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是荷兰后期印象派大家,具有“现代艺术之父”的称号。有艺术家评论,凡·高的画风对后来的野兽派、表现派都有极大的影响,他的艺术成就比马奈和塞尚对后继者有更大的作用。他一生共创作了850多幅油画和几乎同样数量的素描,他还留下了大批洋溢着情感的书简。在1987年3月3日伦敦克里斯名画拍卖中,凡·高的作品《鸢尾花》和《向日葵》分别以5330万美元和3985万美元拍出,高居排行榜榜首。1990年5月15日,在纽约的一次拍卖会上,凡·高临终完成的《加歇医生的画像》更是以8250万美元的天价,创下了名画拍卖史上的最高记录。
凡·高自画像然而,就是这位现在被公认为是“欧洲最杰出的艺术家”的凡·高,生前却一直默默无闻,一生坎坷。1890年,正当37岁的他在艺术达到顶峰之时,他用手枪结束了自己“一条具有无法预测深远意义的生命”。
对于凡·高的悲惨命运和自杀动机,人们早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一个多世纪以来,有关凡·高的生平传记、绘画作品、通信书简也陆续问世,但是不少人认为,这些出版物都缺乏真伪考辨和说服力。近几年来,国际上也掀起了对凡·高死因的探寻热潮,使对凡·高死因的探讨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但迄今为止,囿于资料和确切的证据,无论是艺术界还是医学界亦或是化学界,都只能各持一说,还无法达成一致的定论。
目前,关于凡·高之死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看法认为,凡·高死于“精神病”。这种说法也是当前绝大多数凡·高研究人士所持的主要看法。这一说法的有力证据,就是凡·高的弟媳约翰娜于1914年公开出版的凡·高写给其弟的部分信件。这些直接的证据告诉我们,凡·高是一个病魔缠身的艺术殉道者。
凡·高生前由于贫困,生活条件恶劣,然而这并没有遏抑他对艺术近乎狂热的追求。长此以往,凡·高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而且他还时常受到各种幻觉和噩梦的困扰,再加上萦绕心头的忧愁和郁闷,最终他患上了精神病。
但这一说法并非无懈可击。首先,这些公开的部分信件本身并不能全面地说明问题,如德国新闻周刊《明镜》就提出了异议:凡·高自杀数月前所作的一幅《自画像》,逼真地勾勒出一个目光呆滞、可怖的疯人形象。该画运用节奏颤动的线条,层次分明地表现了所画主题。文章认为,这幅画绝非出自一个精神病人之手。文章还指出,凡·高自杀前约半年的时间里神志清醒,并没有犯过精神病。由此可见,凡·高因精神病发作而自杀的说法,没有压倒性优势的说服力。
第二种观点认为,凡·高死于难以忍受的孤独。凡·高自11岁便被送到外地的寄宿学校学习,也许从那时起,他就有了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在学校里因为他的独来独往,同学们对他避而远之,这导致日后凡·高不能友好地与他人相处,包括其家人在内。最后,他在孤独中决定结束自己的宝贵生命。
第三种观点认为,凡·高死亡的根本缘由在于经济和社会原因。凡·高出身于穷苦的牧人家庭,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尤其在最后10年中,他只能依靠他的弟弟泰奥的接济度日。而就是这样,凡·高还是先把仅有的一点钱财首先用于艺术创作。他没有多余的钱聘请模特,就经常在镜子面前作自画像,因此他作品中自画像之多,在艺术界罕见。而更让他辛酸的是,虽然他具有绘画艺术的天赋,而且创作极多,但在生前只有《红色的葡萄园》一幅被卖掉。这就意味着他作品并没有为世人理解和接受,对于一个画家来讲这是最痛苦不过的事情。冷酷无情的现实,使这个异常敏感的画家内心时时充满了矛盾和压抑。正因为如此,凡·高才毅然决定离开这个让他极度失意的世界。
另外还有其他种种说法。如有人认为凡·高自杀是因嗜饮艾酒成癖所致。这种观点认为,在巴黎与弟弟住在一起时,凡·高经常到咖啡馆或俱乐部中饮这种含有岩柏酮有害物质的饮料。在最后18个月中,凡·高出现了胃痛、便秘、精神恍惚、幻觉等病症,皆为长期饮用艾酒所致。还有人认为,凡·高自杀是由于他染上了梅毒症,以至最后导致精神崩溃。凡·高家族的后裔们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说这是对伟大画家的恶意诽谤。更有甚者,一些人从心理角度着手,认为凡·高自杀是由于强烈的“恋母情结”;也有人认为凡·高自杀根源在于他与画家高更关系破裂,等等。
种种说法,让我们难以辨别,谁是谁非,只有待以日后的科学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