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工业体系建设与战略转移。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历史洪流中,数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普通民工义无反顾来到祖国的腹地,用青春、血汗及生命完成了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的战略大转移,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助推器,谱写了新中国工业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
三线建设虽与我们渐行渐远,但三线建设中遗留下的一大批车间、厂房、设施设备都已成为宝贵的工业遗产,成为后人追忆历史不可替代的鲜活物证,为我们回顾中国三线建设的历程,总结三线建设的辉煌成就,传承和弘扬三线建设精神,为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启示,也将为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工业遗产保护提供难得的契机。
攀枝花为我国西南地区新兴工业化城市,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山城,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具有较为丰富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资源,虽然建设时间较短,但三线建设在此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工业遗产,赋予其特殊的价值。攀枝花在三线建设中的地位就如同深圳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一样都承载着国家重大战略决策,都承载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关怀,都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和排头兵,也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近年来,攀枝花市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制定颁布专门的攀枝花市文物保护办法,将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列入保护范围,并新建一座专题博物馆,这些举措都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致力于科学发展,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以此助推经济发展的决心和魄力,也为全国其他工业遗产丰富的地区提供了生动的范例。
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工业遗产类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近期还将在全国启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珍藏工作。国家文物局将积极协调四川省文物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攀枝花文化遗产保护及三线建设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也希望各相关省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保护遗产系列重要论述,继续重视发展文物博物馆事业,支持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工作,并积极申报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的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珍藏工作试点,为做好工业遗产保护事业,推动经济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国家文物局)
浅谈华蓥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保护
◎周古荣
华蓥位于四川东部、华蓥山中段西麓,渠江中游,距成都300余公里,重庆100余公里。海拔最高点1704米,最低处为206.7米,华蓥山纵贯南北,境内沟壑纵横,大小山峦不计其数。从1965年至1972年,国家先后在境内投资建成了明光、红光、华光、金光仪器厂、江华、兴光、长城机械厂、燎原机械厂等8家国营大中型军工企业,研制、生产了大量的军、民产品,为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铸就了华蓥工业史上曾经的辉煌。
为探索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新模式,1978年11月,经四川省委、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广安、岳池两县的1镇16个人民公社成立华蓥工农示范区。197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华云工农区。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华云工农区,设立华蓥市。
一、工业遗产的形成
1965年至1975年,三线地区投资比例中,包括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冶金工业的重工业占90%以上,因而三线企业生产的军工产品较多。改革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变化,和平的力量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三线企业提供的军工产品供大于求,一些三线企业根据这一变化而做出调整,由生产军用产品改为生产民用产品。换言之,三线企业实行转产是适应市场需求的选择。在20世纪90年代,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导致三线企业搬迁的主要因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根据国家计划进行配置,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则主要由市场进行配置。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条件下,企业发展面临的物流不便、交通成本高、职工生活条件差等问题日益显化,这些都影响着三线企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从1991年底至2001年间,华蓥市境内的三线企业先后迁往成都市、重庆市、南充地区等大中城市周边。
二、工业遗产的现状
随着三线企业外迁,原有的生产设备、产品随之搬迁,当年机声隆隆、生产繁忙的景象已荡然无存,只留下大量闲置的厂房和附属设施。
三线企业除明光仪器厂厂区建筑在城市建设中被拆除,其余7个厂区建筑基本保存完整。在保存下来的7个厂区中,华光、红光、金光3个仪器厂厂区产权已经转卖。在现存的厂房中,一部分租赁或出卖给中小型企业,一部分处于闲置状态,闲置厂房无人管理,建筑墙砖、屋面等构件多数被人为破坏,门窗等早已被人取走,厂区杂草丛生,显得十分萧条破败。
三、工业遗产的特征
第一,三线建设与重大历史或政治事件相关联,是中国在国内国际环境均不稳定的时期,国家做出的对中国当时和之后几十年都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决策的结果。
第二,在规模和技术上在同行业中曾占据主导地位,代表当时生产力的先进水平,三线建设由国家投资带动,将当时全国最精英的人才和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内迁,建设了一批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军工和民用工业。
第三,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产生深远影响,三线建设对于华蓥的影响巨大,彻底改变了这一地区的面貌。华蓥市因此而设立。
第四,华蓥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主要特点是厂矿规模较小,位置偏僻,相对隐蔽,布点分散。这是为了贯彻“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而形成的。其构造特殊,结构稳固、与民用工业建筑有较大的不同。
四、工业遗产的保护
一是实施厂址原地保护。组织专业力量对境内现存的三线企业旧址进行测绘,对每个建筑进行编号登记;将保存较完整的旧址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划定保护范围,竖立保护标志,完善档案记录,建立民间保护组织。
二是为深切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国防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生动再现“三线建设”时期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发扬三线建设者“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传承先进文化,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保持和彰显华蓥的文化底蕴,顺应满足新时期人们怀旧思古的猎奇愿望,丰富华蓥旅游,按照建设“旅游大市”、打造“川陕渝红色旅游”精品的总体思路,结合天池湖景区的开发建设,利用原军工企业华光厂的旧址建成华蓥三线建设博物馆。征集三线企业原有生产设备、生产产品、获奖证书、历史档案、文献、照片、音像等实物资料,辅以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展示平台,再现华蓥军工企业的辉煌历史。
三是合理利用旧址,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对产权尚未转卖的江华、长城、燎原、兴光等厂旧址,结合工业强市战略和小城镇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三线企业遗址的作用,不断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作者单位:华蓥市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