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府河边之后,云巢的三位好友陆续买下旁边的房子。
整个楼顶变成了四家人的天下,全部打通,随意出入。
四家人开玩笑说:等老了,下不了楼,就在每家转着耍。
第一站,云巢家——国画教室。
第二站,侯荣家——油画展厅。
第三站,小妹家——精心打理的花园。
第四站,赖哥家——图书室加美食馆。
云巢和侯荣自诩做得一手好菜。可是,和赖哥的夫人毛姐一比,“服务态度”和“奉献精神”就差得多了。
赖武和毛姐平时住在城里,周末有时会来度假。只要接到毛姐的电话,其余三家的厨房立刻关门。大家从楼顶花园穿越到隔壁单元,空降到赖家会餐。
赖家的小天井有个铜雕,一个男人长袍长须,双手伸向天空。
文涛:你们看,连这个雕塑都在说——欢迎光临。
赖哥:欢迎光临?那是屈原在问天!
天呢!这笑话闹得……
毛姐下班后去菜市场采买肉菜一手操办,一帮闲人嗑着瓜子等候开饭。
毛姐在厨房忙碌,赖哥负责摆桌椅、碗筷。大家聊得太开心,他常常忘记自己的任务。
毛姐看着空荡荡的饭桌,笑眯眯:赖武,你怎么不作为呢?
赖哥笑呵呵地跑过去,开始摆桌椅、碗筷,像幼儿园值日生一样认真。
吃完大餐,毛姐还会准备水饺、包子、米汤、果汁、自制牛肉干、自制牛轧糖、自制点心……
女人们自叹弗如、望尘莫及。
男人们慨叹,难怪赖哥那么年轻,总不见老。
赖哥是位摄影家。他记录拍摄一个民间川剧团二十多年,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资料。
云巢说,赖哥不是通常的艺术家,他是真正的读书人。
赖哥极爱书,很少外借。对云巢却是例外。
他说,我的书你随便在上面写,随便在上面画。
云巢借阅虞世南本《兰亭序》,一时手痒,在书的封套上临写兰亭,赖哥连呼:安逸!
赖哥读书,常有批注。云巢说,随手之作,写得很好。
毛姐晚上偶尔看连续剧,赖哥颇有微词:这些东西有啥好看的?
毛姐想起有事要做,就离开了。转来一看,赖哥已津津有味地看了两集。
赖哥说,我不喜欢谍战片,也不喜欢看钩心斗角的剧。要打,就真枪实弹、光明正大、痛痛快快地打。
赖哥思想深刻,像个老夫子,与他聊天总有收获。赖哥思想单纯,像个小娃娃,与他在一起,情绪总会被他传染——
因为一句话、一本书而欣喜。
因为一张照片、一个故事而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