸子,是用上好的牛肉反复捶打制成的,十分有劲道,而那丸子汤,则是用牛骨头熬了五个小时,异常鲜美,生意很是火爆。

不过这天,店里几乎没人,张青木要的汤很快就上来了,他满怀期待地尝了一口,眉头却紧锁了起来……原因就是这碗丸子汤,味道太一般了!不难发现,这丸子其实是用豆渣做的,里面一丝牛肉都没有!

张青木叫来店里的王掌柜询问,王掌柜也不否认,说:“不瞒您说,这汤啊的确不正宗,可这年头,百姓连粗粮都吃不饱,哪有钱吃牛肉啊?城里燃料也缺乏,哪有那个精力去熬五个小时的高汤哦!”

王掌柜说的虽然是实情,但张青木还是很失望。从一品丸子店出来后,他又相继去了西街的米粉店、东街的豆腐店和南街的油茶店等百年老店,结果都不太好,这些店里也几乎没什么人,张青木点名要的小吃也都不如想象中的好吃……

几天过去,张青木几乎吃遍了山城的小吃,结果都和第一天差不多。他又寻访了一些百姓,大家的反应也都一样:这战争年代,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去吃小吃!

这天,张青木走在街上,无意中听到前面两个人也在讨论小吃,一个人说:“王掌柜家的一品丸子汤真好吃,不愧是百年老店,下次我还要去吃一次!”另一个也说:“是啊,离上次吃都过十几天了,那味道我现在都忘不了啊!”

张青木顿时愣住了,这两个人说的店,自己也去了啊,为啥他们吃的听上去很正宗,自己吃的却是用豆渣做的假丸子呢?难道王掌柜“见人下菜”,碰到普通老百姓就放假丸子,碰到有身份的人就上正宗的丸子?可前面说话的两个人,也是满身补丁,不像啥大人物啊!

张青木实在是想不通,为了搞清楚原因,他特意住到了一品丸子店对面的客栈。晚上,张青木关了灯,又悄悄躲在窗户边,观察一品丸子店的动静,可店里一片漆黑,什么响声都没有。

不过,凌晨三四点的时候,丸子店里却传来了轻微的打击声,张青木本就睡得不熟,被这声音吵醒了。一看有戏,他就偷偷出了门,在丸子店门口听了半天。照理说,经济萧条的情况下,一家小吃店一天都没几个客人,根本用不着早起准备吃食,而且,就之前吃的豆渣丸子看,它的制作简单,稍微捏一下就行了,过程中应该不会有什么声音,可现在,丸子店里却传来了“咚咚咚”的声响,难道是王掌柜在偷偷做肉丸?他要卖给谁呢?不过,张青木之前也并没有发现王掌柜进过原料,现在城里食品奇缺,王掌柜又是从哪里弄来的牛肉呢?

带着一大串疑问,张青木回到了客栈,这些问题他还要再做调查。

这边张青木刚睡下,那边就“呜呜呜”响起了空袭警报。

“敌机来了!快到城外!”窗外有人大喊,张青木也赶紧起床出了门,街上行人匆匆,他跟着大家一起跑了起来。突然,有个人拍他的肩膀,一看是王掌柜。只见王掌柜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袱,说:“张教授,你不是一直想吃正宗的山城小吃吗?今天就让你尝尝。”

张青木很不理解,说:“别开玩笑了,命都快没了,哪有心思吃小吃!”

王掌柜摇摇头,笑着说:“没事,飞机炸不到咱们,现在大家对‘跑警报’都习惯了,就当春游了吧!”说着,他示意张青木跟着他一起走。

很快,他们就到了城外,只见王掌柜径直走向了城门外的一个小山沟,指着山沟里的一个小屋棚说:“你看,那是我一品丸子店的分号,最正宗的丸子汤目前只在这个分号里卖。”张青木听了,目瞪口呆。王掌柜也没继续说,疾步走到小屋棚里,卸下包袱,生起了火……

没用多长时间,一锅丸子汤就做好了,王掌柜给张青木端了一碗,张青木喝了一口,味道跟之前喝的完全不一样,极为鲜美!王掌柜提醒张青木尝尝碗里颜色较深的丸子,张青木这才发现,这丸子汤里有两个个头较小、颜色较深的丸子,他吃了一口,是正宗牛肉丸子的味道,他又尝了碗中其他的丸子,味道差远了,还是之前的豆渣丸子。

张青木更不明白了。

小屋棚里不时有三三两两的老百姓走进来,每人都要了碗丸子汤,吸溜着,脸上还都挂着笑容,不时聊着什么。

王掌柜忙活一阵后,才和张青木聊起来,这一年来,日军为了逼迫中国投降,仗着我们没有防空力量,隔段时间就要轰炸一次。一开始,大家都四散逃窜,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后来慢慢地,大家发现,敌人的轰炸似乎也没那么可怕,就稍微放松了一些,大家互相安慰,就当是出城游玩了一番,甚至还有人带着吃食和牌到城外玩呢!

“我们在山城做小吃的,没什么大本事,就决心让大家‘跑警报’时吃一口正宗的山城小吃。不知道是谁起的头,城外的小山沟里陆续搭起了很多屋棚,大家约定,每次‘跑警报’,都要把最正宗的东西带过来给大家吃,价格只收之前的三成,没带钱的可以帮忙干活抵小吃的钱。目的就是想让大伙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透过碗里这点吃的,对往后的日子生着点盼头,不被这警报吓倒,打起精神,军民一心,继续抗战……”

王掌柜还说,他估算着日军这两天又要轰炸了,就提前准备好了牛肉丸,那牛肉,是他家独门贮藏的风干牛肉,而高汤,则是用早前熬好的高汤粉制成的。之所以每碗里只有两个正宗的小丸子,主要是风干牛肉不多了,而且他也不知道这仗还要打多久……其实,每次“跑警报”,山沟里好吃的小吃还多着呢,就是分布散了些……

啊?原来是这样!张青木顿时呆住了,表情也有些复杂。吃完丸子汤后,他又往山沟里面走,果然发现每隔几百米就有一家小吃店,西街米粉店、东街豆腐店、南街油茶店都在其中,他都过去吃了一碗,每家都比在城里吃到的美味许多,再看看三五成群吃小吃的老百姓,他们脸上似乎看不出战争的阴霾,至少在这一刻,是面带笑容的……

吃到的小吃越美味,张青木心中越不是滋味。一回到客栈,他就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无奈地撕掉了。其实,张青木本名叫山本青木,名义上是大学教授,其实是一名日本特务,这次来到山城,就是以寻访小吃为幌子,奉命调查山城军民士气的,以便日军制定有针对性的“劝降”政策。经过前面几天的观察,张青木本认为山城已经“弹尽粮绝”,他也写了份关于山城军民士气即将崩溃的报告,总结不出半年,这里的军民士气就会崩溃,日军的“劝降”必定可行。

可跑了一次警报,吃到了正宗的小吃后,张青木的眉头才真正紧锁了起来……

(发稿编辑:曹晴雯)

细狗人心

■若有情

买了只细狗

王根虎的老伴走了,儿女又常年不在身边,他孤单啊,就想养个小动物,给自己做个伴。

结果,王根虎花三百块买了只细狗,在村里引起不小的轰动。

细狗是关中特有的猎犬,以捕捉小型猎物见长。这些年,纯正的关中细狗不多了,能见到的多是杂交的。但看王根虎买的这只细狗,身材瘦俏、毛色黑亮、尾巴上卷,是正儿八经的关中细狗。这样的细狗没个万儿八千的休想买走,三百块,骗谁呢?

后来王根虎一说,大家才明白,原来这只细狗的两只前蹄是冲外长的,像个“八”字。对于一只猎犬来说,蹄子歪了等于废了。正常的细狗走起路来轻巧跳跃,而这只细狗走起路来四平八稳,用村里人的话说,像个老爷。

王根虎给狗起了个名字叫“黑子”,没事的时候,他就领着黑子村前村后地溜达。一转眼三个多月过去了,黑子在王根虎的照料下,猛长了一截,看起来越发精神了。

这天是老伴生日,王根虎带着几个菜,一壶酒,领着黑子来到后山老伴的坟前。他摆上菜,拿出酒,在老伴坟前坐了下来。黑子乖巧地卧在他身边,像个听话的孩子。

王根虎一边跟老伴唠叨,一边自斟自饮。王根虎带着几分醉意说:“娃他妈,今天我喝了个痛快……你要是在,又该说我了……”

说到这儿,王根虎忍不住抹了一下眼睛。就在这时,黑子一跃而起,向前跑去。王根虎吃了一惊,忙张眼望去,只见一只兔子从山坡上跑了下来。那兔子速度极快,可黑子竟跑得更快!等黑子嘴里噙着兔子回到王根虎身前,王根虎把兔子从黑子嘴里拿下来,那兔子还活蹦乱跳的。

王根虎大为惊讶,没想到这歪长蹄的狗还能撵兔。他拎着兔子,领着黑子下山,路上遇到了外甥二毛。

二毛见了王根虎和黑子,嘲笑说:“舅,这就是你买的烂细狗?”

王根虎得意地把兔子一举,说:“我家黑子能撵兔。”

二毛惊道:“舅,你别哄我了,就你这歪蹄的烂狗还能撵兔?”

王根虎说:“真是黑子撵的,不信你看。”二毛上前看了看,兔身上掉毛的地方,的确被咬过。

二毛还是将信将疑,王根虎不再搭理他,领着黑子扬长而去。

不料第二天,二毛来到王根虎家,缠着他要借黑子。王根虎问他借黑子干啥,二毛说:“舅,我就撵撵兔,耍耍,你当我还能干啥?”

王根虎把黑子借给了二毛,二毛隔天就把黑子还了回来。可自此,他三天两头地来借黑子,这事开了头,王根虎也不好再拒绝了。

来了个老板

这天,二毛带来一个胖子,进了王根虎的家。二毛指着胖子对王根虎说:“舅,这是‘兴达地产’的杨总,他看上了黑子,想找你商量,把黑子让给他。”

这个杨总是离此十来里路的杨村人,喜欢玩细狗,杨村人都知道。

原来,二毛借黑子并不是撵兔,而是到杨村去赌狗。杨村有一个违法的赌狗场,专赌细狗。怎么赌?地上铺一圈轨道,轨道上有只“电驴子”,电驴子上拴只活兔子,比赛时开动电驴子,兔子一挣扎,细狗们看到了就会追。比赛通常一对一,狗主人下赌注,交给赛场老板。电驴子跑起来,双方的狗就去追,一圈过后,跑在前面的狗就赢了。赛场老板会抽十块钱的场地费,剩下的就交给赢家。

因为黑子总赢,引起了杨总的注意,他要买黑子,二毛做不了主,就带他来找王根虎。当下王根虎对杨总说:“黑子是给我作伴的,我知道你爱细狗,可我不能给你。”

杨总说:“老哥,你开个价,只要你能说出来,我就能给出来。”

杨总开口提到钱,王根虎就有些生气了。他看不惯有钱人盛气凌人的样子,当下便说:“杨总,实在对不住,我不卖。”杨总愣了一下,想了想说:“老哥,你是怕自己吃亏?这样,你开个价,我另外给你再加一万,怎么样?”

二毛一下睁大了眼睛,劝道:“舅,一万已经不少了,还让你再开价,你……”

王根虎瞪了二毛一眼,说:“这里没你说话的地方!”王根虎转头对杨总说:“杨总,有钱难买不卖的,这话你应该听说过。实在对不住,我还有事,就不留你们了……”

杨总走了,二毛嘴里念叨着:“可惜了,这么好的发财机会耽误了。”二毛也走了,王根虎望着二毛的背影,无奈地叹口气,领着黑子出去溜达了。

谁知没过几天,二毛又来了,开门见山地说:“舅,我是为黑子的事来的。不卖黑子,是让黑子参加细狗撵兔比赛的事。”

王根虎有些意外地说:“谁说黑子要参加比赛了?”

二毛讪讪地说:“舅,今年有兴达地产做比赛赞助商,拿第一的细狗有一万元奖励。听说杨总也要参加比赛。你想,咱黑子要拿了第一,它的身价还不噌噌往上涨?到时候不光长脸,更长钱。”

说来说去,二毛心里想的还是钱。王根虎想了想,黑子参加比赛也不是什么坏事。细狗撵兔那场面十分震撼,成百的细狗在河滩上狂奔,追逐捕杀兔子。哪只细狗出了头,可就真为主人长脸了。

王根虎对二毛说:“我可以让黑子参赛,但报名啥的你来弄。”

二毛一听,忙说:“舅,你放心,只要你同意黑子参赛,其他事有我呢。”说完,二毛还是没有走的意思,磨唧了一会儿,终于吞吞吐吐地说:“舅,还想和你说件事,关于黑子的歪蹄子。”

“歪蹄子咋了?”王根虎不明白。二毛说:“舅,黑子这歪蹄子得拾掇拾掇。咱可以给黑子做手术,把这歪蹄子正过来。你想,歪蹄子都跑这么快,要是弄直了,不就跑得更快了?”

王根虎想想有点道理:“但谁会给狗做手术?”

二毛说:“舅,我有个朋友,他爷爷是兽医,咱跟人家说说?”

王根虎不放心,二毛打包票说:“离比赛还有五个来月,伤筋动骨一百天,到时黑子早就恢复了,参加比赛肯定没问题。舅,你放心,做手术的事就交给我了。”

动了场手术

过了几天,二毛果然带来一个老爷子,在王根虎家里给黑子做了手术。术后,在王根虎的精心照料下,黑子恢复得很快。三个月后,黑子和其他细狗一样,有了一对正常的前爪。

看着黑子走起路来轻巧跳跃的样子,王根虎甚感欣慰。又过了一个月,王根虎决定带黑子到后山去撵兔,看看黑子是不是跑得更快了。他带黑子来到后山,黑子见到兔子,撒腿便追,不料没跑两步就摔倒了。它爬起来再跑,又摔倒了。

王根虎见状大吃一惊,他到医院给黑子照了X光,大夫说狗的前爪很正常,看不出有什么问题。王根虎又带黑子到后山撵了几次兔,结果都一样,只要黑子跑得快就会跌倒,但走路和慢跑却不受影响。

王根虎这时才觉出不对,他找到二毛,问:“二毛,你老实说,究竟是谁出主意让你说给黑子做手术的?”

二毛说:“舅,没谁说……”

王根虎不信,紧逼道:“就你那脑子能想到做手术?”

“我、我——”二毛看上去有些慌乱,最后狠心说道:“舅,我就实话对你说了吧,是杨总派人找的我……”

原来这背后是杨总在搞鬼。狗行里有句话,“歪长蹄,跑得疾”,像黑子这种狗是万里挑一,可遇而不可求的。杨总这个人心眼小,碰上王根虎这种见钱不眼开的主,让他丢了面子,就记上了仇。杨总心想:歪长蹄跑得疾,那要是给正过来了,它还能跑?于是,他便派人去找二毛,给了他一笔钱,让他想办法……

事已至此,王根虎无奈地叹了口气,他拍了拍黑子,说:“黑子,以后咱不做细狗了,出人头地是要付出代价的。咱呀,就做一条普通的狗,远离是非,安安生生过日子……”

(发稿编辑:陶云韫)

局长下跪

■刘勋

最近,丁永富局长的心情真可谓是“过山车”。市委组织部正式通知,他被列为副市长的候选人了,可当丁局长了解到其他两个竞争对手是谁后,兴奋劲儿便一扫而空。因为这两个对手的实力太强大了,丁局长不禁调侃自己,看来这次也就是当个“陪练”喽!

这边心情还没平复,老家那边又传来消息,丁局长年逾九旬的老父亲过世了。他向组织部告了假回老家奔丧,领导认为其情况特殊,就把竞争上岗的测评延期了。

对于父亲的去世,丁局长其实没太多悲伤,一是因为父亲已高寿,算是喜丧了;二是他与父亲的感情向来平平。丁局长一直嫌弃自己是农村出身,父亲又是个没权没势的庄稼人,除了小时候的几个香馍馍,也没给过他什么好东西。

这次回老家奔丧,丁局长还有个很大的心病,老家有“谢孝”的习俗,要求孝子在下葬当天,跪谢所有来吊唁的亲友、乡邻,尤其是要给抬棺人三跪九叩,而且跪谢的对象不分老幼、不论辈分。

丁永富当了几年局长,又在实权部门,平时都是别人恨不得给他下跪,求他办事。现在因为这谢孝的习俗,是要他给别人下跪,要知道,下葬当天,他的下属、同僚都可能会来吊唁,这可让他怎么跪得下去哟!

秘书小吴脑子活络,马上联系了丁局长老家的乡党委书记,要求他做村支书的工作,以丁局长父亲的葬礼为契机,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废除跪谢的仪式。

第二天一早,丁局长到了老家,村支书立马给他汇报了情况:“我亲自去做了村里几位老长辈的思想工作,大部分都同意废除旧习俗,只是您堂叔他没答应……”

丁局长只得硬着头皮去找堂叔商量。堂叔态度坚决,说不能坏了祖上的规矩。后来,经丁局长好一番软磨硬泡,堂叔才松了口:“跪谢宾客可以免,但三跪九叩抬棺人,是万万免不得!再说抬棺人到时候就在棺木边上,这也算是给你老爹下跪,难道你也跪不了?”

下午,仪式要开始了,老人的棺材披红挂彩,十几个青壮年在边上站成一排。以丁局长堂叔为首的一众老人围在灵堂门口,他们其实是来监督丁局长谢孝的。一切准备就绪,丁局长身披重孝,面无表情地站在灵堂里,面对着那十几个抬棺人,他的膝盖却怎么都弯不下去……

“孝子跪谢抬棺人,先人上路如腾云!”只听丁局长堂叔扯着嗓子高喊一声,门口的老人们则随声附和,而且声音越来越高,可丁局长的腿依然绷得直直的。老长辈们都气得不轻,要不是有人拦着,堂叔真恨不得冲进来,用拐杖打弯丁局长的腿。

局面正尴尬时,秘书小吴匆匆赶来,上前对丁局长附耳说了几句,谁料丁局长听罢,脸色立变,忽地大喊“我的老爹啊”,随即“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是什么话让丁局长跪下了呢?

原来秘书小吴告诉丁局长,今天纪委查处了一批退休的老干部,其中就有丁局长那两位竞争对手的父亲,上头查出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徇私舞弊,做了不少见不得人的事。就这样,那两位“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背后的“靠山”一夜倒塌……

这个消息犹如一支润滑剂,让丁局长生锈的膝盖一下子弯了下去。他心里五味杂陈,想起自己的老父亲一生清贫、无权无势,虽然什么都给不了他,却在此刻留给了他一份难得的体面和干净。

(发稿编辑:丁娴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