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作弊秘诀
6745500000005

第5章 转校的女生(2)

回家的路上,韩春月紧蹬几脚,让自行车追上了姜桂芬,她刚喊了一声桂芬,想向她作一些什么解释,没想到姜桂芬把憋了一肚皮气都发在了她身上,什么“墙头草”啦,“两面派”啦,“不懂好歹”啦,把个韩春月气得连车也骑不动了,下车站在原地,目瞪口呆地望着姜桂芬扬长而去的背影。

这就是姜桂芬冲韩春月发火的全部过程。

姜桂芬不理睬韩春月的状态只维持了一天,第二天,姜桂芬就与韩春月和好了。其实,说明白一点,这是韩春月主动与姜桂芬求和的。

那天,韩春月因为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弄不懂,她拿着数学簿,踌躇了好一会,居然甩下就坐在她身边的数学课代表杜祥芸,蹬蹬蹬一溜小跑走到姜桂芬的面前,低声下气地向她求教。当时,大家都看见,韩春月的面孔红得像鸡冠头。

尽管姜桂芬的数学比韩春月好不了多少,但面对这道简单的数学题,她还是不在话下的。她见韩春月当着全班同学众目睽睽的面公开向她求教,姜桂芬骄傲得连眉毛都飞扬了起来。她一边大声地向韩月春解答这道题目,一边不时用眼睛的余光梭巡着坐在不远处的杜祥芸,脸上的得意两字写得明明白白。

姜桂芬与韩春月的关系,就这样一下子恢复如初了。

【4、有其父必有其女】

遗憾的是,直到初二下半学期的期终考试,韩春月还没改掉自己那种粗心大意的毛病,五门功课中,除却体育与物理的分数达到了90分以上外,其他三门主课依然都徘徊在6、70分左右,使莫老师爱莫能助、徒唤奈何。

整个初二学年就这样过去了。趁暑假期间,莫老师决定对韩春月进行家访。

有人说,从一个家庭的室内摆设与布局上,就可以看出这个家庭的人员结构与文化素质了。这话有点道理。韩家给莫老师的第一印象是:到处是书。书柜里、餐桌上、床头边,都是一本一本散放着的书。一问,果然,韩春月的老爸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一位供职于本市某科技研究所的研究员。

韩春月与她的妈妈去乡下外婆家了,家里只有老韩一人,正案牍劳形,不知伏在桌上画着什么图纸。一副架在鼻梁上的近视眼镜已断了条腿,用胶布裹着。

见班主任来访,老韩很感动,说已多年没见老师家访了。一番寒暄后,莫老师便把话题直接提到正题上。莫老师向老韩反映,说这学年韩春月的成绩一直徘徊在全班平均成绩的中下游,据她分析,其主要问题是出在韩春月的粗心马虎上,她希望春月的家长予以配合,帮助韩春月改掉这种粗心大意的坏习惯。

老韩听了,推推眼镜,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只点头,没作答。

莫老师又向老韩道出了自己心里的担心:初三是人生求学中最为关键的一年,如今竞争激烈,所有家长都在望子成龙,把目光瞄准了A市两家省市重点高中。她担心韩春月如果在初三学年再不把成绩拉上去,再像初二学年那样的分数,只怕连进入普通高中的资格也不够。

谁知老韩听了,竟激动起来了,连连推着眼镜说道:“现在呀,世风日下。读好书固然重要,是基础,但还要读好另一门学校里没有的书,那就是人际关系。莫老师,你看我,读书够多了,都研究生了,目前还正在攻克博士学位。可是,就因为我一介书生,一根榆木脑袋,学不会人际关系这门课,所以直到现在依然一事无成。你看看我这家,都成什么样子了。简直一鸟窝。唉……”

听老韩这么一说,莫老师才重新注意了一下韩春月的家,三口之家,就住在这么一室半的30多平方米里,确实显得拥挤与局促了些。但是,她今天是来家访的,不是政府官员下来体察了解民情的,这个研究员对她说这些话与本文无关。所以,莫老师苦笑笑,又把被老韩扯远了的话题拉回到正题上来了:“我今天来,别无所望,只希望韩春月同学身上那种粗心马虎的缺点,能得到家长的关注与帮助。我相信将门出虎子,有你们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韩春月同学是能够克服缺点,挖掘潜力,赶上同学们的。”

“能,能。我相信她一定能的。”老韩竟连连点头,一点也没客套的意思。

莫老师诧异地望了老韩一眼,提醒对方道:“因为我觉得韩春月她在学习上应该是有潜力的。”

“有,有。她确实是有潜力的,确实。”老韩依然不知深浅地下定义。

更让莫老师大感不解的是,她在家访了几十个学生家庭后,所有家长在临握别时,都异口同声地拜托她,要莫老师对他们的孩子多加关照,严加管束,而唯独这个书呆子老韩却恰恰相反,在与莫老师握别的时候,他竟一本正经地对莫老师说:“莫老师,我理解你们当老师的不容易,所以我希望你不要对我女儿过多关照,一切,顺其自然就是。你也要注意保重自己的身体呀。”

老韩的这些话,在她听来是多么的陌生与不可思议。

【5、扶不上的刘阿斗】

但不管怎么说,在初三学年里,莫老师还是把韩春月列为重点帮扶的学生之一。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最后冲刺时的应变能力,莫老师想尽办法使出多种教学手段,对学生们进行强化训练。她与所有的老师一样,对学生们进行了题海战,布置了大量的回家作业与课堂作业,甚至凭借以往的经验,绞尽脑筋地猜题(即猜测中考时省教育厅下发的统一试卷上的题目)。特别是在临近下半学期结束的时候,什么周末测验、期中考试、抽样测验、摸底考试、模拟考试等等,以各种名目出现的测验考试几乎每个星期都要进行一次。

总之一个目的,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把他们推向社会,为母校争光,为学生本人争光,也为自己这个初三(甲)班争光。

遗憾的是,历经沙场,韩春月的成绩仍没提高,仍在原地踏步,有时甚至比全班学习成绩最落后的姜桂芬与吴雅雅等后进生还要差。学习成绩起伏不定,没有规律。综其症结,还是老毛病:粗心大意!像语文期中考试时,所有的题目她都答上来了,可是,她竟粗心得连其中那道命题作文也居然忘了做,一下子就给扣掉了30分!气得莫老师差点拍案而起:这简直就是儿戏嘛!

幸好韩春月的学习态度还是端正的,平时上课,她总一丝不苟地听讲记录,晚自修与晨读课,她更是风雨无阻课课不拉,一坐到教室里,就忘我的进入学习状态。

一度,莫老师担心韩春月总和后进生姜桂芬她们一伙搅在一起,影响了学业,想对她进行劝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姜桂芬她们这几个整天嘻嘻哈哈、疯疯癫癫的女孩子,在莫老师眼里已没有了希望,别说重点高中了,只怕连一般的普高也考不上。而韩春月则与她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将近两年来的言传身教,莫老师光凭直觉,就能肯定地说一声:韩春月在学习上绝对有潜力,只要她彻底克服自己粗心大意的习惯。

五四青年节,学校准备举行一个名为“火红的青春”的文艺演出会,校团委要求各班推选一两个文艺节目,参加演出。莫老师正为推出什么节目而发愁,忽然,校团委书记风风火火来到了莫老师的面前,指名道姓地点了韩春月的名,要借她班的韩春月去担任这场演出的主持人,还说他已通过一中校领导那里调查到,她们班的韩春月能歌善舞,曾是市一中连任两学期的节目主持人。莫老师喜出望外,要不是校团委书记,她至今还不知道春月还有这么一手呢!

校团委是“火红的青春”文艺演出会的主办部门,唯恐莫老师本位主义不放人,团委书记还给了莫老师一点激励机制,他说只要她肯把韩春月献出来担任主持人,那么,在学年结束评比优秀班级时,学校至少要给她的甲班加上1分!

莫老师喜出望外,当即一口应允,保证无私贡献出韩春月。团委书记一听这话,这才喜滋滋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