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家庭生活百科全书
6844300000028

第28章 家庭食品安全篇(27)

食品是含有水、蛋白质、糖、脂肪等成分的多相体系,而且各种成分互不相溶,由于各组分混合不均匀,致使食品多相体系中各组分相互融合,形成具有稳定、均匀的形态,改善内部结构,简化和控制加工过程,提高食品质量的一类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常常使用食品乳化剂来达到乳化、分散、起酥、稳定、发泡或消泡等目的。此外,有的乳化剂还有改进食品风味、延长货架期等作用。

(14)水分保持剂。

水分保持剂的作用在于保持食品的水分,属于品质改良剂,品种较多。我国允许使用的磷酸盐是一类具有多功能的水分保持剂,广泛应用于各种肉、蛋、水产品、乳制品、谷物制品、饮料、果蔬、油脂以及改性淀粉中。例如,磷酸盐可增加制品的持水性,减少加工时原汁的流失,从而改善风味,提高出品率,并可延长贮藏期;防止水产品冷藏时蛋白质变性,保持嫩度,减少解冻损失;也可增加方便面的复水性;还可用于生产改良性淀粉。食品加工中常用的磷酸盐、焦磷酸盐、聚磷酸盐和偏磷酸盐等都属于水分保持剂。

(15)酶制剂。

酶制剂是从动植物及微生物等生物体中提取出的具有酶特性的制品,现有60多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我国制订标准的酶制剂仅有木瓜蛋白酶,可按正常需要用于水解动、植物蛋白、快餐食品、薄脆饼干。

酶制剂一般具有比化学添加剂更强的安全性,但酶制剂往往不是纯品,常混有残存的原料、无机盐、稀释剂及安定剂等物质。来自微生物的酶制剂有可能带有微生物毒素和抗生素,有些酶有致敏作用。

对酶制剂的卫生要求:①对酶制剂的菌种应严格鉴定,不能使用致病菌及有可能产生毒素的菌种。②只能使用有一定规格的食品工业专用酶制剂,不能任意使用普通工业用酶制剂。③来自动植物非可食部分的酶应经毒理学鉴定。④不熟悉的非致病性微生物制成的产品应更广泛地鉴定其毒性。⑤食品生产中避免使用与治疗用酶抗原性相似的酶类。由正常食品生产使用的或作为传统食品成分的微生物获取的酶,如来自酵母属、乳酸杆菌属、乳酸链球菌属、黑曲霉属及枯草杆菌属的酶,一般是安全的。

10.清除体内污染应吃什么

面对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污染日趋严重的环境、水源,人体内积沉的污染物质相继增多,怎样才能减轻或清除体内的“垃圾”——污染物质,在日常生活中该吃些什么才有利于清除体内污染物呢?有几种食物可供参考:

菌类食物。如香菇、黑木耳等,菌类食物有清洁血液、解毒、增强免疫功能和抑制癌细胞的作用,有效地清除体内污染物。

动物血。如鸡、鸭、鹅、猪血。其中尤以猪血为好,由于血中的血浆蛋白经过人体胃酸和消化液中酶分解后,能产生一种解毒和滑肠物质,可与入侵肠道的粉尘、有害金属微粒发生化学反应,使其成为不易为人体所吸收的废物而排出体外。

豆类汤料。以绿豆汤为好,它性寒味甘,能通行十二经络,善解诸毒。是一种很好的促进体内诸毒排泄的食物。

鲜果蔬汁。尤其是蔬菜汁,有助于解除体内堆积的毒素与废物,鲜果汁、蔬菜汁进入体内消化系统后,会使血液呈碱性,把积存在细菌中的毒素溶解并由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海藻类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带对放射性物质有着亲和力;海带胶质能促使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随同大便排出人体,减少放射性物质在人体内的积聚,减少放射性疾病的发生。

11.哪些食品不宜吃得太新鲜

众所周知,食品应趁新鲜来吃,否则色香味会变差,严重的还会因腐败变质而丧失食用价值,甚至引起食物中毒。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有的食品如吃得太新鲜,则会于健康不利,现列举如下:

牛奶:现挤现售的牛奶,其挤奶的环境卫生,容器的洁净消毒,挤奶员的健康状况及双手的清洗消毒我们无法保证,况且现挤现售牛奶的奶牛是否患病又有谁知道呢?万一这牛感染了布氏杆菌、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口蹄疫病毒等致病微生物,那么吃新鲜者无疑会被感染或发病,因此这种特别新鲜的牛奶是万万不可尝鲜的。正规的乳品厂对采奶的奶牛及操作卫生都有一定的要求,且鲜奶都需经巴氏消毒后出厂。万一原料被某种微生物污染,都可被有效消毒。当然,要低温保存经消毒的牛奶,最好尽早喝掉。

桶装水:市售的桶装水,不论是蒸馏水、逆渗透水、矿泉水及其他纯净水,在装桶前大多要用臭氧做最后的消毒处理,因此在刚灌装好的桶装水里都会含有较高浓度的臭氧。臭氧对人的身体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你趁新鲜喝,无疑会把毒物一起摄入。若将这些桶装水再放1~2天,臭氧会自然消失,这时再喝就无饮毒之虑了。根据规定,生产的桶装水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而这个过程需48小时,故而喝按规范检验出厂的桶装水才是安全的。

鲜海蜇:新鲜的海蜇水分含量多,皮体较厚,还留有一定的毒素,只有经过食盐加明矾盐渍三次(俗称三矾)使鲜海蜇脱水三次,才能让毒素随水排尽。三矾海蜇呈浅红或浅黄色,厚薄均匀且有韧性,用力挤也挤不出水,这种海蜇方可放心食用。到海蜇产地旅游,会遇到兜售不经处理或只经1~2次盐渍处理的海蜇,千万注意不可品尝或选购。

鲜黄花菜:又名金针菜,未经加工的鲜品含有一种名叫秋水仙碱的物质,秋水仙碱本身无毒,但吃下后在体内会氧化成毒性很大的二秋水仙碱。据实验推算,只要吃3毫克二秋水仙碱就足以使人恶心、呕吐、头痛、腹痛,吃的量再大可出现血尿或便血,20毫克可致人死亡。干品黄花菜是经蒸煮加工的,秋水仙碱会被溶出,故而无毒。

鲜咸菜:新鲜蔬菜都含有一定量的无毒的硝酸盐,在盐腌过程中,它会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一般情况下,盐腌后4小时亚硝酸盐开始明显增加,14~20天达高峰,此后又逐渐下降。因此,要么吃4小时内的暴腌咸菜,否则宜吃腌30天以上的。亚硝酸盐可引起青紫等缺氧症状,还会与食品中的仲胺结合形成致癌的亚硝胺。

鲜蚕豆:有的人体内缺少某种酶,食用鲜蚕豆后会引起过敏性溶血综合征。症状为全身乏力、贫血、黄疸、肝肿大、呕吐、发热等,若不及时抢救,会因极度贫血而死亡。

鲜木耳:鲜木耳含有一种卟啉的光感物质,食用后若被太阳照射可引起皮肤瘙痒、水肿,严重的可致皮肤坏死,若水肿出现在咽喉黏膜,会出现呼吸困难。干木耳是经曝晒处理的成品,在曝晒过程中会将大部分卟啉分解掉,而在食用前,干木耳经水泡发后,其中的剩余毒素会溶于水,可以放心食用。

12.全球十大垃圾食品有哪些

世界十大垃圾食品是肥胖的罪魁祸首,也是造成健康问题的重大因素,为了维持身体的健康,请大家远离垃圾食品。世界卫生组织(WH O)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为:

(1)油炸类食品。

代表:油条、油饼、薯片

垃圾标签:

①含致癌物质:丙烯酰胺(2级污染——接近汽车排放的废气)(薯片等碳水化合物油炸后)。

②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元凶。

③高温过程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形,煎焦的鱼皮中含有苯并芘。

油条中含有的明矾对人体有害。明矾是一种含铝的无机物,被人体吸收后会对大脑及神经细胞产生毒害,使记忆力减退、抑郁和烦躁,导致心血管疾病。油炸食品中油在反复使用过程中会生成过氧化脂致癌物。

(2)腌渍类食品。

代表:酸菜、泡菜、咸菜、咸蛋、咸肉

垃圾标签:

①含三大致癌物之一:亚硝酸盐。

②影响黏膜系统,易得溃疡和炎症,对肠胃有害。

③在腌渍过程中容易滋生微生物。

食物在腌渍前需要添加大量的盐,腌渍中就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又会形成亚硝胺,这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质。腌渍食物在腌渍过程中,常被微生物污染,易造成口腔溃疡、鼻咽炎,对肠胃有害,多盐还易造成高血压。

(3)方便类食品。

代表:方便面、方便米粉

垃圾标签:

①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易损伤肝脏。

②只有热量,没有其他营养。

方便类食品营养素过于单调,对微量元素的摄取明显不足,造成营养不均衡。调味包中味精、盐过多;蔬菜包几乎没有任何营养;含防腐剂。除了可以充饥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营养。

(4)加工肉类食品。

代表:熏肉、腊肉、肉干、鱼干、香肠

垃圾标签:

①盐多导致高血压、鼻咽癌、肾脏负担过重。

②含大量防腐剂、增色剂等添加剂。

过多食用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5)饼干、糖果类食品。

代表:饼干、糖果

垃圾标签:

①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②过多摄入糖会使胰脏负担过重,易导致糖尿病。

③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易损伤肝脏。

可选择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吃饼干时喝些水,减少摄入量。

(6)汽水、可乐类饮料。

代表:汽水、可乐

垃圾标签:

①含磷酸、碳酸,剥削人体中大量的钙。

②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汽水是一种由香料、色素、二氧化碳碳水合成的饮品,含大量碳酸,会促进体内钙的流失;含糖量过高,超过人体正常需要;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7)罐头类食品。

代表:水果罐头、鱼肉罐头

垃圾标签:

①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②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形。

③与铝锡接触受污染,易患老年痴呆症。

罐头加工中维生素几乎完全破坏,含糖、盐过高,热量过多,营养低。

(8)烧烤类食品。

代表:羊肉串、铁板烧

垃圾标签:

①含大量“三四苯丙芘”——三大致癌物质之首。

②导致蛋白质碳化变形——加重肾脏、肝脏负担。

烤肉串中含有三四苯丙芘,这种化合物随食物进入胃后,与胃黏膜接触,构成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熏烤肉食时,很多受加工条件及环境限制,肉串不熟,细菌、寄生虫过多,会加重肝脏负担。

(9)话梅、蜜饯类食品。

代表:果脯、话梅、蜜饯

垃圾标签:

①含致癌物质亚硝酸盐。

②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伤肝脏。

加工过程中,完全破坏了水果中所含维生素C;除了热量外,几乎没有其他营养。添加大量香精、防腐剂,对健康不利。话梅含盐过高,长期摄入会诱发高血压。

(10)冷冻甜品类食品。

代表:冰激凌、冰棒

垃圾标签:

①奶油极易引起肥胖。

②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

有一定营养,但是含糖量和脂肪量过高,容易引起肥胖,影响正餐,造成营养不均衡。

13.现代饮食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热油炒菜香。当油温高达200℃以上,不但植物油中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将被氧化,而且会产生一种叫做“丙烯醛”的气体。它是油烟的主要成分,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极为有害。另外“丙烯醛”还会使油产生极易致癌的过氧化物。因此,在油八成热时放菜较好。

误区二:吃豆制品越多越好。黄豆中的蛋白质能阻碍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过量摄入黄豆蛋白质可抑制正常铁吸收量的90%,从而出现缺铁性贫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疲倦、嗜睡等贫血状态。所以,尽管豆制品富含营养,但也不是多多益善,还是以适量为宜。

误区三:饭后马上吃水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单糖类物质,很容易被小肠所吸收,但若被饭菜堵在胃中,就会因腐败而胀气,使胃部不适,所以,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为吃水果的最佳时刻。

误区四:调味料多多益善。医学研究表明,胡椒、桂皮、丁香、小茴香、生姜等天然调味品具有一定的诱变性和毒性,如饮食中过量使用调味品,轻者有口干、咽喉痛、精神不振、失眠等感觉,重者会诱发高血压、胃肠炎等多种疾病,甚至有致人体细胞畸形,形成癌症的可能。因此,日常饮食中以少放调味料,保持清淡为好。

误区五:爆炒禽畜肉好处多。很多人在炒菜时喜欢爆炒,认为这样做好的菜肴色泽、口味都很好。但爆炒事实上是一种很不卫生的烹制方法。禽畜肉尤其是动物内脏,通常都携带大量禽畜病毒、病菌,有的病毒要烧煮十几分钟后才能被杀死。爆炒时间过短,病毒、病菌不易被杀死,吃了这类食物后,极易发生“人畜共患病”。因此,禽畜肉还是烧熟、烧透了再吃才安全。

误区六:感冒时吃补药。补药在人体内能产生较高的热量和能量,可使患者体温升高,加重病情。此外,补品还会促进病菌生长繁殖,导致感染程度加重和炎症扩散。

14.哪六种水不能喝

有的人非常口渴的时候,往往“渴不择饮”,一见到水就会咕嘟咕嘟地喝个痛快,忘了“病从口入”的古训。要知道,有许多病是由于不懂得饮食卫生引起的。有六种水不能喝,应该引起重视,防患于未然。

生水:生水有各种各样对人体有害的细菌、病毒和人畜共患的寄生虫以及工农业或生活废水的残余物,喝生水很容易引发急性肠胃炎、病毒性肝炎、伤寒、痢疾及寄生虫感染。

千滚水:千滚水就是在炉火上沸腾很长时间的水,或在电热器中反复煮沸的水。这种水因煮过久,水中不挥发性物质,如钙、镁等重金属成分和亚硝酸盐含量很高。久饮这种水,人的胃肠功能会受到干扰,出现暂时腹泻、腹胀;有毒的亚硝酸盐,还会造成机体缺氧,严重者会昏迷惊厥,甚至死亡。

老化水:俗称“死水”,也就是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老化水中的有毒物质,随水的贮存时间增加而增加,常饮这种水,会使细胞新陈代谢明显减慢,影响身体生长发育,还可使食管癌、胃癌发病率日益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