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0年开始,由于国家压缩国防经费,军工生产任务急剧下降,民品生产项目一时又接不上,这给后方基地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1981年,上海小三线上缴利润仅203万元,亏损企业达23户,约占全部企业的44.4%。与此同时,后方基地长期存在而未能解决的职工生活方面的各种实际问题也更加突出。
1981年10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国防工办关于调整各省市自治区小三线军工厂报告的通知》,以及国务院、国防工办《下达小三线军工厂调整方案》的精神,按照“着重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适当保留军品生产线,变单一军品生产为军民结合的生产结构”的原则,上海市政府对上海小三线17个军工厂进行了调整,撤销其中5个工厂。在保留的12个中,只有3个保留军品生产任务,其余均转产民品。
在实行军转民过程中,上海小三线企业先后经历了调整生产方向和产品结构、改变业务领导体制、提高效益和扭亏增盈等几个阶段,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民品生产不断发展,形成和基本形成电风扇、木壳台钟、离心水泵、电度表、电扇网罩等十条民品生产线。1984年,民品产值占总产值的88%,上海小三线基本完成军转民的重大改变。
(四)从1984年8月到1988年,是上海小三线调整交接时期
这一时期,上海小三线根据国务院对小三线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指示精神和经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19号文件批准的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商定的协议进行分期分批地交接。
根据国务院的有关小三线的指示精神,1984年7月,上海市国防科工办提出了《关于上海小三线调整情况及其调整方案》。调整总的设想是:引导和组织上海小三线企业主要与郊县工业企业实行联合,与市属有关企业协作或者支援技术力量、劳动力,也可以与上海经济区内的各省市或其他省市实行联合;采用“收、交、关、改、撤”五种方法区别处理全部上海小三线企事业单位;上海小三线职工和家属中原从本市动员去的部分原则上可回本市郊区落户;由征地进厂的当地农民和不宜进大城市的人员,拟请安徽省就地安置。
为此,1984年8月8日,中共上海市委召开常委会,研究了上海小三线的调整问题,确定了调整要“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要走联营的道路”,“帮助地方搞活一批企业”,“人员要分批返回市郊,确保社会安定”的指导思想。会后,组成了有16个委、办、局参加的联席会议,负责研究确定上海小三线调整的具体政策和实施步骤,研究解决有关的重大问题,并由市国防科工办、计委、经委、农委、劳动局,以及后方局抽调人员组成上海小三线协调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各方面的协调事宜。
1984年8月14日至19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国家计委和国防科工委召开了全国小三线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对小三线的调整,“要因地制宜,因省制宜”,“怎么能快点搞活就怎么管理,由省、市、区人民政府决定”。上海市政府于1984年9月,召开了有关委、办、局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传达了全国小三线工作会议精神。
1985年1月24日,上海市市长汪道涵率领市计委、经委、国防科工办、财政局、工商银行、劳动局、后方基地管理局等单位的负责同志组成的政府代表团到合肥市与时任安徽省省长王郁昭以及省计委、经委、省国防工办、省财政厅、工商银行、劳动局的负责同志商谈上海在皖南小三线调整事宜,于1月28日签订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上海在皖南小三线调整和交接的商定协议》,并上报国务院。
同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复上海市、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上海市、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和交接的商定协议,明确“上海市将皖南小三线企业交给安徽省时,要办理财政划转手续”。
1985年5月,由安徽省方面与上海市方面组成的联合领导小组根据“分类规划,调整改造、择优搞活、分期移交”的原则,确定上海在皖南的53个工厂、27个事业单位分三批进行交接。在安徽省、上海市联合领导小组的主持下,于1985年9月开始,召开多次会议,商定上海移交给安徽事宜。第一批交接工作始于1986年10月,至1988年4月,上海小三线在皖南的80个企事业单位全部移交给安徽当地,长达4年的交接工作结束。
三、对上海小三线建设的思考
上海小三线建设曾起过历史性的作用和贡献,但它毕竟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有其局限性。
第一,上海小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关于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当时紧急战备情况下的战备大动员,使大批军工干部和职工熟悉了在战时体制下能够迅速扩大轻武器生产能力,同时也是对企图发动侵略战争的一切敌对势力的一种威慑。
第二,上海小三线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经济布局的一次大调整,上海小三线先后在皖南山区、浙西临安等地建设冶金、轻工、机电、化工、通信、运输、汽车制造、电力、建材、仪表和文教卫生等十个行业,并都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生产能力,这对皖南山区和浙西临安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三,上海“小三线”建设改善了兵器工业的生产布局,为野战军、地方部队和民兵提供了大量轻武器装备。上海小三线生产的军品,在支援越南、柬埔寨等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和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对外贸易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兵器工业部的奖励。
在上海小三线建设和发展期间,由于受到当年“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不可避免地留下了许多不易解决或无法弥补的缺憾,给国民经济建设造成大量损失。主要表现为:一是仓促上马,缺乏科学性。有些项目是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建成投产时因布局不合理不得不进行改建或扩建,造成浪费;有些项目为了追求速度,忽视工程质量,致使成为“豆腐渣”工程。二是片面追求经济结构上的“自成体系”。具体表现为在常规兵器方面追求自成体系和原材料、元器材、零部件方面的自行配套,造成战线长、摊子大、浪费严重、经济效益差,进而难以为继。三是片面追求“进山、分散、隐蔽”。工厂布局,远离城镇,依托山区,生产和生活设施不配套。小三线企业为了独立生存和发展,不得不追求自成体系,拨出资金建设商店、学校、医院等;同时,加之条件艰苦,管理不善,职工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越积越多,职工怨声载道,难以安居乐业。最后,不得不全部撤出。
但是,这24年来,上海小三线造就了一支能出征、肯吃苦、顾大局、守纪律的干部职工队伍和科技队伍。历年来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的干部职工有13人次,通过办学、上学和自学等多种途径培养大专以上毕业生500名,有工程师、主治医生、经济师等以上职称的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医务教育人员有800多人。上海小三线回沪的广大干部、职工和工程技术人员,成为四个现代化建设和改造振兴上海的一支重要力量。
(作者单位: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