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未解的悬案:世界历史未解之谜
6761700000054

第54章 柴可夫斯基死于疾病还是自杀?

俄国著名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于1893年11月6日凌晨突然死亡,结束了他那瑰丽的一生。这一年,音乐家的个人声誉急剧提高,事业也达到了辉煌的阶段,他的溘然长逝使人们对他的死因充满了好奇。11月18日,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第六交响乐》(“悲怆”)第二次公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乐曲自始至终的悲剧性的形象和气氛,给人们留下了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然而,也正是由于作品流露出的这种悲哀痛苦的情绪,使得人们更加关注柴可夫斯基的死因。他的死好像“预言”,于是,柴可夫斯基“自杀”立即传为奇闻。但是,事实究竟如何呢?音乐巨匠柴可夫斯基他创作《第六交响乐》,原意是想献给自己的外甥费拉奇米·达维多夫的。不料命运之神却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这支交响乐的演出竟与他的死紧密相连,并成为他的死因之谜。及至后来,有人发现一份所谓柴可夫斯基写的“秘密标题”的草稿,上面写着:这部交响乐的计划的最终本质是生活。第一部分:全是冲动的热情、信心和渴望活动,必须短;第二部分:爱;第三部分:失望;第四部分:以死亡为终结(也要短)。于是,他们又以此为据,证明柴可夫斯基死于“自杀”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另有一些人认为,虽然柴可夫斯基确实试图自杀,而且他的《第六交响乐》的主题,也是悲剧性的。然而,《第六交响乐》却绝不是作者为自己“自杀”所写的“挽歌”。因为,1893年这一年,是作者获得极高荣誉的一年,人们怎么也找不出他自杀的理由。5月29日,他到伦敦参加英国剑桥大学音乐社成立50周年纪念大庆。皇家好乐音乐会6月1日又演奏了他的《第四交响乐》,使他获得了国际声誉。6月13日,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他音乐名誉教授。可以说正是这种荣誉带来的喜悦的冲动,才激励着他创作《第六交响乐》,正如他所说,他要在新交响乐中“充分表达这种心情”。由此可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并不存在“自杀”的动因。至于“秘密标题”的草稿,也根本不符合创作的实际情况,因为《第六交响乐》完稿和第一次公演,都是没有标题的。而且当一位朋友建议把它改为“标题交响乐”时,柴可夫斯基曾经一口回绝,并反驳说:“既然我不打算提出标题,为什么要叫做‘标题交响乐’呢?”甚至他在总谱上写下了“悲怆”的第二天就又改变了主意,立即写信给杰金逊,要求以“作品第6号”发表这部交响乐。这样看来,“秘密标题”草稿,显然是经过了某种程度的纂改,歪曲了作者的原意。

其实,柴可夫斯基应该是死于急病。11月1日傍晚他与朋友共进晚餐,并酗酒直至凌晨2时,次日早晨,他开始失眠,消化不良。午后,喝了一杯生水,从此就一病不起,终于在11月6日不幸逝去。根据彼得堡最优秀医生中的两位佼佼者——勃廷逊兄弟的诊断,柴可夫斯基确实是死于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