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
6754200000017

第17章 道教养生术概说(6)

房中术,并不是道教的发明,在道教产生以前的秦汉,已有不少房中流派及房中著作传世。汉代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便已录有“房中八家”,共191卷,计有《容成阴道》26卷,《务成子阴道》36卷,《尧舜阴道》23卷,《汤盘庚阴道》20卷;《天老杂子阴道》25卷,《天一阴道》24卷;《黄帝三王养阳方》20卷,《三家内房有子方》17卷。虽然这些书皆已失传,但班固著录这一事实是确定不移的。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竹简等文献里有15种医学著作,其中计有《十问》、《合阴阳》、《养生方》、《天下至道谈》、《杂疗方》等五篇著作是与神仙家、道家密切相关的房中文献。这表明房中之术古已有之。道教以前房中术大多是以疗病、健身、养生为目的,如《汉书·艺文志》云:“房中者,性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费顾,以生疾而陨性命。”

汉末张陵创教以后,将房中引入其修炼法术中,以“行气、导引、房中之事”三者合一而成“男女合气之术”,作为“兴国广嗣”的重要法门。三国时亦有“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三人者,皆方士也。能行容成御妇人术,或饮小便,或自倒悬,爱啬精气,不极视大言。”

发展到东晋葛洪汇集养性之方时,已有“房中之法十余家”,“房中之术近有百余事焉”。《抱朴子内篇·遐览》又载录了大量的古代房中著作,如《元阳子经》、《玄女经》、《素女经》、《彭祖经》、《容成经》、《六阴玉女经》等等,而葛洪自己也对房中之术有不少精辟论述,是我们研究道教房中的重要材料。

齐梁间有高道陶弘景撰《养性延命录》,在其卷下《御女损益篇》中亦辑录、整理了不少房中著作,其中援引了《彭祖养性经》、《仙经》、《道林》、《子都经》等失传的著作,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其名著《备急千金要方》卷二七《养性》中有《房中补益》篇,堪称道教房中养生的杰作,其中详论了房中补益、还精补脑到房中修仙的重要方法,代表了道教房中的经典思想。

道教房中术从汉晋到隋唐,其基本的思路是由宝精节欲发展到还精补脑,其术大有深化,但因被一些旁门左道者歪曲为“采阴补阳”、“三峰采战”等荒淫之术,让正道蒙羞,使其不行于世久矣。

隋唐以降,尤其宋明理学之“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的流行,使道教房术更加隐秘,其传承已不能公开见于正史,房中著作也少有人撰著与传续。收入《道藏》的大抵只有元代李鹏飞的《三元延寿参赞》,另外《云笈七签》中有零星的文献,但不成体系;后世论房中之术者有明代的高谦,别号瑞南道人,他有《遵生八笺》;另外明代还有一位洪基先生撰写了九卷《摄生总要》,其中有专论房事的论文,近千年间道家房中著作可谓寥若晨星。

我们对道教房中术的研究,基本上是以以上所提及的文献为基础。

二、房中性心理调控的基本原则

饮食男女是人天然的本能,两性生活亦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针对人类这种天然的欲和因欲而生的两性行为,道教房中家们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原则,以实现对性心理及其性生活的调控。避开他们成仙的虚幻目的,这些原则对于疗疾、康强身心,甚而延年益寿都是于古有征、于今有验的。这些原则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兹分述如下:

1.欲不可绝亦不可纵

虽然道教中有主张绝对严格的禁欲为修行的派别,但是禁欲本身是有悖人性的、不自然的。故在宋明以前,其房中术一直被作为修仙的传统方术之一,即使是北魏寇谦之清整道教而废除了三张男女和气之术,使之不再公开传授,但师徒相授的秘密传递仍代代不绝。

道教中论欲不可绝者,最早的文献见于《太平经》,这部经典从阴阳相需的辩证本体观来看待男女之事,认为房术相当的重要。经上说:“男女者,乃阴阳之本也。”如果男女不交,则孤阳不长,独阴不生,不能实现阴阳和合,便无有生理,故要得有生,必合阴阳。其次,经上还从绝阴阳则绝人类的高度来看待男女之事,提出“饮食阴阳不可绝,绝之天下无人,不可治也”,“阴阳不交,乃绝灭无世类也”。这是极有人类整体观念的合理思想,不管是从修道还是从人类自我的生存和发展着眼,我们都不应绝阴阳。

神仙家葛洪及陶弘景等人则从医学和养生学的角度来阐释这一问题,认为如果男女不交合将有损于身心的健康,不利于修道。葛洪《抱朴子内篇》说:“人不可以阴阳不交,坐致疾患,若乃纵情恣欲,不能节宣,则伐年命。”认为阴阳不交与道教之长生久寿思想相抵牾,故欲不可绝。陶弘景亦表达出类似的见解,在《养性延命录》中他援引彭祖之语说:“男不欲无女,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有强郁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他在这里提到“鬼交之病”,这是一种性受到压抑而性心理严重失衡产生的病变,因此,禁欲不仅会导致生理疾患,还会引起心理变态,足见其危害是很大的。因为如此,圣人亦不绝和合之道。天地有开阖,阴阳者施化,这是自然的常态,人须法天象地,使神气得宣布,方能“发闭通塞”,气血和畅,身康神旺。这是房中欲不可绝的养生实质。

正如欲不可绝一样,欲亦不可纵,任何极端的事物都是不能长久的。阴阳和合如果动态的和谐被打破,甘露就会变成毒酒,其危害之大更胜于禁绝。彭祖说:“上士异床,中士异被,服药千裹,不如独卧”;《阴符经》注说:“淫声美色,破骨之斧锯。世之人若不能秉灵烛以照幽情,持慧剑以割爱欲,则流浪生死之诲,害生于恩也。”这些都是劝人节欲的良方良言。

孙思邈《千金要方·房中补益》论说得更具体:“……阳道法火,阴家(道)法水,水能制火,阴亦消阳,久用不止,阴气逾阳,阳则转损,所得不补所失,……凡精少则病,精尽则死,不可不思,不可不慎。”元代李鹏飞《三元延寿参赞书》说:“欲多则损精……肝精不固,面目无光;肺精不交,肌肉消瘦;肾精不固,神气减少;脾精不坚,齿发浮落。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他们都从相反的方面说明了节欲宝精的重要性,认为如果耗散真精不已,疾病和死亡将接踵而至。

综上所述,道教房中家们认为,欲不可以禁绝,亦不可以放纵,应在禁绝与放纵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以达到运用具体的房中术补益身心的目的。这种思想无疑是正确的,对现代人依然有指导意义。

2.欲不可早

道教房中家们对男女在什么年龄能有房事生活亦有明确的观点,提出欲不可早的重要原则,兹引《三元延寿参赞书》的几段文字来阐明房中家们的基本思想:

(1)“男破阳太早则伤其精气,女破阴太早则伤其血脉。”

(2)“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

(3)“未笄之女,天癸始至已近男色,阴气早泄,未完而伤。”

(4)“童男室女,积想在心,思虑过当,多致苛损,男则神色先散,女则月水先闭。”

(5)“羸女则养血,宜及时而嫁;弱男则节色,宜待壮而婚。”

这段引文包括了房中家欲不可早论的几乎所有基本观点,有四层要点:

第一层,童男精至未及成熟而御女,伤;童女天癸刚至而近男色,亦伤。即所谓“男子二八而天癸至,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交合太早,所伤天元,乃夭之由”。房中家们充分地认识到了性成熟与性心理成熟并不是同时的,而且性成熟而交合过早会伤天元,身心都会受伤害,故提出不可交合过早,以防止早夭。

第二层,童男精未通,而御女以通之;童女天癸未至而已近异性,皆伤。《万氏家传养生四要》中对这种情况有一段很详细的阐述:“今之男子,方其少时,未及二八而御女,以通其精,则精未满而先泻,五腑有不满之处,他日有难状之疾。至于半百,其阳已痿,求女强合,则隐曲未得而精先泄矣。及其老也,……故腑腑之精竭,则小便淋痛,大便干涩。髓竭则头倾足软,腰脊酸痛,尸居于气。”可见,精未通而强通之,其伤终其一生,不可不慎。

第三层,男女天癸已至,亦未近异性,但日思夜想,思之过度,亦伤。无疑地,思春是一个青年正常的青春期心理,但如果积想过度,对身心都是有危害的。这就要求我们对青少年不要给予太多的色情刺激,尤其现代社会,一些媒体中常有不宜青少年的色情传播,致使现代青少年性早熟,中学便有不少坠入情网,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这的确是一个堪忧的社会问题,是福是祸,不难从前人的经验中得出显见的结论。

第四层,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男女,提出晚婚的建议。其实,即使身体素质很好,晚婚亦是应大力提倡的事。现在我国提出晚婚晚育,即是社会计划生育的要求,又是社会对青年一代的关怀,其理自明。

通过以上的阐论,我们不难看出,房中家们是有相当理由提出欲不可早的。甚至认为思之太早、太过,亦是伤身害体的行为。为了强身、健身、益寿延年,我们必须重视两性生活的开端,绝不可太早结婚。

3.行房有度

前面我们已经谈过两性生活既不能绝,亦不能纵,那么很必然的,最关键的就是度的把握。葛洪很明智地说:“若纵情恣欲,不能节宣,则伐年命”,所以,“唯有得其节宣之和,可以不损”。孙思邈对这个问题就谈得更为具体而深入,他说:“善摄生者,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若一度制得则一度火灭,一度增油。若不能制,纵情施泻,即是膏火将灭,更去其油,可不深自防。”因为精乃生机之本,留之则养身,施之则生人,如果不知节宣,不知持满,即是自我戕贼,善于养生的人,其要在节宣以宝天真。

关于行房有度,还有一个重要之点,就是欲不可强。所谓强,即是指不顾体力与情绪勉强入房,这样做是相当有害的。《三元延寿参赞书》卷一说:“强之一字,真戕生伐寿之本。夫饮食所以养生者也,然使醉而强酒,饱而强食,未有不疾,以害其身,况欲乎?欲而强,元精去,元神离,元气散,戒之。”这是入情入理的精彩论段;其上又说:“房劳者,成精极,体废、尫羸、惊悸、梦泄、遗沥、便浊、阴痿、小腹里急、面黑耳聋。”强力入房竟能带来如此众多的疾患,能不慎重戒之吗?!

同时,李鹏飞还指出不可以服壮阳药,指出:“阴痿不能快欲,强服丹石以助阳,肾水枯竭,心火如焚,五脏干燥,消渴立至。”孙思邈亦同样指出:“贪心未止,兼饵补药,倍力行房,不过半百,精髓枯竭,惟向死近。”足见欲的确不可勉强,亦不可服壮阳药,行之均无益于生。

总之,行房要有节度。如果我们要养生延年,就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是每一个具体的养生者所面临的问题。道教房中家们已为我们提供了原则,为我们的实践指明了方向。

至于如何把握这个度,因年龄、体能、身心状态等多方面的因素,个体的差异是很大的,过度与否的标志一般来说是你行房后第二天的感受,如果精力不济,则需将其调整到更长的时间间隔,这需用心体会,寻找到合于自己实际的节奏。

4.欲有所忌

为了确保两性生活和谐,达到康强身心的目的,道教房中家们又总结出了行房要有所忌避,以防止行房对生理和心理的伤害。房中典籍《玉房秘诀》有一个很好的总结,其上说:“合阴阳有七忌:

第一之忌,晦朔弦望,以合阴阳,损气,以是生子,子必形残,宜深慎之。

第二之忌,雷闪天地感动,以合阴阳,血脉涌,以是生子,子必臃肿。

第三之忌,新饮酒饱食,谷气未行,以合阴阳,腹中臌亨,小便白浊,以是生子,子必癫狂。

第四之忌,新小便,精气竭,以合阴阳,经脉得涩,以是生子,必妖孽。

第五之忌,劳倦重困,志气未安,以合阴阳,筋腰苦痛,以是生子,必夭残。

第六之忌,新沐浴,发肤未燥,以合阴阳,令人气短,以是生子,子必不全。

第七之忌,兵坚盛怒,茎脉痛,当合不合,内伤有病。

这七忌说明了房中之忌关涉疾病及子嗣,要相当地重视才行。

总结起来有三个要点:第一是时令之忌,指定凡月之晦朔弦望皆宜忌,关于这一点,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人之身心活动与月球是有联系的,但有怎样的联系,现代人亦有诸多未明的领域有待探索。

第二是气候之忌,又称天忌,认为雷风、天地感动等皆不宜交合。孙思邈亦有相同的观点,他说:“大风、大雨、大雾、大寒、大暑,雷电霹雳,天地晦冥,日月薄蚀,虹霓地动。若御女者,则损人神,不吉。”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自然气候的大变化会引起心理的震动,若在心理不安的状态下交合其质量是可疑的,故宜忌。

第三是人事之忌,认为不能饭饱酒足后马上行房,劳倦,沐发后或忍小便入房均无益。其他的房中家也提出诸如怒以入房,女性月事未绝而交合,皆伤;还有在人陷入巨大的情绪波动中如忧愁、悲哀、恐惧、或喜甚均不宜行房。这些经验之谈是很有启发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