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6852100000030

第30章 失败者唐僧(3)

【四】

还记得我们上一章的问题吗?坚持唯识学的玄奘,他的慈恩宗为什么会很快失传?

我们说过,玄奘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因为他意志坚定。

我们还说过,玄奘在决定取经之前,拜访过所有他能拜访的高僧,在对全体高僧失望之后,才决定冒险取经。

我们没说的是,当时中国有两个学派,一个叫三论宗,一个叫天台宗。玄奘在长安的时候,这两个宗派的高僧也都在长安。但在历史记录中,玄奘没有拜访过他们。

也就是说,玄奘可能连面都没见,就认为这两个学派的知识不值得学。

可问题是,这两宗恰恰是当时全中国影响最大的两个学派!

而当时的玄奘,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啊。

三论宗基本上照搬的是中观学的观点。天台宗是中国本土自创的学派。也就是说,这两宗和唯识都不是一系的。

我们可以推测的原因是:二十多岁的玄奘,是因为对方所学非唯识一系,所以就认为对方没有可能解答自己的佛学困惑。

可见玄奘对唯识的坚持。

然而对于中国知识界来说,唯识学有很多缺点。

在对真理的揭示上,我们可以把唯识学粗略地概括成主观唯心主义。这个观点并不新鲜,早在“庄周梦蝶”的故事中就出现过了,只不过唯识学阐述得更为繁复精密。因而对于佛教之外的知识分子,唯识学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在佛教体系内部,唯识学也有缺乏权威性的问题。

唯识整个学说都围绕着阿赖耶识建立。但在唯识学之前的佛经中,几乎见不到关于这一识的阐述。唯识学的作者,是从之前的佛经中寻章摘句,找到了几句只言片语,就据此创造出了庞大的唯识学说。

唯识学的创造者,印度佛学家无著声称,《瑜伽师地论》等唯识学经书是他上生到菩萨的天宫中取得的,是菩萨撰写的。

对于不信这一说法的唯物史学家来说,只能认为这是无著假托菩萨的名义撰写的了。假如真是如此,那么这声明可以从侧面说明,无著自己对唯识学的权威性也缺乏信心。

更大的问题,是唯识学非常繁琐复杂。

我们给您介绍的唯识学,很粗浅简略。实际上,唯识学非常复杂难懂。仅仅是经典之一的《瑜伽师地论》就有近一百万字——这可是言简意赅的古文啊。唯识学包括大量费解的术语和抽象的哲学概念,要想读懂这门学问,绝非易事。

举个例子。

唯识学为了向修行者说明万物都是由心识产生的,把世间万物分成五大类,一百种。这种分类方法叫做“五位百法”。唯识学又把心识的作用,分成四种:“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对于五百位法中的每一类事物,都可以通过以上四分来分析其产生、变化的过程。

另外,还可以把事物分成“三科”,三科可以再分成“五蕴”、或“十二处”、或“十八界”。还把引起事物的“缘”分成“四缘”,把引起事物的“因”分成“六因”,把因缘的“果”分成“五果”。至于八识、种子,又有种种分类。

对于以上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又有复杂的叙述。

总之,唯识学的观点并不是很新奇,研究起来却极为繁琐。中国知识界向来喜欢简洁、喜欢写意,对繁重的逻辑思维比较排斥。就算是对于喜欢研究逻辑的佛教徒们来说,唯识学的复杂也是颇让人头疼的。

还有一件更不合群的事。

唯识学看来,众生只有消除有漏种子,只剩下无漏种子,才可以成佛。无漏种子不是众生后天创造出来的,而是天生就有的。因此能不能成佛,有了个天生条件的问题。慈恩宗就认为,一阐提没有无漏种子,所以永远不能成佛。

一阐提不能成佛的观点又回来了。

前面说过,佛教有的教派认为,有一类叫做“一阐提”的人永远不能成佛。后来这个观点被竺道生推翻了。从此以后,中国佛教界普遍接受了“人人可以成佛”的观点。

而且因为中国没有类似印度的种姓制度。孔子又说“有教无类”,这个“人人可以成佛”的观点,很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

据说玄奘在印度的时候,看到佛经中“一阐提不能成佛”的观点,也觉得不能被中国人接受,想要在翻译的时候删去。这件事让他的印度老师戒贤知道了,戒贤说,中国那个蛮荒之地懂得什么!不许为了他们随便修改经文!

无论这个说法是否属实,玄奘在回到中国以后,的确坚持“一阐提不能成佛”的说法。这一说法和中国传统观念抵触,受到了佛教界的各种批评。

但玄奘不动摇,坚决不改口。

您或许会觉得:玄奘不改口就不改口呗。

玄奘所处的年代,佛教已经极为兴盛。这早就不是当年受儒学打压,佛教必须曲解佛经原意的时代了。现在连皇帝都信佛教,我就坚持佛经原意又怎么了?你还能咬我啊?

您可能想不到的是,唯识学在中国难以发展的原因,恰恰就是因为中国的佛教太发达了。

这是为什么呢?

玄奘去世后不久,佛教在武则天的统治下发展到了顶峰。

武则天以女人之身想要当皇帝,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件史无前例的事。

可不是光有武力就能做到的。

儒家经典里多次强调女人的卑微地位。所谓“夫为妻纲”,女人要“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女人在男人面前连基本的权利都没有,更不用说当一国之君了。

比武则天稍早一点,由唐帝国官方编纂的儒家经典《毛诗正义》中说:“妇人无与外政,虽王后犹以蚕织为事。”[5]说妇人不能干政,就算是皇后也只能织布纺线。《尚书正义》中更是直白地说:“雌代雄鸣则家尽,妇夺夫政则国亡。”[6]说一个国家要是让女人当政,那就玩完啦!

所以武则天要当政,就必须抛开儒家,从别的经典里给自己当政寻找合法依据。

要说起来,这事的根源,还是在周武帝宇文邕灭佛。宇文邕灭佛,隋代周所以隋要兴佛。唐代隋,唐又要抑佛兴道。而武则天要代唐,那么又得反过来抑道兴佛了。

玄奘去世不久,武则天就掌握了帝国的实际权力。在玄奘去世二十多年后,一位深受武则天宠幸的僧人怀义给武则天献上了一部佛经《大云经》,又撰写了诠释这部经文的《大云经疏》。怀义在《大云经》中发现一段文字,说佛陀预言净光天女下凡、以女身统治国家[7]。对于武则天来说,这真是个令人惊喜的发现。我们前面说过,佛教认为菩萨会在适当的时候“下生”到人间。在《大云经疏》中,怀义等人又进一步发挥,直接说武则天就是弥勒菩萨下生,就是活菩萨。

在武则天时代,弥勒菩萨有很多百姓信仰。玄奘也信奉弥勒菩萨。如果武则天就是弥勒菩萨,那么以佛教的标准看,武则天在人间当个皇帝,资格自然是绰绰有余了。

武则天在登基以后,对佛教的推崇更是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武则天命令那个进献《大云经》的僧人怀义,在洛阳建造起一座巨大的佛像。佛像之大我们今天难以想象,据说小拇指里就可以站下数十个人[8]。

朝廷对兴佛如此急迫,中国的佛教自然也就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各种宗派、学说层出不穷。我们前面说过,在玄奘之前,中国就有了自己创造的天台宗。在武则天时代,又出现了另一个中国人原创的宗派“华严宗”,以及其他种种不同的学派。

在唐朝,中国僧人并不是无佛可学,而是可以选择的学派太多了。

这就是唯识学难以发展的原因。

唐朝的僧人们可以学中观、学天台、学华严,学很多我们没介绍过的学派,并不一定非要去学唯识。

和其他各宗相比,唯识学不适合中国知识界的口味:新意不大、理论太复杂、又不主张人人可以成佛。唯一的优势只在于更忠实于印度经文。

但大部分中国人,甚至于很多中国高僧都不懂得梵文,他们也就没有能力分辨哪些学说更忠实于印度佛经。对于一般的中国人来说,无论是唯识、天台还是华严,它们的开创者都是“前辈高僧”,都有汉文的佛经作为依据。佛教又有“毁谤佛法”的重罪,一般人不敢轻易否定前辈高僧写下的文字。因此在信众看来,中观、唯识、天台、华严都是佛法,千万不能说唯识就是正宗,其他都是歪理。这样一来,慈恩宗在传教时的唯一优势也没有了。

在各宗的百花齐放中,没有优势的唯识学快速衰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是,这难道不太扯了吗?

我们说,天台和华严是由中国僧人自己创造、发挥的学派,因此比唯识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但问题是,佛教义理怎么能“自己创造”呢?怎么可能有个中国僧人说:“哎呀,印度的佛教太不适合中国人了,让我们给改造一下,变成更适合中国人的教义吧!”

那宗教不就成了玩笑了吗?

那释迦牟尼说法还有什么意义,西行求法还有什么意义,翻译佛经还有什么意义。这些对教义的任意改造,不就是“毁谤佛法”了吗?

不。

在表面上,天台和华严同印度佛教的教义有着巨大的差别,在玄奘这样的“原教旨主义者”看来,两宗的学说都不大靠谱甚至是错误的。但当您和我们一同了解了这两宗的教义后,您会发现,天台和华严并不是弃印度佛教而不顾。恰恰相反,这两宗是在认真研究了印度佛教教义以后,根据纯粹的逻辑推理,得出了一堆足以让原教旨主义者大摇其头的“古怪”结论。

这就是逻辑的有趣之处。一旦探索者们掌握了这个工具,理论将变成什么样子,就很难控制了。

注释:

[1]释慧立、释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亮惧,追法师问来由。”

[2]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卫禁》:“诸缘边城戍,有外奸内入,……内奸外出,而候望者不觉,徒一年半。主司,徒一年。”

[3]《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载,李昌在接到通缉令后“心疑法师,遂密将牒呈云:‘师不是此耶?’”可见玄奘对自己的身份和行程,最起码是隐瞒不说。

[4]阿赖耶识是染是净,有漏和无漏种子来自何处,唯识学对于这些问题有不同的观点。我们不详细讨论了。

[5]孔颖达等《毛诗正义》卷十八。

[6]孔颖达等《尚书正义》卷十一。

[7]昙无谶译《大方等大云经》:“舍是天形,即以女身,当王国土。”

[8]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初,明堂既成,太后命僧怀义作夹纻大像,其小指中犹容数十人。”另据张鷟笔记小说《朝野佥载》卷五载:“其中大像,高九百尺,鼻如千斛船,中容数十人并坐,夹纻以漆之。”《朝野佥载》的数字恐怕是夸张。可参考《资治通鉴》卷二百四:“明堂成,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凡三层。”“又于明堂北起天堂五级以贮大像,至三级,则俯视明堂矣。”明堂三层近三百尺,用来放佛像的“天堂”五层。按比例,估计“天堂”高五百尺。又据“至三级,则俯视明堂矣”,往高里说,就算“天堂”两层相当于明堂的三层,高近三百尺,那五层也不过约七百五十尺。那么九百尺的佛像放在“天堂”里就得露出一半,也就难叫“贮”了。而且九百尺近三百米高,胡夫金字塔还不到一百五十米。《朝野佥载》的数字太夸张了。有些书籍引用了《朝野佥载》的话,特此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