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台儿庄涅槃
6724500000001

第1章 内容提要

本书讲述的是,在国家、民族的大命运中,一座城市以及与这座城市相关的一群人的命运。

1938年3月下旬,侵华日军挟攻克淞沪和屠戮南京之淫威,南北夹攻战略要地徐州,急欲打通津浦线,进而夺取中国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武汉。中国军队在装备严重落后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在台儿庄与日军殊死决战,以3万人的代价,歼敌1万余人,赢得台儿庄大捷。

台儿庄大捷意义非凡。它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在抵御外侮的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场胜仗,也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中的光辉结晶,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改变了西方观察家对亚洲战局的估计,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它也是日本军队自明治维新以来,在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败仗。为此,台儿庄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

美国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在当年5月出版的美国《时代》杂志上感慨地说:“历史上作为转折点的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台儿庄。一次胜利已使它成为中国最知名的村庄。”“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城镇,一个京杭大运河经过的城镇——台儿庄。可以说,这个小城镇是我们民族复兴的一个转折点。从这个点开始,我们走向了胜利,变得一切皆有可能。”

战后,台儿庄一片废墟,房无完房,墙无完墙,尸横遍野,运河水为之染红。

为纪念台儿庄大捷,国民党及其国民政府曾决定重建台儿庄。然而,战事频仍,加上后来内战爆发,国民党及其政府始终未能圆这个梦,成为永远的憾事。

70年来,这片二战废墟被人忘到脑后,在沉寂中沦为破败的棚户区。直到即将被开发商彻底推平时,她的价值才被发现,开发项目被紧急叫停。人们犹如大海捞针,从蛛丝马迹中搜寻历史痕迹,逐渐还原其400年的前世今生,唤醒其沉睡的灵魂。经过多年努力,一座活色生香的古城,重新矗立在运河之畔。

在重建过程中,建设者们没有简单、机械地仿制,而是把古城重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留古、复古、扬古、用古”为原则,规划布局遵循原基址、原规制、原风貌,施工中使用原材料、原工艺、原籍工匠,融历时性的存在和共时性的精彩为一体,集中展示古城历史上最精彩的面貌,赋予了古城灵动的生命,被誉为“精美到可以用放大镜看”,成为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

重建的古城,成为大陆第一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古城的重建,意义非凡:这是共产党为国民党圆的一个梦,这是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象征。

伴随着古城的毁灭和重生,几代人的命运跌宕起伏、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