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风起西凌
6828700000020

第20章 黑石

这片荒地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靠近黑石村。

黑石村是五村之一。从地理方位来看,五村都是位于县城以南,黑石村离县城最远,大约有四十里路程。离县城最近的是任家村,然后刘家湾、谢家村、东山村位置居中,五村互相比邻,相距都不太远。五村之中,谢家村最大,其次是刘家湾,五十余户,第三是任家村,四十多户,东山村只有二十多户人家,而最小的黑石村,仅十余户,这里土质很差,农田稀少。如果仅靠种粮,根本就无法维持下去。

幸好这里有一样宝贝,那就是煤矿,而且是最好开采的露天煤矿。

西凌多煤,那崇山峻岭之间,不知蕴藏着多少黑色的宝贝。一直到近现代,这里都是中原工业发展的驱动力,那无穷无尽的煤炭,催生了现代工业,也引发了时代的巨大变迁。

黑石村的煤多,多到人们随便一锄头下去,就可以挖起一块质量上好的煤。在这个村庄人家的院子里,床底下,灶屋旁,猪圈边,随时都能挖出无数的煤来。这种在后世被誉为工业黑金子的宝贝,在黑石村却是几乎没什么用处的废物。由于煤太多,离地表极近,甚至有很多地方干脆就直接露天,根本就无需费力开采,同时也导致黑石村的土壤并不适合种植粮食,在这里生活的人家普遍都非常贫困。

生活在一座巨大的宝藏上面,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这在后世似乎是难以想象,但是在明代,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根本就没有规模化工业生产,所以对煤炭这类能源的需求非常低。人们使用煤炭,仅仅是用来生火做饭,由于它没有柴草那么方便生火,甚至遭到不少人的嫌弃。除了谢小义这类铁匠喜欢用煤炭生炉子打铁之外,人们对它的利用相当少。在以前,无知的乡民不知道它叫煤炭,便给它取名叫黑石,黑石村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村民们对这些不了解,但莫思凡却深知能源的重要性。后世为了争夺能源,不惜发动血腥的战争,而他现在将西凌工坊建设在黑石村附近,就等于坐拥无数宝藏。只要愿意,他随时可以用极小的价格,将整个煤矿都买下来。那些煤炭资源,对他而言,简直是不要钱一般,随便使用。光是黑石村的煤炭蕴藏量,就够他的玻璃工业使用几百年了。而西凌城周围的大山里,还有无数亿吨的煤炭埋藏在地下,等待着人们去开采。

等他有了足够多的资本,就可以不限于做玻璃和水晶,还有很多工业等着他去开发。比如钢铁,比如水泥,比如现代工业的方方面面,到那个时候,这些沉睡的能源就会转化成数之不尽的财富。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计划。他现在最重要的工作,是将西凌工坊建立起来。

有时午夜梦回,莫思凡也会情不自禁的感叹。他的穿越之旅实在是非常草率,老天爷没有给他安排一个更好的身份,而是让他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地。

家里的贫穷就不用说了,几无立锥之地,而自己身为秀才,手无缚鸡之力,哪像那些小说中的主人公,穿越过去就是富贵公子,家资万贯,或者是江湖大侠,身怀绝世武功,举手投足都能吸引无数的目光。自己只能从零开始,从社会的最底层做起,套用一句俗话来说,那就是在起跑线上就输给了人家。

但是这趟莫名其妙的穿越之旅总算还有让人安慰的地方,那就是老天爷把他抛到了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西凌县不仅有数之不尽的煤,还有各种各样的矿藏,这些东西在别人的手上一文不值,但对于一个学材料的高材生来说,这些矿藏便是实打实的宝贝。只要运用他学到的知识加以转化,一定可以制造出前所未有的产品出来。当然西凌什么都好,就是没有石油,这是没有法子的事情,少了这种工业的血液,多少会有一些不便。但世事岂能尽如人意?能有现在这样的条件就该满足了。

有了煤炭,能源的问题就解决了。

至于建厂房,莫思凡并没有太多经验,但谢家兄弟可以贡献很多力量。目前建筑材料不多,红砖可以自己烧,但没有钢筋和水泥,所以想建很高的楼层便不现实。莫思凡画了几张草图,交给谢家兄弟,让他们按照草图的样子去建设。草图当然很不精确,只是房子的大概轮廓和构造,至于地基怎么打,承重结构如何,这些东西莫思凡都不在行,所以干脆就全盘丢给谢家兄弟,让他们自己去动脑筋。好在谢家村各种手艺人多,只要出钱雇佣,建房子不是难题。

至于生产设备,更不是难题。谢小义是五村最好的铁匠,莫思凡只需向他描述一下需要什么样的设备,甚至不需要画图,谢小义就能给他制造出来,效果比莫思凡的要求还要好。

规划停当,谢家兄弟各自领受了任务,紧张的建筑施工便开始了。

这年头不搞奠基仪式,也没有领导前来捧场剪彩,更不会说一些鼓励企业大力生产,为社会为人民作出杰出贡献之类的官话套话。事实上,这个时代的官府对工商业没有丝毫兴趣,商人的地位这么低,断然没有让高贵的官老爷给低贱的商人捧臭脚的道理。万一什么时候工坊被官府给盯上了,那就绝没有好事,不是打一阵秋风,就是敲一记竹杠,总之只能破财免灾了事。

所以莫思凡开工的时候很低调,生怕被官府给盯上,那就要出师未捷身先死了。但是五村地盘毕竟不大,稍有风吹草动便马上四邻周知。现在正是春耕刚刚过去,稻花还没有吐香的时节,村民们正好可以忙中偷闲。而现在并没有到外面打工的传统,朝廷对老百姓的流动有着近乎严酷的控制,没有路引的话,连县境都出不去。所以老百姓的生活看似安稳,实际上是一种无奈和沉闷。除了打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之外,并没有太多的渠道扩展收入。

而现在莫秀才要建房子,自然就要雇佣劳力,这正是有闲的村民们赚外快的一个好机会。莫秀才建房子干什么?人们并不知道,也不关心。莫秀才从哪里弄来的钱?有多少?他们更不在乎。村民们只知道,谢家兄弟在村子里要招募三十个人,到三村交界的那块荒地上干活,管吃管喝之外,每人每天还能领到三十个铜板。这个工钱可不低,比正常工价多了百分之五十。招募刚刚开始,就被蜂拥而来的村民们将名额抢光了。

不仅如此,在开工的那一天,荒地那里还来了很多看热闹的人。对于莫秀才突然大兴土木,人们的好奇心很重,都想看一个究竟。

荒地经过前期的清理,已经平整了很多,杂草灌木都被清掉了,三十亩土地,换算过来的话,就是两万平方米,相当于三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不过,前期的厂房建设只占一小片地方,这时,清理好的荒地上用石灰粉画出了一道道线条,这就是要开挖地基的地方。还有很多建筑材料堆放在那里,包括砖、石、木材等,摆明了大干一场的架势。

与厂房建设几乎同步进行的,还有设备的制造。谢小义将他那巨大的打铁炉干脆搬到了荒地,现场开炉化铁打造。制造玻璃水晶的坩埚并不复杂,主要是砌炉台,用耐火材料制坩埚。为了方便起见,莫思凡还需要制造几个简易炼焦炉、煤气发生炉以及煤焦分馏设备等等。所有这些设备,莫思凡都很不负责任的丢给了谢小义。

炼焦并非后世才出现的新鲜技术,中原早就有了用焦炭炼钢的方法。对于一个技术精湛的铁匠来说,掌握炼焦技术并不困难,谢小义早就会了。不过莫思凡的目的不仅仅是炼焦,还要对炼焦的副产品煤焦油进行处理,进而获得沥青,所以在现有的炼焦技术上,得做一定改进,以便获得煤焦油。

他只是将自己的思路跟谢小义讲了一遍,谢小义就根据他的理解,画了一个草图,完美的实现了他的意图。有时莫思凡不得不感叹,人的智慧跟识不识字似乎没有必然联系。别看谢小义大字不识几个,打造起设备来,不比后世的工程师差。

从这天开始,荒地不再寂寞,劳动号子此起彼伏,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在后世,中原工业革命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缓缓启幕,进而腾飞。而在不同的时空,在同一个地方,崭新的时代巨轮开始启航,只不过时间提前了整整四百年。

厂房建设不是短时间里能够完成的。虽然莫思凡雇佣了很多村民,但只要遇到地里有事的时候,就不得不放缓建设速度,甚至不得不停工。按照莫思凡的估算,能在两个月内完成全部建设,便很不错了。

他将具体的事务交给谢家兄弟去做,自己只在大的方面进行掌控。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