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把话说到心坎里把事做到点子上
686700000001

第1章 这样的话,请换方式说 (1)

长话,要缩短了说

“言不在多,达意则灵。”无论在什么场合,讲话要语不厌精,字字珠玑,简练有力,使人不减兴味;冗词赘语,唠叨啰唆,不得要领,必令人生厌。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由时间组成的。信息时代的今天,每个人都有干不完的事,都有无穷的欲望等待着去实现,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因此,无论是领导讲话还是员工做推销,或是熟人朋友之间的闲聊,都一定尽量长话短说,千万别啰哩啰嗦,没完没了。

长话,不仅是对他人不负责,而且也是说明自己说话的归纳能力还有待改进。有这样一个啰嗦的故事。

一个书生,一日外出游玩。走到外地突然想起家中皮箱里的一件棉被需要拿出来晒晒太阳,以防长霉,于是他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他父亲,信是这样写的:

我最尊敬的父亲大人、爸爸:您好!请您将我那衣柜里的皮箱打开,将皮箱里的棉袄,我过冬天穿的棉袄,已穿了三个冬天的棉袄,箱子中唯一件棉袄小心地拿出来,拿到太阳底下来,放到晒衣架上,拍拍打打,打打晒晒,前面拍拍,后面拍拍,翻过来拍拍,拍掉上面的灰尘,打松一点衣里的棉花,再当着太阳晒上三个时辰。在太阳下山前收起来,收时再拍拍打打,打打拍拍。再照原样放回柜中皮箱里去,至此,我不再啰嗦了,不再多说了,估计大人您也听懂我的意思,我就此打住,不再强调了,一切就这样,就这样吧,拜托您了……

这显然是一个讽刺笑话,一句话完全可以说明白的话,这位啰嗦先生硬是讲了几页纸。

许多长话是纯粹的啰嗦,是完全没必要的。说话简单明了是最打动人,因为人的注意力有限,你说得太长,人家不方便归纳提炼主题。因此,古人说话有“惜字如金”“要言不繁”之说。

一次,马克吐温与雄辩家琼西M得彪同乘一条船。船行数日后,两人应邀参加一次晚宴。席上,演讲开始了。马克吐温第一个滔滔不绝、充满情感地讲了20分钟,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然后,轮到得彪演讲,得彪站起来,面有难色地说:

“诸位,实在抱歉,会前,马克吐温先生约我互换演讲稿,所以诸位刚才听到的是我的演讲,衷心感谢诸位认真地倾听及热情地捧场。然而不知何故,我找不到马克吐温先生的演讲稿了,因此我无法替他演讲,所以,请诸位原谅我坐下。”

马克吐温被他一番话闹得哭笑不得,向得彪投去略带抱怨的目光,然后无可奈何地耸了耸肩。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长话短说最重要的就是说出你要谈论的主题,其余的客套话尽量少说或不说,这样你的听众才不会感到心烦意乱。

把短话说长,不容易,但把长话说短更不容易。有用的话,不在多,而贵在精。人类最有效率的话,就是短语。部队里的常见短语:立正、稍息、向右看齐,保证完成任务……

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成语,词组等都是人与人长期门交流的智慧结晶。平时,我们日常交往中用得最多的有:早上好!你好!谢谢!请!对不起!十分报歉!……

在情人世界里,情人可能要讲千言万语,但这千言万语之中男人最能打动人的话,只有三个字——我爱你。由此可见,感人的话,打动人心的话,都不在长,而在于精。

丘吉尔,是美国历史上一位有独特魅力的首相。有一次,他被邀请到剑桥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当时,丘吉尔十分忙,但他还是答应了了出毕业典礼。剑桥大学的大礼堂里坐得人山人海,许多学生都想亲睹首相风采。

丘吉尔准时到达会场,他直接走向演讲台站在台上,而后慢慢地脱下他的大衣交给随从,接着摘下帽子后,目光缓缓地在听众身上移动,一分钟后,他激抑地说出一句话:永不放弃!

说完这句话后,丘吉尔又穿上了大衣,带上帽子,步行离开了会场,整个会场鸦雀无声,一分钟后,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永不放弃!永不放弃!

这是丘吉尔一生中最后一次演讲,也是世人认为最精彩的一次演讲。

“要言不烦”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人们讲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烦琐。而如果一个人的演讲“要言不烦”的话。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940年,处于欧洲反***侵略最前线的英国,由于黄金外汇枯竭,已完全无力按照“现购自运法案”从美国获取军事装备。只好求助于罗斯福总统,而罗斯福必须说服美国国会暂时终止“现购自运法案”。才能继续向英国提供援助。但是,一些目光短浅的议员拒绝给英国以支援。

为此,12月17日,罗斯福在国会就全力支持英国的议案发表了演说:“尊敬的女士、先生们!如果我的邻居失火了,而我拥有浇花的水管,我应该把水管马上借给邻居灭火,而不是讨价还价。因为我帮邻居灭火时。也避免了火势蔓延到我的家!”

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罗斯福通过比喻和假设说明了英国和美国唇亡齿寒的关系,一语惊醒了本来持反对意见的议员们,最后,美国同意大力支援欧洲反***战争,赢得了丘吉尔和斯大林等世界反***同盟国领导人的高度评价。罗斯福的演讲可谓是“要言不烦”的典范。

语言简洁是以最经济的语言,输出最大的信息量。简洁的语言常常能比繁冗的话题更吸引人,它体现出说话者分析问题的快捷和深刻,是其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高超的表现;它能使听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用信息,有助于博得对方的好感;它是说话人果断的性格表现。说话简洁会给人一种生气勃勃的现代人的感觉,尤其为人推崇。所以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简洁精炼的言语风格。啰唆话,一定要言简意赅地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简洁是必过的一关。

直话,要转个弯说

转着弯说话是用婉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直语易伤人,何不绕个弯。同样的表达,同样的目的,绕一个弯儿就能圆满,何必弄得目的达不到还得罪了对方。

直话多半都是直指他人缺点的话,都是点击说话者身上“死穴”的话。从客观上讲,这种话的确是应该讲的话。如果你真正关心对方,真正想继续交往下去,那就有义务提醒对方身上某些明显的缺点。因为缺点只能首先被他人发现,而自己一般是感觉不到的。

不过,你真正将直话讲出去了,那多半只能得到一个结局——对方不仅不感谢你,而且还会在心里怨恨你。这就是人性的弱点,人都只听得见赞美和吹捧的话,而不想听负面的或真实的话。要知道,听得忠言和逆耳之言的人,是需要修炼的,是要有境界的,而这种人,生活中却并不多。

所以,直话并不那么好讲,一出口多半说会伤人,得罪人。那么,不得不说的话,应该怎么说才有效果?应该转个弯后再说。

所谓转了弯的话,就是将生硬如石头的话加温、加工,使之变成柔软的话、温暖的话。这样的话才是“话中正品”。而直话,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只是话中的“次品”而已。因此,我们在讲的时候,要多出正品,少出次品。

说直话的目的也是要人听进去后有所改变,其最终追求的依然是效果。直话,一则伤害对方的尊严和面子;二则否定了人家的智慧;三则否定了人家的品德。正因为如此,许多直话不仅没有收到预料的效果,而且还会恶化人际关系。

而转了弯的话,则正好照顾到了直话的三大缺点,找到了对方能接收的频道,因此,对方会舒服的听到耳里去,顺利地流到心里去,从而起到真正说话的目的。

所以说,你如果要讲他人的直话,最好再等等,等你能用转了个弯的话说时再说,不然,时机不成熟,结果也会拾得其反,还不如不说。

有这样一个故事:

某人长期借钱不还,只要是他认识的人,他都借了钱。他口才特别好,脸皮也修炼到了一定的厚度。一日他又找朋友甲借钱,他一进门就说:老朋友,别看报了,我有急事找你,只有你能帮我。……

甲一听他开口又是来借钱的,心里就有火,上一次借的钱还没还又来借了。他心里立即涌出了几句十分直白的话:“你上次借的钱都还没有还,还有脸再来开口呀!”“我不能再借钱给你这样的人,你得敢快还上次的钱。”“报歉,我手中没钱。”“就这一次,下不为例了哦!”

甲转而一想,朋友相处多年,他人并不坏,只是有此毛病,理应劝他改改就成,于是,他没有将心中的直话讲出来,而是他换了一种方式说道:“我们是老朋友了(其实还不算老,尊重他),借钱没问题,你先坐下喝杯茶,听我说几句。你看今天的报纸又在报道中国的水资源还能用五十年左右,资源都快枯绝了,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借钱者只想借钱,他略一思考后说:不知道,你学问多就告诉我吧!

甲叹息道:资源再多也有穷尽的时候呀,关键是要懂得及时维护,若不维护,只任意开采,总会枯绝的呀!”

借钱者并非非要借到这笔钱不可,他是明白人,一听就能听出朋友是在劝他,是在委婉地劝他。他立即醒悟,带着歉意走了。

他似乎从这次谈话中悟到了点什么——朋友也是资源,也得维护。

在人际交往中,别人提出的要求,总有些是我们所不应、不能或不愿答应的。但拒绝总是令人遗憾的,要把这种遗憾降到最低限度,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与感情,又达到拒绝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掌握说“不”的技巧,把拒绝的话讲得委婉灵活一些。

当你遇到敏感的问题或难以满足的要求而又不便直接拒绝时,不妨以某种话语暗示自己的拒绝之意。

据说,某个企业家飞赴香港创办××实业公司时,受到各方重视,一下飞机就有记者采访。一位女记者问他:“你带了多少钱来?”企业家随口便答:“对女士不能问岁数,对男士不能问钱数。小姐,你说对吗?”含蓄回避,而又幽默俏皮,比用“支支吾吾”“哼哼哈哈”来掩饰,或“恕我直言,无可奉告”来拒绝,效果明显要强上百倍。